单级压缩式氨制冷系统氨泄漏分析
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www.sdgyjsqk.com,投稿邮箱:sdgyjs2012yx@163.com
摘 要:制冷系统中氨气泄漏问题是导致 PM2.5 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单级压缩式氨制冷系统设备、操作、运行等环节进行分析,总结 了氨气泄漏的可能性,为解决制冷系统的氨气泄漏问题提供了较为完善的依据。
关键词:氨;制冷;泄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005
1 序言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济南市首 要污染物 PM2.5 中,铵根离子含量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制冷系统中氨 气的泄漏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科技发展及国民生活 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冷系统已经逐渐应用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当中。 但是在目前的工业企业、冷库等大规模制冷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 还是以氨作为制冷剂的单级压缩式制冷系统。
2 单机压缩式氨制冷系统
作为经典的单机压缩式氨制冷系统,其主要设备有压缩机、节流 装置、冷凝器、蒸发器四大部分。辅助设备有油氨分离器、集油器、 空气分离器、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紧急泄氨阀、氨泵 等。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氨在生产场所的临界 量为 40t,贮存区的临界量为 100t。而在最新的 GB18218-2009《危险 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将有毒气体氨的临界量规定为 10t。氨 制冷系统各设备氨填充量如表 1 所示。
按照制冷量、制冷形式、设备选型等的不同,制冷系统中氨的填 充量从小于 1 吨到几十吨不等。系统中氨的填充量较大,系统运行、 设备、操作、管理等各环节均有可能发生氨气泄漏。
3 氨气泄漏分析
单级压缩式氨制冷系统中,可能发生氨泄漏的环节有很多。
3.1 操作、管理环节
(1)氨制冷机与设备操作调整、管理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导 致系统超压运行、吸入空气或未及时放油、放空气、冲霜。 (2)氨制冷机与设备未按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检查、修理维护,
或者在维修过程中未按维修规程关闭有关阀门,抽空;修理后未抽空 试运行即交付使用。
(3) 氨制冷系统放空气操作未按规程操作或自动放空气装置故 障,放空气阀开启过大。
(4) 放油操作未按照规程操作,集油器中的油含有氨制冷剂, 未减压或减压不符合要求。
(5) 热氨冲霜或水冲霜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或液体调节站和气 体调节站的阀门年久失修,导致泄漏。
(6) 制冷系统加注制冷剂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泄漏。
(7) 冬季停机期间,未按操作规程放净机器、冷凝器中的冷 却水。
3.2 设备、运行环节
(1) 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未按规定 定期安全检查、鉴定和维修。
(2) 氨冷却排管设计、制造、安装不符合要求,或机械除霜不 当导致泄漏。
(3) 氨冷凝器及其管路阀门设计、制造、安装不符合安全技术 要求,或操作调整、检修失误导致泄漏。
(4) 氨制冷系统压缩机、设备、管路及阀门管件使用年限超过 使用寿命,或操作、维修保养不当。
(5) 氨制冷系统不洁净,使用的制冷剂含水量超标,导致系统 设备及管路阀门腐蚀泄漏。
(6) 氨储液器未按安全规定要求存放、安装、使用、检查、维护。 (7) 氨压缩机密封器损坏,阀门盘根磨损未及时检修。 (8) 氨中冷器、储液器、循环桶的液位计、阀门损坏,未及 时检修。
(9) 制冷压缩机开机时,排气管路上截止阀未打开或者单向阀 失灵,导致超压泄漏。
(10) 制冷压缩机开机时,未按照操作规程正确调整,导致泄漏。
参考文献:
[1] 张晓凯 , 周玉静 , 王彤彤等 . 济南地区春季大气中细颗 粒物分布状况及形态的透射电镜实验研究 [J]. 环境科学与管 理 ,2015,40(05):44-46.
[2] 楚光临 . 冷库氨制冷系统突发泄漏事故与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
摘 要:制冷系统中氨气泄漏问题是导致 PM2.5 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单级压缩式氨制冷系统设备、操作、运行等环节进行分析,总结 了氨气泄漏的可能性,为解决制冷系统的氨气泄漏问题提供了较为完善的依据。
关键词:氨;制冷;泄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005
1 序言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济南市首 要污染物 PM2.5 中,铵根离子含量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制冷系统中氨 气的泄漏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科技发展及国民生活 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冷系统已经逐渐应用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当中。 但是在目前的工业企业、冷库等大规模制冷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 还是以氨作为制冷剂的单级压缩式制冷系统。
2 单机压缩式氨制冷系统
作为经典的单机压缩式氨制冷系统,其主要设备有压缩机、节流 装置、冷凝器、蒸发器四大部分。辅助设备有油氨分离器、集油器、 空气分离器、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紧急泄氨阀、氨泵 等。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氨在生产场所的临界 量为 40t,贮存区的临界量为 100t。而在最新的 GB18218-2009《危险 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将有毒气体氨的临界量规定为 10t。氨 制冷系统各设备氨填充量如表 1 所示。
按照制冷量、制冷形式、设备选型等的不同,制冷系统中氨的填 充量从小于 1 吨到几十吨不等。系统中氨的填充量较大,系统运行、 设备、操作、管理等各环节均有可能发生氨气泄漏。
3 氨气泄漏分析
单级压缩式氨制冷系统中,可能发生氨泄漏的环节有很多。
3.1 操作、管理环节
(1)氨制冷机与设备操作调整、管理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导 致系统超压运行、吸入空气或未及时放油、放空气、冲霜。 (2)氨制冷机与设备未按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检查、修理维护,
或者在维修过程中未按维修规程关闭有关阀门,抽空;修理后未抽空 试运行即交付使用。
(3) 氨制冷系统放空气操作未按规程操作或自动放空气装置故 障,放空气阀开启过大。
(4) 放油操作未按照规程操作,集油器中的油含有氨制冷剂, 未减压或减压不符合要求。
(5) 热氨冲霜或水冲霜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或液体调节站和气 体调节站的阀门年久失修,导致泄漏。
(6) 制冷系统加注制冷剂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泄漏。
(7) 冬季停机期间,未按操作规程放净机器、冷凝器中的冷 却水。
3.2 设备、运行环节
(1) 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未按规定 定期安全检查、鉴定和维修。
(2) 氨冷却排管设计、制造、安装不符合要求,或机械除霜不 当导致泄漏。
(3) 氨冷凝器及其管路阀门设计、制造、安装不符合安全技术 要求,或操作调整、检修失误导致泄漏。
(4) 氨制冷系统压缩机、设备、管路及阀门管件使用年限超过 使用寿命,或操作、维修保养不当。
(5) 氨制冷系统不洁净,使用的制冷剂含水量超标,导致系统 设备及管路阀门腐蚀泄漏。
(6) 氨储液器未按安全规定要求存放、安装、使用、检查、维护。 (7) 氨压缩机密封器损坏,阀门盘根磨损未及时检修。 (8) 氨中冷器、储液器、循环桶的液位计、阀门损坏,未及 时检修。
(9) 制冷压缩机开机时,排气管路上截止阀未打开或者单向阀 失灵,导致超压泄漏。
(10) 制冷压缩机开机时,未按照操作规程正确调整,导致泄漏。
参考文献:
[1] 张晓凯 , 周玉静 , 王彤彤等 . 济南地区春季大气中细颗 粒物分布状况及形态的透射电镜实验研究 [J]. 环境科学与管 理 ,2015,40(05):44-46.
[2] 楚光临 . 冷库氨制冷系统突发泄漏事故与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