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公交车
关于公交车,各个城市想来都有许多疯狂传说,比如我一共只呆过两天的武汉,比如南京的13路。
上海的公交车我是亲身体会最多的,早高峰时抢灯占道逆行各种违章,倘若要扣分,师傅每天考一次驾照估计都不够;但是据说只要不出实质性的事故,交管部门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毕竟在司机赶班次的主观原因之外,满满一车恨不得从窗户里挤出来的人需要上班打卡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相比之下,老家的公交车根本就是另一种交通工具。
和所有其他城市的公交车一样,班次是永远飘忽不定的;近年来等上二十分钟事情有所改观,不过到了午饭晚饭的时间还是会比较不靠谱。
首先,我自己多年来从没见过公交车有很挤的时候。如果我从上车到下车都没出现空位,这就已经算人很多的时候了。
最夸张的是最近新开了一条线路,通往刚刚搬迁的行政审批中心。我在工作日的五点坐过,眼看着一辆空车从车站上开走了,还以为那是空放的车。等车期间对面经过的同一线路车子也是空的,下一辆来的时候依然是空车,我坐了三站下车以后空车又开走了。周末的早晨不到九点我又作为惟一的乘客坐了五站路。
因为城区小,有私家车的人也多,电瓶车就更不用说了,我感觉会坐公交上班的人,只有公交司机……原因我后面会讲。
所以大部分乘客都是老人和孩子,以及其他不上班的人。
其次,首班车不算特别晚,但末班车真心很早,感觉可以保证司机师傅在新闻联播开始前下班。
有夜间线,但是只有一班,而且末班车在夏天是九点发车。也就是说十点以后整个城区就没有廉价的公共交通了。郊区更不用说了,所有坐长途车从外地赶来的人,可选的只有打车,黑车,专车,或者亲友驾车来接;事实上晚上不要出门才是王道。
(但是我家已经变成地级市的一个区了啊,也就是说本市开过来的末班车乘客下车后也没车可坐……好偏远的区。)
再次,司机师傅超级有耐心。
他们会等到所有乘客都坐稳了以后(偶尔也要等大家站稳。)再发动!只有碰到有人,特别是老人站在车门口找零钱或者公交卡又找不到的时候,他们才会催一下。注意,只是催一下,还是会等大家都坐稳或者站稳后,才开车的。
车速就不说了,距路口不到五十米,绿灯还有十五秒,最后没过去这种事情真是太正常了。而且这样的事情可以发生在周末的早晨七点半,整条路上都是没有其他车。
在非高峰期路上完全不堵的情况下,公交车开一站也需要两分钟以上……这里补充介绍一下,老家公交车一站通常只有500米,个别只有200米。
如果要坐公交车上班,路途近等车的时间还不如走过去,路途远根本不如骑电瓶车——我要是在老家工作,我也不乐意坐公交。
最后用实例对比来结束这篇日记吧。
某天,老家一辆公交车为了躲避违章电瓶车(还是自行车或其他违规车辆?类似的事情反正经常发生。),急刹了。车上惟一站着的一个人拽着的拉环断了,他从后门口冲到司机身边,顺利站住了。
今天,我到上海以后,回家的公交车急刹了,车子最后排的一个行李箱直接飞到了前门口,如果不是前轮附近的突起有阻挡作用,我觉得它完全可以撞碎挡风玻璃呼啸而去……这个杀伤力让我非常庆幸那只是急刹,不是急转,而且刚刚从起点站开出来的车上并没有人站在过道上。
上海的公交车我是亲身体会最多的,早高峰时抢灯占道逆行各种违章,倘若要扣分,师傅每天考一次驾照估计都不够;但是据说只要不出实质性的事故,交管部门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毕竟在司机赶班次的主观原因之外,满满一车恨不得从窗户里挤出来的人需要上班打卡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相比之下,老家的公交车根本就是另一种交通工具。
和所有其他城市的公交车一样,班次是永远飘忽不定的;近年来等上二十分钟事情有所改观,不过到了午饭晚饭的时间还是会比较不靠谱。
首先,我自己多年来从没见过公交车有很挤的时候。如果我从上车到下车都没出现空位,这就已经算人很多的时候了。
最夸张的是最近新开了一条线路,通往刚刚搬迁的行政审批中心。我在工作日的五点坐过,眼看着一辆空车从车站上开走了,还以为那是空放的车。等车期间对面经过的同一线路车子也是空的,下一辆来的时候依然是空车,我坐了三站下车以后空车又开走了。周末的早晨不到九点我又作为惟一的乘客坐了五站路。
因为城区小,有私家车的人也多,电瓶车就更不用说了,我感觉会坐公交上班的人,只有公交司机……原因我后面会讲。
所以大部分乘客都是老人和孩子,以及其他不上班的人。
其次,首班车不算特别晚,但末班车真心很早,感觉可以保证司机师傅在新闻联播开始前下班。
有夜间线,但是只有一班,而且末班车在夏天是九点发车。也就是说十点以后整个城区就没有廉价的公共交通了。郊区更不用说了,所有坐长途车从外地赶来的人,可选的只有打车,黑车,专车,或者亲友驾车来接;事实上晚上不要出门才是王道。
(但是我家已经变成地级市的一个区了啊,也就是说本市开过来的末班车乘客下车后也没车可坐……好偏远的区。)
再次,司机师傅超级有耐心。
他们会等到所有乘客都坐稳了以后(偶尔也要等大家站稳。)再发动!只有碰到有人,特别是老人站在车门口找零钱或者公交卡又找不到的时候,他们才会催一下。注意,只是催一下,还是会等大家都坐稳或者站稳后,才开车的。
车速就不说了,距路口不到五十米,绿灯还有十五秒,最后没过去这种事情真是太正常了。而且这样的事情可以发生在周末的早晨七点半,整条路上都是没有其他车。
在非高峰期路上完全不堵的情况下,公交车开一站也需要两分钟以上……这里补充介绍一下,老家公交车一站通常只有500米,个别只有200米。
如果要坐公交车上班,路途近等车的时间还不如走过去,路途远根本不如骑电瓶车——我要是在老家工作,我也不乐意坐公交。
最后用实例对比来结束这篇日记吧。
某天,老家一辆公交车为了躲避违章电瓶车(还是自行车或其他违规车辆?类似的事情反正经常发生。),急刹了。车上惟一站着的一个人拽着的拉环断了,他从后门口冲到司机身边,顺利站住了。
今天,我到上海以后,回家的公交车急刹了,车子最后排的一个行李箱直接飞到了前门口,如果不是前轮附近的突起有阻挡作用,我觉得它完全可以撞碎挡风玻璃呼啸而去……这个杀伤力让我非常庆幸那只是急刹,不是急转,而且刚刚从起点站开出来的车上并没有人站在过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