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短暂,请多留些美好
如果“今年最好看的青春片”“女版《那些年》”等噱头还不能成为你进电影院的理由,但朋友的一句“还不错”也许会促使你最后买票。
是的,我这个没有少女时代的人就是这样被忽悠去看了《我的少女时代》。
说被忽悠有点夸张,毕竟电影是还行的。
虽然你会说,小痞子追校花最后却爱上小丑鸭的桥段烂俗不已,溜冰打架、录音告白也是老梗,当着全校师生的面顶撞教导主任更是夸张,剧情也有《初恋那件小事》的即视感,但so what,人家照样让你一边嘴里“切~~”,一边被些小细节感动得稀里哗啦。
回想青春,应该是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每天家里学校两点一线;是为了一个分数或理想的学校拼尽全力奋斗,并坚信这样的奋斗终会有结果;是不自觉地偷瞄心仪的TA,并因为TA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傻傻激动好久……
从《蓝色大门》到《那些年》再到《我的少女时代》,青春片里的这些元素被台湾导演们玩得炉火纯青:平凡的男孩女孩偷偷有了喜欢的人,会因为TA做些莫名其妙地傻事,会因为TA突然有了勇气,会因为TA做到了以前做不到的事,会因为TA人生突然有了目标……所以哪怕最后没有和TA在一起,也会因为那段闪闪发光的岁月而嘴角扬起。
导演们善于扑捉那些似有似无的懵懂情愫,放大青春的美好,让你在纠结反复中看到曾经的自己,所以自然被打动。
大陆的导演们也想这么做,于是有了《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同桌的你》一票青春片。但导演们又觉得太过美好不能“反映当下现实”,“戏剧矛盾”也不够突出,于是堕胎、车祸、出国接踵而至,观众看到一堆渣男怨女在那折腾撕逼,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祝天下有情人终无法在一起的毁灭之势。
回想一下我的大陆青春片观影史,先是看了当时被一片褒扬之声的《致青春》。当被设定为美女的女主郑微一出现,我就想是我审美出问题了吗?长相只算还行啊(在重返20岁里杨子珊就好看多了)。等传说中的校花阮莞出现,我的内心更是奔溃,这难道不是三十多岁的少妇?说好的气质少女呢?再等到后来打胎出车祸,更是让我接受无能。
然后看了《同桌的你》,年龄感觉算是对上了。哪怕女主是一脸稚嫩的周冬雨,高中时的男女主角依然用了小演员。结果到大学打胎又来了,出国又来了,而且两人在女主订婚典礼上说些有的没的,真的合适吗?
之后我越挫越勇看了《匆匆那年》。年龄不适感又来了,就算彭于晏倪妮演大学生能忍,演中学生完全看不下去啊!后来的怀孕打胎又是什么鬼,对付劈腿男友的正确方式难道是随便找个人把自己上了?这TM也太奇葩了吧!
拜托!十几二十岁的人,人生才刚刚开始好吗?!哪来的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大起大落!编剧啊编剧,能不能别陷在自己YY的世界里,让男女主角多大的人干多大的事,那些出轨劈腿车祸流产留给家庭伦理剧好吗?!
在台湾青春片,我记住了《蓝色大门》中的张士豪,片中的陈柏霖完全是我校园时期喜欢的男生形象好吗!
《那些年》中的柯景腾和《我的少女时代》里痞痞的王大陆又不知虏获了多少少女心。导演们用剧情播种了一票男神女神,结果自然是口碑、票房双丰收。
大陆的导演们知道剧本比不上人家,只能死命用明星做包装。因为人家也明白,要是用不知名的小演员,钱都收不回啊!
是的,我这个没有少女时代的人就是这样被忽悠去看了《我的少女时代》。
![]() |
说被忽悠有点夸张,毕竟电影是还行的。
虽然你会说,小痞子追校花最后却爱上小丑鸭的桥段烂俗不已,溜冰打架、录音告白也是老梗,当着全校师生的面顶撞教导主任更是夸张,剧情也有《初恋那件小事》的即视感,但so what,人家照样让你一边嘴里“切~~”,一边被些小细节感动得稀里哗啦。
回想青春,应该是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每天家里学校两点一线;是为了一个分数或理想的学校拼尽全力奋斗,并坚信这样的奋斗终会有结果;是不自觉地偷瞄心仪的TA,并因为TA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傻傻激动好久……
从《蓝色大门》到《那些年》再到《我的少女时代》,青春片里的这些元素被台湾导演们玩得炉火纯青:平凡的男孩女孩偷偷有了喜欢的人,会因为TA做些莫名其妙地傻事,会因为TA突然有了勇气,会因为TA做到了以前做不到的事,会因为TA人生突然有了目标……所以哪怕最后没有和TA在一起,也会因为那段闪闪发光的岁月而嘴角扬起。
导演们善于扑捉那些似有似无的懵懂情愫,放大青春的美好,让你在纠结反复中看到曾经的自己,所以自然被打动。
![]() |
大陆的导演们也想这么做,于是有了《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同桌的你》一票青春片。但导演们又觉得太过美好不能“反映当下现实”,“戏剧矛盾”也不够突出,于是堕胎、车祸、出国接踵而至,观众看到一堆渣男怨女在那折腾撕逼,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祝天下有情人终无法在一起的毁灭之势。
回想一下我的大陆青春片观影史,先是看了当时被一片褒扬之声的《致青春》。当被设定为美女的女主郑微一出现,我就想是我审美出问题了吗?长相只算还行啊(在重返20岁里杨子珊就好看多了)。等传说中的校花阮莞出现,我的内心更是奔溃,这难道不是三十多岁的少妇?说好的气质少女呢?再等到后来打胎出车祸,更是让我接受无能。
然后看了《同桌的你》,年龄感觉算是对上了。哪怕女主是一脸稚嫩的周冬雨,高中时的男女主角依然用了小演员。结果到大学打胎又来了,出国又来了,而且两人在女主订婚典礼上说些有的没的,真的合适吗?
之后我越挫越勇看了《匆匆那年》。年龄不适感又来了,就算彭于晏倪妮演大学生能忍,演中学生完全看不下去啊!后来的怀孕打胎又是什么鬼,对付劈腿男友的正确方式难道是随便找个人把自己上了?这TM也太奇葩了吧!
![]() |
拜托!十几二十岁的人,人生才刚刚开始好吗?!哪来的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大起大落!编剧啊编剧,能不能别陷在自己YY的世界里,让男女主角多大的人干多大的事,那些出轨劈腿车祸流产留给家庭伦理剧好吗?!
在台湾青春片,我记住了《蓝色大门》中的张士豪,片中的陈柏霖完全是我校园时期喜欢的男生形象好吗!
![]() |
《那些年》中的柯景腾和《我的少女时代》里痞痞的王大陆又不知虏获了多少少女心。导演们用剧情播种了一票男神女神,结果自然是口碑、票房双丰收。
大陆的导演们知道剧本比不上人家,只能死命用明星做包装。因为人家也明白,要是用不知名的小演员,钱都收不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