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前别结婚》——陈愉
休假10多天回老家参加闺蜜的婚礼,而后又出差,导致这本书看了3周。可是,虽然花了这么长时间,但我是认为这本书真的写得很棒!用Kindle看,好多时候都是大段大段地标注。讲几点吧。恋爱、工作和创造。
1.恋爱
刚好最近有个同事深陷爱情泥潭里,说是最近其实她已经单相思3年了。据说曾经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吵架分手就没再提过在一起,却一直做些情侣间的事(谈情说爱)。重要的一点是,两人跨国恋,男人36岁,是那个破产了国家的人,女人25岁中国人。他们一年见那么2、3次,平日里就只是聊天说爱对方。男人从来不会说女人是他女朋友。更重要的是,最近男人要过来了,却向女人开口说是借2000美金。更更更重要的是,女人为他日夜心神不宁,工作马虎了许多,生活也沉浸在各种纠结混乱当中。
很明显,女人太傻。就这么被一个渣男拖了3年了,可是仍然无法释怀。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总是觉得自己真的太爱对方了,放不下,走不出来。而在我看来,真的没有什么爱情是放不下的。以前总觉得很多大道理很虚,现在真真实实地觉得道理还是有道理的。比如:要爱自己,你如果不爱自己,别人又怎么会爱你呢?大家一定有经验,人都很贱。你对他好,他不领情,对你爱理不理。而你疏远他时,他又反过来粘你。你对他付出太多太多,最后可能还是拉不住他,付出的一切成空。所以,你只有爱自己,好好对自己,自然能吸引住他。就算最后他还是走了,你仍然是一个优秀的你,还可以吸引更好的人。人一定要往前看,因为生活在继续,过去是永远回不去的。
2.工作
大学的时候一直在想,乞丐为了得到钱也付出了努力,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们都在乞讨,不比一般人的工作轻松,为什么人们总是轻视他们?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给社会创造价值,甚至增添负担,因此这不叫工作。
《30岁前别结婚》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其实我们很难在40岁前找到自己完全喜欢的工作”。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时想到了自己的另一个想法“几岁都不老。年龄不应该成为你去完成梦想的障碍。”经常有听到很多人说30几岁就老了,该定下来了,很难再有其它作为了。甚至在我说我想30岁、40岁的时候去美国学心理学的时候,有人笑话我了。我经常在想,人生真的应该30岁前就找到对象,30岁左右就定居下来,然后在接下来的40年甚至50年里过着上下班、照顾家庭的日子吗?这不是我想要的。这世界那么大,我真的害怕出现家庭而束缚我的脚步。也许,家庭和完成梦想是不冲突,是可以同时完成的,但至少目前的我真的还没办法同时处理好这两件大事。(毕竟我也还算年轻,哈哈哈)
我大学专业日语,毕业至今近2年。我做过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新媒体营销、销售、运营等工作。短短时间内我接触了很多,也许都因为时间太短没有太多沉淀,但是接触了各个行业各个职位各种人,或多或少我有了很多积累、很多感触。乔布斯说过“你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都会在未来串联起来”。我对此深信不疑。经历这些,我也差不多有了方向,我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然后花几年甚至10来年去沉淀,直到我在该领域获得达到我想要的高度,我会继续换个喜欢的方向重头开始,几岁我都不嫌晚。
3.创造
前段时间“单读”办了个读书沙龙活动在北京爱琴海购物中心,邀请了张定浩和程璧,我闲来无事也去看了下。程璧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程璧是在赴日交换时,一老师家听到吉他声被深深吸引,第二天立马上街买了吉他,从此自学、开始创作歌曲。按照程璧自己的话来说,她的情感在自己创作的歌曲中得到释放。我曾经疯狂地热爱唱歌和跳舞,我总是会对别人说那种感觉很释放,很爽。那次沙龙活动我彻底明白了这究竟怎么回事。
很多人时常在抱怨没有人懂自己。可是,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不会有人能完全懂你。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作为自己情感释放的出口。如程璧所解释的,她不是一开始就懂得用吉他创作歌曲是适合自己情感表达的方式,在此之前她也尝试了很多其它方法,最后才找到了这个。在《30岁前别结婚》这本书里,作者也强调了创作的重要性。其实,我们不应该觉得创作是大师才能做的事。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平时写日志也算创作,因为你的日志里包含了你的思想、你的情感。大到名人画一幅画、写一首歌、编一段舞、设计一栋高楼大厦,小到写一篇日志、动手做一个小玩意儿、烹饪出一道菜都是创作,包括我现在写的这篇读后感。我们可以找到某种方式去创作,在创作中尽情释放我们的情感。
小结
总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更坚定了我之前的想法。我热爱着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有空还是准备再读一遍,没准又会有新的认识。
1.恋爱
刚好最近有个同事深陷爱情泥潭里,说是最近其实她已经单相思3年了。据说曾经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吵架分手就没再提过在一起,却一直做些情侣间的事(谈情说爱)。重要的一点是,两人跨国恋,男人36岁,是那个破产了国家的人,女人25岁中国人。他们一年见那么2、3次,平日里就只是聊天说爱对方。男人从来不会说女人是他女朋友。更重要的是,最近男人要过来了,却向女人开口说是借2000美金。更更更重要的是,女人为他日夜心神不宁,工作马虎了许多,生活也沉浸在各种纠结混乱当中。
很明显,女人太傻。就这么被一个渣男拖了3年了,可是仍然无法释怀。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总是觉得自己真的太爱对方了,放不下,走不出来。而在我看来,真的没有什么爱情是放不下的。以前总觉得很多大道理很虚,现在真真实实地觉得道理还是有道理的。比如:要爱自己,你如果不爱自己,别人又怎么会爱你呢?大家一定有经验,人都很贱。你对他好,他不领情,对你爱理不理。而你疏远他时,他又反过来粘你。你对他付出太多太多,最后可能还是拉不住他,付出的一切成空。所以,你只有爱自己,好好对自己,自然能吸引住他。就算最后他还是走了,你仍然是一个优秀的你,还可以吸引更好的人。人一定要往前看,因为生活在继续,过去是永远回不去的。
2.工作
大学的时候一直在想,乞丐为了得到钱也付出了努力,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们都在乞讨,不比一般人的工作轻松,为什么人们总是轻视他们?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给社会创造价值,甚至增添负担,因此这不叫工作。
《30岁前别结婚》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其实我们很难在40岁前找到自己完全喜欢的工作”。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时想到了自己的另一个想法“几岁都不老。年龄不应该成为你去完成梦想的障碍。”经常有听到很多人说30几岁就老了,该定下来了,很难再有其它作为了。甚至在我说我想30岁、40岁的时候去美国学心理学的时候,有人笑话我了。我经常在想,人生真的应该30岁前就找到对象,30岁左右就定居下来,然后在接下来的40年甚至50年里过着上下班、照顾家庭的日子吗?这不是我想要的。这世界那么大,我真的害怕出现家庭而束缚我的脚步。也许,家庭和完成梦想是不冲突,是可以同时完成的,但至少目前的我真的还没办法同时处理好这两件大事。(毕竟我也还算年轻,哈哈哈)
我大学专业日语,毕业至今近2年。我做过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新媒体营销、销售、运营等工作。短短时间内我接触了很多,也许都因为时间太短没有太多沉淀,但是接触了各个行业各个职位各种人,或多或少我有了很多积累、很多感触。乔布斯说过“你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都会在未来串联起来”。我对此深信不疑。经历这些,我也差不多有了方向,我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然后花几年甚至10来年去沉淀,直到我在该领域获得达到我想要的高度,我会继续换个喜欢的方向重头开始,几岁我都不嫌晚。
3.创造
前段时间“单读”办了个读书沙龙活动在北京爱琴海购物中心,邀请了张定浩和程璧,我闲来无事也去看了下。程璧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程璧是在赴日交换时,一老师家听到吉他声被深深吸引,第二天立马上街买了吉他,从此自学、开始创作歌曲。按照程璧自己的话来说,她的情感在自己创作的歌曲中得到释放。我曾经疯狂地热爱唱歌和跳舞,我总是会对别人说那种感觉很释放,很爽。那次沙龙活动我彻底明白了这究竟怎么回事。
很多人时常在抱怨没有人懂自己。可是,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不会有人能完全懂你。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作为自己情感释放的出口。如程璧所解释的,她不是一开始就懂得用吉他创作歌曲是适合自己情感表达的方式,在此之前她也尝试了很多其它方法,最后才找到了这个。在《30岁前别结婚》这本书里,作者也强调了创作的重要性。其实,我们不应该觉得创作是大师才能做的事。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平时写日志也算创作,因为你的日志里包含了你的思想、你的情感。大到名人画一幅画、写一首歌、编一段舞、设计一栋高楼大厦,小到写一篇日志、动手做一个小玩意儿、烹饪出一道菜都是创作,包括我现在写的这篇读后感。我们可以找到某种方式去创作,在创作中尽情释放我们的情感。
小结
总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更坚定了我之前的想法。我热爱着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有空还是准备再读一遍,没准又会有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