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朋汇名人堂 | 梁子——人生所走的路就像一个赌场
![]() |
◆ 职业
战地女记者、自由摄影师、旅行家
◆ 爱好
旅行、写作、摄影。
◆ 擅长技能/优秀经验
1.中国对越作战,军中唯一一名战地女摄影师,荣立二等功;
2.中国第一位独自深入非洲部落进行人文调查的女摄影师,也是第一位入驻阿富汗北约军营的中国女摄影师;
3.出版了《一本打开的日记》、《非洲十年》、《红海大漠》等书籍。
![]() |
![]() |
— 当女子也上了战场 —
她从小生长在军人家庭,16岁参军
是军中唯一的战地女摄影师
在老山前线立过二等功
她和战士们一样,曾经历生死
胸前挂着“光荣弹”冲锋
她在15年的时间里,10多次进入非洲腹地
记录原始而野性的生命
30集的《非洲十年》、15集的《恒河故事》
13集的《恒河边的意大利人》
在旅游卫视和东方卫视播出
成为收视破纪录的纪录片
战争其实不适合女人参加,既然已经走进战场,只能勇敢的面对,越怂越容易挨枪子。
▼
![]() |
梁子在老山前线与战友合影,腰间系的即是“光荣弹”
— 旅行的魅力就是移动 —
她是第一个深入非洲部落的中国摄影师
她与塞拉利昂的土著生活
像个原始人一样融化在非洲的野性里
从简单幸福的部落,到种族屠杀的动荡
她是第一个进入阿富汗北约基地的中国记者
在塔利班控制的地区,她走访当地的妇女
以女性的身份向不平抗争
从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马车、人力车
几乎所有带轱辘的统统让她享用过
在她看来,只要能移动,就有变化
有变化,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生活
也许旅行的魅力就在此
在非洲的村落,女孩儿出生后,一两岁时自己爬,三四岁时小尾巴,四五岁时带弟妹,六七岁时洗锅碗,七八岁时拾柴火,八九岁时去打水,九十岁时烧饭菜,十一二岁订婆家,十二三岁为人妻,十四五岁为人母,四十岁时当祖母。直到死,也不会像男人那样有资格葬在自家院落。因为,女人永远不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
![]() |
— 沧桑的脚也能五彩斑斓 —
非洲是她想往已久的梦幻之地
2000年当她第一次踏上那片土地
她发现非洲女人的活法有沉重也有生趣
她们的心境平舒淡漠
终生辛勤操劳,却乐在其中
她们从不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她们用自己的所有
保护孩子、老人,保护她们的家
那些劳动的女人
在关键时刻显露的精彩
是男人们永远无法效仿和比拟的
她们的一生色彩斑斓
从头发丝到脚指甲缝都埋藏着精彩的故事
女人结婚没自主,父亲看中的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在不少非洲村庄,婚后妻子生了两三个孩子后才能出门。她们没有发言权,没有选择权,没有反抗权,没有放弃权,只有接受和承受。女人活得很琐碎,老人与孩子,男人的脸色,这就是她们的一生。这些女人,大部分没有接受太多的教育,但她们的心襟却异常的宽阔。
▼
![]() |
— 若今天成为你最后一天 —
她不是游客,永远不会蜻蜓点水
每到一处,她都沉下来生活
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
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足迹遍及了南非、西非和东非的土地
并记录下大量珍贵的独家资料
在非洲,梁子找寻到了自我
她说:“生命中总有一种冲动
我拼命想抓住它
我愿意用艰难去换取快乐”
她旅行、她拍摄、她记录
她眼中的世界,是我们不曾遇见过的
记得在南部非洲有一位艾滋病患者叫泰必斯,41岁的泰必斯临死前拉着我的手,没有交待所谓的后事,而是面对门外的蓝天、河流和清新的空气,充满了无限的眷恋,这种对大自然的依恋和面对死亡淡定的神情,让我惊奇。没有抱怨,也没有恐惧,更不曾放弃,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女人,带着一份平静又朴素的心境离开的这个世界。
▼
![]() |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Q1:去非洲你存在语言障碍,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语言有很大障碍,起初我一句英语都不会说,更不会说土语,只能一点点学习,笑话每天都在发生,好在误会也不是很大,至少可以配合肢体语言。
Q2:非洲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还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的感受吗?
印象最深刻的是欢乐,那里人的生活很简单,却很快乐。第一次去南部非洲莱索托,心里多少有些不安和忐忑,但真正住在村庄之后,一切都很平静,人民很友善,很欢乐,这一下住四个半月。
Q3:你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胆识去尝试别人不敢尝试的新鲜事物,是与以前的经历有关,还是性格的关系?
我的胆量是与生俱来的,从小生长在军人家庭,自己16岁当兵,我并没有认为自己有多么胆大,这是自然形成的。
![]() |
梁子读者见面暨签售会
——血火硝烟中的铿锵玫瑰
她伴着光和自由,走过硝烟
走过非洲广袤的荒漠、原野
走过危机四伏的阿富汗、伊朗
走过神秘的印度、恒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