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既是一种奢侈品,也是一种必需品
坚持是一种奢侈品
知乎上,有个问题:“每天能写文章(博客、微信公众号)的人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有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点开这个问题,我琢磨了许久,最终还是没有落笔答复,因为有些汗颜。
汗颜什么呢?汗颜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没有更新博客了。
今年博客更新的频率实在没有保证,而且随着时间迁移,文章写的越来越少了。虽然每天还是写点东西,成篇幅的深度思考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每天的日记,也坚持的并不是很好,常常半个月到一个月的中断,中断一个星期的事情,更是常见了。好在,不管中断多久,还是会捡起来重新的坚持下去。
在如今的时代,坚持一件事情,真的好难,哪怕是不起眼的每天坚持写一句话的日记。
是不是在这样的时代,坚持一种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享有的呢?
坚持是一种必需品
回到知乎上的那个问题,我还是很想认真的回答那个问题的。
在去年的12月份到见年的2月份这段时间里,我也坚持做到了每天写一篇文字,每篇文字一千字以上。事情没有那么难,一旦坚持起来,就很容易的坚持下去了。
想想当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一开始的时候,积累了一定量的话题,可以集中在一天的时间,比如某个周末的时候,把几个主题的文章,先写出来个大概,然后每天做补充和完善,润色成为一篇文章。因为写的不是那种散文或者小说类的文艺作品,只是说明或评论的杂文,写起来不是那么难。
中间的一个月的时候,早先积累的主题已经用光了,开始进入写作的困难期。这时候,开始尝试写每天的小事情,从小事情当中挖掘出一些价值或者意义,梳理出来成为一篇文章。但要做到如此,就要平时留意发生的每一件小事,不然一天过去到开始写文字的时候,很容易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头脑中一片空白,自然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坚持的最后一个月,开始有点得心应手了,已经学会了怎么去记录一件小事情,学会如何把一件小事情写成很多文字的思考或者故事。只是,到这个时候,心态上开始有些放松了。
再后来,开始准备深圳公司的事情,时间一紧张,就把坚持每天千字文的坚持给中断了。人跟其他物理物体一样,遵循着牛顿三定律的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人开始一件事情很难,一旦开始了以后,就会习惯性的进行下去。事情,坚持了也就坚持了,中断了那就中断了。
回想当初每天千字文的状态,当时每天并没有刻意的做时间管理规划。我不是专业的码字人员,每天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每天的码字都是用一些碎片的时间进行的。
在手机上装了一个可以跟Mac同步的文字编辑工具,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午饭的时候、其他任何碎片的时间里,有一点点时间和想法,就随手记录一些想法。到晚上或者第二天一早做汇总的时候,稍微整理、丰富和润色下,文章就搞定了。
只是坚持了三个月,关注的还是在于每天的文字的数量,还没有到关注文章质量的程度,所以当时写的文章,现在看来,质量都不算太高。
如果从提升文章写作能力角度考虑,我需要继续的坚持下去。量变引起质变,到一定数量之后,熟能生巧,文章的质量也会逐步的提升上去。再说,文章多了,好文章出现的可能也会增加。可惜的是,我并没有坚持下去,有点功亏一篑的感觉。
到现在,一晃八九个月过去了。这中间,经历了不少的事情,再回头看时,越发觉得各种坚持的重要性。事情难易,现在都不是事儿,难的是能否行动起来,并坚持下去。只要坚持下去,只要人不是那么笨,总是能成一些事情的。坚持,是这个时代,成就一点事情的必须品。现在人那么多,人各方面差距也不大,每个人都想成事,怎么成事呢?剩者为王,坚持为王。
如何一事无成?
另外有一个知乎的问题:怎样虚度大学的时光?
我回答道:一年52周,4年大学208周,你每两三周周做一类事情,每两三周换另外一类事情。四年下来,做了好多事情,什么事情也都没有做成,也不会有什么积累,这四年就浪费了。
唉,悲乎!好像,当年我的大学就是这么度过的。
文章修改记录
原文链接:http://www.houqun.me/articles/persistent-is-a-luxury-as-well-as-a-necessary.html
知乎上,有个问题:“每天能写文章(博客、微信公众号)的人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有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点开这个问题,我琢磨了许久,最终还是没有落笔答复,因为有些汗颜。
汗颜什么呢?汗颜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没有更新博客了。
今年博客更新的频率实在没有保证,而且随着时间迁移,文章写的越来越少了。虽然每天还是写点东西,成篇幅的深度思考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每天的日记,也坚持的并不是很好,常常半个月到一个月的中断,中断一个星期的事情,更是常见了。好在,不管中断多久,还是会捡起来重新的坚持下去。
在如今的时代,坚持一件事情,真的好难,哪怕是不起眼的每天坚持写一句话的日记。
是不是在这样的时代,坚持一种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享有的呢?
坚持是一种必需品
回到知乎上的那个问题,我还是很想认真的回答那个问题的。
在去年的12月份到见年的2月份这段时间里,我也坚持做到了每天写一篇文字,每篇文字一千字以上。事情没有那么难,一旦坚持起来,就很容易的坚持下去了。
想想当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一开始的时候,积累了一定量的话题,可以集中在一天的时间,比如某个周末的时候,把几个主题的文章,先写出来个大概,然后每天做补充和完善,润色成为一篇文章。因为写的不是那种散文或者小说类的文艺作品,只是说明或评论的杂文,写起来不是那么难。
中间的一个月的时候,早先积累的主题已经用光了,开始进入写作的困难期。这时候,开始尝试写每天的小事情,从小事情当中挖掘出一些价值或者意义,梳理出来成为一篇文章。但要做到如此,就要平时留意发生的每一件小事,不然一天过去到开始写文字的时候,很容易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头脑中一片空白,自然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坚持的最后一个月,开始有点得心应手了,已经学会了怎么去记录一件小事情,学会如何把一件小事情写成很多文字的思考或者故事。只是,到这个时候,心态上开始有些放松了。
再后来,开始准备深圳公司的事情,时间一紧张,就把坚持每天千字文的坚持给中断了。人跟其他物理物体一样,遵循着牛顿三定律的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人开始一件事情很难,一旦开始了以后,就会习惯性的进行下去。事情,坚持了也就坚持了,中断了那就中断了。
回想当初每天千字文的状态,当时每天并没有刻意的做时间管理规划。我不是专业的码字人员,每天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每天的码字都是用一些碎片的时间进行的。
在手机上装了一个可以跟Mac同步的文字编辑工具,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午饭的时候、其他任何碎片的时间里,有一点点时间和想法,就随手记录一些想法。到晚上或者第二天一早做汇总的时候,稍微整理、丰富和润色下,文章就搞定了。
只是坚持了三个月,关注的还是在于每天的文字的数量,还没有到关注文章质量的程度,所以当时写的文章,现在看来,质量都不算太高。
如果从提升文章写作能力角度考虑,我需要继续的坚持下去。量变引起质变,到一定数量之后,熟能生巧,文章的质量也会逐步的提升上去。再说,文章多了,好文章出现的可能也会增加。可惜的是,我并没有坚持下去,有点功亏一篑的感觉。
到现在,一晃八九个月过去了。这中间,经历了不少的事情,再回头看时,越发觉得各种坚持的重要性。事情难易,现在都不是事儿,难的是能否行动起来,并坚持下去。只要坚持下去,只要人不是那么笨,总是能成一些事情的。坚持,是这个时代,成就一点事情的必须品。现在人那么多,人各方面差距也不大,每个人都想成事,怎么成事呢?剩者为王,坚持为王。
如何一事无成?
另外有一个知乎的问题:怎样虚度大学的时光?
我回答道:一年52周,4年大学208周,你每两三周周做一类事情,每两三周换另外一类事情。四年下来,做了好多事情,什么事情也都没有做成,也不会有什么积累,这四年就浪费了。
唉,悲乎!好像,当年我的大学就是这么度过的。
文章修改记录
原文链接:http://www.houqun.me/articles/persistent-is-a-luxury-as-well-as-a-necessa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