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在平凡的世界中有不平凡的心灵
下班后的晚上断断续续的吧这部一直想看的书看完了,看完那一刻,我的心是平静的,面对历史中的故事,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似乎总能预见他们的结局。但是心里又时不时的感觉有一股不平静的波涛在汹涌,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思考里边的人,里边的事,耐人回味。
在那样一个艰苦的年代,劳动给予人民的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收获,也是精神上的慰藉。少平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每当我想起来那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人,不禁觉得现实太过于残酷。而更让人诚服的是他面对现实的那份担当和自知。在理想和现实中的不断自由切换,信仰在内心且能够化作向上的力量,是我们很多现代人最缺少的那份品格。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立足现实,却不安现状,通过劳动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正是平凡中的最不平凡。
那是一个含苞待放的年代,旧思想和新潮流的碰撞,从领导干部到平民百姓,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里演绎出各式各样的精彩生活。田晓霞,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总觉得那是这部书中唯一一个具有现代人气质的女孩。勇敢、坚强、但是又很难想到辞藻去形容那样一个洒脱的女孩。她身上富有知识青年的无限激情,又有富有追求理想信仰与爱情的勇气。让我深深的折服,最后被洪水带走,但我相信一直活在读者的心中,那样的鲜活。
少安,一个十三岁开始当家的汉子。虽然上天有眷顾他的时候,让润叶把最纯真的感情给了他。但是他显然是最不幸的,当家庭经历波折后好转时,妻子为今日所谓的“富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我心里,我始终觉得他妻子是为生活而活活操累出癌症的。我们不敢妄自揣测作者当时的想法,但也正是伟大的书籍的魅力,让每个人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少安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乡下敢想敢干的人才,且身上有着农村人的最本质的淳朴和善良。但是命运的不公,可想而知妻子的癌症对于他来说无疑就是致命的打击,但是我们相信他是一个打不垮的男人,他是一个真正的汉子。
当然里边还有很多故事,润叶两口子的生活,只有经历过惨痛的失去双腿之痛,才回归正常,这里边我们是应该高兴还是不应该高兴呢,润叶开始苦苦逃避的,也正是他后来接受的,难道真的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在爱情的这样的问题中,我们也没法说谁对谁错,李向前错了吗?他没有,他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一辈子对他好。润叶有错吗?她也没有,任何一个人都会追求自己的幸福,她只能感叹命运的阴差阳错以及现实的鸿沟,他的心上人是一个纯正的乡下的劳动者,她是一个公派教师,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是不可能有结果的爱情,她几乎是带着一种被动和悲观的心态去结婚的,随之而来是自己不能接受的现实,在逃避中,她度过了青春年华,最后洗净铅华,在现实和时间的洗礼下,她还是接受了丈夫的爱,结局差强人意。
整个一部书,里边的故事让人看到历史,看到人性的光辉与丑恶,看到希望与光明。田福堂、孙玉亭、孙玉厚、网满银、上到政府领导,下到农村粗汉妇人,演绎出时代感鲜明的一段段故事。无奈自己文笔浅拙,抒发不了读后的许多感受,但是作为一个活在改革开放硕果累累年代的人,里边的人身上的很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毕竟那不是一个浮躁的年代,对于亲情、爱情、事业、劳动,现在的人都完全抛弃了应有的那份纯真,那正是我想表达的,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对于这些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对待知识,对待情感,对待现实,我们何不停下脚步,回头看看前人,思考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与自己个人回归那份纯真。
以下是摘抄:
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是的,生活就是这样。在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个人和一个人可能有家庭条件的区别,但孩子们本身的差别并不明显。可一旦长大了,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会有多大的差别呀,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
田润叶低着头,和李向前并排坐在主宾席前面的两把椅子上。她感到头晕目眩,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地。命运啊,多么无情!这不是婚礼,而是她青春的葬礼……她低倾着头,两只眼睛微微闭合着。她在这一片嗡嗡的嘈杂声中,仿佛又听见了那亲切而熟悉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是的,他在我们的时代属于这样的青年:有文化,但没有幸运地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因此似乎没有充分的条件直接参与到目前社会发展的主『潮』之中。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因此,他们往往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得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在田晓霞的眼里,孙少平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她十分饮佩的人物。过去,都是她“教导”他,现在,他倒给她带来了许多对生活新鲜的看法和理解。尽管生活『逼』迫他走了这样一条艰苦的道路,但这却是很不平凡的。
可是,到外面去闯『荡』世界的想法,还是一直不能从他心灵中勾销。随着他在双水村的苦闷不断加深,他的这种愿望却越来越强烈了。他内心为此而炽热地燃烧,有时激动得象打摆子似的颤抖。他意识到,要走就得赶快走!要不,他就可能丧失时机和勇气,那个梦想就将永远成为梦想。现在正当年轻气盛,他为什么不去实现他的梦想呢?哪怕他闯『荡』一回,碰得头破血流再回到双水村来,他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如果再过几年,迫不得已成了家,那他的手脚就会永远被束缚在这个“高加索山”了!
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极为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
现在,他面对满山遍野的灯火,对这里的一切更加充满了无比亲切的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他不由再一次思想: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
不!他决不会象哥哥一样,为了逃避不可能实现的爱情,就匆忙地给自己找个农村姑娘。无论命运怎样无情,他决不准备屈服;他要去争取自己的未来!当然,这不是说,他以后就一定能和晓霞一块生活——即是没有田晓霞,他也要去走自己的道路!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理想,应该象宗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
这是人生的心酸。在我们短促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在苦苦地寻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与我们失之交臂。当我们为此而耗尽宝贵的青春年华,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直到在那远离故乡的地方发生过那场刻骨铭心的感情悲剧后,他才理解了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幸福又有多少苦难!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沽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因此,大多数普通人不会象飘飘欲仙的老庄,时常把自己看作是一粒尘埃——尽管地球在浩渺的宇宙中也只不过是一粒尘埃罢了。幸亏人们没有都去信奉“庄子主义”,否则这世界就会到处充斥着这些看破红尘而又自命不凡的家伙。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人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树常青。
对田福堂这样的人来说,权力即便是象征『性』地存在,也是极其重要的。活着时,权力是最好的精神食粮;死去时,权力也是最好的“安魂曲”。他害怕的是,他要眼睁睁看着把权力交到别人手里。不,他哪怕躺在这破碾盘上不再起来,双水村党支部书记的职位他决不放弃!哼,不管你们活得如何美气,如何红火热闹,但我仍然是管你们的!
不久前,光彩照人的田晓霞突然出现在大牙湾,着实使孙少平感到难以言状的幸福和激动。本来,他成了一名正式工人,对自己的生活已经够满足了;在他内心深处,对他和晓霞未来的结局,并没有奇托十分的期望,他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道路决定了他对这件事的悲观论断。他永远是这样一种人: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侈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着现实。这也许是所有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阶层所共有的一种心态。
多少美好的东西消失和毁灭了,世界还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是的,生活在继续着。可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如果沉醉满足于自己以往的历史就无异于生命大限的终临,人生旅程时刻处于“零公里”处。那么,要旨仍然应该是首先战胜自己,并将精神提升到不断发展着的生活所要求的那种高度,才有可能使自己重新走出洼地,亦步亦趋跟着生活进入新的境界。不管实际结果如何,这个起码的觉悟应当具备。
在那样一个艰苦的年代,劳动给予人民的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收获,也是精神上的慰藉。少平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每当我想起来那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人,不禁觉得现实太过于残酷。而更让人诚服的是他面对现实的那份担当和自知。在理想和现实中的不断自由切换,信仰在内心且能够化作向上的力量,是我们很多现代人最缺少的那份品格。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立足现实,却不安现状,通过劳动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正是平凡中的最不平凡。
那是一个含苞待放的年代,旧思想和新潮流的碰撞,从领导干部到平民百姓,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里演绎出各式各样的精彩生活。田晓霞,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总觉得那是这部书中唯一一个具有现代人气质的女孩。勇敢、坚强、但是又很难想到辞藻去形容那样一个洒脱的女孩。她身上富有知识青年的无限激情,又有富有追求理想信仰与爱情的勇气。让我深深的折服,最后被洪水带走,但我相信一直活在读者的心中,那样的鲜活。
少安,一个十三岁开始当家的汉子。虽然上天有眷顾他的时候,让润叶把最纯真的感情给了他。但是他显然是最不幸的,当家庭经历波折后好转时,妻子为今日所谓的“富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我心里,我始终觉得他妻子是为生活而活活操累出癌症的。我们不敢妄自揣测作者当时的想法,但也正是伟大的书籍的魅力,让每个人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少安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乡下敢想敢干的人才,且身上有着农村人的最本质的淳朴和善良。但是命运的不公,可想而知妻子的癌症对于他来说无疑就是致命的打击,但是我们相信他是一个打不垮的男人,他是一个真正的汉子。
当然里边还有很多故事,润叶两口子的生活,只有经历过惨痛的失去双腿之痛,才回归正常,这里边我们是应该高兴还是不应该高兴呢,润叶开始苦苦逃避的,也正是他后来接受的,难道真的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在爱情的这样的问题中,我们也没法说谁对谁错,李向前错了吗?他没有,他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一辈子对他好。润叶有错吗?她也没有,任何一个人都会追求自己的幸福,她只能感叹命运的阴差阳错以及现实的鸿沟,他的心上人是一个纯正的乡下的劳动者,她是一个公派教师,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是不可能有结果的爱情,她几乎是带着一种被动和悲观的心态去结婚的,随之而来是自己不能接受的现实,在逃避中,她度过了青春年华,最后洗净铅华,在现实和时间的洗礼下,她还是接受了丈夫的爱,结局差强人意。
整个一部书,里边的故事让人看到历史,看到人性的光辉与丑恶,看到希望与光明。田福堂、孙玉亭、孙玉厚、网满银、上到政府领导,下到农村粗汉妇人,演绎出时代感鲜明的一段段故事。无奈自己文笔浅拙,抒发不了读后的许多感受,但是作为一个活在改革开放硕果累累年代的人,里边的人身上的很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毕竟那不是一个浮躁的年代,对于亲情、爱情、事业、劳动,现在的人都完全抛弃了应有的那份纯真,那正是我想表达的,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对于这些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对待知识,对待情感,对待现实,我们何不停下脚步,回头看看前人,思考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与自己个人回归那份纯真。
以下是摘抄:
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是的,生活就是这样。在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个人和一个人可能有家庭条件的区别,但孩子们本身的差别并不明显。可一旦长大了,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会有多大的差别呀,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
田润叶低着头,和李向前并排坐在主宾席前面的两把椅子上。她感到头晕目眩,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地。命运啊,多么无情!这不是婚礼,而是她青春的葬礼……她低倾着头,两只眼睛微微闭合着。她在这一片嗡嗡的嘈杂声中,仿佛又听见了那亲切而熟悉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是的,他在我们的时代属于这样的青年:有文化,但没有幸运地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因此似乎没有充分的条件直接参与到目前社会发展的主『潮』之中。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因此,他们往往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得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在田晓霞的眼里,孙少平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她十分饮佩的人物。过去,都是她“教导”他,现在,他倒给她带来了许多对生活新鲜的看法和理解。尽管生活『逼』迫他走了这样一条艰苦的道路,但这却是很不平凡的。
可是,到外面去闯『荡』世界的想法,还是一直不能从他心灵中勾销。随着他在双水村的苦闷不断加深,他的这种愿望却越来越强烈了。他内心为此而炽热地燃烧,有时激动得象打摆子似的颤抖。他意识到,要走就得赶快走!要不,他就可能丧失时机和勇气,那个梦想就将永远成为梦想。现在正当年轻气盛,他为什么不去实现他的梦想呢?哪怕他闯『荡』一回,碰得头破血流再回到双水村来,他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如果再过几年,迫不得已成了家,那他的手脚就会永远被束缚在这个“高加索山”了!
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极为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
现在,他面对满山遍野的灯火,对这里的一切更加充满了无比亲切的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他不由再一次思想: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
不!他决不会象哥哥一样,为了逃避不可能实现的爱情,就匆忙地给自己找个农村姑娘。无论命运怎样无情,他决不准备屈服;他要去争取自己的未来!当然,这不是说,他以后就一定能和晓霞一块生活——即是没有田晓霞,他也要去走自己的道路!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理想,应该象宗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
这是人生的心酸。在我们短促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在苦苦地寻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与我们失之交臂。当我们为此而耗尽宝贵的青春年华,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直到在那远离故乡的地方发生过那场刻骨铭心的感情悲剧后,他才理解了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幸福又有多少苦难!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沽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因此,大多数普通人不会象飘飘欲仙的老庄,时常把自己看作是一粒尘埃——尽管地球在浩渺的宇宙中也只不过是一粒尘埃罢了。幸亏人们没有都去信奉“庄子主义”,否则这世界就会到处充斥着这些看破红尘而又自命不凡的家伙。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人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树常青。
对田福堂这样的人来说,权力即便是象征『性』地存在,也是极其重要的。活着时,权力是最好的精神食粮;死去时,权力也是最好的“安魂曲”。他害怕的是,他要眼睁睁看着把权力交到别人手里。不,他哪怕躺在这破碾盘上不再起来,双水村党支部书记的职位他决不放弃!哼,不管你们活得如何美气,如何红火热闹,但我仍然是管你们的!
不久前,光彩照人的田晓霞突然出现在大牙湾,着实使孙少平感到难以言状的幸福和激动。本来,他成了一名正式工人,对自己的生活已经够满足了;在他内心深处,对他和晓霞未来的结局,并没有奇托十分的期望,他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道路决定了他对这件事的悲观论断。他永远是这样一种人: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侈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着现实。这也许是所有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阶层所共有的一种心态。
多少美好的东西消失和毁灭了,世界还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是的,生活在继续着。可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如果沉醉满足于自己以往的历史就无异于生命大限的终临,人生旅程时刻处于“零公里”处。那么,要旨仍然应该是首先战胜自己,并将精神提升到不断发展着的生活所要求的那种高度,才有可能使自己重新走出洼地,亦步亦趋跟着生活进入新的境界。不管实际结果如何,这个起码的觉悟应当具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