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那些事--少时的记忆
我的身高从小就高于同龄女生,从小学开始就只能呆在教室的末两排,一直到我高中毕业,大学可以自己选座位为止。从小显露的身高,让学校的老师对我的体育特长非常的期待,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体育明星,不断让我尝试不同的运动:百米,跳远,跳高,跨栏,甚至还有篮球,排球等等。但实际上我是个体育废柴,身体柔韧性差,基本没什么弹跳,爆发力弱,协调性也就平平。这些带来的结果就是老师们最后非常失望,望向我的眼神往往带着感慨,似乎在说白白长了个大个子。小孩子的敏感让我能够感觉到这种期望到失望的变化,从而使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自卑,每天佝偻着身体,缩手缩脚,希望能够借此把身体缩小成和其他同学一样,甚至暗暗埋怨父母为什么要把自己生得比其他小孩高。
这种情绪一直陪伴我到12岁,我进入初中,学校体育课开始有了女生800米。对一群12岁的半大小孩子来讲,800米是个非常远的距离,每个人成绩的差异并不是十分的大,除了身体素质特别差的,基本上大家都能完成。这个时候我的长腿似乎有了点优势,至少在大家都跑不动的情况下,我的每一步都会比别人大一点,最后下来成绩到不差。由此我似乎看到了自己在运动中的一丝光明,并不是每项运动都不行,至少我能坚持,坚持跑完800米,坚持匀速运动(由于本人爆发力弱,所以基本上从头到尾速率变化不大),坚持跟在比自己快的同学后面不掉队。现在我已经忘记当时发现这些的时候,内心是否有雀跃,我只记得,从那时起,校际长跑/运动会长跑项目这些都成了我的必报项目,而800米也成了我体育课中的唯一一个满分。
跑步中,我伸展开自己的身体,挺胸抬头,迎着风,一切似乎都没有那么难
这种情绪一直陪伴我到12岁,我进入初中,学校体育课开始有了女生800米。对一群12岁的半大小孩子来讲,800米是个非常远的距离,每个人成绩的差异并不是十分的大,除了身体素质特别差的,基本上大家都能完成。这个时候我的长腿似乎有了点优势,至少在大家都跑不动的情况下,我的每一步都会比别人大一点,最后下来成绩到不差。由此我似乎看到了自己在运动中的一丝光明,并不是每项运动都不行,至少我能坚持,坚持跑完800米,坚持匀速运动(由于本人爆发力弱,所以基本上从头到尾速率变化不大),坚持跟在比自己快的同学后面不掉队。现在我已经忘记当时发现这些的时候,内心是否有雀跃,我只记得,从那时起,校际长跑/运动会长跑项目这些都成了我的必报项目,而800米也成了我体育课中的唯一一个满分。
跑步中,我伸展开自己的身体,挺胸抬头,迎着风,一切似乎都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