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和平年代走向战争年代: 读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历史的诡奇之处在于你永远不能通过对旧事的简单叙述梳理就能合符情理地预测新的事件和趋势。
1875年到1914年,整个西欧几大强国已经把世界瓜分殆尽,同时,列强维持着彼此的微妙平衡,不会轻易因为小国的屈辱去大动干戈。然而,不信任感的加深就像最后稻草,导致事态不可逆转。
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势力的理论从工业革命以后就隐现于国际外交中,并主导大国兴衰。英国得益于工业革命的物质积累,1900年仍是世界最强大国。但是随着普鲁士的统一和壮大,大陆均势被打破。以往,英国主要对付大陆强国法国,包括联俄抗法、海陆封锁、打贸易站手段,从拿破仑时代,到一战前,英国一直维持着霸权。然而,普鲁士的统一,改变了大陆均势,法国变成二流国家,德国成为大陆强国。同时,德国逐渐摆脱俾斯麦的纵横捭阖,威廉二世开始声索“阳光下的地盘”。而导火线则是奥匈帝国。事实上,奥匈帝国只是徒有其名,内部民族矛盾、地狱矛盾层出不穷,从南斯拉夫的民族冲突到奥地利匈牙利的互相斗争,成了各国角力的战场。而经济决定论加剧了英德矛盾,战争不可避免。尽管外交家都不会预测有世界大战,且强力维持和平,但事实确实战争一触即发,超过人们的预期。
资本的趋利性和全球扩张是主要原因。而统治者维护国内秩序和转移人民矛盾也是催化剂。由于民主力量的增强,选举权的扩张,民众的不满可以越来越合法的发泄出来,并影响政客。而军事顾问加强了说服工作。既然战争不可避免,不如早做准备。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形成,任何国际小的争端都可以成为战争借口,巴尔干问题只不过恰逢其时,满足了列强的胃口。
理性精神、革命精神影响着高层精英的思维方式。启蒙运动与大革命的思想影响深远。人们认为理性精神可以统治世界,个人力量可以不断壮大。统治者认为自己能通过不同手段主导世界,驾驭自然,驾驭其他民族。正是对人的力量的过分自信和狭隘的国家利益导致对人类共同体利益的忽视和漠视。美国现在的世界警察地位某种意义上也是理想主义色彩过浓,认为有多大能力,有多大责任。救世主的宗教心态和强国地位导致自身难保深陷泥潭,几次对中东地区的干预,如两伊战争、攻打伊拉克、攻打基地组织、策划叙利亚政变、攻打ISIS,以基督教文明挑战穆斯林文明。结果,如中国等非参与者渔利其中,慢慢坐大,搞重返亚太战略为时已晚。
国运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政治领袖也无可奈何。
1875年到1914年,整个西欧几大强国已经把世界瓜分殆尽,同时,列强维持着彼此的微妙平衡,不会轻易因为小国的屈辱去大动干戈。然而,不信任感的加深就像最后稻草,导致事态不可逆转。
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势力的理论从工业革命以后就隐现于国际外交中,并主导大国兴衰。英国得益于工业革命的物质积累,1900年仍是世界最强大国。但是随着普鲁士的统一和壮大,大陆均势被打破。以往,英国主要对付大陆强国法国,包括联俄抗法、海陆封锁、打贸易站手段,从拿破仑时代,到一战前,英国一直维持着霸权。然而,普鲁士的统一,改变了大陆均势,法国变成二流国家,德国成为大陆强国。同时,德国逐渐摆脱俾斯麦的纵横捭阖,威廉二世开始声索“阳光下的地盘”。而导火线则是奥匈帝国。事实上,奥匈帝国只是徒有其名,内部民族矛盾、地狱矛盾层出不穷,从南斯拉夫的民族冲突到奥地利匈牙利的互相斗争,成了各国角力的战场。而经济决定论加剧了英德矛盾,战争不可避免。尽管外交家都不会预测有世界大战,且强力维持和平,但事实确实战争一触即发,超过人们的预期。
资本的趋利性和全球扩张是主要原因。而统治者维护国内秩序和转移人民矛盾也是催化剂。由于民主力量的增强,选举权的扩张,民众的不满可以越来越合法的发泄出来,并影响政客。而军事顾问加强了说服工作。既然战争不可避免,不如早做准备。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形成,任何国际小的争端都可以成为战争借口,巴尔干问题只不过恰逢其时,满足了列强的胃口。
理性精神、革命精神影响着高层精英的思维方式。启蒙运动与大革命的思想影响深远。人们认为理性精神可以统治世界,个人力量可以不断壮大。统治者认为自己能通过不同手段主导世界,驾驭自然,驾驭其他民族。正是对人的力量的过分自信和狭隘的国家利益导致对人类共同体利益的忽视和漠视。美国现在的世界警察地位某种意义上也是理想主义色彩过浓,认为有多大能力,有多大责任。救世主的宗教心态和强国地位导致自身难保深陷泥潭,几次对中东地区的干预,如两伊战争、攻打伊拉克、攻打基地组织、策划叙利亚政变、攻打ISIS,以基督教文明挑战穆斯林文明。结果,如中国等非参与者渔利其中,慢慢坐大,搞重返亚太战略为时已晚。
国运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政治领袖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