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什么用?
阅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大一时,这个问题曾让我困惑,于是鞭策自己看更多书——也许量的增加会带来质变,那么这个问题就无形消散啦。放胆读过一些书后,这个问题依旧无解。我本以为读书会让我更有创造力,更有执行力,能锻炼解决问题的思维。事实却恰好相反:我时常觉得意识中观点翻腾,追根溯源却并非我原创,多是来源某本旧书;我把一天中的大量黄金时间用来阅读,却疏忽了朋友和家人,时常觉得孤独和无人理解;我逃避一些陌生场合,不愿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在某些情感问题上甚至有些习得性无助。这个时候,大一困扰我的那个问题又跳了出来,在我脑中沟回钻来钻去,仿佛不得到一个答案就绝不离开我大脑—— 阅读究竟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得从书的本质说起。书是文字的载体,主要功能是记录前人思考行动的经验和智慧,负责传承人类文化。而我们看书,便是经过层层解剖,将写书人的意思细细琢磨,品味出他的思想的风味、思考的通路。
看书的途径虽单一,目的却纷繁。可以为了此时此刻或者未来某一时刻能更好解决问题,创造更大价值;也可以为了开拓眼界增长见闻,了解世界原貌甚至成为世界公民;或者为了获得具体的奇淫技巧,掌握特定的手艺。当一言蔽之,都只有一个目的:运用于现实。你的头脑和思想是现实,你的技巧和手艺是现实,你的见闻和眼界也是现实。你终究要把观点知识从书本中搬运出来,放在你的脑子里,这是阅读的根本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人也许会说,我看书记不住,我也不想运用于现实,那多功利啊?阅读若有等级之分,阅而不思大概是最底层。你用眼睛看到文字,把他们存储在短时记忆中,让观点在你大脑中溜达一圈,而后合上书本,做自己的事。这样的阅读,没有对你产生丝毫影响,或者说,只在短时记忆的那半分钟对你有影响,阅读过后,你的世界一丝一毫未曾改变。你的阅读,一定要对你的精神、物质生活造成清晰可见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一定得短期可见,却一定得有。等到某一天,你在思考、行动时,忽然想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找依据,也许那时你会想起——哦!是那本书影响了我。那你的阅读便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