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网红,做自己
想必小伙伴们对网红的人生是很感兴趣的吧。
「近日有一名19岁的网红删除了自己社交网络账号上2000多张照片,将自己的Instagram账户介绍改成了“Social Media Is Not Real Life”(社交网络并非真实生活)。并给剩余的一些照片上原配的文字删除,配上新文字,想要告诉那些盲目崇拜网红的人们,这些照片背后,这些开怀的笑容背后,都是虚伪和压力。她已经在网络中失去了自己。」
Social Media Is Not Real Life,想想也是醉了。并在里面提到,
「Essena说,我们应该做的,是出门去见真实的人,而不是给电脑屏幕里的人招手。为了这虚拟的一切,而放弃了真正该追求的,才是莫大的悲哀。」
看了她的解说,突然觉得,网红们真是不容易,连pose都要摆拍那么多次,然后求Like。若是Like不多,还会一整天心情不好。真是竞争无处不在。不知道这是不是网红个例,但是这个个例却也让我看到了一些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幸福是可以假装的,而快乐也似乎不是假装着假装着就真的快乐了,而是因为我们已经,将自己麻痹到了相信自己会幸福的地步!只是生活这件事,总也要继续的,所以我们会自行选择一条看起来会比较幸福的道路。真的幸福的人又都在哪里呢?凡事看心态,也许不求完美的人生才能越接近圆满。』
这让我又想起了最近看的一篇关于“人生赢家”的研究,是哈佛大学研究的,故事从1938年开始,课题是《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也就是“格兰特研究 (The Grant Study)”,里面提到,
「自己不酗酒不吸烟,锻炼充足,保持健康体重,以及,童年被爱,共情能力高,青年时能建立亲密关系。」
这些人才是人生赢家。瞬间觉得,鸡血满满,想要好好的拼一把。
「人生赢家的标准十分苛刻,赢家必须“十项全能”:十项标准里有两条跟收入有关,四条和身心健康有关,四条和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有关。譬如说,必须 80岁后仍身体健康、心智清明(没活到 80岁的自然不算赢家);60-75岁间与孩子关系紧密;65-75岁间除了妻子儿女外仍有其他社会支持(亲友熟人)等; 60-85岁间拥有良好的婚姻关系;收入水平居于前 25%。」
样本入选标准是,
「入选者当年都在19岁上下,全部是家境良好的美国籍白人男性,身心健康,仪表堂堂——事实上,每个入选者都经过严格的体格“选美 ”,研究者倾向于挑选猿臂蜂腰者,因为一开始的猜测是,“富有男性气概者”更可能拥有幸福人生。」
这些大数据,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与母亲关系亲密者,一年平均多挣 8.7万美元。跟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者,一年平均多挣 5.1万美元。在“亲密关系”这项上得分最高的 58个人,平均年薪是24.3万美元。得分最低的31人,则平均年薪没有超过 10.2万美元。只要能在30岁前找到 “真爱”—— 无论是真的爱情、友情还是亲情,就能大大增加你 “人生繁盛” 的几率。」
不太影响成功的因素,
「最早猜测的 “男子气概” 没用,智商超过 110后就不再影响收入水平,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高低也影响不大,外向内向无所谓,也不是非得有特别高超的社交能力,家族里有酗酒史和抑郁史也不是问题。」
最终的结论是,
「自己不酗酒不吸烟,锻炼充足,保持健康体重,以及,童年被爱,共情能力高,青年时能建立亲密关系。」
对此,研究者的解释是,
「瓦利恩特说,爱、温暖和亲密关系,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 “应对机制” 。他认为,每个人都会不断遇到意外和挫折,不同的是每个人采取的应对手段,“近乎疯狂类”的猜疑恐惧是最差的;稍好一点的是 “不够成熟类” 比如消极、易怒;然后是“神经质类 ”如压抑、情感抽离;最后是 “成熟健康类” 如无私、幽默和升华。」
对此,我只想说,好吧,童年不幸福的人,起点虽然低人一截,不过,世界那么复杂,还是有机会比童年幸福的人赢得更多的机会的。另外,生二孩的也是要注意了,要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高,要让她们童年很美好,即使穷困潦倒,也要让她们充满正能量。
话说回来网红,
『那些千千万万摆拍出来的Like,也是努力之后的结果,所以说,世上没有不劳而获。另外,网红其实长得很丑,所以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美的一面,这种基因决定的事就不要去整容了。』
正能量get√起来。爱才是最重要的。
‖文中用「」括起来的是引用的话,用『』括起来的是本人想要着重说明的话。
「近日有一名19岁的网红删除了自己社交网络账号上2000多张照片,将自己的Instagram账户介绍改成了“Social Media Is Not Real Life”(社交网络并非真实生活)。并给剩余的一些照片上原配的文字删除,配上新文字,想要告诉那些盲目崇拜网红的人们,这些照片背后,这些开怀的笑容背后,都是虚伪和压力。她已经在网络中失去了自己。」
Social Media Is Not Real Life,想想也是醉了。并在里面提到,
「Essena说,我们应该做的,是出门去见真实的人,而不是给电脑屏幕里的人招手。为了这虚拟的一切,而放弃了真正该追求的,才是莫大的悲哀。」
看了她的解说,突然觉得,网红们真是不容易,连pose都要摆拍那么多次,然后求Like。若是Like不多,还会一整天心情不好。真是竞争无处不在。不知道这是不是网红个例,但是这个个例却也让我看到了一些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幸福是可以假装的,而快乐也似乎不是假装着假装着就真的快乐了,而是因为我们已经,将自己麻痹到了相信自己会幸福的地步!只是生活这件事,总也要继续的,所以我们会自行选择一条看起来会比较幸福的道路。真的幸福的人又都在哪里呢?凡事看心态,也许不求完美的人生才能越接近圆满。』
这让我又想起了最近看的一篇关于“人生赢家”的研究,是哈佛大学研究的,故事从1938年开始,课题是《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也就是“格兰特研究 (The Grant Study)”,里面提到,
「自己不酗酒不吸烟,锻炼充足,保持健康体重,以及,童年被爱,共情能力高,青年时能建立亲密关系。」
这些人才是人生赢家。瞬间觉得,鸡血满满,想要好好的拼一把。
「人生赢家的标准十分苛刻,赢家必须“十项全能”:十项标准里有两条跟收入有关,四条和身心健康有关,四条和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有关。譬如说,必须 80岁后仍身体健康、心智清明(没活到 80岁的自然不算赢家);60-75岁间与孩子关系紧密;65-75岁间除了妻子儿女外仍有其他社会支持(亲友熟人)等; 60-85岁间拥有良好的婚姻关系;收入水平居于前 25%。」
样本入选标准是,
「入选者当年都在19岁上下,全部是家境良好的美国籍白人男性,身心健康,仪表堂堂——事实上,每个入选者都经过严格的体格“选美 ”,研究者倾向于挑选猿臂蜂腰者,因为一开始的猜测是,“富有男性气概者”更可能拥有幸福人生。」
这些大数据,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与母亲关系亲密者,一年平均多挣 8.7万美元。跟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者,一年平均多挣 5.1万美元。在“亲密关系”这项上得分最高的 58个人,平均年薪是24.3万美元。得分最低的31人,则平均年薪没有超过 10.2万美元。只要能在30岁前找到 “真爱”—— 无论是真的爱情、友情还是亲情,就能大大增加你 “人生繁盛” 的几率。」
不太影响成功的因素,
「最早猜测的 “男子气概” 没用,智商超过 110后就不再影响收入水平,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高低也影响不大,外向内向无所谓,也不是非得有特别高超的社交能力,家族里有酗酒史和抑郁史也不是问题。」
最终的结论是,
「自己不酗酒不吸烟,锻炼充足,保持健康体重,以及,童年被爱,共情能力高,青年时能建立亲密关系。」
对此,研究者的解释是,
「瓦利恩特说,爱、温暖和亲密关系,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 “应对机制” 。他认为,每个人都会不断遇到意外和挫折,不同的是每个人采取的应对手段,“近乎疯狂类”的猜疑恐惧是最差的;稍好一点的是 “不够成熟类” 比如消极、易怒;然后是“神经质类 ”如压抑、情感抽离;最后是 “成熟健康类” 如无私、幽默和升华。」
对此,我只想说,好吧,童年不幸福的人,起点虽然低人一截,不过,世界那么复杂,还是有机会比童年幸福的人赢得更多的机会的。另外,生二孩的也是要注意了,要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高,要让她们童年很美好,即使穷困潦倒,也要让她们充满正能量。
话说回来网红,
『那些千千万万摆拍出来的Like,也是努力之后的结果,所以说,世上没有不劳而获。另外,网红其实长得很丑,所以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美的一面,这种基因决定的事就不要去整容了。』
正能量get√起来。爱才是最重要的。
‖文中用「」括起来的是引用的话,用『』括起来的是本人想要着重说明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