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寒山
寻迹寒山
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
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
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
任你天地游,我畅岩中坐。
——唐 寒山
前日听老师在课上讲到唐诗与佛教,谈到寒山,不禁想起这位诗僧。初次听到寒山这个名字,是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以寒山来命名,他的塑像被立于静谧的寒山寺内,被香火供奉于庙堂,肃穆。宁静,让人只想放下杂念,静静地看佛祖,拈花一笑。
书中记载,寒山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就如唐朝许多文人一样,寒山才华横溢,却不能在朝廷找到一席之地,所以他索性皈依佛门。梦碎长安,前程无路,那就走出红尘,找寻心灵的一片净土。
“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任你天地游,我畅岩中坐。”只有内心完全澄澈的人,才能甘愿放下俗世的荣华富贵,独居山野荒林;不吃美味佳肴,而食山中野果。昔日陶渊明隐居山中,尚有重新做官的想法,而寒山是真正将自己度于红尘之外,生活在高处,独享一份孤独。周国平先生说,“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现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寒山只不过是早一点比我们懂得人生的奥秘罢了。在赶往灵魂深处的路上,他走得匆忙,走得坦然,走得洒脱,而大多数的人,宁愿被束缚在牢笼里,被困尘网一生,死心塌地地做红尘的奴隶。
寒山的诗,美不及他的名字。他与李白、杜甫同时代,放到星光灿烂的盛唐诗人堆里,他的诗艺算不上高超,但淹没不了个性的光辉。他生前寂寂无名,身后却声誉日隆,并绵延千年至今不断——白居易、王安石都写过访拟他的诗集的诗篇,苏轼、黄庭坚对他的诗有特殊的兴趣。寒山诗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为众多的读者所接受,在那里,他赢得了比李白、杜甫还要高的声誉。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却没有留下他的真实姓名,就这么静静地走过千年,以号行世—寒山子。
每次读寒山的诗,感受到的是一份宁静与超脱世外的灵气。它能让躁动的心归于平静,让浮华的心回归淡泊。“荣华能几日,眷属片时亲,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 他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我相信任何人都能看懂,却没有几人能够感同身受,更无人能达到他的境界。寒山,坐看云卷云舒,闲聊花开花落,任由天地相移,我自端坐岩石,听山风过耳,听清泉潺潺,不知不觉,就这样度过一生。
在盛唐时节,寒山似乎与尘世格格不入,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寒山只做最真实的自己。寻迹寒山,想要找到的是他那份独有的心境。沉思中,脑海中又想起“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日出照,一时释。从兹暖,养老客。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寒山深,称我心。纯白石,勿黄金。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辨此音。重岩中,足清风。扇不摇,凉冷通。明月照,白云笼。独自坐,一老翁。寒山子,长如是。独自居,不生死”。
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
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
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
任你天地游,我畅岩中坐。
——唐 寒山
前日听老师在课上讲到唐诗与佛教,谈到寒山,不禁想起这位诗僧。初次听到寒山这个名字,是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以寒山来命名,他的塑像被立于静谧的寒山寺内,被香火供奉于庙堂,肃穆。宁静,让人只想放下杂念,静静地看佛祖,拈花一笑。
书中记载,寒山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就如唐朝许多文人一样,寒山才华横溢,却不能在朝廷找到一席之地,所以他索性皈依佛门。梦碎长安,前程无路,那就走出红尘,找寻心灵的一片净土。
“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任你天地游,我畅岩中坐。”只有内心完全澄澈的人,才能甘愿放下俗世的荣华富贵,独居山野荒林;不吃美味佳肴,而食山中野果。昔日陶渊明隐居山中,尚有重新做官的想法,而寒山是真正将自己度于红尘之外,生活在高处,独享一份孤独。周国平先生说,“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现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寒山只不过是早一点比我们懂得人生的奥秘罢了。在赶往灵魂深处的路上,他走得匆忙,走得坦然,走得洒脱,而大多数的人,宁愿被束缚在牢笼里,被困尘网一生,死心塌地地做红尘的奴隶。
寒山的诗,美不及他的名字。他与李白、杜甫同时代,放到星光灿烂的盛唐诗人堆里,他的诗艺算不上高超,但淹没不了个性的光辉。他生前寂寂无名,身后却声誉日隆,并绵延千年至今不断——白居易、王安石都写过访拟他的诗集的诗篇,苏轼、黄庭坚对他的诗有特殊的兴趣。寒山诗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为众多的读者所接受,在那里,他赢得了比李白、杜甫还要高的声誉。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却没有留下他的真实姓名,就这么静静地走过千年,以号行世—寒山子。
每次读寒山的诗,感受到的是一份宁静与超脱世外的灵气。它能让躁动的心归于平静,让浮华的心回归淡泊。“荣华能几日,眷属片时亲,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 他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我相信任何人都能看懂,却没有几人能够感同身受,更无人能达到他的境界。寒山,坐看云卷云舒,闲聊花开花落,任由天地相移,我自端坐岩石,听山风过耳,听清泉潺潺,不知不觉,就这样度过一生。
在盛唐时节,寒山似乎与尘世格格不入,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寒山只做最真实的自己。寻迹寒山,想要找到的是他那份独有的心境。沉思中,脑海中又想起“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日出照,一时释。从兹暖,养老客。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寒山深,称我心。纯白石,勿黄金。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辨此音。重岩中,足清风。扇不摇,凉冷通。明月照,白云笼。独自坐,一老翁。寒山子,长如是。独自居,不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