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冷静
一场秋雨一场寒,早晨穿着短短的睡裤刷牙洗脸,觉得脑门和大腿都是清醒的。
清醒是好事,如果没有雾霾的话。
买了新的台灯,不锈钢的颜色和材质,底座很重,特意选了白色的灯泡,这样,灯光才能跟外形一样冷静。
不同的灯光自然是有不同的情绪。你试试把酒吧的灯具运回家,然后给自己三天时间疯掉。
黄色的灯光会给人温暖的感觉,温柔的女生,穿着毛茸茸带帽子的可爱睡衣,坐在那团迷迷糊糊的昏黄里织毛衣或做手工,手边是几块厚厚的巧克力饼干,脚下是肥肥的慵懒大猫,让人感觉温馨,想要坐在她对面,慢慢喝一杯热茶。
我喜欢这样的女孩,但我自己却无法做到。
红色的蜡烛或灯笼则是喜庆的,洞房花烛夜,元宵佳节时,才敢点亮。几乎所有的古镇老街也会整整齐齐地晃着各种大小的红灯笼,一种喜气洋洋的俗气。
后来看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再遇到端端正正的红灯笼,会莫名感到肃杀之气。
日式的纸灯有禅意,立在榻榻米旁,一副围棋,一套茶具,两人对饮,话不多,但有来有往。要淡如水,才有君子之交的味道。纸灯有灯笼的热闹外形,却有冷淡的实质,最美的必然是裹着白色纸张的那种,微皱,随意描了几笔细瘦的画或字,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可如果一个人坐在白色纸灯旁,未免太过冷清。
上学的时候,用的是一台淡黄色的毫无个性的台灯,瓦数不高,一点存在感也无。那时候父母经常加班,我独自在家写作业,偌大的房子里只有那么一点微弱的灯光。
明亮会让房子更空空荡荡,黑暗中一小团光亮,反而会让那个时空安静下来。
于是随时可以听到父母回家,转动门锁的声音,我飞奔到楼下迎接他们,然后假装只是去上个厕所。
大学,有一次在外面拍作业,那天下了初冬的第一场雪,握着老旧摄影机的手指被冻僵,回宿舍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我打开门,室友都睡了,却替我亮着一盏台灯。
如今回忆起来,依旧是温暖的。
我总是羡慕国外某些大学的图书馆,凌晨依旧开放,每张古旧的书桌上,亮着一盏绿色罩子的铜制台灯,灯光下是一张张专注的脸。阅读和思考都是非常私人的事情,所以应该配以台灯,那一小团光明,只笼罩在你身上。
人生并不需要处处灯火通明,来营造虚假的热闹场面,倒不如只亮一盏台灯,安静阅读。也不需要昏黄的暖光来给自己温情,承认冷清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灯光如此冷静,内心要更冷静。
清醒是好事,如果没有雾霾的话。
买了新的台灯,不锈钢的颜色和材质,底座很重,特意选了白色的灯泡,这样,灯光才能跟外形一样冷静。
不同的灯光自然是有不同的情绪。你试试把酒吧的灯具运回家,然后给自己三天时间疯掉。
黄色的灯光会给人温暖的感觉,温柔的女生,穿着毛茸茸带帽子的可爱睡衣,坐在那团迷迷糊糊的昏黄里织毛衣或做手工,手边是几块厚厚的巧克力饼干,脚下是肥肥的慵懒大猫,让人感觉温馨,想要坐在她对面,慢慢喝一杯热茶。
我喜欢这样的女孩,但我自己却无法做到。
红色的蜡烛或灯笼则是喜庆的,洞房花烛夜,元宵佳节时,才敢点亮。几乎所有的古镇老街也会整整齐齐地晃着各种大小的红灯笼,一种喜气洋洋的俗气。
后来看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再遇到端端正正的红灯笼,会莫名感到肃杀之气。
日式的纸灯有禅意,立在榻榻米旁,一副围棋,一套茶具,两人对饮,话不多,但有来有往。要淡如水,才有君子之交的味道。纸灯有灯笼的热闹外形,却有冷淡的实质,最美的必然是裹着白色纸张的那种,微皱,随意描了几笔细瘦的画或字,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可如果一个人坐在白色纸灯旁,未免太过冷清。
上学的时候,用的是一台淡黄色的毫无个性的台灯,瓦数不高,一点存在感也无。那时候父母经常加班,我独自在家写作业,偌大的房子里只有那么一点微弱的灯光。
明亮会让房子更空空荡荡,黑暗中一小团光亮,反而会让那个时空安静下来。
于是随时可以听到父母回家,转动门锁的声音,我飞奔到楼下迎接他们,然后假装只是去上个厕所。
大学,有一次在外面拍作业,那天下了初冬的第一场雪,握着老旧摄影机的手指被冻僵,回宿舍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我打开门,室友都睡了,却替我亮着一盏台灯。
如今回忆起来,依旧是温暖的。
我总是羡慕国外某些大学的图书馆,凌晨依旧开放,每张古旧的书桌上,亮着一盏绿色罩子的铜制台灯,灯光下是一张张专注的脸。阅读和思考都是非常私人的事情,所以应该配以台灯,那一小团光明,只笼罩在你身上。
人生并不需要处处灯火通明,来营造虚假的热闹场面,倒不如只亮一盏台灯,安静阅读。也不需要昏黄的暖光来给自己温情,承认冷清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灯光如此冷静,内心要更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