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坎儿集【北方江湖行话】
来自the king of bug博客“坎儿集_20081028” “调坎儿”——又叫春点;唇典;切口。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术语,调坎儿就是那些过去吃江湖饭的人的一种术语.这种术语两个目的:一个方便,另外一个是保密.干吗要保密?比如说有两位相声演员,要跟一个老板去讲价钱,又不能明着说,两个人用几句吊坎儿,说几句春点,自己明白了,那个老板没听明白.三言五语呢,把这个价钱就谈成了. 吊坎儿非常简练,那么春点当中总共的词汇也就两百多个,这两百多个可以说是把吃喝拉撒睡所有的全都包括了.比如说在生活中的语言很丰富,说吃饭不好呢叫"差劲",人长得不好看叫"丑陋",产品质量不好叫"不咋地".那么用春点来说的话,总共两个字就全包括了,叫"念嘬".这词儿有点儿怪怪的,不过挺好记的,好记也不能用,当着相声演员你要说谁念嘬的话,人家肯定跟你急了。 江湖人——吃搁念的;老合 外行——空子 内行——相家 没拜过师的艺人——海青腿儿 假的——腥/里腥 好的;真的——尖 大、多——海 小、少——蹶 说书的——团柴 唱大鼓的——柳海轰 说相声的——团春的 卖戏法的——挑厨供 变戏法的——彩立子 戏法带武功——签子 变洋戏法的——色唐立子 拉洋片的——光子 护院的——支挂子 保镖的——拉挂子 教徒的——戳挂子 卖武的——点挂子 卖武带卖药的——挑将汉 卖药的——挑汉儿 卖眼药的——挑招汉 卖咳嗽药的——挑顿子汉 卖膏药的——观炉啃 卖药糖的——挑罕子 卖仁丹的——挑粒粒 卖闻药的——挑薰子汉 卖药书的——挑汉册子 卖刀伤药的——挑青子汉 卖牙疼药的——挑柴吊汉的 做广告的——撒幅子的 卖特产药的——挑海宝 卖化食丹的——挑火粒 唱戏为名卖药的——挑柳驼 算卦的——做金点的 相面的——戗盘的 算奇门的——八岔 点痣的——戳黑 行骗集团——雁尾子 理发的——扫苗的 卖假金的——挑黄啃的 卖肥皂的——挑水滚子 卖刀子的——挑青子 卖胶的——挑粘汉 修脚的——撇年子 抽签赌博的——晃条 使假耍赌的——老月 贩卖人口的——老渣 小偷——老荣 便衣警察——老灰 警察——柴巴点 当兵的——丘八 当官的——翅子;冷子点 兵痞——冷子 捕快——鹰爪 乞丐——靠扇的 门卫——坎子 赌徒——銮把点 商人——贸易点 妓女——库果 野妓——嘴子 汽车夫——开色唐轮子的 男仆——展点 女仆——展果 和尚——治把 道人——化把 尼姑——念把 真和尚——尖局治把 假和尚——里腥治把 真道人——尖局化把 假道人——里腥化把 真尼姑——尖局念把 假尼姑——里腥念把 保镖的——托线 水贼——飘子钱 车上的贼——轮子钱 黑天出来的贼——黑钱 白天出来的贼——白钱 有钱人——火码子 穷人——水码子 好人——忠祥点 首创之人——开荒人 扎手之人——朗不正 有能力的人——大将 爱笑的人——包袱点 疯子——丢了点 傻子——念攒子 瞎子——念招 麻子——麻花盘 荡妇——玩嫖客串子的 好色者——臭子点 明白江湖事理——攒儿亮 不懂江湖事理——空子 对事理一知半解——半开眼 跑的地方多,阅历广——腿长 识时务——簧点清 长相俊——盘儿摄 长相丑——盘儿念摄 长得美——真是撮啃 长得丑——真是念啃 穿得阔——挂洒火 穿得破——挂洒水 年岁高——太岁海了 岁数小——太岁减着 男子——孙食 媳妇——果食 父亲——老戗 母亲——磨头 祖父——戗儿的戗 祖母——戗的磨头 哥哥——上排琴 弟弟——下排琴 兄弟——排琴 姐姐——上排花 妹妹——下排花 姊妹——排花 老太太——苍果 漂亮女人——尖果 大姑娘——斗花 调戏妇女——戏果 孕妇——怀儿怎 媳妇——子孙窑儿 寡妇——空心果 老头——苍孙 帅哥——尖孙 小男孩——怎科子 小女孩——铃铛 外国人——色唐点 乡下人——科郎码 师父——老帅 牙——柴 头——瓢儿 眼睛——招子;湖 肛门——山招 头发——苗西 胡须——栅栏 脸——盘儿 手——抓子 耳——顺风子 口——海子;江子;樱桃子(女) 腿——金杠子 脚——踢杞;曲勒 心——蚕子;定盘子 肚子——南子 面孔漂亮——盘儿尖 看——把合 回头——调瓢儿 磕头——叩瓢儿 笑——咧瓢儿 哭——撇苏儿 怒——夯 走——扯 打——鞭 骂——钻钢 杀——青 买——肘 卖——挑 唱——柳 偷——荣 紧张害怕——顶瓜 说——团 话——纲口 说话——团纲 拉屎——抛山 吃饭——上啃;安根 睡觉——塌条 抽烟——莫草儿;蹦火 擦脸——黏肤 上炕——蹦台 烤火——领甲 跨门槛——卖鸡 跳窗户——蹓狗 骑马——跨着风子 骑驴——逼金扶柳 套车——扯轮子 叫嚷——升点 打听——耳目 答话——答钢 叩头——叩瓢儿 拔牙——搬柴 挨揍——折鞭 狠揍——秋鞭 训练——夹磨 敲诈——挖 敲诈人——挖点儿 不受敲诈——挖不下来 认识字——钻朵 不认识字—— 不钻朵儿 写字——戳朵儿 赌钱——控銮 起誓——江湖术语叫“劈雷子 放枪——喷子升点儿 买酒——肘山 喝酒——抿山;搬山 喝醉——串山 烧酒——火山 喝茶——哨个牙淋 挨饿——瓤;念啃 死了——土了点啦 生病——戳啃 病愈——抹作 不愈——抹不作 害怕——攒稀 醒悟——醒攒儿 疼痛——吊梭 恼恨——吾攻 上当——受了腥了 见面——碰盘 逃跑——扯活 翻脸—一鼓了盘儿 丢脸——抹盘 放火——窜轰子 坐车——迫轮子 抽旱烟——抿草山沟 吸鸦片——控海 赶庙会——顶神凑子 讨人嫌——郎不正 打官司——朝翅子 见人要钱——逼柳琴 沿门乞讨——化锅 做亏心事——伤攒子 见事则迷——簧点不清 帽子——顶笼 大褂——通天洒;通衫子 裤子——叉叉子;登空子 鞋子——提头子;踢土儿 袜子——穿通子;顺腿;熏筒儿 衣裳——挂洒 马挂——飞蛾子 衬衣——小罗考 眼镜——护脸 酒——山 茶——牙淋 肉——错齿子;姜片;马蜂子 盐——海砂子 盐仓——海砂窑 饭——马牙 饼——番张子 碗——莲花子 大碗——汤钵子 筷子——划十子 拿筷子——搬梁 汤匙——水牙子 喝水——扣盅 房——塌笼 店——窑 话——钢口 外国话——色唐钢儿 桥——悬梁子 笔——戳子 刀——青子 船——龙宫 火柴——蹦星子 凳子——乍角子 广告——幌幌 钟表——转机子 门生帖——把字儿 刻板书——墨刻儿 塔——土堆子 茶馆——牙淋窑 饭馆——啃吃窑 妓院——库果窑儿 银子——老瓜;居米 照明用具——亮子 兵刃——青子 暗器——暗青子 匕首——挺子 刀——片子 大刀——海青子 长枪——花条子 戟——月牙锋 火枪——喷子 洋枪——小黑驴 买枪——串蔓子 买子弹——串非子 马——风子 牛——岔子 驴——金扶柳 虎——海嘴子 蛇——土条子 兔——月宫嘴子 龙——海条子 乌龟——悬点 鱼——细苗条 一——柳 二——月 三——汪 四—一载 五——中 六——申 七——行 八——掌 九——爱 十——句 天——顶 地—一躺 东——倒 南——阳 西——切 北——密 刮风——摆丢 下雨——摆金 下雪——摆银 阴天——插棚儿 打雷——鞭轰儿 黑夜——浑天 白天——青天 姓赵———灯笼万儿 姓钱———现水万儿 姓孙———跟斗万儿 姓李———抄手万儿;规矩万儿;一脚门万 姓周———匡吉万儿 姓吴———口天万儿 姓郑———四方万儿 姓王———虎头万儿 姓黄———喇嘛万儿 姓杨———犀角灵万儿;犄角万儿;眯眯万 姓何———九江八万儿 姓冷———西北风万儿 姓冯———补丁万儿 姓姜———辣子万儿 姓郭———生铁万儿 姓彭———遮天万儿 姓陈———千斤万儿 姓刘———顺水万儿 姓石———山根万儿 姓白———雪花万儿 姓马———风子万儿 撂地——演员在平地上演出,又称:上明地 画锅——旧时北方有些撂地演出的相声演员,先以白砂土在地上划圈、写字,以吸引观众 圆黏儿——招徕观众 酥粘儿——说的乏味,把听众说走了 念粘儿——指没有听众或者很少 火粘儿——指听众很多 黏子不酥——指观众不散 起堂——演出中,一大批观众离去 开闸——大批观众退场 杵头——钱 托杵——收钱 枸迷杵——银子 杵门子——能够赚钱的说词 摽杵子——分别人的钱花 连环杵——唱几句或说一段科诨即敛一次钱,间隔很短 头道杵——主顾第一次结钱 二道杵——主顾第二次给钱 绝后杵——主团最后一次给钱 迎门杵——门票卖的钱 退杵——没完没了地耍钱 抛杵——观众往场内扔钱 倒杵——主顾往回要钱 均杵——生意人分钱 杵头海——银钱多 疙疸杵——观众格外多给的钱 色唐杵儿——外汇 抛空杵儿——花冤枉钱 捂杵——收钱的人偷钱 刨杵——当场拆同行的台 色唐枸迷杵——洋钱 挖绝后杵——把主顾的钱骗光 杵门子硬——挣钱的方法好,比别人挣得多 杵门子软——不会挣钱,挣的钱少 倒杵——被骗者往回要钱 展杵头儿——借债 零毛碎琴——挣不了大票子,只是分分角角 念了杵——没钱了 火穴大转——挣了大钱 掌穴——班主 联穴——搭班演出 劈穴——拆班分演 海开减买——先说大价后落价 买卖成快——生意能多挣钱 笨头儿海——本钱太多 砸砸浆——压压价 火做——阔生意 水做——穷生意 不土——买卖有人照顾 点儿——人 把点——看出人的穷富身份 叫点——拉拢人 火点——有钱人 水点——穷人 回头点——光顾过两次以上的人 册(chǎi)子——记录曲词、书词的本子 串花——《济公传》(评书书目) 丘山——《精忠传》(评书书目) 浑水子——《于公案》(评书书目) 丑官儿——《施公案》(评书书目) 神册子——《封神榜》(评书书目) 大黑脸——《包公案》(评书书目) 小黑脸——《小五义》(评书书目) 黄脸儿——《隋唐》(评书书目) 钻天儿——《西游记》(评书书目) 大瓦刀——《永庆升平》(评书书目) 黄杨儿——《三侠剑》(评书书目) 明册子——《明英烈》(评书书目) 汉册子——《东汉》、《西汉》(评书书目) 汪册子——《三国》(评书书目) 彭册子——《彭公案》(评书书目) 老劈儿——《劈牌》(折唱八角鼓曲目) 嘴子——《射雁》(折唱八角鼓曲目) 丘子——《小上坟儿》(拆唱八角鼓曲目) 怯念儿——《怯算命》(拆唱八角鼓曲目) 挪营儿——《拉骆驼》(拆唱八角鼓曲目) 真子——《真逛西顶》(拆唱八角鼓曲目) 钻黑——《胡迪骂阎》(联珠快书曲目) 锔子——《锔大缸》(莲花落曲目) 腿子——《赶脚》(莲花落曲目) 墙子——《小化缘》(莲花落曲目) 摘挑儿——《四大卖》(莲花落曲目) 张扇儿——《八扇屏》(相声曲目) 楼腿儿——《黄鹤楼》(相声曲目) 湾腿儿——《汾河湾》(相声曲目) 罗口——《大上寿》(相声曲目) 爬坡儿——《拴娃娃》(相声曲目) 晃梁子——《地理图》(相声曲目) 单子——《报菜名》(相声曲目) 站门儿——《空城计》(相声曲目) 圆谎儿——《扒马褂》(相声曲目) 大杆子——《打白朗》 挂甲的——《双锁山》中的高君保 使短家伙的——说评书 使长家伙的——唱大鼓的 怯的——京韵大鼓 清的——梅花大鼓 正的——铁板儿大鼓 片子——双簧 挛丝儿——弹弦儿 拐着——拉四胡 显快——联珠快书 □上的——莲花落 使扁家伙的——唱竹板书的 抠溜——数来宝 袍带书——讲史和英雄传奇类书目 短打书——武侠、公案类书目 墨刻儿——书局出售的话本 道儿活——按所继承的前辈艺人的说书提纲敷衍而成的评书 书胆——评书中主人公 书筋——评书中正面诙谐人物 片子活——短篇评书 驳口——说书中小段落截止处通常用几句话打住 开脸儿——对书中人物的外形描绘 诗赋赞——说书中写人、状物、绘景、形声的韵文 贯口——演员快速连续歌唱或数说一连串事物 书外书——在评书正书外插入讲述的故事 现挂——演员离开脚本的现场即兴发挥 摘挂——说书中摘取其他书目的内容 扦关儿——说书中的接榫处 笔法——说书中结构故事的方法 拉典——说书中引入典故讲述 使挂子——说书中用扇子等模拟开打动作 放汤——说书中使扣子失当,未能使听众入扣 梁子——评书及鼓书故事的梗概 柁子——评书及鼓书故事中的大关节和高潮处 扣子——评书及鼓书故事中的悬念 书道儿——评书或鼓书的内容大纲 蔓子活——长篇大书 拧蔓儿——说完一部书又换另一部书 蹚蔓儿——按提纲口头加工编说新书 蔓子海(hai)——书越说越长 纂弄蔓子——艺人自己编书 春口——说相声 单春——单口相声 对春——对口相声 使活的——逗哏的,相声表演中的甲 量活的——捧哏的,相声表演中的乙 腻缝儿——群口相声中的捧哏者,站位多名逗哏演员的中间 一头沉——对口相声中主要由逗哏的叙述的说表形式 子母哏——对口相声中甲乙互相争辩的说表形式 八大棍儿——中篇评书或中篇单口相声的俗称 打哏——为旧相声中的特有名词,即逗哏用扇子打捧哏的光头,以博得观众一笑 铺网—— 即后来发展的“垫话”。 唱哏——即”柳活”。 脏哏——即“荤口”。旧相声中陈旧卑*庸俗的语言。 挑笼子——徒弟跟活兼打杂 活——节目/曲目/书目 垫话儿——开场白 正活——正文 底——结尾 一块活——一个节目 点活——点节目 戳活——点节目 使活——演节目 使相——做表情 相儿——面部表情 倒口——山东话 怯口——山西话 皮儿薄——容易使观众明白、发笑 皮儿厚——不容易明白、发笑 包袱儿——笑料 臭包袱——内容不健康的笑料 下挂——重新编排整理 火啦——演出效果极佳 泥啦——演出效果不好 闷啦——抖出“包袱儿”后没人笑 夯头——嗓子 长(zhǎng)夯儿——提高嗓音 落(lao)夯儿——压低声音 鼓了夯儿——嗓子坏了 过口白——鼓曲演唱中夹入的说白 碟子——口白 浑碟子——外省人用乡音说书 滚纲——说书人将书中人名说错 混纲——乱说 稀溜纲——逗趣的话 格念——别说了,别动了 马前——快些说唱 马后——慢些说唱 醒攒儿——明白了 出蛊儿—发生问题 铆地——禁止演出 黑板了——唱得没板了 鬼搭墙——唱词来回反复 硬买卖——能挣钱的艺术或节目 对托——异口同声 滚噘官儿——记错了 越词——唱段重复 越——在一台演出中唱前边人唱过的曲目,犯规之举 折腰——指节目演出中间,因演员失误而使观众情绪涣散 黏箔——开书馆的人 询家——听书的人 提搂把子——书馆伙计 择毛儿——观众为说书人指正 钻锅——现学现演 拢蔓儿——票房的名称 把儿头——演出场地的负责人 坎子——把守戏园门的人 掌班的——艺人班社的领头人 拢子——装道具及乐器的圆盒子 班底——演出组织中相对稳定的骨干演员 卖单胳膊的——对班底演员的称呼 单档儿——不在班底之列的临时搭班演员 黄调——走调 串邪钵——到妓院演出 念家——盲艺人 亮家——明眼艺人 把点开活——根据观众的情况决定所演的节目 火——节目效果热烈 温——节目效果平淡 抽签儿——演出中,陆续走掉一些观众 相不错赚——有名气的演员必有其长处 杂正儿——演出服装的统称 鞭轰儿——打鼓 撅柳儿——小曲儿 掐柳儿——点唱(后台语) 群活儿——多人节目 上量活——上堂会 彩棒子——拆活 丑棒——拆唱 打里的——拆活中的正角 打外的——拆活的丑角 张家轰儿——八角鼓 大□——莲花落的大板儿 客儿——大鼓板 团丝——三弦 忙子——三弦 人式压点——演员相貌好,表演时能压住场 人式不正——长相一般,言不压众 贴身靠儿——说书艺人与观众套交情 挖点——说书艺人设法骗听书人的钱 大蔓儿——名演员 响蔓儿——名声大者 蔓儿正——艺人名誉好 蔓儿念——艺人名誉不好 章年不正——运气不好 鸳鸯档子——男女二人唱对口大鼓 喷口好——字音清楚 越道——散场 花辙——谓指曲艺曲本(多为唱词)中多次转换韵脚 念嘬———不好 扑盲子——就是没准词儿 摆知——指拜师收徒仪式 湍春——调坎给外人听 摘毛儿——挑毛病 扇空——煽动群众 念疃——少说话;说话小心 ———— 今儿使什么活儿?“干枝子”。(今天说哪段相声?《羊上树》) 《我爱我家》里头和平也说不少的黑话, 【转自知乎:nk丢丢(http://www.zhihu.com/question/36526579/answer/67900166)】 “昨儿呢,有穴头儿到我们头儿来疃这事儿,想让我们出个底包儿,看了我的大鼓说我这活儿还能单当数儿,每场置点黑杵儿总比干拿份子强啊,虽然没腕儿那么嗨吧,可也念不到哪儿去……嗨,绝杵,说了也伤腕儿,一晚上,才一百块钱!”“巩哥那场穴那确实叫泥了,前几天……”“啊那是,穴头儿说了,我这个绝对是挑大梁的路子啊,甭说倒二,攒底都行,他打算明儿就单独为我走场穴,唉哟,先在北京唱响了腕儿,再到外地去跑码头,一场就照着一两吨那么嗨置啊,把那帮歌星笑星全淤了,哎哟这穴头可不是空码,我攥儿亮着哪,知道他真把上我了,哼……”“喂,不是咱昨儿下午不是刚疃完么,你也甭跟我谈挡杵的事儿”“这穴就算咱俩一块组的,好不好?北京的腕儿归我找,东北的地归你打,咱俩就二一添作五是赔是赚咱俩共同承担了,好不好?唉,你说找谁我找谁我都熟啊,阿敏阿玉阿英,阿东阿欢阿庆,尖杵尖窑儿还愁他们不来么?唉咱可得先说下啊,我可得比他们多拿,哪怕多拿一块钱呢,我争这口气啊我……”“喂?我是和平……嗨,水穴,马前翘,念疃了……啊?官穴私穴?”
————————
补充自《相声入门学习指南》(张小春 赵永才,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活——段子;一块活——一个段子;使活——表演段子;包袱——笑料;倒口——模拟方言;下挂——重新整理;皮厚——不容易懂;皮薄——容易懂;使相——面部表情;夯头——嗓子;圆粘——招徕观众;包袱点——爱笑的观众;泥啦——效果不好;出蛊——发生问题;抽签——少数观众退场;开闸——大批观众退场;码前——快一点;码后——慢一点;格念——别说了;铆地——禁张;醒攒儿——觉悟了;稀溜纲——逗趣的话;疃春——相声;咧瓢——笑啦;联穴——搭班联演;穴头——组班人;响蔓儿——名声大;大蔓儿——名演员;杵头——钱;抛杵——给钱;杵门子——要钱;硬买卖——挣钱多;册子——台词本子;空码儿——外行;混纲——乱说;滚噘官——记错了;对托——正合适;黄调——不搭调;瘟——平淡,效果不好;起堂——观众走了;盘儿尖——面孔漂亮;撇苏儿——哭;瓤——饿;念啃——没吃饭;抖花子——小女孩;怎科子——小男孩;仓果——老太太;色唐点——外国人;灯笼蔓儿——姓赵的;憨子蔓儿——姓唐的;念嘬——不好;攒儿亮——心里明白;对儿春——对口相声;单春——单口相声;柳话——学唱的段子;海——大、多;蹶——小、少;调侃儿——说行话
以下是一些传统相声的专门的行话名称:
张扇儿—— 《八扇屏》;搂腿子——《黄鹤楼》;罗口——《大上春》;爬坡儿——《拴娃娃》;张咧子——《论捧逗》;平缝儿——《俏皮话》;跑梁子——《地理图》;谝窑儿——《夸住宅》;丧碟子—— 《福寿全》;戗盘儿—— 《相面》;晃亮子——《梦中婚》;干枝子—— 《树没叶》;报出子——《白事会》;站门儿—— 《空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