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学拍电影--学习笔记---BY周传基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小导演儿】,转载请说明出处 。
电影网络班报名微信:wyy99389505
A 看影片学习,只有光盘,没有设备 反复的看 1.看影片时,第一遍是像普通观众那样看,我把这叫傻看。象个傻子那样,看得嘴都张开了,还流口水。看完第一遍后,判断是否值得再看一遍,或者某个片段是否值得再看一遍。 2.再看第二遍时,把内容全部都去掉,只看它的形式:推,拉,摇,移。景别。光。 把这些分析清楚,再把内容放进去,就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拍。 否则,只知道推,拉,摇,移。但是不知道怎么用。不知道该用哪个镜头,刚开始第一个镜头怎么用,不知道。所以就研究别人,是怎么样的。再把内容加进去,这样的内容,为什么第一个镜头这么拍。 一组镜头要看几十遍,是怎么拍的,为什么这么拍。 1.景别 第一个镜头,它的景别。这个没有一定之规,半身景,一定在第二个扣子的位置等, 好的摄影师根据自己需要定景别,没有固定的教条。“电影语言的语法”里的景别,是大致的,不要非得那样不可。景别清楚后,再加上内容,就知道为什么那个地方用这个景别,为什么这个地方,用另外的景别。读解整个影片后,找全篇最大的特写在哪,好的导演,一般把最大特写放在影片的高潮。‘正在拍的镜头必须是全篇最重要的镜头。’所以,用景别的时候必须考虑为什么用这样的景别。是很讲究的,而不是随便用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最重要的’----爱森斯坦。 2.光 光决定 情绪 光跟时间有关系,时间是自由的,在傍晚拍摄,因为这个光对这场戏的情绪是合适的。光是怎么用的,怎么打光的。打了几个光,主光源在哪。 3.摄影机运动----推,拉,摇,移。 为什么动,为什么摇,为什么推,为什么拉。 好电影不乱用变焦,变焦改变了空间关系。60年代例外,变焦镜头在60年代出现的,可以方便的放大缩小。但是它改变了空间关系。 例子:广角镜头,印象是远山近水,很开阔。变焦放大,远山变成身后的一堵墙,情绪全变了。 好的摄影师用推,拉,不用变焦。 4.镜头怎么接 先找个顺序,想想顺序颠倒了行不行。顺序安排是否妥当,用这个讲一件事情,镜头顺序是这样安排的。 结点很重要,开始一帧,最后一帧很重要。如果开始的一帧是漂亮的,整个影片就是漂亮的,否则相反。最后一帧接下一个镜头的开始。看他怎么接的,用什么因素接。 5.色彩 衣服,房间,整个环境的色彩,是统一的色调,还是色彩反差,对比的色调。 6.声音 环境怎么用声音表现,人声,听人的声音的特征,叫声音形象。 对话,是不是这句话非说不可,是不是废话。故意说的,跟气氛情绪有关的,起烘托作用。比如叫“政委!”这句话是说给观众听的。是废话。这最省事,但是最没有意识。研究下省略他行不行,如果你要写,你要写多少回对话,是不是比他还啰嗦。说话时间长,会使得影片节奏拖慢,好莱坞对话多,为了抢时间,抢节奏,人为地会让说话速度加快。 7.音乐 不要研究音乐好听不好听。研究它用在哪,不用在这行不行。这里是不是一定要用,为什么用在这而不是用在那。那里为什么不用。 用音乐时,演员是不是在表演,如果演员不是在表演,那是好的影片,用音乐代替演员的表演,用音乐体现演员情绪。 主题歌不要管,它是娱乐片,为了吸引观众的。 在故事进行中加些评价性音乐,导演对这场戏是怎么理解的,因此加怎样的音乐,对它进行评价。 音乐代替演员的表演,有音乐还加演员表演,会超饱和。 音乐用的好坏是整体考虑的。 音乐在剧情里,人会唱歌,会弹琴。不一定跟剧情有关系,但是这个人物他会。有时候他弹钢琴,这个不是音乐会的音乐。是生活里的音乐,很随便,跟生活一样。是随时可以停止的,可以随时在半截腰开始。不像音乐会,必须唱完,才能进来。 看影片时先把编剧,导演撇开。 1.看摄影,录音,美工,剪接,他们干什么------再看编剧,把故事放在里面,为什么他们干这个活,因为故事是这样写的。所以这样拍。 2.好镜头要一格一格看,有的一格我们看不见,因为有幻觉,它调动我们的幻觉,有心里补偿。你认为有这个动作,但是因为心里补偿,如果一格一格看,它是没有的。 如果这些记住了,一场一场戏记住了,就会拍了。只是不会摆弄硬件。但是作为导演,怎么拍,心里已经有数了。 【周传基讲电影】,【巴顿分析】,丹麦交响曲,柏林交响曲,东京奥运会,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先反复看烂,背下来,看完这个镜头就知道下个镜头是什么,剪接点是什么,音乐,色彩,全部背熟了。 看【巴顿】只要基本功过关,一般人都能做得到。从很多角度分析。作为分析影片的案例。 【公民凯恩】导演天才。 B有电脑 把分析过的段落,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拆开,不做记号,打撒了,重新组装,看是否能装起来,镜头顺序,看自己组装的是不是比他更好,为什么比他好。他不好在哪,如果错了,考虑下为什么错,错在哪了,找出思维方法错在哪。方法上的错误。知道自己的毛病并且克服它。 为什么他是这样想,它想的是什么东西,这样就能知道更多道理。这样就能学会,不要泛泛的看,统计看了多少影片,大片没有价值,高成本的大片没有价值。有时,一个影片都无聊极了,就一个段落是好的。那就把那个段落拿下来。 开场,看片子看他的开场,这是生意经,必须把绝招拿出来吸引观众。影片本身不怎么样,就开场好,那就学他的开场。三分钟开场。70-80年代,比较注意开场。 结尾,最后15分钟,跟编剧有关系,看他的故事。故事答案。 练,喜欢的段落只有三分钟。很大的信息量,只用三分钟解决。 剪辑练习 把纪录片,当场素材,重新编,入点,出点找准,先拆,再拼,先拼4-5个镜头的,十几个镜头,二十几个镜头,三十几个镜头,把一个很好的段落先拆开,再拼起来,如果全部能拼起来,就知道该拍什么。把被动的看片,变成主动的研究,它是怎么拍的,更改一下,或者用它的素材。拼成另外的片子来,这个要练。 法国学校,把三分钟剪成30分钟片子。利用3格,把片子动作的性质变了。有时候,一格就起作用。 选素材,快进,是粗糙的。把摄影师的素材糟蹋了。必须一格一格,很仔细的看。在一格一格的看之后,就会一格一格的用。有时候一格就起作用。 把人家素材当自己东西,拆了,重编。自己编。 一个片子重新编一个故事,坏人变成好人,好人变成坏人。素材就全掌握了,里面的因素就全都会了。 把别人拍的东西当自己的素材,再找。 例如:圆接圆,不像自己拍的那么准确的一个位置上的圆,但是在别人的素材里找圆接圆,要安排眼睛看的顺,接下去。 找别人的素材,思想活动,自己思想一直在重复,眼睛一直在看。无数次重复。 5个镜头,颠来倒去,变成25个故事来。 声音 后期配音 实录,如果本来的声音是50米距离,但是后期配音,在话筒位置,不是50米的感觉,拿着录音机麦克,在50米距离,把声音重新找回来。近的,远的,全找回来,这个训练很好。 音量,剪接拉大拉小。 不同步,声音卡住点,会不合拍,把声音往前提三格。声音传播比光快。声音在画面前面。 发挥想象力,玩~~ C有摄影机 拍的时候,考虑剪。 电影创作在剪接台上完成的。不要剧本,剧本是为了经济 纪录片不需要剧本, 宣传片,政治宣传,先写剧本,把解说词放在前头,解说词写好就算完成了。 解说词在纪录片和电影里是可有可无的。 把素材剪成片子。影片是在剪辑上完成的。拍的时候要想到剪辑。 摄影师,先剪辑,剪片子,剪不出来,缺镜头,那你拍的时候,不要缺镜头。拍的时候,脑子里有剪接,素材组织好,拍完才会有用的多。拍是为了剪接, 剪接最后作品的结构,成什么样,是剪接决定的。 拍的基本功:圆接圆,方接方,三角接三角,对角线接对角线,水平接水平,垂直接垂直。 广告这样拍 衔接的时候,考视觉衔接,有一个东西一样的话,眼睛可以这样过度。 动接动 人的手脚动的时候,让人看不出来是接的,觉得动作是连贯的。例如:手动,在另外的镜头,做类似的能接的上的动作,让人感觉是一样的。但是空间变了,空间省略了很多,空间不连续,但是动作是连续的。眼睛看到的是连续的。 电影是运动,没有构图,但是必须抓住观众注意力,要突出的人必须突出了。用各种方法突出都可以,用运动突出,用人群隔离突出,用色彩,用声音,但是不要用对话,可以喊出什么。但是要让普通观众感觉到,要他看的是什么东西。突出主题,每个镜头都要让普通观众知道看的是什么东西。 找到代表性的东西,用最少的镜头把故事看清楚,不要啰嗦,拍完给外行看,看他是不是能看懂,先拍纪录片。 视点 电影是半自动的机器,所以必须找好视点,一个人是否好看,机位找好,一出来,就是你的视点,你对这个人的看法,这个人很美,但是你觉得他丑,就找他丑的角度,你的视点就体现出来。 训练:把很高的建筑拍成矮的,矮的建筑拍成高的,通过取景,角度。 一块石头,把它拍的很轻,或者很重。用光拍出来。这个对视点很有用。 用照相机,把运动的不同阶段拍下来,连起来看就是一个运动。扑捉一个运动的瞬间, 自己讲一个故事,看看能否讲清楚,“周传基讲电影”所有的例子,都重复一遍,然后开始讲故事,能否讲出一个故事来。情感的先不说,只是讲故事,看能否讲清楚,不超过三分钟,编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哪里不足,去补自己的不足。找普通观众看,他们是否能看懂。 如果能看懂,进一步,让他们笑。 用直观的东西,体现抽象的东西。最锻炼人,尤其是编剧。 比如:什么是爱情。三分钟讲清楚。不要用文字。 不拍大的东西,把握不住,水分大,萝莉啰嗦,能讲一钟头。要三分钟说清楚而不是一钟头,三分钟掌握时间,怎么把握三分钟,练习时间。光盘给出的方法,全部做一便。 心理学的实验。做一遍。自己做一遍。动手。 光盘讲的,别人做的好的,别人作业,自己做一个,做不出来,也知道了窍门,做不出来,也弄明白了。只要做了,认真做。 天天拍,看到不寻常的就拍,风雨无阻,拍拍拍,就学会了。 看别人的东西,只看不好的片子。他拍的次,不能像他那样拍,拿好的镜头,坏的镜头对比。 不准特技,只切。只在别人做不到的时候,用一点特技,特技是死的。 不准变焦。 不准后期配音。拍的时候,声音打开,以拍的时候的声音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