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年赴寒冬
今天是2015年的10月27日,我住在店里直至夜有些深了才开始提笔写这篇生日贺文,为我最亲密的朋友。
此时的心里有些忐忑,这段时间刚刚从长久以来的浮躁中稍稍脱身,依旧没有找到书写的感觉,不知道下文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虽说是贺文,也是相伴十年的一篇纪念,或者可以称之为感言吧。
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曾经在她的撺掇之下写了一篇叫做《特别不特别的王小明和王小翔》的流水账,篇幅不短,情谊却不足。这是实话,写那篇的时候,大多是零零散散地记叙了一些从小到大,从高中时代到工作之后九年之中的一些稍稍印象深刻的事情,而这些事情背后的心思与感怀是基本被隐去的。然而,实际上,那些被隐在事情之后的情感才是维系了这十年的一切。我是个记性不好的人,大多数的事情在发生过之后就会忘掉,然而,当时的一切心理反应,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喜悦或失落都会被自己牢牢的记在心里。以至于许多时候,明明已经忘记了是因为什么,却会感觉到那个时候的无论是委屈还是欣喜的心情。
所以,我这个人对待人和事物的大概一切东西的态度,都源自于某一个时刻感受,这样的态度难免会有些偏颇,却很适合我。
正因如此,这几年以来,我对于王小明的看法总是东边西边来来回回的游离,在这个游离的过程中,我常常想,如果不是在高中时代我们相识了,并且成为了好朋友,那么现在的王小翔和王小明绝对不会成为一对这样的好朋友。
确实,东西两头的拉扯总是会让人倍感疲累,尤其是对我这种比较重视瞬时感受的人来说,最近的这三年,就我们俩之间的相处来说,有过太多令人失望难受的时刻。
我们曾经放声大笑,挥霍青春,我们也曾经毫不计较的付出过,不计得失。而时至今日,我们都成为了一个满是缺点的成年人,我们的关系也像是被钉补了无数补丁的热气球,在风中飘摇,再也没有自信说我们的方向要一起归于何处。
我们在并肩前行的道路上拉拉扯扯,磕磕碰碰,彼此伤害失落过,如今还能牵手同行,凭靠的是什么,除了强大的情感支撑我想不出任何的其他理由。
有的时候觉得成长实在是一件很坏的事情,它让我们学会了太多的逃避和自我保护。我无法再像从前一样把自己的好全部的分享给她,温柔相待,她也不会再像当初一般单纯简单的对我予以回报。我们互相推脱指责的太多,我们想从对方身上索取的太多,我们在一起走过无数平凡却温馨的日子之后又想要更多的阳光和雨露。
频繁的争执,琐碎的埋怨,沉默的气愤,极力的辩解,这些东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知所起,郁郁而终。
一个星期前,王小明说我除了偶尔会非常的温柔之外,其他的时刻总是“凶巴巴”的,我想这“凶巴巴”的背后分明就是自我保护的隐藏与无奈。也许,我在这段关系中需要的更多,我想把自己的荷包蛋收回来,再去拥有她的荷包蛋,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付出了许多温柔的过程中,想要与之对等的、甚至是更多的回报了。
我初见王小明之时,她的头发没有这么长,眼睛没有这么亮,心思没有真么多,她真诚、单纯、一心一意,懵懵懂懂,甚至有些不谙世故。
我们互相亲近,互相认同,建立了连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深厚友谊,那时的纯粹简单的友谊促使我们一同经历了十年。
我不知道当初是为了什么才会互相吸引,又是多么强大的力量才能支撑着我们一同走过,没有彼此抛弃。
十年啊,除了大学时光,其他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同屋而居,后来的这三年多更是独处一室朝夕相伴,在彼此的生命中各自占据了将近一半的时间,在发觉到对方已经变得不似曾经之后,在无数次的争执又默默的迁就和好之后,王小明和王小翔还能够认认真真的共度时光,这一点就抵得过十年之中的所有误解与伤害。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提醒自己:这是一篇贺文。
现在将近夜里12点,马上就要到小明的26岁生日。这个生日依旧是我们两个一起过,想想就会觉得欣喜又感动。一个女孩子,在她最好的年纪里,始终都有的是我的身影,最能记录她成长的生日里,每一个都是我与之共度,我荣幸之至,也怜惜之至。
这个人在过去的一岁里,经历了许多,她一方面很自我,不太会顾念别人,这常常令我感到恼火。然而,在真正经历苦难的时候,她又偏偏会不合时宜地绕过别人,只论积极,大事化小。真的是,不合时宜。
我本就是心思极重的人,可小明她也并非就是心思极简之人。
在许多个普通的时刻里,我不断发觉:原来那件事情是在她心里竟是这样理解的,原来她并非是不懂,只是不说。
不说。这个成年人的坏毛病我们都学得很好,藏在心里的事情,总是会成为自己的弱点,没有人愿意将这弱点捧至人前供人指点。
她的不说有很多的隐忍之意,正如我说的她有些不合时宜地隐忍,明明有的时候是无奈之举,却不说自己的苦衷,明明心里还是觉得伤痛,却还是告诉别人已经过去了,一副随便的样子。这个人与从前相比更多的去为别人考虑了。
我知道她心里藏起的事情,要远比我所察觉到的要多得多。那些她觉得难以启齿的脆弱,也许对于亲近之人更是难以开口,怕一开口,就坏了平衡。
所以,不说。
所以,隐忍。
是啊,我们是亲近之人,时至今日我并不确定我们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朋友好像多一点,情人好像有一点,亲人好像接近一点,闺蜜这个词汇并不适合于我们。究竟是什么的,我思考良久,也许“伴侣”更加适合一些。
是纯粹意义上的“伴侣”。同枕而眠,同器而食,不涉及欲望,只因为相伴。
我们认识的太久,少年时代爱的太纯粹,长大之后爱的太复杂,嬉笑怒骂间互相设置了太多的羁绊,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相爱又相恨的为对方铸上了一个牢笼,最后焊接在一起,想要从这里逃出去,必然要承受比在笼中更加难以忍受的疼痛。
所以,今日,就算是想起来对方有着无限的缺点,甚至是激动时生出的厌倦感,还是要强自忍下,谁也不愿放过谁。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我们之间与“恨”字远不沾边。非要说的话,大概也就是有一点点的互相嫉妒的程度吧。
王小明这个人迷迷糊糊的,做事经常不带脑子不带心,把人惹烦了之后,还常常据理力争,试图多多少少的推卸一点责任。她的性格外圆内方,与我恰恰相反,看似比较被动,需要有个人指引,但如果真要是有个人去指引她了,她又开始这里那里的不服从,自己个儿的主意不正吧,还得给别人添堵,是个让人不知该如何是好的家伙,等着把人家惹毛了,发脾气了,嗳!这下好了,是你先冲人家发的脾气,她倒是无辜了。
有一点强盗逻辑,经常让我抓狂地想要十天八天不再理她。
结果还是会当天吵完当天和好,没办法,她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脾气好。我虽然脾气不好,却也有个好处,遇事先考虑自己的错处,这样相处下来,倒也都压制的很好。
这三年我们一起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每一年都有不同的经历和感触,也是这三年我们的矛盾陡然增加,牵绊也随之越来越复杂,几乎每一件事情都与对方产生了交集,从朋友之谊真正的转变成为伴侣之情,几乎是在矛盾之中丰富着感情。
我们几乎在相近的时刻找到了男朋友,又先后分手,在三年之后的今天,为对方过生日的,还是只有彼此一人,说来又是感慨又是喜悦与无奈交加。
我曾经有一个时刻总担心她会早我许多嫁人,为此还刻意的疏远过她,为一个人过日子做准备。后来在两个人情绪都不好的一段时间里,时常发生的争执又令我巴不得她快点嫁人,我一个人随心所欲清净自在。
我知道的是我的焦虑来自于对孤独的抗拒,我所不知道的是她的焦虑来自于一些不可说的秘密。
我大概永远都忘不掉那个周六的早晨,我透过关门的缝隙回头望见的她的那个眼神,虽然我从未提起过,但是我关门转身的那个时刻,我的心砰砰直跳,我知道自己所害怕的那个瞬间马上就要来了。
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如此奇妙,一个眼神便能传达了千言万语。那里面的紧张无助欲言又止,让我原谅了几年以来对她所有的不满。
当然,那原谅也是瞬间的,让我们回到现在这个晚上,要让我列举对她的不满之处,大概我能不停笔的写到天亮。但是,介于这是一篇生日贺文,再借机抒发完一点点的不满之后,我也只能绞尽脑汁地去记录她那屈指可数的美好之处。
额,美好之处······她的最好之处大概就是勾搭到了我吧,眼光真真是高。
这篇叫做《春风十年赴寒冬》的文章,我想了大概有一个星期,每天都会有新的思绪,每天都会忘记一部分旧的思绪,因为思绪太多,导致整片写到这里有些散乱,依旧没有完成一开始想要表达的一些东西——那些东西太多也太深了,挖掘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况且,有些因果确实不可说。
“春风十年”不假,“赴寒冬”也许并不见得,幸好,小明的生日过后,实际意义上的冬天也就快要来了,也不显得是我命题夸张。
然而,不管是哪个意义上的寒冬,我们都会相互陪伴共同度过。人生实难,步步经营,让我们在这并不平坦的道路上,放下成见,放下外在的干扰,陡坡则攀,遇坑则迈,牵着拉着,哭着笑着,今后在各自归宿之前,我们还是要对彼此说一声:一路辛苦,多多关照。
这篇立志成为生日贺文的文章,终究还是没有成为真正的贺文,也许她读完了会说:人家过生日,你看看你都写了些什么?
时间已经太晚,我的思维也已经逻辑溃散,今天我想说,祝你生日快乐,祝你永远快乐,祝你早日找到幸福的归宿,祝你在未来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有人捧在掌心来疼爱,祝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也为永远被别人真诚相待,祝你和一切的美好相伴,生命之中,处处鲜花盛开。
约定不问缘由,
相遇不远万里,
风霜雨雪,十年不悔,
高山流水,十年不止,
——春风十年共赴寒冬。
2015年10月28日
此时的心里有些忐忑,这段时间刚刚从长久以来的浮躁中稍稍脱身,依旧没有找到书写的感觉,不知道下文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虽说是贺文,也是相伴十年的一篇纪念,或者可以称之为感言吧。
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曾经在她的撺掇之下写了一篇叫做《特别不特别的王小明和王小翔》的流水账,篇幅不短,情谊却不足。这是实话,写那篇的时候,大多是零零散散地记叙了一些从小到大,从高中时代到工作之后九年之中的一些稍稍印象深刻的事情,而这些事情背后的心思与感怀是基本被隐去的。然而,实际上,那些被隐在事情之后的情感才是维系了这十年的一切。我是个记性不好的人,大多数的事情在发生过之后就会忘掉,然而,当时的一切心理反应,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喜悦或失落都会被自己牢牢的记在心里。以至于许多时候,明明已经忘记了是因为什么,却会感觉到那个时候的无论是委屈还是欣喜的心情。
所以,我这个人对待人和事物的大概一切东西的态度,都源自于某一个时刻感受,这样的态度难免会有些偏颇,却很适合我。
正因如此,这几年以来,我对于王小明的看法总是东边西边来来回回的游离,在这个游离的过程中,我常常想,如果不是在高中时代我们相识了,并且成为了好朋友,那么现在的王小翔和王小明绝对不会成为一对这样的好朋友。
确实,东西两头的拉扯总是会让人倍感疲累,尤其是对我这种比较重视瞬时感受的人来说,最近的这三年,就我们俩之间的相处来说,有过太多令人失望难受的时刻。
我们曾经放声大笑,挥霍青春,我们也曾经毫不计较的付出过,不计得失。而时至今日,我们都成为了一个满是缺点的成年人,我们的关系也像是被钉补了无数补丁的热气球,在风中飘摇,再也没有自信说我们的方向要一起归于何处。
我们在并肩前行的道路上拉拉扯扯,磕磕碰碰,彼此伤害失落过,如今还能牵手同行,凭靠的是什么,除了强大的情感支撑我想不出任何的其他理由。
有的时候觉得成长实在是一件很坏的事情,它让我们学会了太多的逃避和自我保护。我无法再像从前一样把自己的好全部的分享给她,温柔相待,她也不会再像当初一般单纯简单的对我予以回报。我们互相推脱指责的太多,我们想从对方身上索取的太多,我们在一起走过无数平凡却温馨的日子之后又想要更多的阳光和雨露。
频繁的争执,琐碎的埋怨,沉默的气愤,极力的辩解,这些东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知所起,郁郁而终。
一个星期前,王小明说我除了偶尔会非常的温柔之外,其他的时刻总是“凶巴巴”的,我想这“凶巴巴”的背后分明就是自我保护的隐藏与无奈。也许,我在这段关系中需要的更多,我想把自己的荷包蛋收回来,再去拥有她的荷包蛋,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付出了许多温柔的过程中,想要与之对等的、甚至是更多的回报了。
我初见王小明之时,她的头发没有这么长,眼睛没有这么亮,心思没有真么多,她真诚、单纯、一心一意,懵懵懂懂,甚至有些不谙世故。
我们互相亲近,互相认同,建立了连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深厚友谊,那时的纯粹简单的友谊促使我们一同经历了十年。
我不知道当初是为了什么才会互相吸引,又是多么强大的力量才能支撑着我们一同走过,没有彼此抛弃。
十年啊,除了大学时光,其他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同屋而居,后来的这三年多更是独处一室朝夕相伴,在彼此的生命中各自占据了将近一半的时间,在发觉到对方已经变得不似曾经之后,在无数次的争执又默默的迁就和好之后,王小明和王小翔还能够认认真真的共度时光,这一点就抵得过十年之中的所有误解与伤害。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提醒自己:这是一篇贺文。
现在将近夜里12点,马上就要到小明的26岁生日。这个生日依旧是我们两个一起过,想想就会觉得欣喜又感动。一个女孩子,在她最好的年纪里,始终都有的是我的身影,最能记录她成长的生日里,每一个都是我与之共度,我荣幸之至,也怜惜之至。
这个人在过去的一岁里,经历了许多,她一方面很自我,不太会顾念别人,这常常令我感到恼火。然而,在真正经历苦难的时候,她又偏偏会不合时宜地绕过别人,只论积极,大事化小。真的是,不合时宜。
我本就是心思极重的人,可小明她也并非就是心思极简之人。
在许多个普通的时刻里,我不断发觉:原来那件事情是在她心里竟是这样理解的,原来她并非是不懂,只是不说。
不说。这个成年人的坏毛病我们都学得很好,藏在心里的事情,总是会成为自己的弱点,没有人愿意将这弱点捧至人前供人指点。
她的不说有很多的隐忍之意,正如我说的她有些不合时宜地隐忍,明明有的时候是无奈之举,却不说自己的苦衷,明明心里还是觉得伤痛,却还是告诉别人已经过去了,一副随便的样子。这个人与从前相比更多的去为别人考虑了。
我知道她心里藏起的事情,要远比我所察觉到的要多得多。那些她觉得难以启齿的脆弱,也许对于亲近之人更是难以开口,怕一开口,就坏了平衡。
所以,不说。
所以,隐忍。
是啊,我们是亲近之人,时至今日我并不确定我们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朋友好像多一点,情人好像有一点,亲人好像接近一点,闺蜜这个词汇并不适合于我们。究竟是什么的,我思考良久,也许“伴侣”更加适合一些。
是纯粹意义上的“伴侣”。同枕而眠,同器而食,不涉及欲望,只因为相伴。
我们认识的太久,少年时代爱的太纯粹,长大之后爱的太复杂,嬉笑怒骂间互相设置了太多的羁绊,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相爱又相恨的为对方铸上了一个牢笼,最后焊接在一起,想要从这里逃出去,必然要承受比在笼中更加难以忍受的疼痛。
所以,今日,就算是想起来对方有着无限的缺点,甚至是激动时生出的厌倦感,还是要强自忍下,谁也不愿放过谁。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我们之间与“恨”字远不沾边。非要说的话,大概也就是有一点点的互相嫉妒的程度吧。
王小明这个人迷迷糊糊的,做事经常不带脑子不带心,把人惹烦了之后,还常常据理力争,试图多多少少的推卸一点责任。她的性格外圆内方,与我恰恰相反,看似比较被动,需要有个人指引,但如果真要是有个人去指引她了,她又开始这里那里的不服从,自己个儿的主意不正吧,还得给别人添堵,是个让人不知该如何是好的家伙,等着把人家惹毛了,发脾气了,嗳!这下好了,是你先冲人家发的脾气,她倒是无辜了。
有一点强盗逻辑,经常让我抓狂地想要十天八天不再理她。
结果还是会当天吵完当天和好,没办法,她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脾气好。我虽然脾气不好,却也有个好处,遇事先考虑自己的错处,这样相处下来,倒也都压制的很好。
这三年我们一起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每一年都有不同的经历和感触,也是这三年我们的矛盾陡然增加,牵绊也随之越来越复杂,几乎每一件事情都与对方产生了交集,从朋友之谊真正的转变成为伴侣之情,几乎是在矛盾之中丰富着感情。
我们几乎在相近的时刻找到了男朋友,又先后分手,在三年之后的今天,为对方过生日的,还是只有彼此一人,说来又是感慨又是喜悦与无奈交加。
我曾经有一个时刻总担心她会早我许多嫁人,为此还刻意的疏远过她,为一个人过日子做准备。后来在两个人情绪都不好的一段时间里,时常发生的争执又令我巴不得她快点嫁人,我一个人随心所欲清净自在。
我知道的是我的焦虑来自于对孤独的抗拒,我所不知道的是她的焦虑来自于一些不可说的秘密。
我大概永远都忘不掉那个周六的早晨,我透过关门的缝隙回头望见的她的那个眼神,虽然我从未提起过,但是我关门转身的那个时刻,我的心砰砰直跳,我知道自己所害怕的那个瞬间马上就要来了。
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如此奇妙,一个眼神便能传达了千言万语。那里面的紧张无助欲言又止,让我原谅了几年以来对她所有的不满。
当然,那原谅也是瞬间的,让我们回到现在这个晚上,要让我列举对她的不满之处,大概我能不停笔的写到天亮。但是,介于这是一篇生日贺文,再借机抒发完一点点的不满之后,我也只能绞尽脑汁地去记录她那屈指可数的美好之处。
额,美好之处······她的最好之处大概就是勾搭到了我吧,眼光真真是高。
这篇叫做《春风十年赴寒冬》的文章,我想了大概有一个星期,每天都会有新的思绪,每天都会忘记一部分旧的思绪,因为思绪太多,导致整片写到这里有些散乱,依旧没有完成一开始想要表达的一些东西——那些东西太多也太深了,挖掘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况且,有些因果确实不可说。
“春风十年”不假,“赴寒冬”也许并不见得,幸好,小明的生日过后,实际意义上的冬天也就快要来了,也不显得是我命题夸张。
然而,不管是哪个意义上的寒冬,我们都会相互陪伴共同度过。人生实难,步步经营,让我们在这并不平坦的道路上,放下成见,放下外在的干扰,陡坡则攀,遇坑则迈,牵着拉着,哭着笑着,今后在各自归宿之前,我们还是要对彼此说一声:一路辛苦,多多关照。
这篇立志成为生日贺文的文章,终究还是没有成为真正的贺文,也许她读完了会说:人家过生日,你看看你都写了些什么?
时间已经太晚,我的思维也已经逻辑溃散,今天我想说,祝你生日快乐,祝你永远快乐,祝你早日找到幸福的归宿,祝你在未来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有人捧在掌心来疼爱,祝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也为永远被别人真诚相待,祝你和一切的美好相伴,生命之中,处处鲜花盛开。
约定不问缘由,
相遇不远万里,
风霜雨雪,十年不悔,
高山流水,十年不止,
——春风十年共赴寒冬。
201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