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文章 李碧華】葛藤
「善男信女」是佛教術語,也是一般人對信仰宗教、皈依道門、遵守齋戒律條、傾心道法教理、不負法師教誨……總之表現誠懇慈善之良家「善男子、善女人」稱謂。男女佛教信眾簡稱「善信」。
《金剛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佛說阿彌陀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
《法華經》:「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法華經者,若讀誦通利、若書寫經卷……」
——只是近日香港一宗(或夾纏不清多宗)謀人寺醜聞,叫大家嘆為觀止。哦?佛門清淨地,如此多姿多采,五彩繽紛,五蘊皆虧空,空即是色……
大家會對某些「善男信女」改觀嗎?妒忌嗎?羨慕嗎?怨憤嗎?動氣嗎?不屑嗎?不清不淨還影響人心,真是作孽。
定慧寺董事翁靜晶勇毅揭發醜聞,訴諸法律。她表示:「我唯一動機,就是要將她(釋智定)繩之於法,清理門戶。」
這一陣的報刊頭條、重點新聞,女主角釋智定(47歲,原名史愛民,後來改名龍恩怡,現身份證姓名為龍恩來,2002年出家後取法號釋智定),報稱來自內地吉林,據說廿年前在深圳藉嫁貨車司機來港定居,婚姻僅維持七年。釋智定出家為尼後,鬧出兩宗與內地和尚假結婚事件,引入「內地專才」,「方便別人方便自己」,離婚又再婚。其「夫」如智更獲寶蓮寺賜予法號釋智光,擔任「維那」,乃寺院中綱領重任,如戲台上掛頭牌角色,一切節目由他安排,即「監察官」,地位非比尋常。出事後曾藏身於大埔馬窩村定慧寺,大雄寶殿後山坡之密室,與住持妻呼應。
人道是「假結婚」,存疑。
身為住持的釋智定人稱「黑絲尼」除鍾愛黑絲襪外,她還住豪宅(比華利山別墅)、養三狗、僱兩傭、廿四小時歎冷氣、用金色iPhone、戴假髮、穿名牌皮鞋、穿露腿袈裟短裙、出入名車、吃貴價水果(300元的巨峰提子和60元的水蜜桃)、歎下午茶、常吃肉吃蒜(五葷)、還享用名牌護膚品、酸枝傢具、50萬手鏈送禮……生活奢華,賬目混亂,善款蒸發六百多萬。現一男三女被入境處人員拘捕,保釋候審。並有報導疑涉背後的集團式運作,這只是佛門劣行冰山一角,好戲在後頭。
寶蓮寺住持釋智慧(1933年~),南海人。少時曾投考警察失敗,因不學無術看不懂劇本投考演員亦失敗,30歲時在寶蓮寺出家。現寺資產達十二億,他老人家榮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是有權有勢的領導人,高高在上,可以指示「信佛就唔好搞咁多嘢!」與定慧寺甚「溝通」。
醜聞通天後,去年賣樓套現2,723萬的釋智慧,以佛聯會名義發聲明,與定慧寺「黑絲尼」劃清界線,又逐走「維那夫」,已經「沒有煩惱了」(好耳熟?對,689之言:僭建處理後就不存在了)。捲入寺院風波的釋智慧,突聲稱健康欠佳退任,由52歲來自內地的淨因法師接任住持。佛門宗教從此由中共接管,資產及信眾事務順利過渡。佛也要「愛黨愛國」了……
一切與政治無關?
抑千絲萬縷?
《出曜經》謂:「……必敗正道,猶如葛藤纏樹,至末遍則樹枯。」
葛藤高達三米,莖圓柱形,披短絨毛,葉互生,寬卵形,攀附於灌木或樹上生長茂盛,纏繞寄生無孔不入,難於清理。
「葛藤」比喻事物之糾纏,言語之夾雜,佛家喻貪、嗔、痴等煩惱,藤纏樹枯,煩惱纏繞則正道泯滅,凡是不明自心,攀緣外境,執相以求的,都是「葛藤」——信眾若不明心見性,不以頓悟為上,便應「打葛藤」。
但若背後涉高級警務人員、有主謀,有黑手,有集團或政治力量,怎麼打?若眼下僧尼六根不淨佛口蛇心,貪、嗔、痴俱犯,怎麼打?
相由心生,大家不妨細看神棍五官眼神,心念浮於面相。善男信女多是真誠無詐,得道僧尼超凡脫俗神清氣爽。如見目露兇光、眼泛桃花、姣屍躉篤,或狡猾陰沉、言行猥瑣、一臉酒色財氣,甘當政治奴才的,不着一字,已見心念。
且如揭發者錄音,女住持曾要脅:「唔好逼狗跳牆,我唔係善男信女,殺咗你埋喺寺院都冇人知!」
一個住持聲言自己「不是善男信女」?我們以為只有江湖中人才出此恐嚇之言,可見戲劇性豐富。咦?當局要不要發掘一下,說不定起出幾條屍,更可以拍電影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藤蔓糾葛,案中有案。
很多年之前我寫過《誘僧》的小說和劇本,拍成電影(陳沖、吳興國主演),片中有僧尼情慾戲場,當年被佛教團體大罵,還成了三級片,內地禁映——原來這不是戲劇情節,而是實況,真相比創作更荒誕。有損友建議我不如再寫《誘尼》吧,笑死!
那小說寫的是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門之變,逃亡的大將軍遁入空門……
當年,在末段我這樣寫:
「看,火那麼壯大,水卻熄滅它。
水那麼壯大,土卻掩藏它。
土那麼壯大,風卻吹散它。
風那麼壯大,山卻阻擋它。
山那麼壯大,人卻剷移它。
人那麼壯大,權位、生死、愛恨、名利……卻動搖他。
權位、生死、愛恨、名利……那麼壯大,時間卻消磨它。
——時間最壯大麼?
不,是『心』。
當心空無一物,它便無邊無涯。
靜一和尚一言不發,望向火海輝煌的夜空。」
今晚望向夜空,我的文字和心念未變。更相信因果。
不過,眼看自由寶地香港,各個領域慘遭葛藤纏繞摧枯拉朽,快要「四大皆空」了,不免惆悵無言……
《金剛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佛說阿彌陀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
《法華經》:「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法華經者,若讀誦通利、若書寫經卷……」
——只是近日香港一宗(或夾纏不清多宗)謀人寺醜聞,叫大家嘆為觀止。哦?佛門清淨地,如此多姿多采,五彩繽紛,五蘊皆虧空,空即是色……
大家會對某些「善男信女」改觀嗎?妒忌嗎?羨慕嗎?怨憤嗎?動氣嗎?不屑嗎?不清不淨還影響人心,真是作孽。
定慧寺董事翁靜晶勇毅揭發醜聞,訴諸法律。她表示:「我唯一動機,就是要將她(釋智定)繩之於法,清理門戶。」
這一陣的報刊頭條、重點新聞,女主角釋智定(47歲,原名史愛民,後來改名龍恩怡,現身份證姓名為龍恩來,2002年出家後取法號釋智定),報稱來自內地吉林,據說廿年前在深圳藉嫁貨車司機來港定居,婚姻僅維持七年。釋智定出家為尼後,鬧出兩宗與內地和尚假結婚事件,引入「內地專才」,「方便別人方便自己」,離婚又再婚。其「夫」如智更獲寶蓮寺賜予法號釋智光,擔任「維那」,乃寺院中綱領重任,如戲台上掛頭牌角色,一切節目由他安排,即「監察官」,地位非比尋常。出事後曾藏身於大埔馬窩村定慧寺,大雄寶殿後山坡之密室,與住持妻呼應。
人道是「假結婚」,存疑。
身為住持的釋智定人稱「黑絲尼」除鍾愛黑絲襪外,她還住豪宅(比華利山別墅)、養三狗、僱兩傭、廿四小時歎冷氣、用金色iPhone、戴假髮、穿名牌皮鞋、穿露腿袈裟短裙、出入名車、吃貴價水果(300元的巨峰提子和60元的水蜜桃)、歎下午茶、常吃肉吃蒜(五葷)、還享用名牌護膚品、酸枝傢具、50萬手鏈送禮……生活奢華,賬目混亂,善款蒸發六百多萬。現一男三女被入境處人員拘捕,保釋候審。並有報導疑涉背後的集團式運作,這只是佛門劣行冰山一角,好戲在後頭。
寶蓮寺住持釋智慧(1933年~),南海人。少時曾投考警察失敗,因不學無術看不懂劇本投考演員亦失敗,30歲時在寶蓮寺出家。現寺資產達十二億,他老人家榮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是有權有勢的領導人,高高在上,可以指示「信佛就唔好搞咁多嘢!」與定慧寺甚「溝通」。
醜聞通天後,去年賣樓套現2,723萬的釋智慧,以佛聯會名義發聲明,與定慧寺「黑絲尼」劃清界線,又逐走「維那夫」,已經「沒有煩惱了」(好耳熟?對,689之言:僭建處理後就不存在了)。捲入寺院風波的釋智慧,突聲稱健康欠佳退任,由52歲來自內地的淨因法師接任住持。佛門宗教從此由中共接管,資產及信眾事務順利過渡。佛也要「愛黨愛國」了……
一切與政治無關?
抑千絲萬縷?
《出曜經》謂:「……必敗正道,猶如葛藤纏樹,至末遍則樹枯。」
葛藤高達三米,莖圓柱形,披短絨毛,葉互生,寬卵形,攀附於灌木或樹上生長茂盛,纏繞寄生無孔不入,難於清理。
「葛藤」比喻事物之糾纏,言語之夾雜,佛家喻貪、嗔、痴等煩惱,藤纏樹枯,煩惱纏繞則正道泯滅,凡是不明自心,攀緣外境,執相以求的,都是「葛藤」——信眾若不明心見性,不以頓悟為上,便應「打葛藤」。
但若背後涉高級警務人員、有主謀,有黑手,有集團或政治力量,怎麼打?若眼下僧尼六根不淨佛口蛇心,貪、嗔、痴俱犯,怎麼打?
相由心生,大家不妨細看神棍五官眼神,心念浮於面相。善男信女多是真誠無詐,得道僧尼超凡脫俗神清氣爽。如見目露兇光、眼泛桃花、姣屍躉篤,或狡猾陰沉、言行猥瑣、一臉酒色財氣,甘當政治奴才的,不着一字,已見心念。
且如揭發者錄音,女住持曾要脅:「唔好逼狗跳牆,我唔係善男信女,殺咗你埋喺寺院都冇人知!」
一個住持聲言自己「不是善男信女」?我們以為只有江湖中人才出此恐嚇之言,可見戲劇性豐富。咦?當局要不要發掘一下,說不定起出幾條屍,更可以拍電影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藤蔓糾葛,案中有案。
很多年之前我寫過《誘僧》的小說和劇本,拍成電影(陳沖、吳興國主演),片中有僧尼情慾戲場,當年被佛教團體大罵,還成了三級片,內地禁映——原來這不是戲劇情節,而是實況,真相比創作更荒誕。有損友建議我不如再寫《誘尼》吧,笑死!
那小說寫的是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門之變,逃亡的大將軍遁入空門……
當年,在末段我這樣寫:
「看,火那麼壯大,水卻熄滅它。
水那麼壯大,土卻掩藏它。
土那麼壯大,風卻吹散它。
風那麼壯大,山卻阻擋它。
山那麼壯大,人卻剷移它。
人那麼壯大,權位、生死、愛恨、名利……卻動搖他。
權位、生死、愛恨、名利……那麼壯大,時間卻消磨它。
——時間最壯大麼?
不,是『心』。
當心空無一物,它便無邊無涯。
靜一和尚一言不發,望向火海輝煌的夜空。」
今晚望向夜空,我的文字和心念未變。更相信因果。
不過,眼看自由寶地香港,各個領域慘遭葛藤纏繞摧枯拉朽,快要「四大皆空」了,不免惆悵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