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的一二三,别人心里的四五六
2015-10-10
前几天看完了刘师江的《中文系》夹杂着尾鱼的《怨气撞铃》(其实我是看《中文系》看到百分之九十了转而一口气把高冷敏安利了n次的《怨气撞铃》看完再回头去看的),本想写些感想的。后因寝室发生了件不愉快的事情,大意是有人开人身攻击的玩笑开过头了有人真的发火了搞得气氛有点僵,我是那个开玩笑的人之一,由此想到了些往事,又生出另外的情绪来了。
记得高二时,住的是宿舍,熟了之后彼此的东西总是会串着用一下的,本人在的时候就告知一声,不在的时候时间紧迫也就这样用了,有次我新买的一块肥皂不知道被谁拿到洗手池洗衣忘了拿回来,等我去拿的时候只剩下一个空盒子了,当时我特别生气,真的是很生气,因为我之前都在寝室说过,希望她们用了之后放回原处,后来这事被我念叨了几天,脸色一直不怎么好,后来水水说了我句什么,我才一惊,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甩脸色给无辜的人看的。
高一时住的寝室和高二的一点都不一样,高一的相互间会更礼貌,也从来没有在一起洗过澡什么的,虽然很和谐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高二的更欢乐没有节操,但总容易因为些事而产生小摩擦,也更容易形成小圈子。
高二时还有一件印象特别深的事也是发生在寝室,本来和水水在床上聊天,在她离开一会儿的时候,我翻看了她的短信,结果她大发雷霆,甚至在隔天我同她说话道歉她都别过脸去不理我,这件事我知道做的很不道德,可是当时也是觉得水水有点小题大做了,因为如果别人翻我的短信我是不会生气的。那个时候只知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但是却不知道,无论怎么样都不能以自己的上下限去衡量别人的底线。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近之则不逊 远之则怨。” 其实何止是女人与小人呢?
钱钟书在《围城》里那段话说得更为尖锐
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的,老死不相往来。身体里容不下的东西,或消化,或排泄,是个人的事,为什么心里容不下的情感,要找同伴来分摊?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磨破你的皮。
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说过一段解释感情之微妙的话
王尔德:我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去掉一个逗号,到了下午的时候我又把它放回去。
所有的感情都是谨小慎微的,任何一个举动都会改变一切
可喜的是,我们都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们都变得很谨慎
可悲的是,我们谁也不知道己经是哪个举动会破坏一切
我一直觉得“君子之交”才是最好的关系,可是往现实中一放便徒生出些许寂寞的苍白。刚开始的时候,谁都希望有个懂自己的人一直在身边,在你想说话的时候就能说给他听,甚至还没说完他就懂你的意思了,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会安慰你鼓励你,陪你做你想做的事,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一起说别人坏话干坏事,你希望,他就是这个世上的另一个你。
可是亲爱的,有想过吗?你所有对他的期望都是以你自己为中心为需要的。这其实是一种人性的软弱。我也无法逃避这种软弱,所以才会在碰到跟自己相似的人的时候很开心,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如甜酒,是平淡优雅的水永远无法企及的。可是每个人的经历以及感受又是不同的,当你认为重要的事在我这不足一题之后。彼此的理解出现偏差。距离就产生了。而“君子之交”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彼此是站在世间各类繁琐之事之上去理解事物,《中文系》里就有这么一句话:“有时候,你投身于一件形而上的事,那么现实中的所有事情都变得微不足道。”
人性之复杂,是个永恒的话题。
最后引用《怨气撞铃》里的一段话吧
行路即修行,人这一生,要走多少路,才能遍历浮世心酸?生活给她磨难,也给了她一双不再只流于表面的眼睛,好心在路上喝退纠缠她的二流子搭载她的司机大叔,同样会夜半时在暗娼房外停车去爽一把,而那个被客人吆来喝去骂着“皮肤都松了□都尼玛掉下来了还敢收五十块钱一次”的面容憔悴的中年女人,也会惴惴地敲她的车窗,问:“姑娘,看你像个识字的,能帮忙给家里的伢儿写个信吗?”
她下车帮忙写信,那个女人打着手电帮她照光,一字一句口述:“妈妈在外头打工,钱不好挣,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孝顺爷爷奶奶……”
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单纯的用好坏或者烂渣来形容,所有人都被生活磨砺的千棱百面,再污秽不堪的境遇,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也有暗香浮动
所以啊,这个世上才会有那么多孤独的个体
前几天看完了刘师江的《中文系》夹杂着尾鱼的《怨气撞铃》(其实我是看《中文系》看到百分之九十了转而一口气把高冷敏安利了n次的《怨气撞铃》看完再回头去看的),本想写些感想的。后因寝室发生了件不愉快的事情,大意是有人开人身攻击的玩笑开过头了有人真的发火了搞得气氛有点僵,我是那个开玩笑的人之一,由此想到了些往事,又生出另外的情绪来了。
记得高二时,住的是宿舍,熟了之后彼此的东西总是会串着用一下的,本人在的时候就告知一声,不在的时候时间紧迫也就这样用了,有次我新买的一块肥皂不知道被谁拿到洗手池洗衣忘了拿回来,等我去拿的时候只剩下一个空盒子了,当时我特别生气,真的是很生气,因为我之前都在寝室说过,希望她们用了之后放回原处,后来这事被我念叨了几天,脸色一直不怎么好,后来水水说了我句什么,我才一惊,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甩脸色给无辜的人看的。
高一时住的寝室和高二的一点都不一样,高一的相互间会更礼貌,也从来没有在一起洗过澡什么的,虽然很和谐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高二的更欢乐没有节操,但总容易因为些事而产生小摩擦,也更容易形成小圈子。
高二时还有一件印象特别深的事也是发生在寝室,本来和水水在床上聊天,在她离开一会儿的时候,我翻看了她的短信,结果她大发雷霆,甚至在隔天我同她说话道歉她都别过脸去不理我,这件事我知道做的很不道德,可是当时也是觉得水水有点小题大做了,因为如果别人翻我的短信我是不会生气的。那个时候只知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但是却不知道,无论怎么样都不能以自己的上下限去衡量别人的底线。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近之则不逊 远之则怨。” 其实何止是女人与小人呢?
钱钟书在《围城》里那段话说得更为尖锐
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的,老死不相往来。身体里容不下的东西,或消化,或排泄,是个人的事,为什么心里容不下的情感,要找同伴来分摊?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磨破你的皮。
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说过一段解释感情之微妙的话
王尔德:我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去掉一个逗号,到了下午的时候我又把它放回去。
所有的感情都是谨小慎微的,任何一个举动都会改变一切
可喜的是,我们都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们都变得很谨慎
可悲的是,我们谁也不知道己经是哪个举动会破坏一切
我一直觉得“君子之交”才是最好的关系,可是往现实中一放便徒生出些许寂寞的苍白。刚开始的时候,谁都希望有个懂自己的人一直在身边,在你想说话的时候就能说给他听,甚至还没说完他就懂你的意思了,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会安慰你鼓励你,陪你做你想做的事,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一起说别人坏话干坏事,你希望,他就是这个世上的另一个你。
可是亲爱的,有想过吗?你所有对他的期望都是以你自己为中心为需要的。这其实是一种人性的软弱。我也无法逃避这种软弱,所以才会在碰到跟自己相似的人的时候很开心,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如甜酒,是平淡优雅的水永远无法企及的。可是每个人的经历以及感受又是不同的,当你认为重要的事在我这不足一题之后。彼此的理解出现偏差。距离就产生了。而“君子之交”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彼此是站在世间各类繁琐之事之上去理解事物,《中文系》里就有这么一句话:“有时候,你投身于一件形而上的事,那么现实中的所有事情都变得微不足道。”
人性之复杂,是个永恒的话题。
最后引用《怨气撞铃》里的一段话吧
行路即修行,人这一生,要走多少路,才能遍历浮世心酸?生活给她磨难,也给了她一双不再只流于表面的眼睛,好心在路上喝退纠缠她的二流子搭载她的司机大叔,同样会夜半时在暗娼房外停车去爽一把,而那个被客人吆来喝去骂着“皮肤都松了□都尼玛掉下来了还敢收五十块钱一次”的面容憔悴的中年女人,也会惴惴地敲她的车窗,问:“姑娘,看你像个识字的,能帮忙给家里的伢儿写个信吗?”
她下车帮忙写信,那个女人打着手电帮她照光,一字一句口述:“妈妈在外头打工,钱不好挣,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孝顺爷爷奶奶……”
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单纯的用好坏或者烂渣来形容,所有人都被生活磨砺的千棱百面,再污秽不堪的境遇,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也有暗香浮动
所以啊,这个世上才会有那么多孤独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