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房教我的那些事
大概五年前,我还是个在LA读书的穷学生。有一次无意间听闻,世界上最好的法餐居然不在法国,而是在七个小时车程以外的一个以洗衣房命名的餐馆里,立即百般雀跃的去网上搜索,看到价格之后却又瞠目结舌,悻悻的关上网页,心里想着,要是何等有幸的人才能去这样的餐厅品尝。于是长久以来,The French Laundry (TFL) 都是我的一个终极愿望。随着时间推移,在吃这件事上越陷越深,钱没有越赚越多,却越来越舍得掏腰包。直至去年,当计划要搬到湾区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件事就是,搬家后的第一顿外食一定要在这间法国洗衣房。只是实在不巧,赶上了一场地震和长达几个月的停业装修。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重新开门,日日打预约电话打到手机发烫,好不容易约到一个位子,一等又是两个月,等来的却是与期待截然不同的一餐。
在光顾这里时,还没有过记录下来的想法,所拍照片并不全面,还请见谅。
TFL 的建筑是个紧邻街道的二层小楼,街对面便是开放式的自家菜园。从街道边的小径绕过漂亮的庭院,便可进入餐厅。餐厅内装饰朴实无华,白色桌布上的鲜花,餐布和木夹,大概就是整个餐厅的唯一装饰了。
和其他光顾的米其林三星餐厅不同,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嘈杂和忙乱,落座后半小时才有人招待。菜单只有Tasting Menu, 分普通和素食两种,并有supplement可供选择。我们点了普通菜单和两个supplement。一般来说,在这样水平的餐厅,和侍酒师的交流都是愉悦而又有益的事。然而在这里,点酒的过程并没有侍酒师的出现,而是在点完单之后侍者直接简单询问两句,便草草的给出推荐。最后选择一瓶05年Burgundy Gevrey-Chambertin地区的Pinot Noir。
两道amuse bouche之后,第一道上来的便是TFL的当家名菜,牡蛎与珍珠。来自Island Creek的两粒小个头牡蛎,配以满满一勺的白鲟鱼的鱼籽,佐以用蛋黄、白糖和白葡萄酒调制的Sabayon酱汁,听起来简直是鲜美至极的一道佳肴。奈何,当日的牡蛎处理的并不干净,吃在嘴里有沙粒,腥味也掩盖了鲜味,感觉瞬间气馁。
第二道是菜园沙拉。每一道食材的味道都很好,遗憾的却是每一道的味道都是独立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融合。
香煎鲷鱼。鱼皮倒是处理得很好,入口香脆,只是鱼肉有些干,鲜则鲜矣,火候欠佳。
缅因龙虾配以炸薯饼,和来自家菜园的小黄瓜。中规中矩,没有惊艳到。
第五道菜是一道supplement, 手工意面配新鲜的澳大利亚黑松露。黑松露属于冬季,所以每到夏天,来自南半球的黑松露便成了各大餐桌必不可少的明星。意面上桌后,侍者打开一个巨大的木盒,向我们展示两颗完整的松露,之后从中拿起一颗毫不吝啬的大块削片,直至新鲜松露将意面全部盖满。然而,以我极其有限的经历来看,这个品种的香气还是略逊于传统意义上的法国或者意大利的松露。意面煮制时间过长,略失望。
第六道菜选择之一的羊肉,和我在美国吃过的所有羊肉一样,一如既往的没有羊肉本该有的鲜香。在英国和法国也曾吃过非常好的羊肉,不清楚在美国究竟是养殖的原因还是处理的方法,总是没有碰到过可心的羊肉。侍者在点餐时没有询问喜欢的熟度,做法是默认的medium rare。
选择之二是招牌的supplement,来自日本的A5和牛,确实极鲜极嫩,大概是整餐唯一欣慰的一道菜。
经过漫长的四十分钟的等待,开始了更加漫长的奶酪和甜品之旅。只是此时已经扫兴且疲惫,没有拍下更多图片。整餐过程的服务非常混乱,杂绪无章。结账之后尴尬离开,没有侍者送客,身后仍是嘈杂忙碌的声音,许久都在耳畔嗡嗡作响。
从TFL回来之后我很久都想不通,甚至觉得心有不甘,为什么一家世界知名的餐厅,蝉联米其林三星9年之久,跻身于世界最佳50餐厅之列,在所有点评网站上都拥有着毋庸置疑的好评,而我的用餐体验却是如此的乏善可陈,没有一道菜,甚至没有一个瞬间,让我有惊呼wow的冲动。是我的味觉出现了问题吗?还是那一天的运气不好?我也不敢凭我有限的经验给如此一家著名餐厅扣上“缺乏诚意”的帽子,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后来渐渐明白,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口味,终究还是一项太过个人的东西。对一个餐厅的喜好,也取决于太多太多的因素,除去个人的口味,还包括:对餐厅的了解和期待,在这家餐厅之前曾经去过哪里,在这家餐厅之后又曾去过哪里,对主厨的理念是否认同,对自己的喜好是否认识,一同吃饭的人,甚至当日的心情和运气,等等数也数不尽。也正是因为如此,美食之旅才显得格外奇妙,而我也下定决心要记录,以便提醒自己,曾经都经历过什么,品尝过哪些,以及要以谦虚和开放的目光看待未来的每一餐。
你若问我这一餐值不值得,我想我还会说值得。尽信星不如无星,任何一家餐厅,终究还是要亲口尝过才知道。
在光顾这里时,还没有过记录下来的想法,所拍照片并不全面,还请见谅。
TFL 的建筑是个紧邻街道的二层小楼,街对面便是开放式的自家菜园。从街道边的小径绕过漂亮的庭院,便可进入餐厅。餐厅内装饰朴实无华,白色桌布上的鲜花,餐布和木夹,大概就是整个餐厅的唯一装饰了。
![]() |
餐桌装饰 |
和其他光顾的米其林三星餐厅不同,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嘈杂和忙乱,落座后半小时才有人招待。菜单只有Tasting Menu, 分普通和素食两种,并有supplement可供选择。我们点了普通菜单和两个supplement。一般来说,在这样水平的餐厅,和侍酒师的交流都是愉悦而又有益的事。然而在这里,点酒的过程并没有侍酒师的出现,而是在点完单之后侍者直接简单询问两句,便草草的给出推荐。最后选择一瓶05年Burgundy Gevrey-Chambertin地区的Pinot Noir。
两道amuse bouche之后,第一道上来的便是TFL的当家名菜,牡蛎与珍珠。来自Island Creek的两粒小个头牡蛎,配以满满一勺的白鲟鱼的鱼籽,佐以用蛋黄、白糖和白葡萄酒调制的Sabayon酱汁,听起来简直是鲜美至极的一道佳肴。奈何,当日的牡蛎处理的并不干净,吃在嘴里有沙粒,腥味也掩盖了鲜味,感觉瞬间气馁。
![]() |
牡蛎与珍珠 |
第二道是菜园沙拉。每一道食材的味道都很好,遗憾的却是每一道的味道都是独立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融合。
![]() |
菜园沙拉 |
香煎鲷鱼。鱼皮倒是处理得很好,入口香脆,只是鱼肉有些干,鲜则鲜矣,火候欠佳。
![]() |
香煎鲷鱼 |
缅因龙虾配以炸薯饼,和来自家菜园的小黄瓜。中规中矩,没有惊艳到。
![]() |
缅因龙虾 |
第五道菜是一道supplement, 手工意面配新鲜的澳大利亚黑松露。黑松露属于冬季,所以每到夏天,来自南半球的黑松露便成了各大餐桌必不可少的明星。意面上桌后,侍者打开一个巨大的木盒,向我们展示两颗完整的松露,之后从中拿起一颗毫不吝啬的大块削片,直至新鲜松露将意面全部盖满。然而,以我极其有限的经历来看,这个品种的香气还是略逊于传统意义上的法国或者意大利的松露。意面煮制时间过长,略失望。
![]() |
削制黑松露片 |
![]() |
黑松露手工意面 |
第六道菜选择之一的羊肉,和我在美国吃过的所有羊肉一样,一如既往的没有羊肉本该有的鲜香。在英国和法国也曾吃过非常好的羊肉,不清楚在美国究竟是养殖的原因还是处理的方法,总是没有碰到过可心的羊肉。侍者在点餐时没有询问喜欢的熟度,做法是默认的medium rare。
![]() |
羊肉 |
选择之二是招牌的supplement,来自日本的A5和牛,确实极鲜极嫩,大概是整餐唯一欣慰的一道菜。
![]() |
和牛 |
经过漫长的四十分钟的等待,开始了更加漫长的奶酪和甜品之旅。只是此时已经扫兴且疲惫,没有拍下更多图片。整餐过程的服务非常混乱,杂绪无章。结账之后尴尬离开,没有侍者送客,身后仍是嘈杂忙碌的声音,许久都在耳畔嗡嗡作响。
从TFL回来之后我很久都想不通,甚至觉得心有不甘,为什么一家世界知名的餐厅,蝉联米其林三星9年之久,跻身于世界最佳50餐厅之列,在所有点评网站上都拥有着毋庸置疑的好评,而我的用餐体验却是如此的乏善可陈,没有一道菜,甚至没有一个瞬间,让我有惊呼wow的冲动。是我的味觉出现了问题吗?还是那一天的运气不好?我也不敢凭我有限的经验给如此一家著名餐厅扣上“缺乏诚意”的帽子,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后来渐渐明白,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口味,终究还是一项太过个人的东西。对一个餐厅的喜好,也取决于太多太多的因素,除去个人的口味,还包括:对餐厅的了解和期待,在这家餐厅之前曾经去过哪里,在这家餐厅之后又曾去过哪里,对主厨的理念是否认同,对自己的喜好是否认识,一同吃饭的人,甚至当日的心情和运气,等等数也数不尽。也正是因为如此,美食之旅才显得格外奇妙,而我也下定决心要记录,以便提醒自己,曾经都经历过什么,品尝过哪些,以及要以谦虚和开放的目光看待未来的每一餐。
你若问我这一餐值不值得,我想我还会说值得。尽信星不如无星,任何一家餐厅,终究还是要亲口尝过才知道。
年年食记
(San Francisco Bay Area, United States)
Beijing | LA | SF 吃了一年又一年 微信:年年食记 Instagram: _malibud...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