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重要,因为我就是历史
历史,总感觉是高高在上,需要学习、追求和膜拜,但实际上它就像是时间一样,充满不确定与相对性,甚至只是我们的错觉。也许,有一个“历史”或者“计时器”的玩意存在,在进行绝对性的、冷酷的、去除经验性的记录,但在具体表述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只要实施表述,就与千万个“我”相关。
曾有个朋友,写了篇从个人经验出发的论文,拿到学位答辩会。自然是被诘难和批判,诸如“没来源”、“没出处”等等。会上该朋友自然要隐忍,会毕私聊,狠狠的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哼!要出处?请研究我二十多年来的心理史!”瞬间感觉——霸气。
大家一窝蜂去观看屠呦呦,但诺贝尔其他各奖项陆续揭晓,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是纪实文学,是一系列的口述史。口述史在内核上实际是对绝对历史的一种颠覆,在口述史中,历史不是对“绝对真实”的追求,而是在用无数版本,进行不断探讨和交流,旨在启发当下的我们。在那里,“我”很重要,因为,“我”就是历史。
曾有个朋友,写了篇从个人经验出发的论文,拿到学位答辩会。自然是被诘难和批判,诸如“没来源”、“没出处”等等。会上该朋友自然要隐忍,会毕私聊,狠狠的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哼!要出处?请研究我二十多年来的心理史!”瞬间感觉——霸气。
![]() |
大家一窝蜂去观看屠呦呦,但诺贝尔其他各奖项陆续揭晓,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是纪实文学,是一系列的口述史。口述史在内核上实际是对绝对历史的一种颠覆,在口述史中,历史不是对“绝对真实”的追求,而是在用无数版本,进行不断探讨和交流,旨在启发当下的我们。在那里,“我”很重要,因为,“我”就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