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娇妃子杨玉环
提起历史上备受君王宠爱的妃子,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玉环。
杨玉环受宠程度如何,有诗为证: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在美女如云的后宫,到底怎样才能做到“三千宠爱在一身”呢?杨玉环的故事,足以给广大宫斗爱好者提供成功范例。
首先你当然得美。
用现在的话来说,唐玄宗李隆基是个典型的“颜控”,喜欢的都是一等一的美女。杨玉环没有进宫之前,他最宠爱的妃子是武惠妃。武家人似乎不论男女,颜值都很高,武则天被逼宫之后,她的侄子武三思凭着长相俊美,和中宗的韦后勾搭成奸,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容貌也很出众,玄宗一度想立她为后。大臣们一听又来了个姓武的就头疼,生怕武则天的历史会重演,于是一窝蜂地反对,总算打消了玄宗的念头。
这位武惠妃,就是寿王李瑁的母亲,也就是杨玉环的婆婆。
武惠妃活了不到四十岁就去世了,玄宗备感失落。宫中那么多嫔妃,他没有特别钟情的,这个时期的妃子要想侍寝,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投金钱赌博,胜出者可以一沾雨露;一是在头上插满鲜花,玄宗亲自捉来粉蝶,落在谁头上就临幸谁。
这些香艳的小游戏,随着杨玉环的华丽登场而不复再演,她进宫之后,玄宗转而从风流天子变为了痴情帝王,从此只爱她一个人。
杨玉环的美貌就不赘言了,堂堂的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传说中她的美色能够让花草含羞,让人们知道了只要长得美,就算胖也能艳冠群芳。当时高力士为了让玄宗开心遍寻美女,找到了玄宗儿子寿王府上。可见早在做寿王妃时,杨玉环就已经艳名远播。为了遮人眼目,杨玉环进宫之后,还做了一段时间的女道士,道号“太真”。
除了倾国倾城的美貌外,杨玉环还具有杰出的音乐和舞蹈天赋,她和玄宗,是帝皇夫妻中难得的一对艺术家伉俪。
史书称她“善歌舞、通音律”,最擅长的乐器是琵琶和磬,击起磬来泠泠有金石之音,连宫中的乐工都比不上。身段丰腴的她还精通胡旋舞,跳起舞来旋转如风,令人眼花瞭乱。
这对艺术家夫妻最爱做的事就是在宫中大开音乐party,他们共同为后世留下了一曲《霓裳羽衣舞》,相传是玄宗游月宫时聆听仙乐,梦醒后记下了音律,杨玉环同学则编排了舞蹈。唐玄宗吹笛,杨玉环跳霓裳羽衣舞几乎成了杨贵妃电视剧的必备桥段。
色艺双绝算是美人标配了,杨玉环的杀手锏在于她善于撒娇,要是评选最会撒娇的妃子,非玉环莫属。连《旧唐书》都称她“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
那些立志想穿越到后宫做宠妃的女孩子们,不妨来学学杨玉环的撒娇术:
撒娇的第一要术,自然是会逗趣,爱开玩笑,古话叫做“工于谑浪”。古时文人似乎偏爱闷葫芦式的美人,陆放翁曾有诗说“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可唐玄宗这样开朗的皇帝,喜欢的是解语花。
杨家姐妹,都是“工于谑浪”的姑娘,开得起玩笑,三姐虢国夫人就爱和堂堂天子开玩笑,自称“天子阿姨”。杨玉环呢,更是有着一张巧嘴,有次天寒地冻,她叫侍女敲下两块冰条玩耍,玄宗回宫后问她:“你在玩什么呀?”她灵机一动,回答说:“我在玩冰箸呢(冰筷子)。”玄宗乐得直夸她聪明,比喻用得真可爱。
安禄山受宠那会儿,拜玄宗为父,认杨妃为母。有次安禄山刚过了生日三天,杨玉环召他入宫,让人把安禄山当做婴儿放在大澡盆中,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禄山,让宫女们把他放在一个彩轿上抬着,在后宫花园中转来转去,口呼“禄儿、禄儿”嬉戏取乐。
玄宗派人来问,她回答说:“这是给胡儿洗三呢。”玄宗开心极了,赐了她很多金银珠宝,用来“洗三”,从此宫中都叫安禄山为“禄儿”。安禄山也是个会逗趣的,见了玄宗和杨妃,只拜杨妃,不拜玄宗,玄宗问他,他就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胡儿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乐得玄宗哈哈大笑。
这段野史曾经被当成杨玉环与安禄山有染的铁证,其实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淫者见淫,猥亵者见猥亵,有趣者看到的却纯粹只是有趣。杨玉环这样做,贪玩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为了讨玄宗欢心。
杨玉环这样活色生香的美人,真正是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难怪玄宗这么喜欢她,连宫中的牡丹开了,他都对人家说:“哪里比得上我的解语花呢。”还对宫人说:“朕得了杨贵妃,如得至宝。”专门叫人谱了一个曲子,就叫《得宝子》。
撒娇的第二要术,在于善解人意。
关于杨玉环是如何善解人意的,想说两个小故事。
一个故事是“猧儿乱棋局”。杨玉环养有一只宠物狗,品种是康国猧儿,有人考证出其实就是哈巴狗。话说有天,玄宗和他的一个兄弟在下围棋,杨玉环就抱着这只哈巴狗在旁边观战。这天玄宗误走了几招,眼看就要满盘皆输,坐在旁边的杨玉环瞅着他脸色越来越不对劲了,当下心生一计,在小狗屁股上捏了两把,小狗吃疼,纵身跳进了棋盘,把棋局搅得一塌糊涂。
这样做正中玄宗下怀,他可以不动声色地挽回面子了。杨玉环真是聪颖过人,还故意向玄宗兄弟二人道歉,说自己不留心破坏了他们的棋局。玄宗笑着摆手说,不要紧,再来一局就行了。夫妻二人都是演技派,就是苦了陪玄宗下棋的兄弟。
这个桥段流传得相当广,不少闺中女子都学了杨玉环这一招。清朝时有个叫秋芙的女子,和夫君下棋时快要输了,就赶紧抛出了怀中抱着的小狗,成功搅乱了棋局。
还有个故事是关于宫女谢阿蛮的。阿蛮是个会跳《凌波舞》的宫女,杨玉环很喜欢她。一次宫里闹着玩儿,推举杨玉环为师父,姐姐妹妹还有安禄山、阿蛮等人都跟着她学琵琶,号为“琵琶弟子 ”。拜师可是要交学费的,弟子们都送了各种珍玩玉器给她当学费,杨玉环考虑到阿蛮家贫,就偷偷叫来她说:“你没什么可以送给师长的,让我来给你想办法。”她想的办法就是让侍女给了阿蛮一个红粟玉臂支(其实就是红玉手镯),拜师的时候就拿这个糊弄一下,其实是赐给了她。
后来杨玉环自尽后,玄宗召见阿蛮,她拿出这个红玉手镯给玄宗,说是妃子赐给她的。那一刻,他们两个人一定都特别怀念当年那个巧笑嫣然的琵琶师父吧。
对一个微不足道的宫女,都能够如此贴心,可见杨玉环其实是个很善良的人。
如果只有以上两条撒娇之术,足以成就一个有“专房之宠”的妃子,却并不足以成就“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佳话。
杨玉环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她能够平视帝王。玄宗创下了开元盛世的神话,在众多嫔妃心中,那是神一样的存在,可对于杨玉环来说,他不仅是帝王,更是她的夫君。很多时候,她不是向帝王邀宠,而只是向她的夫君撒娇,类似于寻常夫妻一样的撒娇,才是最能打动帝王心的。
玄宗是很享受这种寻常夫妻的情意的,她叫他“三郎”,他叫她“娘子”,七月七日长生殿前,两人携手共对银河,许下了“愿生生世世同为夫妻”的誓言。
她甚至和其他妻子一样,没事就爱喝点小醋,和夫君拌拌嘴斗斗气。有时做得过火了,难免会触怒龙颜。根据史书记载,她曾经两度被赶出过宫。原因不详,一次说是妒悍过度,一次据说是偷吹了宁王的紫玉笛。
善于撒娇的女人总是善于把握住分寸,杨玉环就是这样,她知道皇帝老公的界限在哪里,该任性的时候任性,该婉转的时候就婉转。
头次出宫时,玄宗想她想得茶饭不思,太阳还没下山,就下旨召她回宫了。
第二次出宫时,她一看玄宗这边没动静,连忙剪下一缕秀发,托人带给玄宗,以示请罪之意。玄宗见了,马上召她入宫。
对比起来,那位传说中的梅妃就要固执得多。她被打入冷宫后,玄宗有天念起旧情,特意派人送给她一斛珍珠,她冷冷地写诗谢绝说:“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换了杨玉环,可能就会就坡下驴,重修旧好。当然话说回来,杨玉环这样的女人,怎么也不至于沦落到冷宫去吧。
都说杨玉环红颜祸国,可在我看来,她是个特别单纯的女人,她不像武则天、韦后等人那样权力欲爆棚,想要的只不过是和她的三郎做一对恩爱夫妻罢了。所谓的“媚惑后宫”,只不过是她出于一个女人爱撒娇的本性而已。
可是偌大的宫廷,却容不下一个单纯爱娇的女人。因为宫廷原本就是一个不鼓励真情的地方,帝王一旦动了真情,就容易情令智昏,顾不上国事了,这才是千古以来“红颜祸国”的真相。
杨玉环一生都善解人意,被迫自尽之前仍然对玄宗说:“你好好保重,我有负国恩,死亦无恨。”
她死时年仅38岁,从那以后,沉香亭畔,牡丹依然笑春风,却再也没有那样一朵解语花了。
她的三郎,带着对她的无限思念与歉疚,一个人独活在世上。
杨玉环受宠程度如何,有诗为证: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在美女如云的后宫,到底怎样才能做到“三千宠爱在一身”呢?杨玉环的故事,足以给广大宫斗爱好者提供成功范例。
首先你当然得美。
用现在的话来说,唐玄宗李隆基是个典型的“颜控”,喜欢的都是一等一的美女。杨玉环没有进宫之前,他最宠爱的妃子是武惠妃。武家人似乎不论男女,颜值都很高,武则天被逼宫之后,她的侄子武三思凭着长相俊美,和中宗的韦后勾搭成奸,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容貌也很出众,玄宗一度想立她为后。大臣们一听又来了个姓武的就头疼,生怕武则天的历史会重演,于是一窝蜂地反对,总算打消了玄宗的念头。
这位武惠妃,就是寿王李瑁的母亲,也就是杨玉环的婆婆。
武惠妃活了不到四十岁就去世了,玄宗备感失落。宫中那么多嫔妃,他没有特别钟情的,这个时期的妃子要想侍寝,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投金钱赌博,胜出者可以一沾雨露;一是在头上插满鲜花,玄宗亲自捉来粉蝶,落在谁头上就临幸谁。
这些香艳的小游戏,随着杨玉环的华丽登场而不复再演,她进宫之后,玄宗转而从风流天子变为了痴情帝王,从此只爱她一个人。
杨玉环的美貌就不赘言了,堂堂的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传说中她的美色能够让花草含羞,让人们知道了只要长得美,就算胖也能艳冠群芳。当时高力士为了让玄宗开心遍寻美女,找到了玄宗儿子寿王府上。可见早在做寿王妃时,杨玉环就已经艳名远播。为了遮人眼目,杨玉环进宫之后,还做了一段时间的女道士,道号“太真”。
除了倾国倾城的美貌外,杨玉环还具有杰出的音乐和舞蹈天赋,她和玄宗,是帝皇夫妻中难得的一对艺术家伉俪。
史书称她“善歌舞、通音律”,最擅长的乐器是琵琶和磬,击起磬来泠泠有金石之音,连宫中的乐工都比不上。身段丰腴的她还精通胡旋舞,跳起舞来旋转如风,令人眼花瞭乱。
这对艺术家夫妻最爱做的事就是在宫中大开音乐party,他们共同为后世留下了一曲《霓裳羽衣舞》,相传是玄宗游月宫时聆听仙乐,梦醒后记下了音律,杨玉环同学则编排了舞蹈。唐玄宗吹笛,杨玉环跳霓裳羽衣舞几乎成了杨贵妃电视剧的必备桥段。
色艺双绝算是美人标配了,杨玉环的杀手锏在于她善于撒娇,要是评选最会撒娇的妃子,非玉环莫属。连《旧唐书》都称她“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
那些立志想穿越到后宫做宠妃的女孩子们,不妨来学学杨玉环的撒娇术:
撒娇的第一要术,自然是会逗趣,爱开玩笑,古话叫做“工于谑浪”。古时文人似乎偏爱闷葫芦式的美人,陆放翁曾有诗说“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可唐玄宗这样开朗的皇帝,喜欢的是解语花。
杨家姐妹,都是“工于谑浪”的姑娘,开得起玩笑,三姐虢国夫人就爱和堂堂天子开玩笑,自称“天子阿姨”。杨玉环呢,更是有着一张巧嘴,有次天寒地冻,她叫侍女敲下两块冰条玩耍,玄宗回宫后问她:“你在玩什么呀?”她灵机一动,回答说:“我在玩冰箸呢(冰筷子)。”玄宗乐得直夸她聪明,比喻用得真可爱。
安禄山受宠那会儿,拜玄宗为父,认杨妃为母。有次安禄山刚过了生日三天,杨玉环召他入宫,让人把安禄山当做婴儿放在大澡盆中,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禄山,让宫女们把他放在一个彩轿上抬着,在后宫花园中转来转去,口呼“禄儿、禄儿”嬉戏取乐。
玄宗派人来问,她回答说:“这是给胡儿洗三呢。”玄宗开心极了,赐了她很多金银珠宝,用来“洗三”,从此宫中都叫安禄山为“禄儿”。安禄山也是个会逗趣的,见了玄宗和杨妃,只拜杨妃,不拜玄宗,玄宗问他,他就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胡儿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乐得玄宗哈哈大笑。
这段野史曾经被当成杨玉环与安禄山有染的铁证,其实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淫者见淫,猥亵者见猥亵,有趣者看到的却纯粹只是有趣。杨玉环这样做,贪玩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为了讨玄宗欢心。
杨玉环这样活色生香的美人,真正是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难怪玄宗这么喜欢她,连宫中的牡丹开了,他都对人家说:“哪里比得上我的解语花呢。”还对宫人说:“朕得了杨贵妃,如得至宝。”专门叫人谱了一个曲子,就叫《得宝子》。
撒娇的第二要术,在于善解人意。
关于杨玉环是如何善解人意的,想说两个小故事。
一个故事是“猧儿乱棋局”。杨玉环养有一只宠物狗,品种是康国猧儿,有人考证出其实就是哈巴狗。话说有天,玄宗和他的一个兄弟在下围棋,杨玉环就抱着这只哈巴狗在旁边观战。这天玄宗误走了几招,眼看就要满盘皆输,坐在旁边的杨玉环瞅着他脸色越来越不对劲了,当下心生一计,在小狗屁股上捏了两把,小狗吃疼,纵身跳进了棋盘,把棋局搅得一塌糊涂。
这样做正中玄宗下怀,他可以不动声色地挽回面子了。杨玉环真是聪颖过人,还故意向玄宗兄弟二人道歉,说自己不留心破坏了他们的棋局。玄宗笑着摆手说,不要紧,再来一局就行了。夫妻二人都是演技派,就是苦了陪玄宗下棋的兄弟。
这个桥段流传得相当广,不少闺中女子都学了杨玉环这一招。清朝时有个叫秋芙的女子,和夫君下棋时快要输了,就赶紧抛出了怀中抱着的小狗,成功搅乱了棋局。
还有个故事是关于宫女谢阿蛮的。阿蛮是个会跳《凌波舞》的宫女,杨玉环很喜欢她。一次宫里闹着玩儿,推举杨玉环为师父,姐姐妹妹还有安禄山、阿蛮等人都跟着她学琵琶,号为“琵琶弟子 ”。拜师可是要交学费的,弟子们都送了各种珍玩玉器给她当学费,杨玉环考虑到阿蛮家贫,就偷偷叫来她说:“你没什么可以送给师长的,让我来给你想办法。”她想的办法就是让侍女给了阿蛮一个红粟玉臂支(其实就是红玉手镯),拜师的时候就拿这个糊弄一下,其实是赐给了她。
后来杨玉环自尽后,玄宗召见阿蛮,她拿出这个红玉手镯给玄宗,说是妃子赐给她的。那一刻,他们两个人一定都特别怀念当年那个巧笑嫣然的琵琶师父吧。
对一个微不足道的宫女,都能够如此贴心,可见杨玉环其实是个很善良的人。
如果只有以上两条撒娇之术,足以成就一个有“专房之宠”的妃子,却并不足以成就“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佳话。
杨玉环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她能够平视帝王。玄宗创下了开元盛世的神话,在众多嫔妃心中,那是神一样的存在,可对于杨玉环来说,他不仅是帝王,更是她的夫君。很多时候,她不是向帝王邀宠,而只是向她的夫君撒娇,类似于寻常夫妻一样的撒娇,才是最能打动帝王心的。
玄宗是很享受这种寻常夫妻的情意的,她叫他“三郎”,他叫她“娘子”,七月七日长生殿前,两人携手共对银河,许下了“愿生生世世同为夫妻”的誓言。
她甚至和其他妻子一样,没事就爱喝点小醋,和夫君拌拌嘴斗斗气。有时做得过火了,难免会触怒龙颜。根据史书记载,她曾经两度被赶出过宫。原因不详,一次说是妒悍过度,一次据说是偷吹了宁王的紫玉笛。
善于撒娇的女人总是善于把握住分寸,杨玉环就是这样,她知道皇帝老公的界限在哪里,该任性的时候任性,该婉转的时候就婉转。
头次出宫时,玄宗想她想得茶饭不思,太阳还没下山,就下旨召她回宫了。
第二次出宫时,她一看玄宗这边没动静,连忙剪下一缕秀发,托人带给玄宗,以示请罪之意。玄宗见了,马上召她入宫。
对比起来,那位传说中的梅妃就要固执得多。她被打入冷宫后,玄宗有天念起旧情,特意派人送给她一斛珍珠,她冷冷地写诗谢绝说:“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换了杨玉环,可能就会就坡下驴,重修旧好。当然话说回来,杨玉环这样的女人,怎么也不至于沦落到冷宫去吧。
都说杨玉环红颜祸国,可在我看来,她是个特别单纯的女人,她不像武则天、韦后等人那样权力欲爆棚,想要的只不过是和她的三郎做一对恩爱夫妻罢了。所谓的“媚惑后宫”,只不过是她出于一个女人爱撒娇的本性而已。
可是偌大的宫廷,却容不下一个单纯爱娇的女人。因为宫廷原本就是一个不鼓励真情的地方,帝王一旦动了真情,就容易情令智昏,顾不上国事了,这才是千古以来“红颜祸国”的真相。
杨玉环一生都善解人意,被迫自尽之前仍然对玄宗说:“你好好保重,我有负国恩,死亦无恨。”
她死时年仅38岁,从那以后,沉香亭畔,牡丹依然笑春风,却再也没有那样一朵解语花了。
她的三郎,带着对她的无限思念与歉疚,一个人独活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