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起源于何时
![]() |
过去形成的观点认为甲骨文是最早的古文字,这是仅从眼见为实出发得出的结论。因为甲骨文有实物可见,有历史可证。据最新资料统计,迄今为止,全世界共发现搜集甲骨约16万片,整理出甲骨文字4600多个,可识别字义的字约有1500个。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始,短暂的110年来,众多的海内外学者专家对中国甲骨文的研究表明,甲骨文不仅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宝库,而且是完全成熟的文字体系。甲骨文时代距今至少已有3000多年,在这一历史长河中,甲骨文经历了由金文、篆书、隶书、一直到今天还在沿用的楷书文字的发展演变。由此可以断定,虽然目前还缺乏实物和史料的直接证据,但在甲骨文成熟之前,也一定还有一个更加漫长的文字形成时期。故甲骨文虽然为有史可证的最古老文字,但绝不可能就是中国古文字的源头。
那么,这个源头到底在哪里呢?这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差不多与甲骨文同样古老的《周易》中有这样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意思是说:非常久远之前的氏族领袖伏羲治理天下,上法于天,在慧观中见到天文玄象的自然运行;下法于地,在慧观中获得地气能量滋养万物的道法法则;观察飞禽走兽图纹迹象与大地母亲慈爱、宽容、无私精神相通无间的表现;近取人身内天地的精气神运化,远取万物形质的自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才创造出八个卦象;用八卦来明确演示人与天地万物的神性通达、复归于大道德一的易理;用八卦来取象类比万物逆顺死生、循环反复的情状。
以上论述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易道修身文化,同时也是汉文字的起源所在。应该说,经由儒学之宗孔子编定、历朝历代公认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已经具有不容置疑的历史和文化典籍的权威性。然而,由于长期以来道学修身文化退隐山林,人们将《周易》视为卜筮迷信的思想偏见,众多的研究者缺乏修身实践等原因,对《周易?系辞》中这一极其重要、有关于《周易》来源于伏羲画卦演示易道修身文化记载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或因不能正确解读内涵而简单否定,或因无法理解修身而盲目排斥。只有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内外学习研究易经文化热潮的兴起和不断深入,对中华文明和汉文字的本源始于伏羲八卦的认识才成为研究成果的主流观点。 (德永)
选自熊春锦先生主编的《德道行天下》2011第一册第126页
来源:中国汉字起源于何时 | 德慧智文化传媒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