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奇谭录笔记
村上的伤痛哲学
品川猴里的瑞纪,出自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各方面都无忧无虑,既没值得夸耀的长处,也没特别缺失的短处,她的人生就是中庸的最好诠释(p122)。但就在这种看似风平浪静、无风无雨的晴朗人生之下,却隐藏着一种伤痛,是主人她自己故意避而不见的。这就是她的母亲和姐姐并不爱她,处处表现出厌弃她的行为。瑞纪感受到这一点,但她不愿意正视这种事实,将它塞进心里的小黑洞,永远封存它,让自己相信自己并没被这个家庭厌弃。(p144)
松中优子,家庭富裕,外表出众,成绩优异,为人谦虚,是大家羡慕的对象(p125)。瑞纪说她是全身所有部位都惹人注目的美女。但就是这样一个最不可能与嫉妒心有缘的人,内心却怀揣着嫉妒别人的强烈情感,并最终被这种嫉妒心杀死。(p128)
村上的伤痛哲学则是,每个人都会怀揣伤痛,不管他的外部条件看起来多么不可能与伤痛有缘,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伤口。
松中优子可能用名牌,用那只猴子救了瑞纪一命,假如没有这一役,瑞纪不会承认内心的这块伤痛,久而久之,她可能就会像松中优子那样,无声无息、无缘无故地走向决绝。反而猴子的阐述,令瑞纪在刺痛之后得到释怀。
村上的奇幻情节
瑞纪时不时记不起自己的名字——原来是她的学生时代的名牌被偷了
心理咨导员在九次面谈之后突然找到了原因——她是奇才,她丈夫是土建科长
村上的叙事方法
村上的绝无可能写法:围绕记不起自己名字的病症,把瑞纪生活的方方面面写通透,写得完全找不出病症的原因,也找不出产生这种病症的可能。使读者进入一种更大的困惑:既然毫无可能,为什么还会这样呢?最后轻轻一点:哦,和名字有关的事情倒有一件,就是名牌。至此进入病症原因。
这是作者故意控制素材的写法,在前面描写生活时,作者故意遗漏瑞纪学生时代名牌的事,全力去写其他无关原因的生活。最后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引下,作者放出这个素材。在比例上,造成大与小;在情感上,造成固与垮。
村上的悬念写法:心理咨导员在九次面谈之后,突然对瑞纪说,她忘记名字的原因可能在下星期就能解开,并且是实实在在的,能够摆在桌面上,让瑞纪看到的原因。这不仅对瑞纪,对读者也是一次冲击,因为前面没有相应的铺垫,心理咨导员就突然表示谜底揭开了。
相比于绝无可能写法,悬念写法是完全不给出条件、不给出可能,就强硬地表示有了结果了。
但其实条件和可能在前面已给出,只是作者故意忽视它,到后面再把它与结果的关系挑明。比如这里就是,心理咨导员在前面已经介绍过她丈夫是土建科长,而她自己是个专业能力极强的奇才,洞察出瑞纪的原因可能了。
绝无可能写法:给出各种条件和可能,都导出不会推向这种结果的可能。
悬念写法:没有任何明显条件和可能,突然推出一种结果。
村上的无聊叙事
P69-71 侦探在楼梯间的私叙事,无意义叙事。
村上的扑空叙事
《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三分之二篇幅在写侦探破案的过程,到最后案件破获,与侦探之前的叙事累积毫无关系,叙事扑空。
村上的接受哲学
于是,她将这个新名字作为自身的一部分渐渐接受下来了。(p114)
你说你通过偷取名字,把那里的坏东西连同好东西一起接受下来。
没办法挑挑拣拣,如果其中含有坏东西,我们猴子也得一并接受下来,原封不动地整个收取。(p142)
她明白的只是无论如何自己都必须接受这座岛。一如那位日本血统警察以沉静的语声提示的那样,自己必须原原本本接受这里存在的东西。公平也罢不公平也罢,资格那类东西有也罢没有也罢,都要照样接受。(p51)
村上的描写方法
1、
两个都很难说是多么有创意的名字,也没什么戏剧性。话虽这么说,但也不至于就该在纷纷扰扰的日常生活中被记忆整个抛弃。(p114)
她时不时想不起自己的名字。(p113)——这是我们日常的表达方式。但村上在这里做了新的结构置换。“她”本来是主体,“名字”是客体,但在这一句“名字不该被记忆抛弃”里,“名字”从客体变成了主体,“她—记忆”从主体变成了客体,并且这里“她”被“记忆”置换了。
村上通过对日常表达的语言结构进行解码,然后重新调换位置、更换命名、重置关系,使之成为陌生化的文学语言。
2、
从一年前开始,这个名字突然奔逃起来。这个名字一旦逃脱,她势必作为不是任何人的“一个无名女人”留在世间。当然,就算暂时失去名字,她也作为她而存在于此。(p114)
名字奔逃——把名字作为拟人的主体。
她作为不是任何人的无名女人存在。——把主体、客体、命名等结构清晰分开。描写,就是通过语言,把世界处境之结构重新设置一遍。
3、
往后她将再次同这个名字一起生活下去。进展或许顺利,或许不顺利,但不管怎样,那终究是她的名字,此外别无名字。
此外别无名字。——描写,还可以是通过语言,把尚未被注意的结构挑明。
对她来说,此外没有任何让她思念的东西。(p54)
4、
淳平困意上来了,没办法应答。她出口的话语在夜间空气中失去了作为句子的形状,混杂在葡萄酒轻微的芳香中,悄然抵达他意识的深处。(p102)
如何将抽象、虚拟、无形的事物及关系描写出来?“出口的话语”,是无形有声的事物,
“在夜间空气中失去了作为句子的形状”,也是不可见的过程,“混杂在葡萄酒轻微的芳香中”,可闻无形的事物,不可见的过程,“悄然抵达他意识的深处”,不可见的过程。
5、
这半年时间里,他集中精力写短篇小说。他一边伏案推敲语句,一边心想贵理惠此刻大概也同风一起置身高处。自己面对桌子独自写小说之间,她独自位于比谁都高的地方,并且解掉了安全缆。淳平常常想起她那句话:一旦精神进入高度集中状态,那里便没有恐惧,只有我和风。淳平察觉到了自己开始对贵理惠怀有从不曾在其他女性身上感到的特殊感情。那是轮廓清晰、可摸可触、有纵深度的感情。他还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一感情,但至少不能以其他什么取而代之。纵然再也见不到贵理惠,这一情思也将永远留在他的心间或骨髓那样的地方,他将在身体某处不断感受着贵理惠不在所造成的怅惘。
他一边伏案推敲语句,一边心想贵理惠此刻大概也同风一起置身高处。——这种一天一地的空间感、以及其间的关系。
那是轮廓清晰、可摸可触、有纵深度的感情。——一种感情如何赋予轮廓、质感、空间感。
6、
“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语言。而与此同时,语言则常常需要我们这个中介。没有我们,语言就不具有存在的意义,从而成为永远没有发声机会的语言,而没有发声机会的语言早已不成其为语言。”(p76)
7、
我闭目合身,将意识的焦点对准脑袋里的特定场所。什么也不再想,百分之百把自己托付给时间的流沙,一动不动,任凭流沙把自己带去哪里。(p71)
8、
幸似乎很难成为职业钢琴手,因为她所擅长的仅仅是准确模仿原创作品。把已有的东西按原样弹奏出来是轻而易举的,但不能创作属于自己本身的音乐。即使告诉她随便弹什么都行,她也不晓得弹什么好。每次开始随便弹奏,弹来弹去都还是要模仿什么。(p40)
9、
右腿从膝盖偏上一点那里起没有了,断面凄惨地露出白骨。毫无疑问是她的儿子。脸上已没了表情,看上去好像极为正常地熟睡着,很难认为已经死了。估计有人给修整了表情,仿佛使劲一摇肩就能嘟嘟嚷嚷醒来,一如以往每天早上那样。(p30)
白骨的细节,摇醒的细节,都是非常现实性的、母子性的细节。
品川猴里的瑞纪,出自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各方面都无忧无虑,既没值得夸耀的长处,也没特别缺失的短处,她的人生就是中庸的最好诠释(p122)。但就在这种看似风平浪静、无风无雨的晴朗人生之下,却隐藏着一种伤痛,是主人她自己故意避而不见的。这就是她的母亲和姐姐并不爱她,处处表现出厌弃她的行为。瑞纪感受到这一点,但她不愿意正视这种事实,将它塞进心里的小黑洞,永远封存它,让自己相信自己并没被这个家庭厌弃。(p144)
松中优子,家庭富裕,外表出众,成绩优异,为人谦虚,是大家羡慕的对象(p125)。瑞纪说她是全身所有部位都惹人注目的美女。但就是这样一个最不可能与嫉妒心有缘的人,内心却怀揣着嫉妒别人的强烈情感,并最终被这种嫉妒心杀死。(p128)
村上的伤痛哲学则是,每个人都会怀揣伤痛,不管他的外部条件看起来多么不可能与伤痛有缘,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伤口。
松中优子可能用名牌,用那只猴子救了瑞纪一命,假如没有这一役,瑞纪不会承认内心的这块伤痛,久而久之,她可能就会像松中优子那样,无声无息、无缘无故地走向决绝。反而猴子的阐述,令瑞纪在刺痛之后得到释怀。
村上的奇幻情节
瑞纪时不时记不起自己的名字——原来是她的学生时代的名牌被偷了
心理咨导员在九次面谈之后突然找到了原因——她是奇才,她丈夫是土建科长
村上的叙事方法
村上的绝无可能写法:围绕记不起自己名字的病症,把瑞纪生活的方方面面写通透,写得完全找不出病症的原因,也找不出产生这种病症的可能。使读者进入一种更大的困惑:既然毫无可能,为什么还会这样呢?最后轻轻一点:哦,和名字有关的事情倒有一件,就是名牌。至此进入病症原因。
这是作者故意控制素材的写法,在前面描写生活时,作者故意遗漏瑞纪学生时代名牌的事,全力去写其他无关原因的生活。最后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引下,作者放出这个素材。在比例上,造成大与小;在情感上,造成固与垮。
村上的悬念写法:心理咨导员在九次面谈之后,突然对瑞纪说,她忘记名字的原因可能在下星期就能解开,并且是实实在在的,能够摆在桌面上,让瑞纪看到的原因。这不仅对瑞纪,对读者也是一次冲击,因为前面没有相应的铺垫,心理咨导员就突然表示谜底揭开了。
相比于绝无可能写法,悬念写法是完全不给出条件、不给出可能,就强硬地表示有了结果了。
但其实条件和可能在前面已给出,只是作者故意忽视它,到后面再把它与结果的关系挑明。比如这里就是,心理咨导员在前面已经介绍过她丈夫是土建科长,而她自己是个专业能力极强的奇才,洞察出瑞纪的原因可能了。
绝无可能写法:给出各种条件和可能,都导出不会推向这种结果的可能。
悬念写法:没有任何明显条件和可能,突然推出一种结果。
村上的无聊叙事
P69-71 侦探在楼梯间的私叙事,无意义叙事。
村上的扑空叙事
《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三分之二篇幅在写侦探破案的过程,到最后案件破获,与侦探之前的叙事累积毫无关系,叙事扑空。
村上的接受哲学
于是,她将这个新名字作为自身的一部分渐渐接受下来了。(p114)
你说你通过偷取名字,把那里的坏东西连同好东西一起接受下来。
没办法挑挑拣拣,如果其中含有坏东西,我们猴子也得一并接受下来,原封不动地整个收取。(p142)
她明白的只是无论如何自己都必须接受这座岛。一如那位日本血统警察以沉静的语声提示的那样,自己必须原原本本接受这里存在的东西。公平也罢不公平也罢,资格那类东西有也罢没有也罢,都要照样接受。(p51)
村上的描写方法
1、
两个都很难说是多么有创意的名字,也没什么戏剧性。话虽这么说,但也不至于就该在纷纷扰扰的日常生活中被记忆整个抛弃。(p114)
她时不时想不起自己的名字。(p113)——这是我们日常的表达方式。但村上在这里做了新的结构置换。“她”本来是主体,“名字”是客体,但在这一句“名字不该被记忆抛弃”里,“名字”从客体变成了主体,“她—记忆”从主体变成了客体,并且这里“她”被“记忆”置换了。
村上通过对日常表达的语言结构进行解码,然后重新调换位置、更换命名、重置关系,使之成为陌生化的文学语言。
2、
从一年前开始,这个名字突然奔逃起来。这个名字一旦逃脱,她势必作为不是任何人的“一个无名女人”留在世间。当然,就算暂时失去名字,她也作为她而存在于此。(p114)
名字奔逃——把名字作为拟人的主体。
她作为不是任何人的无名女人存在。——把主体、客体、命名等结构清晰分开。描写,就是通过语言,把世界处境之结构重新设置一遍。
3、
往后她将再次同这个名字一起生活下去。进展或许顺利,或许不顺利,但不管怎样,那终究是她的名字,此外别无名字。
此外别无名字。——描写,还可以是通过语言,把尚未被注意的结构挑明。
对她来说,此外没有任何让她思念的东西。(p54)
4、
淳平困意上来了,没办法应答。她出口的话语在夜间空气中失去了作为句子的形状,混杂在葡萄酒轻微的芳香中,悄然抵达他意识的深处。(p102)
如何将抽象、虚拟、无形的事物及关系描写出来?“出口的话语”,是无形有声的事物,
“在夜间空气中失去了作为句子的形状”,也是不可见的过程,“混杂在葡萄酒轻微的芳香中”,可闻无形的事物,不可见的过程,“悄然抵达他意识的深处”,不可见的过程。
5、
这半年时间里,他集中精力写短篇小说。他一边伏案推敲语句,一边心想贵理惠此刻大概也同风一起置身高处。自己面对桌子独自写小说之间,她独自位于比谁都高的地方,并且解掉了安全缆。淳平常常想起她那句话:一旦精神进入高度集中状态,那里便没有恐惧,只有我和风。淳平察觉到了自己开始对贵理惠怀有从不曾在其他女性身上感到的特殊感情。那是轮廓清晰、可摸可触、有纵深度的感情。他还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一感情,但至少不能以其他什么取而代之。纵然再也见不到贵理惠,这一情思也将永远留在他的心间或骨髓那样的地方,他将在身体某处不断感受着贵理惠不在所造成的怅惘。
他一边伏案推敲语句,一边心想贵理惠此刻大概也同风一起置身高处。——这种一天一地的空间感、以及其间的关系。
那是轮廓清晰、可摸可触、有纵深度的感情。——一种感情如何赋予轮廓、质感、空间感。
6、
“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语言。而与此同时,语言则常常需要我们这个中介。没有我们,语言就不具有存在的意义,从而成为永远没有发声机会的语言,而没有发声机会的语言早已不成其为语言。”(p76)
7、
我闭目合身,将意识的焦点对准脑袋里的特定场所。什么也不再想,百分之百把自己托付给时间的流沙,一动不动,任凭流沙把自己带去哪里。(p71)
8、
幸似乎很难成为职业钢琴手,因为她所擅长的仅仅是准确模仿原创作品。把已有的东西按原样弹奏出来是轻而易举的,但不能创作属于自己本身的音乐。即使告诉她随便弹什么都行,她也不晓得弹什么好。每次开始随便弹奏,弹来弹去都还是要模仿什么。(p40)
9、
右腿从膝盖偏上一点那里起没有了,断面凄惨地露出白骨。毫无疑问是她的儿子。脸上已没了表情,看上去好像极为正常地熟睡着,很难认为已经死了。估计有人给修整了表情,仿佛使劲一摇肩就能嘟嘟嚷嚷醒来,一如以往每天早上那样。(p30)
白骨的细节,摇醒的细节,都是非常现实性的、母子性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