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可以让世界少很多坏人
此刻,点了一杯西柚红茶坐在书店的沙发上,看着一本叫《背着青春去旅行》的书,随手翻翻,信笔记下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作为我可能会去的准备。翻到丽江那一篇,我也终于是想起了7月的单独旅行,严格说来,不算单独,毕竟我是跟了一个团的,但还是很佩服自己的勇气,也算实现梦想了吧。早就想着写点什么,却迟迟未动笔,可能人在记录情感,记录回忆是需要一个合适的外部环境:笔记本、笔、灯光、沙发和所有人都闭嘴的安静,我想我大致如此,写点什么,总是如此娇生惯养。
是否是由于长久未写,笔变顿了,脑子也开始习惯发呆,没那么多“我想着你,而你刚还在身边”的鸡汤感悟。但独处的时候,确实容易成诗,成故事。
回想7月的旅行,说实话,除了香格里拉,并无让我留恋。一直以来,丽江都是文艺小清新的向往,我有自知之明,这并不是我的特征和追求,虽然偶尔我也会装作不食人间烟火,但那是在和合适的心情,合适的氛围下,在我眼里,丽江虽是大多数,却是我的勉强和将就。而我又是一个极因天气影响心情的人,下了到丽江的火车,对,火车,这辈子最恨的交通,已是积攒了一晚上的消极,又被丽江带着凉意的雨浇得不愿再看一处美景。耳边导游得讲解抱怨混杂的声音也从未停过,这让我的期待减了一半。旅途最浪费时间的就是坐车,但最没办法的也是坐车。随着天气的转晴,我的心情也渐渐释然,欣赏吧,起码你来了。
第一站,虎跳峡。上上下下几千级阶梯,也算是没白走,江水倾泻而下,也算是浩浩荡荡。一直说旅行可以改变人的心境,早上持续的“不良反应”也被江水冲走,那是一个你想要张开手臂的地方。
中午过半,我们便要向香格里拉出发,由于地势高,时区靠西,光照依旧很强,但窗外的一切也越发清晰。那里的云是纯白的,也是稀薄的,完全没有“山雨欲来风满”的征兆和威胁,很是单纯。那里的山高得很,但又不具侵略性,可能你会形容它柔和吧。到了一个雪山的观景台,导游便叫我们下车休息,一下车,岂止是美,美得你想不出任何形容词。高山上的风吹着写满经文布旗,空气里也充满了虔诚的信仰。称上几斤当地人在棚内卖的水果,给他们以生活的支持,相信任何人都会毫不吝啬。
到达香格里拉休息的地方已是晚上6点多,全团的人想要体验藏族人民的“风情”,都参加了晚上的“藏民家访”。在我的印象中,藏族人民是一个潇洒、自在的民族,但这并不代表人家就没有规矩。青稞酒、酥油茶,奶酪,你想得到的一件不少,在藏族人民的热情招呼下,你会改变以往对这一群体的观念,他们自然、纯净、像那里的山、那里的云。
第二天,边吸氧边出发去普达措国家公园,那更是一个让人“醉生梦死”的地方。云雾弥漫的属都湖,会让你怀疑自己的眼睛,这竟是现实中的地方。小说家在作品中写下了“消失的地平线”,于是这个美妙的地方也多了个“足以与其相配”的名字——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每一寸光景、每一寸空气夹杂着牛粪和鲜花的味道,都会让人想要闭上眼睛,微笑感受,因为那里,天人合一。辽阔、广袤的草原,让人不忍踩踏,只因那是人“心中的日月”。
走出普达措,已是中午,一伙人吃完午饭便准备返回丽江,与香格里拉导游告别以后,便出发了。说起香格里拉的导游,不得不提,她有着和藏民们一样坚定的信仰、纯净的思想以及毫不掩饰的情绪。一路上她为我们讲述着藏民族的历史风情,知道她很是疲惫,但依旧坚持着那份倔强为我们服务。在餐厅里,她总是最后一个吃饭,细心地为我们清点餐食,不容许有错误,这让我对藏民又有了新的改观,他们的助人为乐从不拐弯抹角,以至于让人有些过意不去。回丽江的那一刻,仁青,对,她的名字叫仁青曲宗,一位活佛为她而取,总觉得是非常适合她的,虽然我不是很清楚它背后的意思。上了大巴车,仁青还在目送我们离开,我也礼貌地向她挥手,原来,香格里拉的人比景更让人眷恋,我也暗自告诉自己,告诉这里的一切,下次我还会来。
一直对这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充满了向往和期待,生活的现实让我怀疑自己,但梦幻的国度,洗净人的心灵。世间有诸多不如意的事,人们常常纠结着,浮躁着,似乎那些负面的情绪就可以改变现状,其实,我们放不下的是自己的追求和情绪。当你置身于香格里拉,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我却无力欣赏”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所以,去一趟香格里拉吧,那里会让这个世界又少一个坏人和一个想不通的人。
晚上6点多左右,我们到达丽江,晚上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行程,难得的清闲。于是,我便一个人打开导航出发去丽江古城,去看一眼它的繁华。天还是亮的,走在路上,还可以看见远处的玉龙雪山,那一座纳西族人民心中的圣山,愿意为爱抛却生命的标志。我向来是一个没有方向感的人,这次也不出我意料,还是迷路了,但在我找路的过程中,我也可算是初步感受了丽江,一种夹在悠闲和繁忙中间的味道。最后,我还是叫了出租车。我顺着人流走街串巷,酒吧里到处是闪烁刺眼的灯光,这和我脑海中的文艺可大相径庭,什么艳遇,什么浪漫,像是小说才有的情节,有想象却不真实。我向来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会没有安全感,所以,花尽力气找出口,疲惫地回到宾馆休息。
来到了第四天,又是一大早,准备出发去往大理古城,金庸笔下的南诏国,有着许多儿女情仇,英雄侠客。可惜,旅游旺季,看的是人,接踵摩肩,真是没什么心情,何况那个十八里铺有着比丽江古城还重的商业气息,可是扫了兴,毕竟刚进大理的地界面对着苍山洱海,我是充满了期待,那一刻也深深体会到跟团游的无奈。以白为信仰,白族在历史长河里创造了百色文化,你会觉得那儿的空气也是纯白的,白色的墙壁配着黑色的瓦,保持着障壁传统,很是工整。
提到大理,当然得说洱海,那是多少未曾到此的“文人墨客”心中的圣景,但当你近距离接触,你会惋惜甚至憎恶人类发展,因为那都是以心灵净土为代价的。同样,洱海变得“只可远观”,远看起来,风景依旧、情感依旧,可当你走近一看,大失所望,心疼地想闭上眼睛,只有当一位白族姑娘,弯着纤纤细腰在洱海边捣衣盥洗,你才会替洱海欣慰,它的景也有人与之相配。
走进大理古城,那沧桑的斑驳城墙,仿佛将我带到那个年代,这座六朝古都,用它的寡淡、浓艳得恰到好处的气息印在了历史这条长河上。由于人太多,又是走马观花,看不到什么实质的风景,最终还是遗憾而归。
有人说,到了大理要多住几天,是啊,这里有太多吸引我的地方,好似人生的三道茶,还有白族姑娘们让人羡慕的纤瘦身材,当然还有在8月未来之时,空气里的桂花香味,我都想细细感受,但谁叫我不是真正的一个人呢?
吃完午饭,我们踏上了去往楚雄的路,行程也越来越接近尾声。
对于楚雄这个地方,我未做过多的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的,也是从导游口中才知道那是彝族的聚居区。那边的街道,那边的路灯都是以似火的红为主,当夜幕降临,我更是对这个地方一见倾心。它有它自己的安静、规律和悠闲,更让我坚定安静方可成景,方可成境,过度的热闹并不适合我及大多数人。那个被射灯照得火红的城门背后,是一条静谧的古街,街道不长,却也有许多形式的小店,但有更吸引人的魅力。在一个拐角处,我走进一处更为开阔的空间,小桥、流水、红灯笼、青砖瓦,可能这就叫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吧。
夜更静了,我满足地回到酒店休息,伴着窗外蟋蟀的叫声,轻轻的那种。
最后一站,昆明,有诸多抱怨,大半的时间都浪费在七彩云南,这个看似好听却十分世俗的地方。之后的石林,人挤人,我也是草草收场。
虽然昆明的那一天少了许多快意,但我还是挺留恋这次旅行的,总感觉想看的没看够,可是没办法,结束的期限还是如期而至了。坐在飞机上,窗外下起了零零星星的小雨,似乎也在为我舍不得。就这样,我的一个人旅行告一段落,却还没有剧终,我相信。
一直渴望着自己有一天能踏上独自的旅程,去我心中梦想的地界想清楚一些事和一些人,更想清楚未来要走的每一步路,很庆幸自己终于是翻开了这本书。浮躁的社会需要会沉淀的人,就如小鸟需要树林,鱼儿需要海洋一样,旅行是我的信仰。或许会有人说,一个人不觉得孤独吗?不会没有安全感吗?当然孤独,当然会没有安全感,可谁生来不孤独,谁的人生会由生到死缺少孤独,我们一个来到世上,也终将一个人离开,而孤独是人生的注解,它使我们壮大,纵然夜阑人静有诸多寂寞无奈,可成大事者向来不怕孤独,这个成大事,当然是指内心的强大,静者方可成境,“我的孤独,虽败犹荣”。至于安全感这东西,没有人给得了,只有你自己感到安全,爱你的人从不会急于表现对你的关怀,而是要你自己默默感受,要你自己打开心房,当你足够强大,你自己便是自己的安全感。
放下你的顾虑,背上背包,去看看吧,正如毕淑敏所说:“旅行的意义在于告诉你这个星球如此美好,而你所知甚少。”于我而言,旅行,便是放下。
![]() |
是否是由于长久未写,笔变顿了,脑子也开始习惯发呆,没那么多“我想着你,而你刚还在身边”的鸡汤感悟。但独处的时候,确实容易成诗,成故事。
回想7月的旅行,说实话,除了香格里拉,并无让我留恋。一直以来,丽江都是文艺小清新的向往,我有自知之明,这并不是我的特征和追求,虽然偶尔我也会装作不食人间烟火,但那是在和合适的心情,合适的氛围下,在我眼里,丽江虽是大多数,却是我的勉强和将就。而我又是一个极因天气影响心情的人,下了到丽江的火车,对,火车,这辈子最恨的交通,已是积攒了一晚上的消极,又被丽江带着凉意的雨浇得不愿再看一处美景。耳边导游得讲解抱怨混杂的声音也从未停过,这让我的期待减了一半。旅途最浪费时间的就是坐车,但最没办法的也是坐车。随着天气的转晴,我的心情也渐渐释然,欣赏吧,起码你来了。
第一站,虎跳峡。上上下下几千级阶梯,也算是没白走,江水倾泻而下,也算是浩浩荡荡。一直说旅行可以改变人的心境,早上持续的“不良反应”也被江水冲走,那是一个你想要张开手臂的地方。
![]() |
中午过半,我们便要向香格里拉出发,由于地势高,时区靠西,光照依旧很强,但窗外的一切也越发清晰。那里的云是纯白的,也是稀薄的,完全没有“山雨欲来风满”的征兆和威胁,很是单纯。那里的山高得很,但又不具侵略性,可能你会形容它柔和吧。到了一个雪山的观景台,导游便叫我们下车休息,一下车,岂止是美,美得你想不出任何形容词。高山上的风吹着写满经文布旗,空气里也充满了虔诚的信仰。称上几斤当地人在棚内卖的水果,给他们以生活的支持,相信任何人都会毫不吝啬。
![]() |
![]() |
到达香格里拉休息的地方已是晚上6点多,全团的人想要体验藏族人民的“风情”,都参加了晚上的“藏民家访”。在我的印象中,藏族人民是一个潇洒、自在的民族,但这并不代表人家就没有规矩。青稞酒、酥油茶,奶酪,你想得到的一件不少,在藏族人民的热情招呼下,你会改变以往对这一群体的观念,他们自然、纯净、像那里的山、那里的云。
第二天,边吸氧边出发去普达措国家公园,那更是一个让人“醉生梦死”的地方。云雾弥漫的属都湖,会让你怀疑自己的眼睛,这竟是现实中的地方。小说家在作品中写下了“消失的地平线”,于是这个美妙的地方也多了个“足以与其相配”的名字——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每一寸光景、每一寸空气夹杂着牛粪和鲜花的味道,都会让人想要闭上眼睛,微笑感受,因为那里,天人合一。辽阔、广袤的草原,让人不忍踩踏,只因那是人“心中的日月”。
![]() |
![]() |
![]() |
走出普达措,已是中午,一伙人吃完午饭便准备返回丽江,与香格里拉导游告别以后,便出发了。说起香格里拉的导游,不得不提,她有着和藏民们一样坚定的信仰、纯净的思想以及毫不掩饰的情绪。一路上她为我们讲述着藏民族的历史风情,知道她很是疲惫,但依旧坚持着那份倔强为我们服务。在餐厅里,她总是最后一个吃饭,细心地为我们清点餐食,不容许有错误,这让我对藏民又有了新的改观,他们的助人为乐从不拐弯抹角,以至于让人有些过意不去。回丽江的那一刻,仁青,对,她的名字叫仁青曲宗,一位活佛为她而取,总觉得是非常适合她的,虽然我不是很清楚它背后的意思。上了大巴车,仁青还在目送我们离开,我也礼貌地向她挥手,原来,香格里拉的人比景更让人眷恋,我也暗自告诉自己,告诉这里的一切,下次我还会来。
一直对这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充满了向往和期待,生活的现实让我怀疑自己,但梦幻的国度,洗净人的心灵。世间有诸多不如意的事,人们常常纠结着,浮躁着,似乎那些负面的情绪就可以改变现状,其实,我们放不下的是自己的追求和情绪。当你置身于香格里拉,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我却无力欣赏”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所以,去一趟香格里拉吧,那里会让这个世界又少一个坏人和一个想不通的人。
晚上6点多左右,我们到达丽江,晚上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行程,难得的清闲。于是,我便一个人打开导航出发去丽江古城,去看一眼它的繁华。天还是亮的,走在路上,还可以看见远处的玉龙雪山,那一座纳西族人民心中的圣山,愿意为爱抛却生命的标志。我向来是一个没有方向感的人,这次也不出我意料,还是迷路了,但在我找路的过程中,我也可算是初步感受了丽江,一种夹在悠闲和繁忙中间的味道。最后,我还是叫了出租车。我顺着人流走街串巷,酒吧里到处是闪烁刺眼的灯光,这和我脑海中的文艺可大相径庭,什么艳遇,什么浪漫,像是小说才有的情节,有想象却不真实。我向来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会没有安全感,所以,花尽力气找出口,疲惫地回到宾馆休息。
来到了第四天,又是一大早,准备出发去往大理古城,金庸笔下的南诏国,有着许多儿女情仇,英雄侠客。可惜,旅游旺季,看的是人,接踵摩肩,真是没什么心情,何况那个十八里铺有着比丽江古城还重的商业气息,可是扫了兴,毕竟刚进大理的地界面对着苍山洱海,我是充满了期待,那一刻也深深体会到跟团游的无奈。以白为信仰,白族在历史长河里创造了百色文化,你会觉得那儿的空气也是纯白的,白色的墙壁配着黑色的瓦,保持着障壁传统,很是工整。
提到大理,当然得说洱海,那是多少未曾到此的“文人墨客”心中的圣景,但当你近距离接触,你会惋惜甚至憎恶人类发展,因为那都是以心灵净土为代价的。同样,洱海变得“只可远观”,远看起来,风景依旧、情感依旧,可当你走近一看,大失所望,心疼地想闭上眼睛,只有当一位白族姑娘,弯着纤纤细腰在洱海边捣衣盥洗,你才会替洱海欣慰,它的景也有人与之相配。
![]() |
走进大理古城,那沧桑的斑驳城墙,仿佛将我带到那个年代,这座六朝古都,用它的寡淡、浓艳得恰到好处的气息印在了历史这条长河上。由于人太多,又是走马观花,看不到什么实质的风景,最终还是遗憾而归。
有人说,到了大理要多住几天,是啊,这里有太多吸引我的地方,好似人生的三道茶,还有白族姑娘们让人羡慕的纤瘦身材,当然还有在8月未来之时,空气里的桂花香味,我都想细细感受,但谁叫我不是真正的一个人呢?
![]() |
吃完午饭,我们踏上了去往楚雄的路,行程也越来越接近尾声。
对于楚雄这个地方,我未做过多的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的,也是从导游口中才知道那是彝族的聚居区。那边的街道,那边的路灯都是以似火的红为主,当夜幕降临,我更是对这个地方一见倾心。它有它自己的安静、规律和悠闲,更让我坚定安静方可成景,方可成境,过度的热闹并不适合我及大多数人。那个被射灯照得火红的城门背后,是一条静谧的古街,街道不长,却也有许多形式的小店,但有更吸引人的魅力。在一个拐角处,我走进一处更为开阔的空间,小桥、流水、红灯笼、青砖瓦,可能这就叫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吧。
夜更静了,我满足地回到酒店休息,伴着窗外蟋蟀的叫声,轻轻的那种。
最后一站,昆明,有诸多抱怨,大半的时间都浪费在七彩云南,这个看似好听却十分世俗的地方。之后的石林,人挤人,我也是草草收场。
虽然昆明的那一天少了许多快意,但我还是挺留恋这次旅行的,总感觉想看的没看够,可是没办法,结束的期限还是如期而至了。坐在飞机上,窗外下起了零零星星的小雨,似乎也在为我舍不得。就这样,我的一个人旅行告一段落,却还没有剧终,我相信。
一直渴望着自己有一天能踏上独自的旅程,去我心中梦想的地界想清楚一些事和一些人,更想清楚未来要走的每一步路,很庆幸自己终于是翻开了这本书。浮躁的社会需要会沉淀的人,就如小鸟需要树林,鱼儿需要海洋一样,旅行是我的信仰。或许会有人说,一个人不觉得孤独吗?不会没有安全感吗?当然孤独,当然会没有安全感,可谁生来不孤独,谁的人生会由生到死缺少孤独,我们一个来到世上,也终将一个人离开,而孤独是人生的注解,它使我们壮大,纵然夜阑人静有诸多寂寞无奈,可成大事者向来不怕孤独,这个成大事,当然是指内心的强大,静者方可成境,“我的孤独,虽败犹荣”。至于安全感这东西,没有人给得了,只有你自己感到安全,爱你的人从不会急于表现对你的关怀,而是要你自己默默感受,要你自己打开心房,当你足够强大,你自己便是自己的安全感。
放下你的顾虑,背上背包,去看看吧,正如毕淑敏所说:“旅行的意义在于告诉你这个星球如此美好,而你所知甚少。”于我而言,旅行,便是放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