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
趴在超市收银台上,郑知滑着手机,脑子里乱轰轰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忽然他下了一个决心,明天去北京耍几天吧。
就这么定了。
于是九点下班的时候,他和老板请了明后三天的假,从老板娘手里接过这周的工钱,165元整,风风火火地回了宿舍开始收拾行李。
外套袜子、水杯纸巾;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一个背包就能装下。
早上醒来轻手轻脚地收拾好自己,拎起包说走就走,一个人从天津坐了周五正午的城际,去了北京。
行程也没规划,路线也没查好,迅速地、悄悄地,在谁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半小时后,郑知踏上了北京南站的水泥地。
千万人熙熙攘攘,从郑知身边穿过,面无表情。郑知紧了紧背包带子;勒在穿着无袖背心的胳膊上有点痛;跟上人流走了出去。
买地铁票的时候,看着路线图琢磨了半天,在排在后面的大妈的催促下买了到西单的票——去感受一下北京有钱人的生活。
四号线上弥漫着淡淡的脚臭味,似有若无,像是雨夜丁香花静悄悄的盛开。郑知拨开一颗薄荷糖塞进嘴里。
到了就后悔了;或者说失望。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郑知酸溜溜地想着。
一块面包可以让自己去自助餐厅饕餮一顿;一件针织衫的价格是自己一学期的生活费;一双运动鞋可以让自己坐上去洛杉矶的头等舱,顺便叫上一瓶香槟酒……
刷了刷大悦城快得超速的无线查了查地铁路线,掏了一块钱买了块路过日料店里的特价寿司,郑知打算去重返四号线,去圆明园感受一下历史氛围;毕竟文艺青年都是比较穷的,反过来说或许也能成立……吧
总之,郑知在被看门大妈提醒后掏了腰包买了学生半价门票时,就被四九城的无耻给深深震撼了。
不过一个大一点的公园而已,在郑知看来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不过是为了让宅男皇帝能在京城好好呆着不要老是想着翘班下江南出去闲逛鬼混而仿造的江南园林而已,自己一个南方人来北方逛南方园林已经是愚蠢至极了,居然还要收费……
慢悠悠走到园子另一头,想看看列强们在百年前到底都干了些啥,让郑知这个突然在此刻晋升为爱国志士的小愤青感受祖国屈辱史,居然也要收费……
待夜色降临,滚出圆明园的时候郑知发现之前那位有原则的大妈已经失去踪影,大铁门狰狞地大敞着,像是在欢送自己这个掏了钱逛公园的傻逼,又像是在嘲笑这个没见过大北方的婉约柔情的南方蛮夷。
土包子郑知只好抱头鼠窜,坐上去雍和宫的地铁。
当然不是去雍和宫玩,大京城的景点四五点就关闭了,郑知是去雍和宫旁的一家青旅入住。
靠着务必便捷的网络,郑知赶上了最后一张床位,铺好被单,刚躺上就弹了起来——好饿。
门口的烤串刚摆出谈,要了二十串羊肉串,肥厚相间,吃得满嘴流油。
第二日睁眼,已是巳时。才来京城一日,就已染上了纨绔的作风,这样不好。
郑知软绵绵地谴责了自己几句,就出门上雍和宫遛遛了。
周六的人流量已是非常可观,人群拥堵恐惧症晚期患者的郑知屹立在售票口掏着裤兜儿里的零钱,有点不知所措地和身后那群不只是前来上香还是前来野餐的旅游团大军单方面对峙着。
最后郑知举起白旗,表示自己十分无害,迅速掏钱买了门票直冲院内。身后的门卫身嘶力竭得:“游客们请有秩序入场,一个一个进行安检,请不要拥堵……”
来之前也没想到雍和宫是礼佛用的,恨自己高中历史没学好,郑知倒也随遇而安。领了一盒免费的香,嗅一嗅,果然很香。
然而手里端着三支香的郑知发现自己还是太甜太年轻了。
身为新一代在马哲列宁邓江各位大佬的思想下熏陶长大的坚定无神论者郑知,从来也不知道上香是要五体投地跪伏在地磕上十七八个响头的。
他有些惊恐,颤巍巍地把手上三支香小心翼翼查到巨大的香炉里,盯着那慢悠悠飘起的烟,好像真的有着某种脱离红尘的缥缈,十分高洁,也并不是雾霾的成因之一了。
一笼包子保证了接下来的旅途有了充足的能源,郑知回青旅退了房,义无反顾地背上行囊,决定了今晚就这样流浪到天明;不过是为了省下一晚65又涨价了的房费而已。
总之文艺穷逼郑知晃悠悠地荡到了附近的国子监,感受了一下自己身为学渣学粉学沫学冷的负罪感,毫无压力地穿过小门又去欣赏了下孔庙的韵味;还没有自己南方老家那座娇小玲珑的孔氏南宗家庙有韵味。
默默心疼了下自己又付出的若干门票费用,郑知又买了两个红艳艳的大苹果补充一下自己大概可能或许有些缺乏的维生素,当然也是打折的。
也没法削皮,用了公厕的水冲了冲,直接上嘴一大口,酸倒了牙——秋天的苹果啊……
下午的行程原是去恭王府感受世纪土豪的,可惜实在太没紧迫感的郑知,硬生生错过了入馆时间,只好退而求其次,让自己去什刹海的酒吧陶冶一下文艺的心灵。
看日头还早就计划从四十二条走去南锣鼓巷,可惜高估了帝都人民的指路能力,也低估了自己的路痴程度,只好坐上地铁倒了两站,来到了每个城市都有的那条古枫商业街。
人群拥挤,摩肩接踵,在这样的时刻,不是一个独自旅行的孤单背包客感受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而是扒手大哥们桀桀偷笑的时候,必须打好十二万分警惕,保护好随身财物的贞洁——来自于一个被人从口袋里摸去手机的傻帽的心声。
总之也是厌烦这些千篇一律的“特色小吃店”,也不理解那些“大约是第一次”的人们的心情,钻进小胡同里就出不来的郑知,今天也是又蠢又萌。
出了巷子,在一家日料店吃了一顿昂贵的家常便饭,也吃掉了今天“可能或许”的住宿费。
去后海的拐角,略微沙哑的男声在汽车停靠站后面响起,带着羁旅的疲倦与风尘。转过弯,一群路人围着一个穿着黑色皮夹克的长发男人,话筒前的吉他箱子里,堆满了纸币,五颜六色的,和昏黄的路灯相印成趣。
“我们在这寻找,也在这死去。”
诶哟,“死去”什么的,吓死宝宝了。
打开手机一查歌词,原来是“失去”。
真是对不起头条峰。
郑知如是想到。
夜色中的后海,迷惑着愚蠢的凡人,又用“最低消费”拒穷人于千里之外。
穷逼如郑知,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路过那些唱着动人歌曲的酒吧,间或驻足观赏钢管舞娘的动人身姿,然后在保安或冷漠或鄙视的目光中晃悠悠地离开。
不过说起来,保安大哥们的身材都好赞!只有一整块腹肌的郑知略有些小羡慕。
遇上的德国小哥也只能用中文交谈,白瞎了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和一学期的德语入门了。
无颜面对小初高老师的郑知,羞愧地想要一头钻进后海的绿藻水里。
晃荡晃荡,号称不夜场的后海酒吧,也闭了一大半。
没心没肺如郑知,也逐渐感受到了一点孤单。
窝在酒吧门口的沙发椅上,沐浴着京城秋夜凉爽的寒风,穿着一条无袖裹着件长袖皮肤短款风衣的郑知,冻成了一条死狗。
也没见到周日清晨的朝阳。
那天恰好是2015年的中秋。
就这么定了。
于是九点下班的时候,他和老板请了明后三天的假,从老板娘手里接过这周的工钱,165元整,风风火火地回了宿舍开始收拾行李。
外套袜子、水杯纸巾;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一个背包就能装下。
早上醒来轻手轻脚地收拾好自己,拎起包说走就走,一个人从天津坐了周五正午的城际,去了北京。
行程也没规划,路线也没查好,迅速地、悄悄地,在谁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半小时后,郑知踏上了北京南站的水泥地。
千万人熙熙攘攘,从郑知身边穿过,面无表情。郑知紧了紧背包带子;勒在穿着无袖背心的胳膊上有点痛;跟上人流走了出去。
买地铁票的时候,看着路线图琢磨了半天,在排在后面的大妈的催促下买了到西单的票——去感受一下北京有钱人的生活。
四号线上弥漫着淡淡的脚臭味,似有若无,像是雨夜丁香花静悄悄的盛开。郑知拨开一颗薄荷糖塞进嘴里。
到了就后悔了;或者说失望。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郑知酸溜溜地想着。
一块面包可以让自己去自助餐厅饕餮一顿;一件针织衫的价格是自己一学期的生活费;一双运动鞋可以让自己坐上去洛杉矶的头等舱,顺便叫上一瓶香槟酒……
刷了刷大悦城快得超速的无线查了查地铁路线,掏了一块钱买了块路过日料店里的特价寿司,郑知打算去重返四号线,去圆明园感受一下历史氛围;毕竟文艺青年都是比较穷的,反过来说或许也能成立……吧
总之,郑知在被看门大妈提醒后掏了腰包买了学生半价门票时,就被四九城的无耻给深深震撼了。
不过一个大一点的公园而已,在郑知看来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不过是为了让宅男皇帝能在京城好好呆着不要老是想着翘班下江南出去闲逛鬼混而仿造的江南园林而已,自己一个南方人来北方逛南方园林已经是愚蠢至极了,居然还要收费……
慢悠悠走到园子另一头,想看看列强们在百年前到底都干了些啥,让郑知这个突然在此刻晋升为爱国志士的小愤青感受祖国屈辱史,居然也要收费……
待夜色降临,滚出圆明园的时候郑知发现之前那位有原则的大妈已经失去踪影,大铁门狰狞地大敞着,像是在欢送自己这个掏了钱逛公园的傻逼,又像是在嘲笑这个没见过大北方的婉约柔情的南方蛮夷。
土包子郑知只好抱头鼠窜,坐上去雍和宫的地铁。
当然不是去雍和宫玩,大京城的景点四五点就关闭了,郑知是去雍和宫旁的一家青旅入住。
靠着务必便捷的网络,郑知赶上了最后一张床位,铺好被单,刚躺上就弹了起来——好饿。
门口的烤串刚摆出谈,要了二十串羊肉串,肥厚相间,吃得满嘴流油。
第二日睁眼,已是巳时。才来京城一日,就已染上了纨绔的作风,这样不好。
郑知软绵绵地谴责了自己几句,就出门上雍和宫遛遛了。
周六的人流量已是非常可观,人群拥堵恐惧症晚期患者的郑知屹立在售票口掏着裤兜儿里的零钱,有点不知所措地和身后那群不只是前来上香还是前来野餐的旅游团大军单方面对峙着。
最后郑知举起白旗,表示自己十分无害,迅速掏钱买了门票直冲院内。身后的门卫身嘶力竭得:“游客们请有秩序入场,一个一个进行安检,请不要拥堵……”
来之前也没想到雍和宫是礼佛用的,恨自己高中历史没学好,郑知倒也随遇而安。领了一盒免费的香,嗅一嗅,果然很香。
然而手里端着三支香的郑知发现自己还是太甜太年轻了。
身为新一代在马哲列宁邓江各位大佬的思想下熏陶长大的坚定无神论者郑知,从来也不知道上香是要五体投地跪伏在地磕上十七八个响头的。
他有些惊恐,颤巍巍地把手上三支香小心翼翼查到巨大的香炉里,盯着那慢悠悠飘起的烟,好像真的有着某种脱离红尘的缥缈,十分高洁,也并不是雾霾的成因之一了。
一笼包子保证了接下来的旅途有了充足的能源,郑知回青旅退了房,义无反顾地背上行囊,决定了今晚就这样流浪到天明;不过是为了省下一晚65又涨价了的房费而已。
总之文艺穷逼郑知晃悠悠地荡到了附近的国子监,感受了一下自己身为学渣学粉学沫学冷的负罪感,毫无压力地穿过小门又去欣赏了下孔庙的韵味;还没有自己南方老家那座娇小玲珑的孔氏南宗家庙有韵味。
默默心疼了下自己又付出的若干门票费用,郑知又买了两个红艳艳的大苹果补充一下自己大概可能或许有些缺乏的维生素,当然也是打折的。
也没法削皮,用了公厕的水冲了冲,直接上嘴一大口,酸倒了牙——秋天的苹果啊……
下午的行程原是去恭王府感受世纪土豪的,可惜实在太没紧迫感的郑知,硬生生错过了入馆时间,只好退而求其次,让自己去什刹海的酒吧陶冶一下文艺的心灵。
看日头还早就计划从四十二条走去南锣鼓巷,可惜高估了帝都人民的指路能力,也低估了自己的路痴程度,只好坐上地铁倒了两站,来到了每个城市都有的那条古枫商业街。
人群拥挤,摩肩接踵,在这样的时刻,不是一个独自旅行的孤单背包客感受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而是扒手大哥们桀桀偷笑的时候,必须打好十二万分警惕,保护好随身财物的贞洁——来自于一个被人从口袋里摸去手机的傻帽的心声。
总之也是厌烦这些千篇一律的“特色小吃店”,也不理解那些“大约是第一次”的人们的心情,钻进小胡同里就出不来的郑知,今天也是又蠢又萌。
出了巷子,在一家日料店吃了一顿昂贵的家常便饭,也吃掉了今天“可能或许”的住宿费。
去后海的拐角,略微沙哑的男声在汽车停靠站后面响起,带着羁旅的疲倦与风尘。转过弯,一群路人围着一个穿着黑色皮夹克的长发男人,话筒前的吉他箱子里,堆满了纸币,五颜六色的,和昏黄的路灯相印成趣。
“我们在这寻找,也在这死去。”
诶哟,“死去”什么的,吓死宝宝了。
打开手机一查歌词,原来是“失去”。
真是对不起头条峰。
郑知如是想到。
夜色中的后海,迷惑着愚蠢的凡人,又用“最低消费”拒穷人于千里之外。
穷逼如郑知,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路过那些唱着动人歌曲的酒吧,间或驻足观赏钢管舞娘的动人身姿,然后在保安或冷漠或鄙视的目光中晃悠悠地离开。
不过说起来,保安大哥们的身材都好赞!只有一整块腹肌的郑知略有些小羡慕。
遇上的德国小哥也只能用中文交谈,白瞎了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和一学期的德语入门了。
无颜面对小初高老师的郑知,羞愧地想要一头钻进后海的绿藻水里。
晃荡晃荡,号称不夜场的后海酒吧,也闭了一大半。
没心没肺如郑知,也逐渐感受到了一点孤单。
窝在酒吧门口的沙发椅上,沐浴着京城秋夜凉爽的寒风,穿着一条无袖裹着件长袖皮肤短款风衣的郑知,冻成了一条死狗。
也没见到周日清晨的朝阳。
那天恰好是2015年的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