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ant an adventure!
我到底遇到了多少棒呆了的人呢?和诗诗姐一切徒步行走沙漠,翻越鸣沙山,也遭遇了美国怪老头的纠缠;火车上遇到了跟我表白的藏族小伙,也遇到了志趣相投的荷兰女律师;和刘喆姐姐在冰天雪地里穿越大峡谷,和加拿大姑娘Kitty用双脚丈量丹霞地貌,以及和法国姑娘Bene一起谈天说地,夜晚游荡,感受着这片土地,这里的风土人情,可惜没有兑现一起晚上喝啤酒的承诺。也要感谢那晚广东couple的款待,一桌人粤语英语普通话打着圈地交流,太tm有趣了!喜欢你们带着粤语腔的普通话,就像我喜欢带有法语腔的英语~Bene,also love the way you speak English with French accent☺️ 哈哈,当然还要感谢绪哥肯一路跟我微信上唠嗑那么多,一路听我发牢骚,也让我明白了一些事。哈哈,绪哥可是意大利混血小帅哥,大家快去关注他微博呀👏🏻👏🏻👏🏻
别人说我一路精彩,确实这样,快乐惊险遗憾失望几乎都全了。
遇到的每个人一得知我20岁,一个人,来这种地方,都很惊讶。就像刘喆姐姐所说,‘’20岁的小姑娘,有几个会一个人跑到这种贫瘠荒芜的地方,10个里面有一个不错了。‘’ 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很年轻,还有很多等着我去经历、去发现、去探索、去追寻。然而原谅我看谁都觉得跟我一样大,可一个个竟然都上班了,还把几个30多的看成20岁的😂
说起大西北这个地方,当我告诉朋友们我要一个人来的时候,大家又担心又不理解。这么贫瘠的地方,来了干嘛?为什么不去看江南的秀丽景象?为什么不去看国外的大片繁华?为什么不去小岛惬意度假?为什么不去吃吃喝喝逛逛,一路买买买?为什么要一个人?为什么在大三这么关键的一年做出这么冲动的决定?
没错,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和普罗大众眼中的优美,我也该好好准备,好好学雅思,我并不是没有方向。可我仍觉得自己要被枯燥乏味给淹没。就像Revolutionary Road里的Kate Winslet选择用自杀的方式,从索然无味的生活中解脱一样。
我曾接了自己作为模特(好吧,之前签了家公司却一直懒得去)的第一个活动,或许也是最后一个,虽然这个活动让我很不舒服,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尝试以这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方式让自己不要再无病呻吟,或是因为点小挫折小忧伤不可自拔。收获确实是有的,却不能解决一切。
我觉得我得想办法走出来,我得重新找到生活下去的勇气。
我的内心有一种冲动,我想去遥远的地方,饱经沧桑,雄奇壮丽,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江南水乡的期期艾艾,我想去看沙漠、戈壁和荒漠,绵延不绝的山体和粗粝雄浑、开阔宏大的景象。
想看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想体会“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豁达胸怀;想品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苍凉悲壮;想感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慷慨激昂。
可能是因为我性格像个男孩子,偏爱这种阳刚之美,也或许因为在我看来,生活一团糟时不该去温婉秀美的地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当我在脑海里勾勒出这片景象时,恰巧又被这样一段文字吸引:
如果哪一天你心情失落到觉得生活很没意思,就去大西北看看。那茫茫的戈壁滩,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会让你在瞬间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那些所谓的困难、挫折在这广袤的天地间,原来都是那么不足为奇。
就像灵魂被召唤一样, 我决定追随内心的冲动。
果不其然,这里没让我失望。这片土地有承载了历史厚重感的人文景观,也有历经千万年的饱经沧桑的鬼斧神工。
的确,落后贫瘠和许多当地人及游客的一些很没素质的行为,粗糙难吃的食物,让人无法忍受,到这儿来没吃过一顿好饭,尽管吃了很多所谓的当地名吃。这里的省会城市,我感觉甚至不如襄阳,然而,这里却有区别于大城市的自然风光,又有不同于绿水青山的磅礴沧桑。
辽阔、广远、大气、磅礴、雄浑、壮观、险峻……这些词远不能形容。可能是我语言匮乏,我感觉任何华丽的辞藻在大自然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任何语言都无法准确描绘这里的壮美。
我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希望可以将所有景色留下来,然而看了几张照片后,我发现无法将眼前波澜壮阔的景象完全呈现出来。我决定放弃,不再疯狂地拍照,破坏看风景的心情,只是静静地享受着当下,感受眼前和自我,聆听内心深处。照片再美,没有眼前的景色美。
同时我也明白了,只有经历一些事,对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的理解,才能被一些景象打动。小时候的我是无法欣赏这种美的。
这种美,美到看了之后整个人的视野和心胸都会开阔。石峰、石柱、岩穴、丹崖、山脉、丘陵,广阔的蓝天和状似飞天壁画的云卷云舒,震撼人心,摄人心魄。高中在地理课上看过图片,听Mary讲过地貌及形成原理和过程,当时并未觉得多美,也不感兴趣,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但当我真的置身其中,亲眼目睹的时候,才真的被震撼到了,甚至心里涌出一种感动。就像Kitty 说的那样, only when you 【are】 in,can you see how impressive the landscape is 哈哈,跟我讲的时候特别强调了are.
“在家里周游世界”这种说法我是很不赞同的。
我用双脚丈量了鸣沙山,爬了5座沙丘,没有骑骆驼,坐观光车,坐滑翔翼。攀爬了丹霞地貌,大峡谷。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雄奇。
在丹霞的时候,我和Kitty 舍弃了大巴,徒步行走在山体之间、盘旋路上。在鸣沙山的时候,错过了站在制高点看日落的余晖如何洒遍整片沙丘、给她披上绚丽彩纱的景象,但是没看到日落却看到了月出,中秋之夜的鸣沙山也很美,月牙泉的彩灯都亮了起来。很美,在那里也待到很晚。
毛姆说:根本没有灵感这回事,你必须上路,必须是个情人。
我想“情人”应该指的是“有情怀的旅人”。
而大西北的人犹如大西北的风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尽管粗糙,然而,雄浑辽阔的山川地貌和饱经沧桑的黄土地,赋予了这里的人豪爽大方、敦厚朴实的性格。 人景合一,大概如此。
我们不能妄想一次旅行、一番美景、一段谈话就能解救我们,然而,它确实能使我们有所不同。
然而真正让我成长的,应该是一个人旅行,以及遇到的能让自己受益良多的人。
一个人旅行,得自己面对很多突发状况,独立解决很多问题。一路上不知遇到了多少惊险。当然,也可以很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看自己喜欢的风景,吃自己感兴趣的食物,想自己的心事。不用妥协,不用耗费更多精力在别人身上。
更重要的是,也留给了自己足够多的时间去了解和发现自我。To discovery the world,to learn about myself.
我想自己爱上了solo travel.
猛然间想起高三Maria送我的那本关于作者一个人去北欧、坐上长途火车,途径蒙古、俄罗斯时,一路惊险刺激的书。不敢说感同身受,但好在有些共鸣,比如说,solo travel is so fucking goooood!
It's just a beginning, I will achieve my goal to travel around the Europe. 没错,这次只是小小的尝试。
同样的,这些突发状况和Bene、Kitty 的交流,让我真正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任性、孩子气。
发了条朋友圈“多少中国孩子既想要美国式自由,又想要中国式宠爱”,其实说的就是我自己,我一边“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一边想要自由,叫嚣着父母专制独裁,束缚着我,安排我的人生。
事实上,如果我想要自由,想要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就不该让父母为我买单,如果想要安稳舒适的生活,就该安然接受他们的安排和管制。
梦想是自己的,期望是父母的,如果不统一,凭什么要让他们来帮我完成。
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生活、还有未来负责。自己选的路,好坏自己承担;想要被保护,就该服人管。
我太任性,向他们索要一切,还叛逆抱怨。
Bene在11月之后就要辞职,开始她的gap year ,她在巴黎的6年和上海的做着同样的工作,或许到了她找寻自我和探索世界的时候了。她依然需要在旅途中考虑很多现实因素和意见安排,如果不能找到想做的事,依然可能陷入原来的困境,为了高薪做着不爱的工作。
不过Kitty的 volunteer program 结束后不久,也能实现她回香港学习汉语、去台湾工作、再走遍中国的想法了,即使她需要先把只剩几个月的房贷还清。
即使你并不是the great rich,你依然有办法看你想看的风景,做你想做的事,依然可以开心快乐,依然可以艺术地生活,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You can do whatever the hell you wanna do,can be whatever the hell you want to be.
我想追寻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也会毫不动摇地成为我自己。不去耗费精力取悦不相干的人,扮演别人眼中的
完美形象。我不知道对不对,可是这次旅程告诉我,爱我的人爱的是真实的我。This is the real,this is me.Now I found who I am,there's no way to hold it in.No more hiding who I want to be.This is me.
嗯,这是这次旅途带给我的。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只有亲身经历一些事,才能真正明白一些道理。
或许,这也是我的gap year 。
I want an adventure!
别人说我一路精彩,确实这样,快乐惊险遗憾失望几乎都全了。
遇到的每个人一得知我20岁,一个人,来这种地方,都很惊讶。就像刘喆姐姐所说,‘’20岁的小姑娘,有几个会一个人跑到这种贫瘠荒芜的地方,10个里面有一个不错了。‘’ 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很年轻,还有很多等着我去经历、去发现、去探索、去追寻。然而原谅我看谁都觉得跟我一样大,可一个个竟然都上班了,还把几个30多的看成20岁的😂
说起大西北这个地方,当我告诉朋友们我要一个人来的时候,大家又担心又不理解。这么贫瘠的地方,来了干嘛?为什么不去看江南的秀丽景象?为什么不去看国外的大片繁华?为什么不去小岛惬意度假?为什么不去吃吃喝喝逛逛,一路买买买?为什么要一个人?为什么在大三这么关键的一年做出这么冲动的决定?
没错,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和普罗大众眼中的优美,我也该好好准备,好好学雅思,我并不是没有方向。可我仍觉得自己要被枯燥乏味给淹没。就像Revolutionary Road里的Kate Winslet选择用自杀的方式,从索然无味的生活中解脱一样。
我曾接了自己作为模特(好吧,之前签了家公司却一直懒得去)的第一个活动,或许也是最后一个,虽然这个活动让我很不舒服,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尝试以这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方式让自己不要再无病呻吟,或是因为点小挫折小忧伤不可自拔。收获确实是有的,却不能解决一切。
我觉得我得想办法走出来,我得重新找到生活下去的勇气。
我的内心有一种冲动,我想去遥远的地方,饱经沧桑,雄奇壮丽,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江南水乡的期期艾艾,我想去看沙漠、戈壁和荒漠,绵延不绝的山体和粗粝雄浑、开阔宏大的景象。
想看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想体会“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豁达胸怀;想品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苍凉悲壮;想感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慷慨激昂。
可能是因为我性格像个男孩子,偏爱这种阳刚之美,也或许因为在我看来,生活一团糟时不该去温婉秀美的地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当我在脑海里勾勒出这片景象时,恰巧又被这样一段文字吸引:
如果哪一天你心情失落到觉得生活很没意思,就去大西北看看。那茫茫的戈壁滩,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会让你在瞬间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那些所谓的困难、挫折在这广袤的天地间,原来都是那么不足为奇。
就像灵魂被召唤一样, 我决定追随内心的冲动。
果不其然,这里没让我失望。这片土地有承载了历史厚重感的人文景观,也有历经千万年的饱经沧桑的鬼斧神工。
的确,落后贫瘠和许多当地人及游客的一些很没素质的行为,粗糙难吃的食物,让人无法忍受,到这儿来没吃过一顿好饭,尽管吃了很多所谓的当地名吃。这里的省会城市,我感觉甚至不如襄阳,然而,这里却有区别于大城市的自然风光,又有不同于绿水青山的磅礴沧桑。
辽阔、广远、大气、磅礴、雄浑、壮观、险峻……这些词远不能形容。可能是我语言匮乏,我感觉任何华丽的辞藻在大自然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任何语言都无法准确描绘这里的壮美。
我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希望可以将所有景色留下来,然而看了几张照片后,我发现无法将眼前波澜壮阔的景象完全呈现出来。我决定放弃,不再疯狂地拍照,破坏看风景的心情,只是静静地享受着当下,感受眼前和自我,聆听内心深处。照片再美,没有眼前的景色美。
同时我也明白了,只有经历一些事,对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的理解,才能被一些景象打动。小时候的我是无法欣赏这种美的。
这种美,美到看了之后整个人的视野和心胸都会开阔。石峰、石柱、岩穴、丹崖、山脉、丘陵,广阔的蓝天和状似飞天壁画的云卷云舒,震撼人心,摄人心魄。高中在地理课上看过图片,听Mary讲过地貌及形成原理和过程,当时并未觉得多美,也不感兴趣,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但当我真的置身其中,亲眼目睹的时候,才真的被震撼到了,甚至心里涌出一种感动。就像Kitty 说的那样, only when you 【are】 in,can you see how impressive the landscape is 哈哈,跟我讲的时候特别强调了are.
“在家里周游世界”这种说法我是很不赞同的。
我用双脚丈量了鸣沙山,爬了5座沙丘,没有骑骆驼,坐观光车,坐滑翔翼。攀爬了丹霞地貌,大峡谷。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雄奇。
在丹霞的时候,我和Kitty 舍弃了大巴,徒步行走在山体之间、盘旋路上。在鸣沙山的时候,错过了站在制高点看日落的余晖如何洒遍整片沙丘、给她披上绚丽彩纱的景象,但是没看到日落却看到了月出,中秋之夜的鸣沙山也很美,月牙泉的彩灯都亮了起来。很美,在那里也待到很晚。
毛姆说:根本没有灵感这回事,你必须上路,必须是个情人。
我想“情人”应该指的是“有情怀的旅人”。
而大西北的人犹如大西北的风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尽管粗糙,然而,雄浑辽阔的山川地貌和饱经沧桑的黄土地,赋予了这里的人豪爽大方、敦厚朴实的性格。 人景合一,大概如此。
我们不能妄想一次旅行、一番美景、一段谈话就能解救我们,然而,它确实能使我们有所不同。
然而真正让我成长的,应该是一个人旅行,以及遇到的能让自己受益良多的人。
一个人旅行,得自己面对很多突发状况,独立解决很多问题。一路上不知遇到了多少惊险。当然,也可以很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看自己喜欢的风景,吃自己感兴趣的食物,想自己的心事。不用妥协,不用耗费更多精力在别人身上。
更重要的是,也留给了自己足够多的时间去了解和发现自我。To discovery the world,to learn about myself.
我想自己爱上了solo travel.
猛然间想起高三Maria送我的那本关于作者一个人去北欧、坐上长途火车,途径蒙古、俄罗斯时,一路惊险刺激的书。不敢说感同身受,但好在有些共鸣,比如说,solo travel is so fucking goooood!
It's just a beginning, I will achieve my goal to travel around the Europe. 没错,这次只是小小的尝试。
同样的,这些突发状况和Bene、Kitty 的交流,让我真正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任性、孩子气。
发了条朋友圈“多少中国孩子既想要美国式自由,又想要中国式宠爱”,其实说的就是我自己,我一边“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一边想要自由,叫嚣着父母专制独裁,束缚着我,安排我的人生。
事实上,如果我想要自由,想要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就不该让父母为我买单,如果想要安稳舒适的生活,就该安然接受他们的安排和管制。
梦想是自己的,期望是父母的,如果不统一,凭什么要让他们来帮我完成。
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生活、还有未来负责。自己选的路,好坏自己承担;想要被保护,就该服人管。
我太任性,向他们索要一切,还叛逆抱怨。
Bene在11月之后就要辞职,开始她的gap year ,她在巴黎的6年和上海的做着同样的工作,或许到了她找寻自我和探索世界的时候了。她依然需要在旅途中考虑很多现实因素和意见安排,如果不能找到想做的事,依然可能陷入原来的困境,为了高薪做着不爱的工作。
不过Kitty的 volunteer program 结束后不久,也能实现她回香港学习汉语、去台湾工作、再走遍中国的想法了,即使她需要先把只剩几个月的房贷还清。
即使你并不是the great rich,你依然有办法看你想看的风景,做你想做的事,依然可以开心快乐,依然可以艺术地生活,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You can do whatever the hell you wanna do,can be whatever the hell you want to be.
我想追寻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也会毫不动摇地成为我自己。不去耗费精力取悦不相干的人,扮演别人眼中的
完美形象。我不知道对不对,可是这次旅程告诉我,爱我的人爱的是真实的我。This is the real,this is me.Now I found who I am,there's no way to hold it in.No more hiding who I want to be.This is me.
嗯,这是这次旅途带给我的。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只有亲身经历一些事,才能真正明白一些道理。
或许,这也是我的gap year 。
I want an adven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