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和用户体验的思考(一)
【以下资料选自虎嗅网对张小龙的专访,侵删】
假如我让你做一个项目,做“摇手机找人”这个功能,这非常容易,但是你要做到让每个人一用这个功能就上瘾,这个是非常难的。
假如你来做这个功能,要超越现在的微信“摇一摇”,你会怎么做?
当然稀奇古怪的方法肯定会有很多种,但成功与否是靠综合体验来检验的;还有用户认不认可,要看他们会不会真的很喜欢。
有一句名言,做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一个产品,光有技术是不够的,那些去应聘的人都有技术,但是缺了艺术这一块的因素,使得他的产品没有办法跟同类的产品去竞争。
性是人的最常见的一种驱动力,所以当一个东西的体验很符合人最本性的一个触动的话,那么用户就会很喜欢。
就是这种用户体验,就是这种产品,很简单的,但我把它做成一种行为符号。
所谓行为符号就是,像发神经一样的,每天没事就摇。像我们说一个产品它能够流行开来是因为产品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可以让用户的行为变成可传播的符号。大家如果经常去想“摇一摇”这个动作,那这个动作本身就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可以传播的符号。我们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引导别人去想这个(“摇一摇”的)动作,去传播这个动作,那产品就能非常的牛。
我认为,我们的产品是目前在国内的产品设计中做得最前沿的,产品体验真正和动作结合起来的。
这说明了什么?你想要做产品或者想要实现一些想法的时候,如果只懂技术是不够的。我记得乔布斯说过,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会有那么多的灵感和想法?他就说,我建议你去试一下,试一下就可以了。
真正来说,想法这个东西,不会说我们坐在这里沉思苦想就会想出一个灵感出来。乔布斯说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来自于他之前的经历,把它们连接起来了,形成了一个灵感。
当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接触的东西可以说越多越好,将来的某一个时刻,你才会有以前的经验,产生一个新的灵感出来。
假如我当初没有玩过 CS,那我现在的灵感里可能就不会有枪的声音,其实,打游戏也会有一种经历是不是?
只能说,光读我们的代码是体验不出来什么的,我最想跟大家聊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学校里是应该把时间都投入到实验室里面,还是说我们更应该接触其他一些东西?
那我的建议是,至少抽出百分之三十的时间去接触其他的一些东西,那个是你将来灵感的产生地,在这里你会学到更多工作上的、技能上的能力。
假如我让你做一个项目,做“摇手机找人”这个功能,这非常容易,但是你要做到让每个人一用这个功能就上瘾,这个是非常难的。
假如你来做这个功能,要超越现在的微信“摇一摇”,你会怎么做?
当然稀奇古怪的方法肯定会有很多种,但成功与否是靠综合体验来检验的;还有用户认不认可,要看他们会不会真的很喜欢。
有一句名言,做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一个产品,光有技术是不够的,那些去应聘的人都有技术,但是缺了艺术这一块的因素,使得他的产品没有办法跟同类的产品去竞争。
性是人的最常见的一种驱动力,所以当一个东西的体验很符合人最本性的一个触动的话,那么用户就会很喜欢。
就是这种用户体验,就是这种产品,很简单的,但我把它做成一种行为符号。
所谓行为符号就是,像发神经一样的,每天没事就摇。像我们说一个产品它能够流行开来是因为产品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可以让用户的行为变成可传播的符号。大家如果经常去想“摇一摇”这个动作,那这个动作本身就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可以传播的符号。我们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引导别人去想这个(“摇一摇”的)动作,去传播这个动作,那产品就能非常的牛。
我认为,我们的产品是目前在国内的产品设计中做得最前沿的,产品体验真正和动作结合起来的。
这说明了什么?你想要做产品或者想要实现一些想法的时候,如果只懂技术是不够的。我记得乔布斯说过,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会有那么多的灵感和想法?他就说,我建议你去试一下,试一下就可以了。
真正来说,想法这个东西,不会说我们坐在这里沉思苦想就会想出一个灵感出来。乔布斯说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来自于他之前的经历,把它们连接起来了,形成了一个灵感。
当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接触的东西可以说越多越好,将来的某一个时刻,你才会有以前的经验,产生一个新的灵感出来。
假如我当初没有玩过 CS,那我现在的灵感里可能就不会有枪的声音,其实,打游戏也会有一种经历是不是?
只能说,光读我们的代码是体验不出来什么的,我最想跟大家聊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学校里是应该把时间都投入到实验室里面,还是说我们更应该接触其他一些东西?
那我的建议是,至少抽出百分之三十的时间去接触其他的一些东西,那个是你将来灵感的产生地,在这里你会学到更多工作上的、技能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