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什么所谓的后悔
这句话我对自己说过,也跟别人说过。
1.
我们家几个小孩都是借读生,原本妹妹上高中是要交4万借读费的,那年刚好赶上改革,借读生除了报本区内的高中,还可以跨区报考10所规定的学校,只要达到借读分数线,就可以免借读费直接入读。才高兴了没几天我和妈妈就发现问题来了,那年可以跨区报考的学校骤减了,所有借读生都会疯狂地往这10间学校挤,分数线一定会高,再加上免借读费的政策,好的学校就更难考了。
妹妹的成绩呢,在全级就是前50的样子,一直都是在30、40名左右徘徊,再加上她这个人从来都是安于现状,没做最差也没做最好的,因此那次的改革刚好冲击最大的就是她这个成绩段的学生,当时妹妹想读的是广铁,后来退下来说报协和,我和妈妈都同意了。
意外永远是你也想不到的,妹妹初三一模考了我没记错的话是660分,当时我跟她哥哥估计的协和的借读分数线应该700左右,整整差了40分,当时全家都有点慌,后来妈妈打电话给我说:要不就报本区的吧,我说:我想想。
妹妹后来打电话给我,说:姐,妈说让我报本区的,我不想。我说:姐给你讲几个故事:
2.
我初中家里不是很好,当时为了给爸爸治病,去了郊区一间初中读书,我和弟弟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后来一模的时候我和弟弟的成绩一个740一个700多一点,我可以报最好的高中,弟弟可以报前四的高中,可是两个人8万的借读费,后来我跟我妈说我决定去另外一所免借读费的学校,让我弟去读好点的。我还记得我那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以为我睡着了拍着我说:委屈你了,然后我背对着我妈眼泪哗啦啦往下流。当时最记得的是,班主任自习的时候叫我上讲台说,你志愿上面填的你确定你不后悔,我想了想说不会的,到现在我都感激她说的那句话,因为每次想起我自己说的不会,我都会觉得这是我选择的路。
弟弟后来跟我一起去那所学校读了,他说:姐,你去哪读我就去哪。
3.
在那所高中高一很充实,我选了文科,我弟选了理科,分班之后我因为班长还有其他事情一度有抑郁倾向,看过学校的心理老师,经常骗妈妈病的厉害,一请假就是一个星期不回学校,一回学校就会站在教室走廊看着天流眼泪,后来实在忍不住,为了让自己好受点,我越来越懒散,因为这样确实好受了很多,可是我的学习就捡不回来了,很多人都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是那时候才觉得真的是这样的,有些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很难再改回来了,可是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我跟妹妹说:可是我没有后悔,后悔不是说不去想以前要不是这样选多好,而是不要去抱怨曾经的选择,而不让自己抱怨曾经的选择的最好的做法就是你自己做那个决定。
4.
弟弟并没有出乎意料的读书读得很好,抽烟、喝酒、打桌球、逃课……有时候我会怀疑是不是我弟弟,后来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把他纠回正路,虽然没有多厉害,可至少也上了一所还可以的大学,妹妹报高中的时候我们经过广雅的校门,我弟拿着学校的简介,说:姐,我当时真的很想进去这里读的。那是我第一次想哭,我可以对我自己的人生负责,可是不能对我弟的人生负责,我一辈子也弥补不了他那个遗憾。
所以我跟妹妹说,现在也一样,我不可能对她的人生负责,能做决定的只有她自己。
5.
高考的时候我只过了重本线两分 ,当时就两个选择,选重本线上的学校,只能学最偏的专业,选本A头的学校我能选最好的专业,我当时就看了几本书,就觉得我喜欢金融,很坚决的跟家里人说不选其他学校其他专业,可是后来大学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金融很空泛,我并没有学它的兴趣,这是我第二个大选择,而且不可否认,我以为的是错的。
当时选择这条路的是我自己,没有什么所谓的后悔,以后走的再不顺畅抑或走的一马平川,这都是我的选择,跟天命跟他人无关,因为曾经的曾经,机会是在我手上的。
6.
志愿表我是让妹妹自己填的,妹妹最终还是选了协和,我妈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总说:你啊,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打算的,你妹心眼高,你也由着她,也得有这个本事啊,要是考不上我看你们怎么办,甚至我去开家长会的时候她们班主任也觉得我冒险。
后来初三备考那段时间妹妹跟变了个人一样,虽然也没有说读得天昏地暗,可至少我觉得学习氛围紧张了很多很多,她打电话给我那天我在学校图书馆,她说:姐,我上700了。我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了,傻傻地站在楼梯口,然后就傻笑着说:真厉害,姐回去带你吃麦当劳。再后来她就上了协和。
7.
很多人也会像妈妈一样,在那之后依然说那是运气,可我并不这样觉得,不管最后考没考上,在我看来,妹妹是没有资格后悔的,因为最初选择的权利我交给了她,最后走不走得上那条路的决定权也在她手上,我想不到后悔的理由。
一般后悔的人,都是从开始就做好了允许自己后悔的打算的,要不就是把选择的权利放在别人的手上,要不就是选择完之后道路并没有如自己所想的那么顺畅,要不就是并没有坚持下去,而我属于后者,只是庆幸的是做决定的是我自己,所以我觉得没有所谓的后悔,也没有这么多年以后必要不必要的抱怨。
我做的10个决定里面,就算没有1个能让我以后也感恩的决定,至少它们让我学会不要后悔,我觉得就已经足够了。
8.
后来很多人跟我讲起她们的困扰的时候,我都会说起这几个故事又或者新加进来的别人的故事,我不知道她们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也没必要知道,因为选择这样东西谁也不要自作聪明地去左右,也许你一个斩钉截铁的支持左右的不只是一个决定,而是一个人的一生。
9.
还有一句话是对你说的:没有什么所谓的后悔,学着勇敢地自己做决定,孩子。
1.
我们家几个小孩都是借读生,原本妹妹上高中是要交4万借读费的,那年刚好赶上改革,借读生除了报本区内的高中,还可以跨区报考10所规定的学校,只要达到借读分数线,就可以免借读费直接入读。才高兴了没几天我和妈妈就发现问题来了,那年可以跨区报考的学校骤减了,所有借读生都会疯狂地往这10间学校挤,分数线一定会高,再加上免借读费的政策,好的学校就更难考了。
妹妹的成绩呢,在全级就是前50的样子,一直都是在30、40名左右徘徊,再加上她这个人从来都是安于现状,没做最差也没做最好的,因此那次的改革刚好冲击最大的就是她这个成绩段的学生,当时妹妹想读的是广铁,后来退下来说报协和,我和妈妈都同意了。
意外永远是你也想不到的,妹妹初三一模考了我没记错的话是660分,当时我跟她哥哥估计的协和的借读分数线应该700左右,整整差了40分,当时全家都有点慌,后来妈妈打电话给我说:要不就报本区的吧,我说:我想想。
妹妹后来打电话给我,说:姐,妈说让我报本区的,我不想。我说:姐给你讲几个故事:
2.
我初中家里不是很好,当时为了给爸爸治病,去了郊区一间初中读书,我和弟弟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后来一模的时候我和弟弟的成绩一个740一个700多一点,我可以报最好的高中,弟弟可以报前四的高中,可是两个人8万的借读费,后来我跟我妈说我决定去另外一所免借读费的学校,让我弟去读好点的。我还记得我那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以为我睡着了拍着我说:委屈你了,然后我背对着我妈眼泪哗啦啦往下流。当时最记得的是,班主任自习的时候叫我上讲台说,你志愿上面填的你确定你不后悔,我想了想说不会的,到现在我都感激她说的那句话,因为每次想起我自己说的不会,我都会觉得这是我选择的路。
弟弟后来跟我一起去那所学校读了,他说:姐,你去哪读我就去哪。
3.
在那所高中高一很充实,我选了文科,我弟选了理科,分班之后我因为班长还有其他事情一度有抑郁倾向,看过学校的心理老师,经常骗妈妈病的厉害,一请假就是一个星期不回学校,一回学校就会站在教室走廊看着天流眼泪,后来实在忍不住,为了让自己好受点,我越来越懒散,因为这样确实好受了很多,可是我的学习就捡不回来了,很多人都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是那时候才觉得真的是这样的,有些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很难再改回来了,可是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我跟妹妹说:可是我没有后悔,后悔不是说不去想以前要不是这样选多好,而是不要去抱怨曾经的选择,而不让自己抱怨曾经的选择的最好的做法就是你自己做那个决定。
4.
弟弟并没有出乎意料的读书读得很好,抽烟、喝酒、打桌球、逃课……有时候我会怀疑是不是我弟弟,后来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把他纠回正路,虽然没有多厉害,可至少也上了一所还可以的大学,妹妹报高中的时候我们经过广雅的校门,我弟拿着学校的简介,说:姐,我当时真的很想进去这里读的。那是我第一次想哭,我可以对我自己的人生负责,可是不能对我弟的人生负责,我一辈子也弥补不了他那个遗憾。
所以我跟妹妹说,现在也一样,我不可能对她的人生负责,能做决定的只有她自己。
5.
高考的时候我只过了重本线两分 ,当时就两个选择,选重本线上的学校,只能学最偏的专业,选本A头的学校我能选最好的专业,我当时就看了几本书,就觉得我喜欢金融,很坚决的跟家里人说不选其他学校其他专业,可是后来大学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金融很空泛,我并没有学它的兴趣,这是我第二个大选择,而且不可否认,我以为的是错的。
当时选择这条路的是我自己,没有什么所谓的后悔,以后走的再不顺畅抑或走的一马平川,这都是我的选择,跟天命跟他人无关,因为曾经的曾经,机会是在我手上的。
6.
志愿表我是让妹妹自己填的,妹妹最终还是选了协和,我妈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总说:你啊,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打算的,你妹心眼高,你也由着她,也得有这个本事啊,要是考不上我看你们怎么办,甚至我去开家长会的时候她们班主任也觉得我冒险。
后来初三备考那段时间妹妹跟变了个人一样,虽然也没有说读得天昏地暗,可至少我觉得学习氛围紧张了很多很多,她打电话给我那天我在学校图书馆,她说:姐,我上700了。我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了,傻傻地站在楼梯口,然后就傻笑着说:真厉害,姐回去带你吃麦当劳。再后来她就上了协和。
7.
很多人也会像妈妈一样,在那之后依然说那是运气,可我并不这样觉得,不管最后考没考上,在我看来,妹妹是没有资格后悔的,因为最初选择的权利我交给了她,最后走不走得上那条路的决定权也在她手上,我想不到后悔的理由。
一般后悔的人,都是从开始就做好了允许自己后悔的打算的,要不就是把选择的权利放在别人的手上,要不就是选择完之后道路并没有如自己所想的那么顺畅,要不就是并没有坚持下去,而我属于后者,只是庆幸的是做决定的是我自己,所以我觉得没有所谓的后悔,也没有这么多年以后必要不必要的抱怨。
我做的10个决定里面,就算没有1个能让我以后也感恩的决定,至少它们让我学会不要后悔,我觉得就已经足够了。
8.
后来很多人跟我讲起她们的困扰的时候,我都会说起这几个故事又或者新加进来的别人的故事,我不知道她们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也没必要知道,因为选择这样东西谁也不要自作聪明地去左右,也许你一个斩钉截铁的支持左右的不只是一个决定,而是一个人的一生。
9.
还有一句话是对你说的:没有什么所谓的后悔,学着勇敢地自己做决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