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汉语各要素的教学任务、原则和方法
(1)语音
A 语音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使学习者掌握汉语普通话标准、正确的发音及语音系统。
B 通常认为语音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a 单音教学(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b 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
c 循序渐进
d 理解与发音相结合
e 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C 辅音和声母教学:辅音不同由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特别注意:送气音&不送气音;清音&浊音;
D 元音和韵母教学:韵母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E 声调教学
(2)词汇
A 词的选择:确定要教的词的范围。选择所要教的词汇的标准:
a 频率
b 范围
c 可用性
d 覆盖率
e 熟悉程度
f 课堂交际用途
g 可学性。
二语教学中的选词标准:
a 常用和构词能力强
b 考虑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
B 词汇量的控制: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国家汉办制定的留学生长期进修大纲:初等2500个,中等5000个,高等8500个)
C 词义解释的方法:
a 实物或图片解释
b 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解释
c 用语素义进行解释
d 类比
e 叙述情境
f 用学生已掌握的语言解释。
词汇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a 翻译法
b 直接法
c 语素法
d 语境法
e 词根法
f 词源法
g 搭配法
h 话语联结法
i 比较法
j 用话题词汇核对表
k 循序渐进
l 数量与质量相结合
m 课上、课下结合n高复现率
D、词汇练习:常用的练习方法是:
a 感知性练习
b 理解性练习
c 模仿性练习(语音模仿和汉字书写模仿)
d 记忆性练习
e 应用性练习
(3)语法
A 语法是语言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总汇。任务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语法规则进而理解目的语本身,并正确表达遣词造句。
B 语法教学的内容:
a 把词组织成词组的规则
b 把词和词组组织成句子的规则
c 把句子组织成语段的规则
d 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规则
C 重点语法项目的选择:两个标准――选择的项目要能体现语法系统的总体特征;选择的项目应是学习者的难点。重点语法项目举例:量词用法;形容词谓语句;无标记被动句;把字句;了着过用法;比较句;方位词用法;长定语;三位数以上的大数目,等等。
D 语法点的编排:
a 先易后难
b 在不违背上一条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把相关的语法点组成一个系列,连续编排。
E 语法点的解释和练习
教语法的方法三种:
a 归纳法,先给例子,后总结规则。
b 演绎法,先给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
c 引导性的发现法,结合两种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语法练习:理解性模仿性记忆性;机械性、有意义的、交际性
(4)汉字
A 汉字教学的任务:读写。常用字在2500到4000间。国家汉办规定的留学生长期汉语进修大纲规定:初级1414中级700高级491个。
B 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a 先认读,后书写
b 先教可以作为部件的独体字,后教包含学过的独体字的合体字
c 先教笔画少的字,由易到难
d 教学时要一笔一笔展示新部件的笔画、笔顺以及笔画与笔画、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正确位置和布局。
e 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当作说明
f 要帮助学生区分同音字和不同的字义
g 对区别性小,容易混淆的字要作对比练习
h 对学过的部件要及时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记忆
i 尽量做一些用字组词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渐学会通过字义理解词义
j 练习汉字的方法有描写、临写、抄写、根据拼音写、用汉字组词等
C 关于汉字简化和简化字教学:以简化字为主,繁体字会认即可。
2、言语技能训练的理论、内容和方法
(1)听
A 听力的重要性
B 听力训练的任务:打听力基础;培养听的技巧;培养听的适应能力;培养注意力和开发智力;
C 听力训练的途径:开设听力课;安排专门的听力教学环节;
D 听力训练的方法:听和练习。听的方法有聆听和视听。听力训练最重要的是练习,听力练习的基本内容是语音识别、词义和语义理解。
E 听力课教学:分两种――精听(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和泛听(抓大意)。设法让学生积极地听,不要要求学生听懂所有的词语,要培养听力技巧,连续听的时间不易过长。
(2)说
A 口头表达训练的必要性: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需要,也是促进语言习得的需要。
B 口头表达训练的内容和目标:内容狭义包括学习、日常生活等;广义包括讲课、讲演、解说等。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C 口头表达训练的途径
a 课堂教学
b 课外语言实践活动
D 口头表达训练的方法:口头表达能力表现为语音能力、用词造句能力、成段表达能力和语用能力。
语音能力训练:通过语音教学实现。语音教学有三种方法:以音素教学为纲、以话语教学为纲、音素和话语教学相结合。
a 以音素教学为纲:按照语音表的顺序,教拼音音节等,再进一步通过短句练习语音语调;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的方法;
b 以话语教学为纲:教话语时把新的音素分解出来。从综合训练到单项训练;
c 相结合
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语音训练和说话训练相结合,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
用词造句能力的训练方法:从单项到综合,即先教单词再词组到句子。从综合到单项,反之
成段表达能力:连续说一段话和一篇话的能力,是说话训练的主要目标。成段表达能力的训练包括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E 口头表达训练课堂教学:主要环节是学生练习说话,教师鼓励调动尽量使课堂交际化
(3)读
A 阅读训练的目的和任务
a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b 培养阅读技巧(阅读实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吕必松把阅读分为粗读和细读,粗读又包括扫读,即浏览,和跳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快速阅读。)
格瑞莱特提出四种阅读方法:
略读(skimming),即快速阅读,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宗旨或掌握大意,整体理解
跳读(scanning),或称掠读,目的是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泛读(extensive reading)或称粗读,目的是个人消遣性阅读,适用长文章,综合理解
精读(intensive reading)或称细读,目的是正确理解文章的细节,以获取特定信息
c 通过培养阅读能力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培养学生发现新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的能力。
B 阅读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外汉教学的阅读训练必须包括识字训练、语言训练、相关文化知识的介绍和阅读技巧的训练
初级阶段的阅读训练:重点是识字训练和词语理解训练。用汉字组词、分词阅读练习,读
中级阶段的阅读训练:a、继续进行识字和词语理解训练,以归纳为主。b、突出语法训练,帮助语句理解;c、加强文化知识的介绍;d、培养猜测、推断能力,包括猜测和推断字词句义。e、培养“抓关键、跳障碍”的技巧,形成快速阅读的能力
高级阶段的阅读训练:选择不同文体,以便帮助学生了解;针对专业
C 阅读训练的途径:阅读课、专门的阅读环节、教师指导下课外阅读
(4)写
A 笔头训练的目的和任务
a 培养学生笔头表达能力。
b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B 笔头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初级阶段的笔头表达训练:写字训练、写话训练
中级阶段的笔头表达训练:应用文写作。
高级阶段的笔头表达训练:较难的应用文写作训练。
C 笔头表达训练的途径:写作课、专门的写作环节
3、文化因素的教学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一个复杂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
分类:物态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观念文化)or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
(1)语音
A 语音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使学习者掌握汉语普通话标准、正确的发音及语音系统。
B 通常认为语音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a 单音教学(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b 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
c 循序渐进
d 理解与发音相结合
e 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C 辅音和声母教学:辅音不同由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特别注意:送气音&不送气音;清音&浊音;
D 元音和韵母教学:韵母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E 声调教学
(2)词汇
A 词的选择:确定要教的词的范围。选择所要教的词汇的标准:
a 频率
b 范围
c 可用性
d 覆盖率
e 熟悉程度
f 课堂交际用途
g 可学性。
二语教学中的选词标准:
a 常用和构词能力强
b 考虑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
B 词汇量的控制: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国家汉办制定的留学生长期进修大纲:初等2500个,中等5000个,高等8500个)
C 词义解释的方法:
a 实物或图片解释
b 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解释
c 用语素义进行解释
d 类比
e 叙述情境
f 用学生已掌握的语言解释。
词汇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a 翻译法
b 直接法
c 语素法
d 语境法
e 词根法
f 词源法
g 搭配法
h 话语联结法
i 比较法
j 用话题词汇核对表
k 循序渐进
l 数量与质量相结合
m 课上、课下结合n高复现率
D、词汇练习:常用的练习方法是:
a 感知性练习
b 理解性练习
c 模仿性练习(语音模仿和汉字书写模仿)
d 记忆性练习
e 应用性练习
(3)语法
A 语法是语言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总汇。任务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语法规则进而理解目的语本身,并正确表达遣词造句。
B 语法教学的内容:
a 把词组织成词组的规则
b 把词和词组组织成句子的规则
c 把句子组织成语段的规则
d 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规则
C 重点语法项目的选择:两个标准――选择的项目要能体现语法系统的总体特征;选择的项目应是学习者的难点。重点语法项目举例:量词用法;形容词谓语句;无标记被动句;把字句;了着过用法;比较句;方位词用法;长定语;三位数以上的大数目,等等。
D 语法点的编排:
a 先易后难
b 在不违背上一条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把相关的语法点组成一个系列,连续编排。
E 语法点的解释和练习
教语法的方法三种:
a 归纳法,先给例子,后总结规则。
b 演绎法,先给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
c 引导性的发现法,结合两种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语法练习:理解性模仿性记忆性;机械性、有意义的、交际性
(4)汉字
A 汉字教学的任务:读写。常用字在2500到4000间。国家汉办规定的留学生长期汉语进修大纲规定:初级1414中级700高级491个。
B 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a 先认读,后书写
b 先教可以作为部件的独体字,后教包含学过的独体字的合体字
c 先教笔画少的字,由易到难
d 教学时要一笔一笔展示新部件的笔画、笔顺以及笔画与笔画、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正确位置和布局。
e 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当作说明
f 要帮助学生区分同音字和不同的字义
g 对区别性小,容易混淆的字要作对比练习
h 对学过的部件要及时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记忆
i 尽量做一些用字组词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渐学会通过字义理解词义
j 练习汉字的方法有描写、临写、抄写、根据拼音写、用汉字组词等
C 关于汉字简化和简化字教学:以简化字为主,繁体字会认即可。
2、言语技能训练的理论、内容和方法
(1)听
A 听力的重要性
B 听力训练的任务:打听力基础;培养听的技巧;培养听的适应能力;培养注意力和开发智力;
C 听力训练的途径:开设听力课;安排专门的听力教学环节;
D 听力训练的方法:听和练习。听的方法有聆听和视听。听力训练最重要的是练习,听力练习的基本内容是语音识别、词义和语义理解。
E 听力课教学:分两种――精听(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和泛听(抓大意)。设法让学生积极地听,不要要求学生听懂所有的词语,要培养听力技巧,连续听的时间不易过长。
(2)说
A 口头表达训练的必要性: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需要,也是促进语言习得的需要。
B 口头表达训练的内容和目标:内容狭义包括学习、日常生活等;广义包括讲课、讲演、解说等。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C 口头表达训练的途径
a 课堂教学
b 课外语言实践活动
D 口头表达训练的方法:口头表达能力表现为语音能力、用词造句能力、成段表达能力和语用能力。
语音能力训练:通过语音教学实现。语音教学有三种方法:以音素教学为纲、以话语教学为纲、音素和话语教学相结合。
a 以音素教学为纲:按照语音表的顺序,教拼音音节等,再进一步通过短句练习语音语调;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的方法;
b 以话语教学为纲:教话语时把新的音素分解出来。从综合训练到单项训练;
c 相结合
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语音训练和说话训练相结合,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
用词造句能力的训练方法:从单项到综合,即先教单词再词组到句子。从综合到单项,反之
成段表达能力:连续说一段话和一篇话的能力,是说话训练的主要目标。成段表达能力的训练包括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E 口头表达训练课堂教学:主要环节是学生练习说话,教师鼓励调动尽量使课堂交际化
(3)读
A 阅读训练的目的和任务
a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b 培养阅读技巧(阅读实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吕必松把阅读分为粗读和细读,粗读又包括扫读,即浏览,和跳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快速阅读。)
格瑞莱特提出四种阅读方法:
略读(skimming),即快速阅读,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宗旨或掌握大意,整体理解
跳读(scanning),或称掠读,目的是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泛读(extensive reading)或称粗读,目的是个人消遣性阅读,适用长文章,综合理解
精读(intensive reading)或称细读,目的是正确理解文章的细节,以获取特定信息
c 通过培养阅读能力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培养学生发现新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的能力。
B 阅读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外汉教学的阅读训练必须包括识字训练、语言训练、相关文化知识的介绍和阅读技巧的训练
初级阶段的阅读训练:重点是识字训练和词语理解训练。用汉字组词、分词阅读练习,读
中级阶段的阅读训练:a、继续进行识字和词语理解训练,以归纳为主。b、突出语法训练,帮助语句理解;c、加强文化知识的介绍;d、培养猜测、推断能力,包括猜测和推断字词句义。e、培养“抓关键、跳障碍”的技巧,形成快速阅读的能力
高级阶段的阅读训练:选择不同文体,以便帮助学生了解;针对专业
C 阅读训练的途径:阅读课、专门的阅读环节、教师指导下课外阅读
(4)写
A 笔头训练的目的和任务
a 培养学生笔头表达能力。
b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B 笔头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初级阶段的笔头表达训练:写字训练、写话训练
中级阶段的笔头表达训练:应用文写作。
高级阶段的笔头表达训练:较难的应用文写作训练。
C 笔头表达训练的途径:写作课、专门的写作环节
3、文化因素的教学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一个复杂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
分类:物态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观念文化)or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