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翠——多么残忍的“伟大工艺”
![]() |
![]() |
有没有觉得美到无法呼吸?
有没有觉得浓浓的爱意?
对,它就是翠鸟,又叫翡翠。它全身翠蓝色,腹面棕色,平时以直挺姿势栖息在水旁,很长时间一动不动,等待鱼虾游过,每当看到鱼虾,立刻以迅速凶猛的姿势,直扑水中,用嘴捕取。有时,可以看到它鼓翼飞翔距离水面5—7米,好像悬挂在空中,俯头注视水面。翠鸟的巢常筑在田野堤岸的沙土中,掘成隧道,深为60厘米左右。翠鸟的翠羽由于折射光缘故,翠色欲滴、闪闪发光,翠鸟因此而得名,也正因这绮丽夺目的羽毛而美名远播。
![]() |
![]() |
您没看错,上面的图就是在拔翠羽,活拔翠羽,为什么要活拔翠羽呢?据说这样才能保证拔下的羽毛保持色泽鲜艳。为了伟大的工艺他们也够拼的,但我更想说,“他们真够残忍的”。
点翠究竟是一种什么工艺呢?
它是一项汉族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虽然没有宝石的炫亮华丽,但是点翠制成的饰物,自有一种艳丽拙朴之美。
![]() |
因为点翠必须使用翠鸟的羽毛,据说一只翠鸟身上可供采用的羽毛只有二十八根,像这一头的装饰约需要100只左右的翠鸟羽毛;光彩照人的点翠饰品,背后其实沾满无数只翠鸟的血迹。 可以想象,在点翠盛极一时的时候,多少可爱的翠鸟被活活的摧残,拔掉羽翼就如同人类被斩掉了双臂,不,人没了双臂还能存活,而翠鸟或许就真的为艺术献身了.......想想就有点心酸。
“一切为了美,那也是值了!”不知翠鸟们是否这样义无反顾过!不得不承认,翠鸟美,点翠更美。
![]() |
![]() |
![]() |
![]() |
![]() |
![]() |
清代点翠,一般都是宫庭富豪之物,到了清末民初,点翠便在民间流行,妇女无不以拥有点翠为荣。外国在华的商人,对这点翠工艺非常感兴趣,大量的收购,广东华洋交杂之地,更是点翠的转囗站,不少点翠工场林立广东一带,由于保护鸟类及制作工艺的残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烧蓝工艺取代,1933年,中国最后的一家点翠工场终于关闭,原因是点翠工艺所需的翠羽鸟毛已经绝市。点翠工艺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的你,是不是内心有点矛盾呢?如何看待这么美的点翠?其实,任何的美我们不能仅看其表面,美的背后都或多或少有不为人知的代价。伟大的工艺之美更是如此。虽然正统的点翠工艺已经被其他手法所代替,这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之于工艺来说,有可能就此失传,之于可爱的翠鸟来说,它们将不再被折磨,至少希望是如此。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不久前,我在南方的一个偏远的乡村,再次见到了翠鸟的踪迹,至少能证明,翠鸟是没有灭绝的。本真的美还依然存在。
因为曾经美过,足矣!点翠工艺之美,依然应该被人们欣赏赞美。如果尊重这项工艺,我们应该传播和欣赏这项曾经“伟大的工艺”,同时,请保护翠鸟,尊重它最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