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在淘宝买?
同事再次看到亚马逊的包裹而心生疑虑,「你为什么不在淘宝买东西?」问的次数多了,我就认真的考虑了一下这个问题,结果如下。
首先,澄清一点,不是不去淘宝买,而是很少而已。充话费,交电费首选淘宝,大电器首选京东,而买书、家居用品、食品主要就是亚马逊了。基于此,也就分析出同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了。充话费,交电费的行为同事看不到,大电器由于物流及体积原因收货地址都是家里,同事也看不到,而食品,家居用品和书的需求相对较高,购买频次也就高,收货地址又多是公司,所以会给人一种「网购首选亚马逊」的错觉。
其次,为什么网购会有这样一种习惯分布。大家选择网购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价格公道,二是购物便捷。为什么是价格公道而不是价格低,网购的一个特点就是价格透明,比价成本特别低,价格低只是优势之一而已。淘宝的优势就是价格低,但劣势也因此而特别明显,低价往往也代表着劣质。(淘宝6年左右经验,账号V4等级,完全是主观经验,要多客观未必,勿因此而大喷特喷)就拿买书这事来说,真书假书的辨别成本很高,价格差别又不大,出于节省各项时间的考虑就选择亚马逊直营了。话至此多说几句,淘宝给我的这种劣质品集散地的印象太深刻了,很难扭转,包括后来的天猫店一样,天猫只是一个违规成本更高的地方,看不出和淘宝的本质区别。从本质上说,淘宝做了两件很伟大的事就是培养了群众的网购习惯和支付宝,所以才有后来那么多的商战故事。再换说京东,买大家电为什么首选京东,因为京东有自己的物流公司,电梯的话还送货上门,而亚马逊一般选择海尔物流,淘宝则多是双方协商选择物流公司,最简便当然是一条龙,同时省去扯皮的顾虑。选择亚马逊直营的原因就很简单,退货上门还不收费。
最后,说说趋势。淘宝C店催生了不少不良买家和不良卖家,甚至有专职从业人员,从天猫取消差评就可以看出C店有天生的缺陷,靠规则制度是难以防范的,基于此,个人卖商品的C店越来越难以为继,改卖服务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天猫不了解,不做评论。亚马逊和京东的平台个人认为认同感要优于天猫。
最最后,这不是软文,这不是软文!描述使用体验这种特别注重主观感受的事,说是「保持客观 」,其实是给自己一个安慰,给对方一个说法而已。
首先,澄清一点,不是不去淘宝买,而是很少而已。充话费,交电费首选淘宝,大电器首选京东,而买书、家居用品、食品主要就是亚马逊了。基于此,也就分析出同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了。充话费,交电费的行为同事看不到,大电器由于物流及体积原因收货地址都是家里,同事也看不到,而食品,家居用品和书的需求相对较高,购买频次也就高,收货地址又多是公司,所以会给人一种「网购首选亚马逊」的错觉。
其次,为什么网购会有这样一种习惯分布。大家选择网购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价格公道,二是购物便捷。为什么是价格公道而不是价格低,网购的一个特点就是价格透明,比价成本特别低,价格低只是优势之一而已。淘宝的优势就是价格低,但劣势也因此而特别明显,低价往往也代表着劣质。(淘宝6年左右经验,账号V4等级,完全是主观经验,要多客观未必,勿因此而大喷特喷)就拿买书这事来说,真书假书的辨别成本很高,价格差别又不大,出于节省各项时间的考虑就选择亚马逊直营了。话至此多说几句,淘宝给我的这种劣质品集散地的印象太深刻了,很难扭转,包括后来的天猫店一样,天猫只是一个违规成本更高的地方,看不出和淘宝的本质区别。从本质上说,淘宝做了两件很伟大的事就是培养了群众的网购习惯和支付宝,所以才有后来那么多的商战故事。再换说京东,买大家电为什么首选京东,因为京东有自己的物流公司,电梯的话还送货上门,而亚马逊一般选择海尔物流,淘宝则多是双方协商选择物流公司,最简便当然是一条龙,同时省去扯皮的顾虑。选择亚马逊直营的原因就很简单,退货上门还不收费。
最后,说说趋势。淘宝C店催生了不少不良买家和不良卖家,甚至有专职从业人员,从天猫取消差评就可以看出C店有天生的缺陷,靠规则制度是难以防范的,基于此,个人卖商品的C店越来越难以为继,改卖服务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天猫不了解,不做评论。亚马逊和京东的平台个人认为认同感要优于天猫。
最最后,这不是软文,这不是软文!描述使用体验这种特别注重主观感受的事,说是「保持客观 」,其实是给自己一个安慰,给对方一个说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