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戏需要更多的人情味——詹磊专场所感
前几日,北京京剧院青年武戏演员詹磊在长安大戏院举行了连演三日的武戏专场,剧场门前詹磊写真剧中,以及轮播的电子屏前人确实不少,虽不至人头攒动,但是一个青年演员的专场演出可以吸引来如此之多的人,这在现在的戏曲市场上也算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了。朋友圈,有人问:武戏也有专场?这句话着实让人心里复杂。
詹磊,83年出生,北京京剧院青年武生演员。其祖父詹世辅,为上世纪中期的丑角名家。以《拾玉镯》、《敲骨求金》、《绒花记》、《五花洞》等戏享誉剧坛。磊自幼受家庭熏陶,入行后并没有沿袭祖父的丑角行当,而是选择了戏曲中最难成的武生行当。和绝大多数戏曲演员一样,詹磊11岁入学学习戏曲,之后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在此期间跟李金声、钱荣顺、刘福生、韩增祥、张启忠、周龙、马玉璋、辛雨歌、关世振、刘景奎、张善麟、杨少春等老师学戏。所学剧目《战马超》《三打祝家庄》《恶虎村》《八大锤》《界牌关》《截江夺斗》《狮子楼》《十八罗汉斗悟空》等,也均是硬功戏。
从2004年詹磊参加武戏擂台赛,到2008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赛获得金奖,再到2010年同京剧大师奚啸伯之孙奚中路先生联袂举办武生专场演出,詹磊一直是圈内十分看好的青年演员。此次举办“磊动风行”专场演出,詹磊所选的剧目《挑滑车》《三岔口》《长坂坡·汉津口》《大闹天宫》《十八罗汉斗悟空》,从选戏角度来看,詹磊作为一个成熟的武戏演员已经做了非常全面的准备。
《挑滑车》是非有一般功夫能拿得下来的戏,且这出戏“弹性”非常大,也是好功夫演员得以博彩好戏,有幸的是,在边舞边唱中,得见詹磊气力十分之充足,偶有以曲代唱也是在极大幅度的动作时,为了避免“小蜜蜂”形成噪音而做出的选择。目前,我们常见的《三岔口》是20世纪50年代改编之后的版本,而詹磊选择了李叶版(李少春、叶盛章)20世纪30年代的旧版《三岔口》。当时,李少春功夫身轻如燕、落地无声,和叶盛章一出《三岔口》红遍上海滩,这出戏也直接影响了李少春在“二李之争”中占据上峰。
骨子老戏《长坂坡·汉津口》,笔者一直认为是大场面戏,况且这两折戏情节散、人物多,能在靠旗飘摇满台生风的舞台上被观众抓住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而《大闹天宫》《十八罗汉斗悟空》是“猴戏”中非常喜闻乐见的,意在紧张轻松相调剂。
笔者认为“文戏动时见功夫,武戏静时见真章。”三场演出,台上30出头的詹磊,正是武生演员的好年纪,功夫也是20余年的时间熬出来的。台上的他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每一丝肌肉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并且已经通晓在台上的一番热闹中让自己放松喘息,有在戏里也在戏外的老戏骨的态势。
又说回武戏,武戏难,难在功难练,戏龄短,更难在一人难成戏。武戏演员最好的年龄也不过是30-40岁的十年时间,这期间功夫成熟,演戏也日渐深入,身体和理解力在此是两个高峰合并的。而与文戏相比,武戏更是“一人难成戏”,漂亮干净的出手儿若没有那扔的如“鱼跃”一般的枪也一定是没法儿看的。
今年5月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的演出中将《铁公鸡》搬上舞台,这出半个世纪未见于舞台的武戏着实令戏迷们过了一把瘾,老生演员王珮瑜也表示“武戏是京剧艺术高度发展的一个呈现,比起唱和念,做与打的传承更艰辛更寂寞更苦涩。武戏演员的艺术生命是如此有限,而这些用外人看也看不到的汗水和时间换来的美好,其实又是那么脆弱无力。今晚铁公鸡得到的欢呼与赞美,难道只是大家对演出成功的祝贺吗?朋友圈被刷屏,多的是内行,我们当然有理由自豪,但是更应该知道,这世界上有太多人看不到你们的美好,漠视你们的精彩。京剧武戏应该被更多的重视、推广、整理、挖掘、纪录、演出。”
真心的希望,京剧的武戏能更多被人接受,能有更多的“人情味”在周围,关注戏、关注人、关注他们背后的辛苦。
![]() |
《挑滑车》詹磊饰演高宠 |
詹磊,83年出生,北京京剧院青年武生演员。其祖父詹世辅,为上世纪中期的丑角名家。以《拾玉镯》、《敲骨求金》、《绒花记》、《五花洞》等戏享誉剧坛。磊自幼受家庭熏陶,入行后并没有沿袭祖父的丑角行当,而是选择了戏曲中最难成的武生行当。和绝大多数戏曲演员一样,詹磊11岁入学学习戏曲,之后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在此期间跟李金声、钱荣顺、刘福生、韩增祥、张启忠、周龙、马玉璋、辛雨歌、关世振、刘景奎、张善麟、杨少春等老师学戏。所学剧目《战马超》《三打祝家庄》《恶虎村》《八大锤》《界牌关》《截江夺斗》《狮子楼》《十八罗汉斗悟空》等,也均是硬功戏。
![]() |
《挑滑车》高难动作博得满堂彩 |
从2004年詹磊参加武戏擂台赛,到2008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赛获得金奖,再到2010年同京剧大师奚啸伯之孙奚中路先生联袂举办武生专场演出,詹磊一直是圈内十分看好的青年演员。此次举办“磊动风行”专场演出,詹磊所选的剧目《挑滑车》《三岔口》《长坂坡·汉津口》《大闹天宫》《十八罗汉斗悟空》,从选戏角度来看,詹磊作为一个成熟的武戏演员已经做了非常全面的准备。
《挑滑车》是非有一般功夫能拿得下来的戏,且这出戏“弹性”非常大,也是好功夫演员得以博彩好戏,有幸的是,在边舞边唱中,得见詹磊气力十分之充足,偶有以曲代唱也是在极大幅度的动作时,为了避免“小蜜蜂”形成噪音而做出的选择。目前,我们常见的《三岔口》是20世纪50年代改编之后的版本,而詹磊选择了李叶版(李少春、叶盛章)20世纪30年代的旧版《三岔口》。当时,李少春功夫身轻如燕、落地无声,和叶盛章一出《三岔口》红遍上海滩,这出戏也直接影响了李少春在“二李之争”中占据上峰。
![]() |
李叶版《三岔口》刘利华化妆与以往不同 |
骨子老戏《长坂坡·汉津口》,笔者一直认为是大场面戏,况且这两折戏情节散、人物多,能在靠旗飘摇满台生风的舞台上被观众抓住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而《大闹天宫》《十八罗汉斗悟空》是“猴戏”中非常喜闻乐见的,意在紧张轻松相调剂。
笔者认为“文戏动时见功夫,武戏静时见真章。”三场演出,台上30出头的詹磊,正是武生演员的好年纪,功夫也是20余年的时间熬出来的。台上的他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每一丝肌肉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并且已经通晓在台上的一番热闹中让自己放松喘息,有在戏里也在戏外的老戏骨的态势。
又说回武戏,武戏难,难在功难练,戏龄短,更难在一人难成戏。武戏演员最好的年龄也不过是30-40岁的十年时间,这期间功夫成熟,演戏也日渐深入,身体和理解力在此是两个高峰合并的。而与文戏相比,武戏更是“一人难成戏”,漂亮干净的出手儿若没有那扔的如“鱼跃”一般的枪也一定是没法儿看的。
![]() |
詹磊《大闹天宫》饰演美猴王 |
今年5月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的演出中将《铁公鸡》搬上舞台,这出半个世纪未见于舞台的武戏着实令戏迷们过了一把瘾,老生演员王珮瑜也表示“武戏是京剧艺术高度发展的一个呈现,比起唱和念,做与打的传承更艰辛更寂寞更苦涩。武戏演员的艺术生命是如此有限,而这些用外人看也看不到的汗水和时间换来的美好,其实又是那么脆弱无力。今晚铁公鸡得到的欢呼与赞美,难道只是大家对演出成功的祝贺吗?朋友圈被刷屏,多的是内行,我们当然有理由自豪,但是更应该知道,这世界上有太多人看不到你们的美好,漠视你们的精彩。京剧武戏应该被更多的重视、推广、整理、挖掘、纪录、演出。”
真心的希望,京剧的武戏能更多被人接受,能有更多的“人情味”在周围,关注戏、关注人、关注他们背后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