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功草根为什么掉到了坑里?
读《中国人的教训》有感
李斯和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草根创业成功的著名典范。李斯原本是河南上蔡县城里的粮库主管,最基层的草根公务员,他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位极人臣,辅佐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不世之功。关羽原本是马路边推车卖枣的零售商贩,最标准的草根,那时候若是有城管,估计也要发生冲突,他加入刘备集团后,凭借绝世武功和义薄云天的气概,成就了中国唯一的“武圣人”。
他们无疑都是中国历史最成功、最知名的“草根达人”。但是两人最后的收场却充满了悲伤气息,甚至说凄惨的:李斯和他的儿子被腰斩在闹市里,并且株连三族;关羽的收场都知道,败走麦城,身首异处。这两位最成功、最知名的草根达人,为什么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呢?李国文先生在他的力作《中国人的教训》中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分析。
李斯在上蔡县城当粮库主管时,从仓鼠、厕鼠的处境,悟出了人生因所处环境不同而生活质量也大不相同的道理,辞职拜荀卿为师,毕业后加入秦国集团开始了寻梦道路。李斯到秦国后,果然干得出色,历任廷尉、丞相等重要职位。秦王封“皇帝”名号、“实行郡县制”、“统一六国文字”、收缴武器浇铸铜人等等一系列重大措施,大都出自这位上蔡县库管员的点子。秦始皇视之为膀臂,授之以重任,李斯的官做到了极点,辉煌达到了极点。但聪明的人,不一定就是理智清醒的人,能干的人,不一定就是行事正确的人。在权力角逐的最后时刻,李斯败在了赵高手下,因为“这个最大的野心家,碰上了最坏的黑社会。”李国文先生感慨地说:一个曾经是纵横捭阖、兼吞六国、明申韩之术、修商君之法、入秦三十年来无不得心应手的超级政治家李斯,怎么能事先无远见卓识,猝不及防;事中无应变能力,仓皇失措;事后无退身之计,捉襟见肘,竟被智商不高的赵高、基本白痴的胡亥,玩弄于股掌之上?答案就在于,李斯对权力这东西没有做到“行止进退”。按说聪明如李斯者,应该明白该放手时则放手,但是问题在于权力这东西,易上瘾、难丢手。从草根库管员到功成名就的权力大佬,李斯最终凄惨收场。人的一生,全在这“行止进退”四个字上做人做事。
而关羽呢,从加入刘备集团后,他的英勇事迹、光辉经历那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就不在重复了。李国文先生用较多笔墨分析了关羽被“神化”的前因后果,特别对他“败走麦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关羽失败的根源,就在这个错位上”。关羽在从草根向上奋斗的过程中,温酒斩华雄、千里单骑、过关斩将、水淹七军等,出尽了风头,在曹操、孙权、诸葛亮等CEO、总经理们的吹捧下,被大树特树为“盖世英雄”,自负、傲慢与日俱增,和他昔日草根时的谦卑相比,已经完全换了个人。昔日还不那么成名时,关羽可以投降曹操,而成名后,即使败走麦城,也决不能投降任何人,因为英雄怎么能投降呢?但是,你本来不就是个推车卖枣的标准草根吗?成名的草根,错位的选择,而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
通古而知今,以古可以鉴今,过去那些知名草根,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借鉴。
李国文先生经历颇多、阅历丰富,是国内较早从事历史通俗解读的作家。在这本新书《中国人的教训(上)》中,他按照时代顺序,选取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探究分析他们的成败得失。李先生的探究分析,在证据上参考多种正史资料,在方法上采用心理分析、人性解读、纵向对比等,在写作语言上,通俗幽默,有趣有料,不时蹦出一些流行词汇,非常的接地气,一路读下来,也不觉得枯燥。
这是一本需要放在手边,值得反复看、对比看、思考着看的书。
孟人梦言 于2015年9月5日原创 使用、转载请豆邮联系或QQ13396582联系。
李斯和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草根创业成功的著名典范。李斯原本是河南上蔡县城里的粮库主管,最基层的草根公务员,他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位极人臣,辅佐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不世之功。关羽原本是马路边推车卖枣的零售商贩,最标准的草根,那时候若是有城管,估计也要发生冲突,他加入刘备集团后,凭借绝世武功和义薄云天的气概,成就了中国唯一的“武圣人”。
他们无疑都是中国历史最成功、最知名的“草根达人”。但是两人最后的收场却充满了悲伤气息,甚至说凄惨的:李斯和他的儿子被腰斩在闹市里,并且株连三族;关羽的收场都知道,败走麦城,身首异处。这两位最成功、最知名的草根达人,为什么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呢?李国文先生在他的力作《中国人的教训》中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分析。
李斯在上蔡县城当粮库主管时,从仓鼠、厕鼠的处境,悟出了人生因所处环境不同而生活质量也大不相同的道理,辞职拜荀卿为师,毕业后加入秦国集团开始了寻梦道路。李斯到秦国后,果然干得出色,历任廷尉、丞相等重要职位。秦王封“皇帝”名号、“实行郡县制”、“统一六国文字”、收缴武器浇铸铜人等等一系列重大措施,大都出自这位上蔡县库管员的点子。秦始皇视之为膀臂,授之以重任,李斯的官做到了极点,辉煌达到了极点。但聪明的人,不一定就是理智清醒的人,能干的人,不一定就是行事正确的人。在权力角逐的最后时刻,李斯败在了赵高手下,因为“这个最大的野心家,碰上了最坏的黑社会。”李国文先生感慨地说:一个曾经是纵横捭阖、兼吞六国、明申韩之术、修商君之法、入秦三十年来无不得心应手的超级政治家李斯,怎么能事先无远见卓识,猝不及防;事中无应变能力,仓皇失措;事后无退身之计,捉襟见肘,竟被智商不高的赵高、基本白痴的胡亥,玩弄于股掌之上?答案就在于,李斯对权力这东西没有做到“行止进退”。按说聪明如李斯者,应该明白该放手时则放手,但是问题在于权力这东西,易上瘾、难丢手。从草根库管员到功成名就的权力大佬,李斯最终凄惨收场。人的一生,全在这“行止进退”四个字上做人做事。
而关羽呢,从加入刘备集团后,他的英勇事迹、光辉经历那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就不在重复了。李国文先生用较多笔墨分析了关羽被“神化”的前因后果,特别对他“败走麦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关羽失败的根源,就在这个错位上”。关羽在从草根向上奋斗的过程中,温酒斩华雄、千里单骑、过关斩将、水淹七军等,出尽了风头,在曹操、孙权、诸葛亮等CEO、总经理们的吹捧下,被大树特树为“盖世英雄”,自负、傲慢与日俱增,和他昔日草根时的谦卑相比,已经完全换了个人。昔日还不那么成名时,关羽可以投降曹操,而成名后,即使败走麦城,也决不能投降任何人,因为英雄怎么能投降呢?但是,你本来不就是个推车卖枣的标准草根吗?成名的草根,错位的选择,而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
通古而知今,以古可以鉴今,过去那些知名草根,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借鉴。
李国文先生经历颇多、阅历丰富,是国内较早从事历史通俗解读的作家。在这本新书《中国人的教训(上)》中,他按照时代顺序,选取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探究分析他们的成败得失。李先生的探究分析,在证据上参考多种正史资料,在方法上采用心理分析、人性解读、纵向对比等,在写作语言上,通俗幽默,有趣有料,不时蹦出一些流行词汇,非常的接地气,一路读下来,也不觉得枯燥。
这是一本需要放在手边,值得反复看、对比看、思考着看的书。
孟人梦言 于2015年9月5日原创 使用、转载请豆邮联系或QQ13396582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