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只半生,只剩离人,却无泪
缘只半生,只剩离人,却无泪。
我是从读《天才梦》开始接触张爱玲的,当时,很惊讶于最后一句比喻“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长满了虱子”。很难想象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会这样冷峻地说出生命的苍凉和腐朽。知道她的经历,读了她更多的文字,渐渐明白了一些。
看着张爱玲的照片,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女人一定受过伤。那张脸,麻木到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张人脸,而是一张鬼脸。她的眼神中,总是透着一股阴森森的寒气。就像是蒲松龄笔下的小倩一般,却没有小倩的妩媚。高挑而瘦削的身材,典雅却不华贵的旗袍却又让人觉得这个人女人并不俗气。
张爱玲的笔下,没有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尽管张爱玲差点拿到香港大学的毕业证书,但是张爱玲笔下的人却并没有那种可以用来谋生的才华,当然,文人,往往不是不会去描写文人的。不仅仅没有才华,而且那些人总是充满了世俗气,斤斤计较,自私虚伪,冷漠无情,总总人性当中的弱点总是被张爱玲那支生花妙笔无限放大,最终演绎出一幕幕让人唏嘘惋叹的悲剧。直到《半生缘》走进我的眼帘,我终于看到张爱玲笔下出现一个清丽脱俗,高贵不屈的女子,那就是顾曼桢。
顾曼桢真的是我眼中张爱玲笔下最最特别的女子,她身上具有一种知性婉约中不乏爽气的感觉,如果她不是因为家庭原因学历不高的话,我真心觉得她可以和林徽因媲美了。但是她却是那样可怜,因为有一个做过舞女的姐姐,被男朋友的家庭所歧视,因为摊上一个不是人的姐夫,被奸污,还生下了一个让她连看都不想看一眼的孩子。最后,她只能轻叹一声,“我们回不去了”,然后和一个自己压根不爱的男人共度一生。
尽管,曼桢的贞洁被祝鸿才毁了,但是我始终觉得曼桢心灵的高贵没有被摧毁。她拼命想要回到过去的日子,但是祝公馆就像是铜墙铁壁一般难以突破。她没有对那些人摇尾乞怜,她可以干劲利落地将巴掌摔在姐姐脸上,面对淫魔,她誓死不从。但是,她只是一个女人啊,她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恶势力。她只能将一切化作一声悠远的叹息。她原本可以让生活成为一件华美的袍子,但是那一只只可怕是虱子却总是想要爬上去。不过我觉得,就算是她的那件袍子被虱子啃得千疮百孔,但是那依然是一件华美的袍子,只是因为它的主人叫做顾曼桢。
面对生命中总总折磨,曼桢没有歇斯底里的愤恨。她只有一声长叹。就像是当年黄昏时分的李清照,但是那微弱的气息却比嘶吼更加震撼人心。嘶吼,至少还有力量去震慑,但是叹息,却显得那样无可奈何。尽管如此,风骨依旧。至少,不会贴着脸,假惺惺地去笑对人生。
至于曼桢的姐姐顾曼璐,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她刚刚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看到的,是烈焰红唇,是浓重的脂粉,是艳俗到极致的装扮。在加上那峭楞楞的眼神,我总觉得这不是女人,而是女鬼。她的嘴上,不是唇膏,而是血水。她是很可怜,流落风尘,遇人不淑。但是她更加可恨,为了一己私利,将妹妹亲手推进痛苦的深渊。当然,她并没有获得任何快乐。她的快乐,在她得知自己心爱的瑾瑜已经背弃了自己的时候,就已经烟消云散了。她像是一个饿了好久好久的疯女人,只想抓住那一根根救命稻草。她抓住的,就是那个长得都不像是一个人的祝鸿才。文中说这个人像猫,可见他多么爱偷腥。又像老鼠,可见他多么卑劣。玩弄了曼桢的身体后,他是爽了,但是他万万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从一个富得流油的人沦落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物,其实,他一直都是一个小人物。
最后我必须说说沈世均,这个让曼桢爱得刻骨铭心的男人。他开始是那样害羞,但是真爱来临,却是那样真诚。他买不起钻戒,却给了曼桢最最火热的心。他懦弱,他胆怯,他不知道反抗家庭,他轻信顾曼璐的三言两语,就以为曼桢背叛了自己,然后娶了一个自己压根就不爱的女人。从此,他的人生,再也找不到激情和梦想。他守着父辈的产业,守着无爱的婚姻,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多年。但是,再一次见到曼桢的时候,那份压抑了许久的感情还是爆发了。虽然只有一个深深的拥抱,但是却已经可以代替万语千言。得知真相的他,悔不当初。他只能说一句,让我想想。他又能想什么呢?离婚吗?不行,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他身上,有太多道德的枷锁,这些枷锁,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囚犯。为了孝道,为了友谊,为了责任,他牺牲了太多。我一点都不讨厌这个人,他没有丝毫棱角,不想伤害任何人。我也不想将曼桢的悲剧清算到这个人身上,因为就算是当时他知道了真相,他和曼桢也不可能了,曼桢的肚子里面已经有了别人的孩子,就算他不在乎,沈家能不在乎吗?
我只希望,曼桢的悲剧不会重演。那一声长叹,永远消散在天际。
我是从读《天才梦》开始接触张爱玲的,当时,很惊讶于最后一句比喻“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长满了虱子”。很难想象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会这样冷峻地说出生命的苍凉和腐朽。知道她的经历,读了她更多的文字,渐渐明白了一些。
看着张爱玲的照片,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女人一定受过伤。那张脸,麻木到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张人脸,而是一张鬼脸。她的眼神中,总是透着一股阴森森的寒气。就像是蒲松龄笔下的小倩一般,却没有小倩的妩媚。高挑而瘦削的身材,典雅却不华贵的旗袍却又让人觉得这个人女人并不俗气。
张爱玲的笔下,没有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尽管张爱玲差点拿到香港大学的毕业证书,但是张爱玲笔下的人却并没有那种可以用来谋生的才华,当然,文人,往往不是不会去描写文人的。不仅仅没有才华,而且那些人总是充满了世俗气,斤斤计较,自私虚伪,冷漠无情,总总人性当中的弱点总是被张爱玲那支生花妙笔无限放大,最终演绎出一幕幕让人唏嘘惋叹的悲剧。直到《半生缘》走进我的眼帘,我终于看到张爱玲笔下出现一个清丽脱俗,高贵不屈的女子,那就是顾曼桢。
顾曼桢真的是我眼中张爱玲笔下最最特别的女子,她身上具有一种知性婉约中不乏爽气的感觉,如果她不是因为家庭原因学历不高的话,我真心觉得她可以和林徽因媲美了。但是她却是那样可怜,因为有一个做过舞女的姐姐,被男朋友的家庭所歧视,因为摊上一个不是人的姐夫,被奸污,还生下了一个让她连看都不想看一眼的孩子。最后,她只能轻叹一声,“我们回不去了”,然后和一个自己压根不爱的男人共度一生。
尽管,曼桢的贞洁被祝鸿才毁了,但是我始终觉得曼桢心灵的高贵没有被摧毁。她拼命想要回到过去的日子,但是祝公馆就像是铜墙铁壁一般难以突破。她没有对那些人摇尾乞怜,她可以干劲利落地将巴掌摔在姐姐脸上,面对淫魔,她誓死不从。但是,她只是一个女人啊,她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恶势力。她只能将一切化作一声悠远的叹息。她原本可以让生活成为一件华美的袍子,但是那一只只可怕是虱子却总是想要爬上去。不过我觉得,就算是她的那件袍子被虱子啃得千疮百孔,但是那依然是一件华美的袍子,只是因为它的主人叫做顾曼桢。
面对生命中总总折磨,曼桢没有歇斯底里的愤恨。她只有一声长叹。就像是当年黄昏时分的李清照,但是那微弱的气息却比嘶吼更加震撼人心。嘶吼,至少还有力量去震慑,但是叹息,却显得那样无可奈何。尽管如此,风骨依旧。至少,不会贴着脸,假惺惺地去笑对人生。
至于曼桢的姐姐顾曼璐,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她刚刚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看到的,是烈焰红唇,是浓重的脂粉,是艳俗到极致的装扮。在加上那峭楞楞的眼神,我总觉得这不是女人,而是女鬼。她的嘴上,不是唇膏,而是血水。她是很可怜,流落风尘,遇人不淑。但是她更加可恨,为了一己私利,将妹妹亲手推进痛苦的深渊。当然,她并没有获得任何快乐。她的快乐,在她得知自己心爱的瑾瑜已经背弃了自己的时候,就已经烟消云散了。她像是一个饿了好久好久的疯女人,只想抓住那一根根救命稻草。她抓住的,就是那个长得都不像是一个人的祝鸿才。文中说这个人像猫,可见他多么爱偷腥。又像老鼠,可见他多么卑劣。玩弄了曼桢的身体后,他是爽了,但是他万万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从一个富得流油的人沦落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物,其实,他一直都是一个小人物。
最后我必须说说沈世均,这个让曼桢爱得刻骨铭心的男人。他开始是那样害羞,但是真爱来临,却是那样真诚。他买不起钻戒,却给了曼桢最最火热的心。他懦弱,他胆怯,他不知道反抗家庭,他轻信顾曼璐的三言两语,就以为曼桢背叛了自己,然后娶了一个自己压根就不爱的女人。从此,他的人生,再也找不到激情和梦想。他守着父辈的产业,守着无爱的婚姻,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多年。但是,再一次见到曼桢的时候,那份压抑了许久的感情还是爆发了。虽然只有一个深深的拥抱,但是却已经可以代替万语千言。得知真相的他,悔不当初。他只能说一句,让我想想。他又能想什么呢?离婚吗?不行,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他身上,有太多道德的枷锁,这些枷锁,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囚犯。为了孝道,为了友谊,为了责任,他牺牲了太多。我一点都不讨厌这个人,他没有丝毫棱角,不想伤害任何人。我也不想将曼桢的悲剧清算到这个人身上,因为就算是当时他知道了真相,他和曼桢也不可能了,曼桢的肚子里面已经有了别人的孩子,就算他不在乎,沈家能不在乎吗?
我只希望,曼桢的悲剧不会重演。那一声长叹,永远消散在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