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期初,买了佛教十三经系列中的若干本,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中,由心经到金刚经,再到楞严经,圆觉经。后又转入唯识宗的解深密经。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空。要破我执、法执,何是我?不知道我的心是什么。后来是懂非懂又读了楞严经,知道六根六尘六识,知道了我思我辨的那个可知可欲的我是不佛说的我,也不是我的心所在,佛说不执两端也不执中。在这个时候明白了要站在事物变化发展的角度中,即以事看事,而不是站在人的角度和出发点去看事,抛开人的因素。似乎明白了佛的无上正知正觉是指什么。在读到唯识宗的四分和量的概念时候,感觉佛的思维和逻辑的魅力。也明白了佛借助“佛法”来宣示佛的威力和借助文字来假说佛法的微妙之处。佛说空。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指空不可得。哲学的佛。方法论的佛一直告诉我们,启迪我们,没有什么是恒久不变的,不可追求的。而人却被自己的我执说控制。做一些水中捞月,镜中探花的事情。而偏离的如来真相。宗教的佛,我没有达到那个标准,不敢说佛。但是,哲学的佛,思维方式的佛。才是吸引我的地方。佛说律由心生,而我现在感觉越来越接近佛的四大皆空的境界,或者朦胧中窥探出其的魅力了,是那么的吸引人。如果真的有一天,我四大皆空入了空门。尘世的尘缘如何了却?真的接近空的时候,内心却感觉到了一丝的恐惧。就如同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看了新世界,并不带表你就是新世界的人了,过往的还隐藏在你的意识中。传统的思想价值还残存在我的脑海中,我们说黑白,一般讲没有黑何来谈白?我想既然分黑白,肯定有分黑白的标准。何为白?何为黑?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在社会科学中,没有对和错,只有标准。同样,我却被传统的道德价值绑架,一旦脱离这个道德的标准和准则。我似乎感觉自己难以存在。没有了准则了,不是成为随心所欲的人,而是寸步难行的原始人了,难以融入到现代社会文明中。在越来越深的修行中,也不断的修心,我却不知道这个佛的船将我渡往何方。不破不立,不知道会不会成为豆豆小说中那样的人,不在场中存在,不需要时时刻刻来回答场中存在的人所需回答和作出决策的对和错,取与舍。那样相对存在的人,而是类似于庄子说的逍遥游。不以社会人的方式存在。而是保持内心和行为的高度同一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