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莎:滇藏漫行记 | 漫读
导语
我凝在风里,痴看着自己的肢体在发癫、发笑、手舞足蹈,谁又会制止谁呢?这是一个连房上的青草都肆意欢长的地方。我恨不得一头埋进云里,一头栽进花里,就让可以流动的时光窒息。霎那间,行云流水地恋过对方。就连那只粉蝶,也交托生死地恋定美色。
——漫游家,心随自然
【贪恋中甸】
车子迅速而无间断地从此地到彼地,只奔向此次的目的地。我们来不及在路上分心,行程就一直单调下去。
在由丽江至中甸的高原上就是这样,玻璃窗外满天云彩,漫原的野花猛泼大洒。明蓝艳黄嫩红粉白惊心动魄地狂涌而至,又如潮而逝。我是百般惊艳,百般贪恋,可车却只奔向它应停的驿站。
我的双脚真的踩在这片沃野上了,那是我背着粮草从远方的驿站又步行回来的。我是个太容易心神不定的过客。天是晶莹如水,云是拭镜漫飞。天高云低,下面还有旷野千里。那么多花哟,那么多——从脚端铺过去,从天边喷下来,谁都是活活泼泼,眉眼生动。一点、两点,顷刻在高原上以火焚身般地燎起来。白的净白,黄的明黄,红的艳红,蓝的翠蓝,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色彩,绝不干扰,绝不含糊。
我凝在风里,痴看着自己的肢体在发癫、发笑、手舞足蹈,谁又会制止谁呢?这是一个连房上的青草都肆意欢长的地方。我恨不得一头埋进云里,一头栽进花里,就让可以流动的时光窒息。在牛马群深处乱撞出一伙藏族孩子,竟喊出“Ilove you”。霎那间,行云流水地恋过对方。就连那只粉蝶,也交托生死地恋定美色。
【这一切都是灵动的】
我知道,我再不走,就来不及了。那边的天已在暗云翻涌了,暴雨将至。翠若水晶的蓝天已迅速地被黑幕一段一段吞噬。云幕的裂缝中,如钢如锯的金光在抵死顽抗,渐渐转成死灰,扼断咽喉般的了无声息。我知道,我真的该走了,但我真的走不动了,我还在贪恋那欲来的壮阔与狂野。沼水如鬼脸般变幻,灰金灰银的,天与地快弥合了。每一粒沙土,每一棵细草都在窃嘱:还不走,还不走,就是万劫不复,就是深渊底处了。
恋美恋到极至,就会怕美怕到极至。
当我在高原上狂奔起来时,身后已是撕天劈地了,所有的生灵之神一路叮咛——像古老传说中提过的:
一直往前跑啊,别回头,别回头……
我逃到神殿前,松赞林寺,属川藏十三名寺之一。浩荡的殿林竟占了五百亩土地。黄土黄墙,一段段让人辛苦爬来,打磨杂心。殿堂众多,起起落落,急不得,每去一处,需经高低回转而渡。拐角起承处,却又偏生似试人尘缘、拨汝凡心,猝不及防地抖开一大丛媚态百生的黄花,在殿宇前,金光溢彩。
原来僧人也爱花。
他们长期食用着香客们供来的酥油,在这么艰苦的高原上,出人意料地厚实挺拔。少谙世务,越发显得他们如世上最初的人,浑然淳质。礼佛久了,眉宇间笼着清华。是的,俗子看花会贪恋风尘的。在达赖神佛面前,我想亲近的却是供台下清俊的伺佛之人。看遍百色彩绘,千盏明灯,只为问他一句,近他一步。忽明忽暗沉沉大殿深处,一呼一吸间,一进一退时,已到了佛祖眼前。我不怕的,色心又怎样?佛祖说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他是剔透,我亦玲珑。
墙砌得太高,窗开得太小。诸佛坐在里面,我坐在外面,一槛之遥而已。砌墙的土质很松,捏一捏,簌簌而下,但神佛是不怕蒙尘的。周围聒噪着许多硕大的乌鸦,拜僧与佛的纵容,它们可以不司吉凶之职,任由在这殿外的残垣、荒草间野荡。我也可以,佛祖说——众生平等。
寺宇依山层层而建,在上面的殿群中穿行时,可以看见下面的殿群间僧侣静静出没。红袍褐带,盖着头,却裸着臂膀。那样的步子仿佛是迈过千百年而来。黄沙乍起,独行的身影又无声隐入另一高墙,我唤过他了,唤不到的。正如错了轨的生命,中间隔了块毛玻璃,声音只会消失在各自的空气里。其实真的不远啊,真的不远,才隔了五丈土地——五丈佛地。
【德钦的女人们】
德钦,滇藏公路上云南境内的最后一站。
我把行装甩在脏兮兮的货车司机旅店里,就惶惶急急地去觅食了。
这样一个寒夜,这样一个窝棚,当地的女人竟然说我像浪子。在这个供过路商客歇脚的棚子里,我翻动着铁丝网上的臭豆腐、米饼、土豆。泥盆的炭正旺着,还是挡不了寒雨袭到背脊上的阵阵颤栗。一口口青稞酒灌下去,脸是越来越热,头也越来越肿,但人倒更经不得吹了。风一过,由指尖激灵到脚尖上去了。一边身子给酒和火烘得浑浑慵慵,只好由得另一半身子在湿湿冷冷的空气中僵死过去,动都懒得动。
老板娘的女儿拖着鼻涕,脸上冻得褐红斑驳,正馋着我的臭豆腐,被她娘老子一喝,一泡眼泪才要喷出,被我顺手一筷夹着臭豆腐又塞回去。我自己挑了块熟土豆,蘸上辣子嚼了,外黄内软,正是时候,不似那青稞粑粑,只得两个字,死胀!老板娘一边张罗生意,一边跟我搭话。她倒是勤勤俭俭的,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做这额外营生。她问我不做买卖,又不像走亲戚的,在这高原上荡来荡去干什么?干什么,我也不知道,但现在最关键的是把这些烤焦了的土豆与臭豆腐做些处置。拖着鼻涕的小女娃又挨过来,我挑起一块“黑”土豆,对她一笑。
风一阵阵紧,除了棚子里是温暖的好去处之外,周围什么都看不见。黑幕里又吐出几个采松茸(一种珍贵野菌)的女人,生得高大壮实,大家喊着嗓子说话。我饶有兴趣地看着她们将烤盆上的东西拿来一块块吃掉,然后马不停蹄地吆喝着上酥油茶。“喂!”几个女人一个字就把我勾进了话团子。开始还用不咸不淡的汉话说着不咸不淡的事情,后来就扯到寺庙,寺庙里的和尚,和尚的模样……臭豆腐吃多了,就不臭了。恼得那已为人母的老板娘直啐,说她们带坏了我这异乡客。心喜老板娘的亲近,她们再说时,就只赔着坏坏地笑。那几个女人又唆使着我去打酥油茶,我虽不会,倒也不怕。老板娘已将冰茶煮沸,倒进一米左右高的竹制打茶筒里,加上酥油、盐之物,就交给我了。我抓着捣杆,一下,沸茶四溅,二下,女人哗起,没有第三下了。女人哄笑中,少不得揶揄,少不了得意。出了她们想看的丑,我并不介意。“你不行,回来。”我又给扯回话团子。看老板娘,那才叫行家,腰身、节奏,哪样少得。而我守自己的本分——吃吃吃。“别喝那么多酒,这里喝酒要上了头比不得你们在平地。要冷,多喝两碗酥油茶。”老板娘帮我拨亮盆里的火。
这时节,天气太差。昨天,我才从中甸下来,路上坍了又断,截了部改装小吉普,蒙头大睡,置于死地而后生也就过来了。
“明天,去哪?”
“盐井。”
“路上断了噢,南下那边的路也断了,整个山滑坡,两部东风车给铲到金沙江里去了。”她们啃玉米像脱粒机。老板娘插了一句:“可惜,这两天,猪肉、臭豆腐要运不上来了。”她只为生计丝丝着紧,其他天灾人祸倒不管。几个女人从筐里拣出大个的松茸,撕开烤熟,油滋滋地递过来。嗯,香得很。老板娘又横了一句“别吃那么多,烤的松茸坏肚子。”看来,她管我是管定了。而那几个女人不管有没得逞,都“哄”地一下笑起来。
酒喝多了,头上冒烟;辣子吃多了,嘴里冒烟;火烤久了,连冰如铁管的裤子也开始湿湿地冒起烟。其实,那几个女人明眸皓齿,很漂亮。在我昏睡过去的最后一丝清明,听见她们算计着送我五个松茸明儿上路。
很多不敢轻露的伤怀都是因为,在此生只有一面之缘的福分里,一下子挥霍了过多的情分。
【坐车去盐井】
我在德钦的桥头找到一辆去芒康的小货车,谈好价钱,25元捎我去盐井。120公里得耗去一天,皆因路况差,空气稀薄,汽车爬坡困难,时速连每小时18公里都达不到。
等我爬上后面的车厢时,才发现车厢里已满塞了八个粗壮的油桶。桶上是行李,行李上坐着先我而到的藏人,周围低矮的护栏已毫无保护作用了。半个小时后,这样一个小车厢里,除了8个汽油桶,还塞进了11个搭顺风车的藏人,一大摞箩筐,各式各样的行李货物。而个头细小的我则如揉成一团的废纸,扔在汽油桶与箩筐的夹缝中。
对于这样的运输方式,藏人们已应付从容,任凭小货车在高山深壑里颠簸纵跃,总能与车厢不离不弃。其实,坐着也很不舒服,凸凹不平的杂物已硌得我生疼直至发麻。但是,我实在不敢站起来,因为在这般惊涛骇浪的颠乱中,我深信,凭我的技术与勇气,仅靠两只脚与车身接触,是绝对会“乘风归去”的。但藏人不会,他们何止不会,还可以坐到车厢外挂着的备用轮胎上,然后把两只脚伸到车厢里,只用手抠住车厢的边沿。
三个小时下来,全身都麻木了。但实在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活动活动。所有的有机物与无机物都紧紧紧紧地挤在一起。我是车上唯一的女人,不知是出于对我的照顾还是自己蜷得难受,大多数男人都已站起来。我也只能用手将我双腿的膝盖弯由原先的零角度打开至三十度,腰以下的身体部位只是视觉意义上的了。中途,还在不断地上着人和货。有些货物已用绳子捆着,绑挂到车厢外沿去了。司机把驾驶室的两扇门全拆下来,插在车厢两侧,为防人或物向外飞溅。这样蜷缚着,在高原上颠簸,我很快进入胸闷头晕的状态。好在车停的次数越来越多,因为破旧的轮胎需要冷水不断地泼淋冷却;又因为藏族司机突然想起要喝酥油茶,还因为遇上“松茸”生意,要停下来看货、讲价。短则十几分钟,长则两个多小时。我渐渐明了这规则,就利用这间隙,在路上来来回回地找一些羚羊的头骨,牦牛的下颏,山羊的断腿,还有干扁的鼠兔。我找来只为看一看,看完了,又扔回给高原。
司机从不给任何提示,“轰”一下就发动了车。藏人是训练有素,纵跳如飞,顷刻间,各归原位。可怜我,手脚并用,努力向前,才最后赶上。小破车“轰隆隆”地开动,一路仍声如洪钟,气若长虹,对于突发性超近距离地狂擦石壁和澜沧江,我已疲倦得连害怕都没有精神了。
坐在后备胎上的那个藏人,很自然地从身边的竹筐里抓出些山果派给大家吃,大家也很自然地擦一擦,吃来吃去。后来,我才发现那些货不是他的。
【盐井之夜】
最后一丝光线悲悯地看着我从货车上跌撞而下,才悄然地收到云幕后面去了。天黑了,而我连食宿都没有着落。在两旁的房屋间穿行,十分钟后,折回来。幽暗的路上布满了牛屎马粪。这就是盐井,到达西藏境内的第一个小镇。一条路,两排屋,我已参观完毕。
长时间的颠簸,已使我的胃肠绞成一团,使得我暂无胃口。这里的藏式民居仍分三层,一楼或养家畜或住人,二楼住人,三楼晒粮草。门前有一条由雪山上引来的水渠,方便日常生活。我知道自己已经脏得不像话,纵无勇气将头塞进水渠,去清洗那因油脂而板结打缕的头发,但实在也应“湿”洗一下脸庞了。天!入夜的雪水刺骨的疼。我以极快的速度擦上香皂,用水泼面。突然,黑暗中一阵暴怒的犬吠,惊天动地狂袭过来。没有思维了,没有感觉了,剩下的时间我全拿来狂奔。空气激烈动荡,我清晰地听到它的獠牙利爪破风的声音。我几近悲嚎,已经闻到它口中喷出的狂劲腥热,它已经腾起——高原上的星星猛亮猛亮,光华璀璨,大把大把地砸死我。
我几乎是撞进这家小饭馆的,它实在太小,小得我一撞进去,所有的什物都来不及消弱我的冲力,一直撞到对面的墙上去。店里的主人在惊愕中迅速明白了,千钧一发,门——被挡上了。它在外面,狂嚎狂瞪,体如牛犊,毛发乱炸,名字叫“獒”。它用嘴和爪没有完成,就借助狂怒的声音将魂飞魄散的我生撕千万。
店主善意的唠叨我一句都没听清。继之而来的后怕使我端酥油茶的手一直在抖,泼泼洒洒。脸上还存着没来得及洗的肥皂,冰凉冰凉的汗,还有一种不是因悲伤而滚落的液体。褪尽油脂的皮肤突然开始生疼,被风撕裂的那种疼。店主端来青稞面饼,黑乎乎的牦牛肉干。盘结在头上的红绒辫穗子在油灯下摇曳生影。不知是骇得齿根都软了,还是那牦牛肉质量过“硬”,我费尽口齿也无济于事,只好囫囵而下。
谢了店主,张皇地穿过寂寂的夜路,去找他指点的客房。
我把自己扔在油腻的板铺上,浑噩到半夜。四五个粗壮大汉闯进来,手执火铳,腰别藏刀。我用连自己都惊诧不已的速度,光着脚弹到窗边。被惊动的汉子望过来,“嘿嘿!”我知道自己的五官已经惨褪成空白了。“别怕,我们是人民军队,今晚睡在这里,会保护你的。”他们在对面板铺上坐下,解下身上各种粗重的金属物品,一片丁零当啷。然后,呼呼相挤睡去。
我穿戴整齐地坐在对面的板铺上,想着狗嘴里吐出的肉,放到砧板上了。两小时后,我累得昏死过去。
次日清晨,对面的人不见了,长吁一声收拾离去。开门——他们在外面,喝着酥油茶。我被招呼过去……
斟满酥油茶后,喝上几口;又再斟满,又喝几口;不想喝了,斟满后就不要再喝了。起身告别时,我按规矩一饮而尽。
下一站就是芒康了,川藏路与滇藏路的交汇处。
本文出自漫游家 微信公众号:manyoujia2015
一个读者阅读的文化平台
我凝在风里,痴看着自己的肢体在发癫、发笑、手舞足蹈,谁又会制止谁呢?这是一个连房上的青草都肆意欢长的地方。我恨不得一头埋进云里,一头栽进花里,就让可以流动的时光窒息。霎那间,行云流水地恋过对方。就连那只粉蝶,也交托生死地恋定美色。
——漫游家,心随自然
![]() |
【贪恋中甸】
车子迅速而无间断地从此地到彼地,只奔向此次的目的地。我们来不及在路上分心,行程就一直单调下去。
在由丽江至中甸的高原上就是这样,玻璃窗外满天云彩,漫原的野花猛泼大洒。明蓝艳黄嫩红粉白惊心动魄地狂涌而至,又如潮而逝。我是百般惊艳,百般贪恋,可车却只奔向它应停的驿站。
我的双脚真的踩在这片沃野上了,那是我背着粮草从远方的驿站又步行回来的。我是个太容易心神不定的过客。天是晶莹如水,云是拭镜漫飞。天高云低,下面还有旷野千里。那么多花哟,那么多——从脚端铺过去,从天边喷下来,谁都是活活泼泼,眉眼生动。一点、两点,顷刻在高原上以火焚身般地燎起来。白的净白,黄的明黄,红的艳红,蓝的翠蓝,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色彩,绝不干扰,绝不含糊。
我凝在风里,痴看着自己的肢体在发癫、发笑、手舞足蹈,谁又会制止谁呢?这是一个连房上的青草都肆意欢长的地方。我恨不得一头埋进云里,一头栽进花里,就让可以流动的时光窒息。在牛马群深处乱撞出一伙藏族孩子,竟喊出“Ilove you”。霎那间,行云流水地恋过对方。就连那只粉蝶,也交托生死地恋定美色。
![]() |
【这一切都是灵动的】
我知道,我再不走,就来不及了。那边的天已在暗云翻涌了,暴雨将至。翠若水晶的蓝天已迅速地被黑幕一段一段吞噬。云幕的裂缝中,如钢如锯的金光在抵死顽抗,渐渐转成死灰,扼断咽喉般的了无声息。我知道,我真的该走了,但我真的走不动了,我还在贪恋那欲来的壮阔与狂野。沼水如鬼脸般变幻,灰金灰银的,天与地快弥合了。每一粒沙土,每一棵细草都在窃嘱:还不走,还不走,就是万劫不复,就是深渊底处了。
恋美恋到极至,就会怕美怕到极至。
当我在高原上狂奔起来时,身后已是撕天劈地了,所有的生灵之神一路叮咛——像古老传说中提过的:
一直往前跑啊,别回头,别回头……
我逃到神殿前,松赞林寺,属川藏十三名寺之一。浩荡的殿林竟占了五百亩土地。黄土黄墙,一段段让人辛苦爬来,打磨杂心。殿堂众多,起起落落,急不得,每去一处,需经高低回转而渡。拐角起承处,却又偏生似试人尘缘、拨汝凡心,猝不及防地抖开一大丛媚态百生的黄花,在殿宇前,金光溢彩。
原来僧人也爱花。
他们长期食用着香客们供来的酥油,在这么艰苦的高原上,出人意料地厚实挺拔。少谙世务,越发显得他们如世上最初的人,浑然淳质。礼佛久了,眉宇间笼着清华。是的,俗子看花会贪恋风尘的。在达赖神佛面前,我想亲近的却是供台下清俊的伺佛之人。看遍百色彩绘,千盏明灯,只为问他一句,近他一步。忽明忽暗沉沉大殿深处,一呼一吸间,一进一退时,已到了佛祖眼前。我不怕的,色心又怎样?佛祖说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他是剔透,我亦玲珑。
墙砌得太高,窗开得太小。诸佛坐在里面,我坐在外面,一槛之遥而已。砌墙的土质很松,捏一捏,簌簌而下,但神佛是不怕蒙尘的。周围聒噪着许多硕大的乌鸦,拜僧与佛的纵容,它们可以不司吉凶之职,任由在这殿外的残垣、荒草间野荡。我也可以,佛祖说——众生平等。
寺宇依山层层而建,在上面的殿群中穿行时,可以看见下面的殿群间僧侣静静出没。红袍褐带,盖着头,却裸着臂膀。那样的步子仿佛是迈过千百年而来。黄沙乍起,独行的身影又无声隐入另一高墙,我唤过他了,唤不到的。正如错了轨的生命,中间隔了块毛玻璃,声音只会消失在各自的空气里。其实真的不远啊,真的不远,才隔了五丈土地——五丈佛地。
![]() |
【德钦的女人们】
德钦,滇藏公路上云南境内的最后一站。
我把行装甩在脏兮兮的货车司机旅店里,就惶惶急急地去觅食了。
这样一个寒夜,这样一个窝棚,当地的女人竟然说我像浪子。在这个供过路商客歇脚的棚子里,我翻动着铁丝网上的臭豆腐、米饼、土豆。泥盆的炭正旺着,还是挡不了寒雨袭到背脊上的阵阵颤栗。一口口青稞酒灌下去,脸是越来越热,头也越来越肿,但人倒更经不得吹了。风一过,由指尖激灵到脚尖上去了。一边身子给酒和火烘得浑浑慵慵,只好由得另一半身子在湿湿冷冷的空气中僵死过去,动都懒得动。
老板娘的女儿拖着鼻涕,脸上冻得褐红斑驳,正馋着我的臭豆腐,被她娘老子一喝,一泡眼泪才要喷出,被我顺手一筷夹着臭豆腐又塞回去。我自己挑了块熟土豆,蘸上辣子嚼了,外黄内软,正是时候,不似那青稞粑粑,只得两个字,死胀!老板娘一边张罗生意,一边跟我搭话。她倒是勤勤俭俭的,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做这额外营生。她问我不做买卖,又不像走亲戚的,在这高原上荡来荡去干什么?干什么,我也不知道,但现在最关键的是把这些烤焦了的土豆与臭豆腐做些处置。拖着鼻涕的小女娃又挨过来,我挑起一块“黑”土豆,对她一笑。
风一阵阵紧,除了棚子里是温暖的好去处之外,周围什么都看不见。黑幕里又吐出几个采松茸(一种珍贵野菌)的女人,生得高大壮实,大家喊着嗓子说话。我饶有兴趣地看着她们将烤盆上的东西拿来一块块吃掉,然后马不停蹄地吆喝着上酥油茶。“喂!”几个女人一个字就把我勾进了话团子。开始还用不咸不淡的汉话说着不咸不淡的事情,后来就扯到寺庙,寺庙里的和尚,和尚的模样……臭豆腐吃多了,就不臭了。恼得那已为人母的老板娘直啐,说她们带坏了我这异乡客。心喜老板娘的亲近,她们再说时,就只赔着坏坏地笑。那几个女人又唆使着我去打酥油茶,我虽不会,倒也不怕。老板娘已将冰茶煮沸,倒进一米左右高的竹制打茶筒里,加上酥油、盐之物,就交给我了。我抓着捣杆,一下,沸茶四溅,二下,女人哗起,没有第三下了。女人哄笑中,少不得揶揄,少不了得意。出了她们想看的丑,我并不介意。“你不行,回来。”我又给扯回话团子。看老板娘,那才叫行家,腰身、节奏,哪样少得。而我守自己的本分——吃吃吃。“别喝那么多酒,这里喝酒要上了头比不得你们在平地。要冷,多喝两碗酥油茶。”老板娘帮我拨亮盆里的火。
这时节,天气太差。昨天,我才从中甸下来,路上坍了又断,截了部改装小吉普,蒙头大睡,置于死地而后生也就过来了。
“明天,去哪?”
“盐井。”
“路上断了噢,南下那边的路也断了,整个山滑坡,两部东风车给铲到金沙江里去了。”她们啃玉米像脱粒机。老板娘插了一句:“可惜,这两天,猪肉、臭豆腐要运不上来了。”她只为生计丝丝着紧,其他天灾人祸倒不管。几个女人从筐里拣出大个的松茸,撕开烤熟,油滋滋地递过来。嗯,香得很。老板娘又横了一句“别吃那么多,烤的松茸坏肚子。”看来,她管我是管定了。而那几个女人不管有没得逞,都“哄”地一下笑起来。
酒喝多了,头上冒烟;辣子吃多了,嘴里冒烟;火烤久了,连冰如铁管的裤子也开始湿湿地冒起烟。其实,那几个女人明眸皓齿,很漂亮。在我昏睡过去的最后一丝清明,听见她们算计着送我五个松茸明儿上路。
很多不敢轻露的伤怀都是因为,在此生只有一面之缘的福分里,一下子挥霍了过多的情分。
![]() |
【坐车去盐井】
我在德钦的桥头找到一辆去芒康的小货车,谈好价钱,25元捎我去盐井。120公里得耗去一天,皆因路况差,空气稀薄,汽车爬坡困难,时速连每小时18公里都达不到。
等我爬上后面的车厢时,才发现车厢里已满塞了八个粗壮的油桶。桶上是行李,行李上坐着先我而到的藏人,周围低矮的护栏已毫无保护作用了。半个小时后,这样一个小车厢里,除了8个汽油桶,还塞进了11个搭顺风车的藏人,一大摞箩筐,各式各样的行李货物。而个头细小的我则如揉成一团的废纸,扔在汽油桶与箩筐的夹缝中。
对于这样的运输方式,藏人们已应付从容,任凭小货车在高山深壑里颠簸纵跃,总能与车厢不离不弃。其实,坐着也很不舒服,凸凹不平的杂物已硌得我生疼直至发麻。但是,我实在不敢站起来,因为在这般惊涛骇浪的颠乱中,我深信,凭我的技术与勇气,仅靠两只脚与车身接触,是绝对会“乘风归去”的。但藏人不会,他们何止不会,还可以坐到车厢外挂着的备用轮胎上,然后把两只脚伸到车厢里,只用手抠住车厢的边沿。
三个小时下来,全身都麻木了。但实在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活动活动。所有的有机物与无机物都紧紧紧紧地挤在一起。我是车上唯一的女人,不知是出于对我的照顾还是自己蜷得难受,大多数男人都已站起来。我也只能用手将我双腿的膝盖弯由原先的零角度打开至三十度,腰以下的身体部位只是视觉意义上的了。中途,还在不断地上着人和货。有些货物已用绳子捆着,绑挂到车厢外沿去了。司机把驾驶室的两扇门全拆下来,插在车厢两侧,为防人或物向外飞溅。这样蜷缚着,在高原上颠簸,我很快进入胸闷头晕的状态。好在车停的次数越来越多,因为破旧的轮胎需要冷水不断地泼淋冷却;又因为藏族司机突然想起要喝酥油茶,还因为遇上“松茸”生意,要停下来看货、讲价。短则十几分钟,长则两个多小时。我渐渐明了这规则,就利用这间隙,在路上来来回回地找一些羚羊的头骨,牦牛的下颏,山羊的断腿,还有干扁的鼠兔。我找来只为看一看,看完了,又扔回给高原。
司机从不给任何提示,“轰”一下就发动了车。藏人是训练有素,纵跳如飞,顷刻间,各归原位。可怜我,手脚并用,努力向前,才最后赶上。小破车“轰隆隆”地开动,一路仍声如洪钟,气若长虹,对于突发性超近距离地狂擦石壁和澜沧江,我已疲倦得连害怕都没有精神了。
坐在后备胎上的那个藏人,很自然地从身边的竹筐里抓出些山果派给大家吃,大家也很自然地擦一擦,吃来吃去。后来,我才发现那些货不是他的。
![]() |
【盐井之夜】
最后一丝光线悲悯地看着我从货车上跌撞而下,才悄然地收到云幕后面去了。天黑了,而我连食宿都没有着落。在两旁的房屋间穿行,十分钟后,折回来。幽暗的路上布满了牛屎马粪。这就是盐井,到达西藏境内的第一个小镇。一条路,两排屋,我已参观完毕。
长时间的颠簸,已使我的胃肠绞成一团,使得我暂无胃口。这里的藏式民居仍分三层,一楼或养家畜或住人,二楼住人,三楼晒粮草。门前有一条由雪山上引来的水渠,方便日常生活。我知道自己已经脏得不像话,纵无勇气将头塞进水渠,去清洗那因油脂而板结打缕的头发,但实在也应“湿”洗一下脸庞了。天!入夜的雪水刺骨的疼。我以极快的速度擦上香皂,用水泼面。突然,黑暗中一阵暴怒的犬吠,惊天动地狂袭过来。没有思维了,没有感觉了,剩下的时间我全拿来狂奔。空气激烈动荡,我清晰地听到它的獠牙利爪破风的声音。我几近悲嚎,已经闻到它口中喷出的狂劲腥热,它已经腾起——高原上的星星猛亮猛亮,光华璀璨,大把大把地砸死我。
我几乎是撞进这家小饭馆的,它实在太小,小得我一撞进去,所有的什物都来不及消弱我的冲力,一直撞到对面的墙上去。店里的主人在惊愕中迅速明白了,千钧一发,门——被挡上了。它在外面,狂嚎狂瞪,体如牛犊,毛发乱炸,名字叫“獒”。它用嘴和爪没有完成,就借助狂怒的声音将魂飞魄散的我生撕千万。
店主善意的唠叨我一句都没听清。继之而来的后怕使我端酥油茶的手一直在抖,泼泼洒洒。脸上还存着没来得及洗的肥皂,冰凉冰凉的汗,还有一种不是因悲伤而滚落的液体。褪尽油脂的皮肤突然开始生疼,被风撕裂的那种疼。店主端来青稞面饼,黑乎乎的牦牛肉干。盘结在头上的红绒辫穗子在油灯下摇曳生影。不知是骇得齿根都软了,还是那牦牛肉质量过“硬”,我费尽口齿也无济于事,只好囫囵而下。
谢了店主,张皇地穿过寂寂的夜路,去找他指点的客房。
我把自己扔在油腻的板铺上,浑噩到半夜。四五个粗壮大汉闯进来,手执火铳,腰别藏刀。我用连自己都惊诧不已的速度,光着脚弹到窗边。被惊动的汉子望过来,“嘿嘿!”我知道自己的五官已经惨褪成空白了。“别怕,我们是人民军队,今晚睡在这里,会保护你的。”他们在对面板铺上坐下,解下身上各种粗重的金属物品,一片丁零当啷。然后,呼呼相挤睡去。
我穿戴整齐地坐在对面的板铺上,想着狗嘴里吐出的肉,放到砧板上了。两小时后,我累得昏死过去。
次日清晨,对面的人不见了,长吁一声收拾离去。开门——他们在外面,喝着酥油茶。我被招呼过去……
斟满酥油茶后,喝上几口;又再斟满,又喝几口;不想喝了,斟满后就不要再喝了。起身告别时,我按规矩一饮而尽。
下一站就是芒康了,川藏路与滇藏路的交汇处。
本文出自漫游家 微信公众号:manyoujia2015
一个读者阅读的文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