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2
上一站讲的是都铎王朝的前朝金丝雀王朝也是英国封建无政府状态的最后一次战争:玫瑰战争。
而战争最后是亨利七世通过联姻而和解,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由亨利八世继位(1509-1547),亨利八世他是一个相当暴戾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几乎耗尽了王朝所有的资产,留下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给他的后代。他一生有六个妻子,其中两个被强制离异,两个被他斩首。但他又是诗人、作曲家、翻译家、作家......
今天却先不说他,而是推荐讲亨利八世的第二个妻子:安·博林。
决定先说她是有原因的,小编本想讲都铎王朝时期的宗教改革,而在这段时期里亨利八世处在很重要的位置,而引发或说加速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就是安·博林了。
于是今天我们先去了解亨利八世与安·博林的恋情,同时讲些轻松的,以便让朋友们有更多的兴趣与小编一起读下去……
安妮·博林(Anne Boleyn,1501年/1507年-1536年5月19日),英格兰王后,英王亨利八世第二任妻子,伊丽莎白一世的生母,威尔特伯爵汤马斯·波林与伊丽莎白·波林(Elizabeth Boleyn)之女。
安妮·博林原本是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的侍从女官,但两人在暗中偷情。安妮·博林在1533年1月与亨利八世秘密结婚,5月被宣布为合法妻子。三个月后亨利八世对她的热情消退,直到1533年9月生下伊丽莎白一世后才稍和缓。但两人关系在1536年1月安妮·博林流产时恶化。
1536年5月2日被捕入狱,关进伦敦塔;5月19日以通奸罪被斩首。11天后,亨利八世迎娶第三任妻子——安妮生前的侍从女官珍·西摩(珍又称简,来自西摩家族,天主教信仰,西摩家族地位比博林家族更高,受到当时贵族的一致拥护,安妮·博林也是亨利第一任王后凯瑟琳的侍女)。
d
奥地利的玛格丽特(Margaret of Habsburg)非常欣赏安的父亲汤马斯·博林,遂邀请安到尼德兰宫廷中陪伴她。安·博林自1513年春天开始住在尼德兰宫廷,直到她父亲于1514年冬天安排她到法国接受完整教育。在法国,她是克劳德王后(Queen Claude of France)最宠爱的侍从女官之一,也在英国贵族前来拜访法国宫廷时担任翻译官。这段时间里,安学习法国文化与礼仪,完成了她的教育,另外也对时髦的法国时尚产生了兴趣。安·博林的父亲于1521年冬天召唤她回国,她于1522年1月起程返英。
1522年入宫成为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王后的侍从女官,在3月的一个化妆舞会中以优美熟练舞姿展露吸引力,并成为宫廷社交圈内公认的时髦仕女。她接受诺森伯兰伯爵之子亨利·珀西(Henry Percy)的追求,但在1523年诺森伯兰伯爵拒绝让儿子亨利·珀西与安·博林订婚,这段恋情就此中断。
1525年,亨利八世迷恋上安·博林并对她展开追求。安因为妹妹玛丽曾是亨利八世的情妇,所以拒绝亨利八世的追求,甚至离开宫廷回到肯特郡(但亦有说法认为安妮·博林是欲擒故纵,假意拒绝亨利八世的追求)。亨利八世不但没有因此减低对她的兴趣,反而对安更加倾心。1526年安再度入宫后虽然已接受亨利八世的追求,但仍坚持不与他性交,以避免生下私生子。
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王后一直未能生下都铎王朝的男性继承人,而安看起来是个能生下男性子嗣的优良人选,在这样的情况下,亨利八世开始办理与第一任妻子的离婚手续,1527年与大臣向梵蒂冈递交了婚姻无效申请。
结婚
这段情事刚开始时安妮表现得很低调,到了1528年,明眼人皆知亨利八世已决定要和她结婚。她的家族升官,在宫中获得许多朝臣支持,她的开销由亨利八世支付,拥有成柜的新衣与首饰、专属侍者与侍女,并住进新盖的豪宅。亨利八世虽然已向教廷提出与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的婚姻无效申请,但在凯瑟琳的侄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压力下,教宗克勉七世连着六年拒绝批准这个婚姻无效之诉。1530年亨利八世将第一任妻子凯瑟琳驱逐出宫廷,她在宫中的地位遂被安·博林接收。安此时已成为宫内最有权力的角色之一,她说服亨利八世推动宗教改革,以脱离教宗的管辖。1532年当任坎特伯里大主教过世,安推荐自家的牧师托马斯·克兰麦接任。安·博林在巩固英国与法国间国际关系上也大有所为。她与法国驻英大使交好,1532年冬促成两国在法国北部加莱召开会议,法国转而支持亨利八世的二次婚姻。同年9月1日,安被加冕为彭布洛克女侯爵。
在加莱会议赢得法国支持后,1533年1月25日亨利八世与安·博林秘密结婚,此时安已怀孕。 5月23日坎特伯里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宣布亨利八世与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的婚姻无效,5月28日宣布亨利八世与安的婚姻是完全合法的。6月1日安·博林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正式加冕为英格兰王后,接着她在宫中安顿下来准备生产。此时亨利八世对妮的热情渐渐消退,两人间不时发生争执,直到9月7日女儿伊丽莎白一世在格林威治普雷森希宫出生后才稍缓和。安将伊丽莎白送至赫特福德郡乡间成长,也常去探望她。
王后生活
安·博林的王后排场比前任王后凯瑟琳还大。她有超过250个仆人专职伺候,60个贵族侍女陪伴她。安添购许多奢华的礼服、珠宝首饰、羽毛扇、马车、家具等,也重新装潢了几个宫殿以符合她的品味。在此期间安妮曾残酷迫害许多反对她成为王后的人,包括亨利八世与凯萨琳王后的女儿玛丽(后来的玛丽一世)。1534年,在安的操控下,亨利八世强迫玛丽去做伊丽莎白的侍女,并促使议会通过了一件《继承法案》,将王位继承权全部归属给了安的孩子。安降低玛丽的身份,并从精神上折磨她,还扣减了玛丽公主身为国王长女的物质待遇。玛丽的服装和所获得的钱财,甚至比皇室仆人还差。这样的遭遇对任何处在青春期的少女来说,都是极度痛苦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玛丽拒绝承认《继承法案》,即使在写给亨利八世那措辞谦卑的信件里,她都坚持签上“玛丽公主”的署名。 亨利八世对长女不合作的态度十分恼怒。当年的心肝宝贝现在成了他的死敌。在安‧博琳的挑唆下,他毫不客气地开始策划怎样处死玛丽公主。当玛丽在惊恐中患上重病以后,身为继母的安王后,甚至下令医生不得医治玛丽公主的病,也不允许任何人前去看望。
被捕处决
生下女儿伊丽莎白后,安一直未能成功产下都铎王朝的男性继承人。安在1536年1月29日流产了一个男婴,这天同时也是前王后凯瑟琳的丧礼。安的小产让亨利八世耐性用尽,此时亨利八世已看上了她侍女珍·西摩,他宣称与妮的婚姻简直是受到上天的诅咒。1536年4月,安身旁的音乐家首先被指控与安通奸,接着两名朝臣和亨利八世的侍从也被指控同样罪名。并且又有人说妮长有六根手指。最后是妮的兄弟乔治·博林,被控与安近亲相奸和叛国罪遭逮捕。5月2日午餐时,妮被逮捕并关入伦敦塔,轻度精神崩溃。5月17日处决乔治·博林等被控告的几名男子,5月19日安·博林依叛国罪被斩首。国会没有通过让安·博林以合适的棺材安葬,安的头与身体被放入一个柜子,埋在伦敦塔的教堂中。后来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翻修时被发现确认,安上了一个大理石墓碑。
最后岁月
在她短暂的一生当中,从一个侍女变身为王后。她给都铎王朝和国王制造了一场风暴。她和亨利的婚姻,永远地改变了英国的历史。1536年5月19日,上午9点刚过,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女人之一,迎来了她悲惨的结局。六百年的争论由此开始。
史书上说,亨利八世苦苦追求了八年才到手的安妮•博林其实并不漂亮。据记载,她身材不高,瘦弱,肤色偏黑。按照十六世纪英国的标准,黑发黑眼的安妮绝对不如blond们美。不过,美貌并非女人魅力的唯一来源。妩媚,聪慧,懂得如何博取男人欢心的女人就会有种魅惑力,不管她是否天生丽质。安妮•博林就是这样一个魅惑的女人。据说她那双黑色的眸子非常动人,并且她很懂得如何运用眼神(也就是俗话说的“放电”了)。
在小说《提堂》中,关于安妮•博林有过这样一段描写:
“安妮•博林现在已经三十四岁,举止优雅,那种高贵的气质使得单纯的漂亮显得多余。一度曲线柔和的她变得棱角分明。她黝黑的光彩虽然减少了几分,但仍然存在,并时时闪烁。对自己那双明亮的黑眼睛,她能有效利用,往往是以如下方式:视线落在一个男人的脸上,然后迅速移开,似乎毫不在意,漫不经心。接着是片刻的停顿,似乎是吸了一口气。然后,她的目光又缓缓地、仿佛不由自主地回到他的身上。她凝视着他的面孔。她探究着这个男人。她探究着他,仿佛他是世界上唯一的男人。她仿佛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他,并在考虑他的各种用途,各种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可能性。对被她盯上的人而言,这一刻犹如一个世纪那么漫长,让他不由得全身颤栗。尽管这一招其实只是刹那之间,无需成本,立竿见影且可重复使用,但在那可怜的家伙看来,他似乎已经与众不同。他得意地笑了。他整理着自己的装束。他变得高大了几分,也更加愚蠢了几分。”
另外,由于父亲曾担任英国驻法公使,安妮•博林在法国长大并受教育,后来长期在法国宫廷中做侍女、当翻译,所以她很有文化艺术修养,精通多门语言,于穿着打扮上也很见功力,深得法国宫廷之道,回到英国后更是被视为时尚的代言人。她的优雅、聪慧、才华与时尚无疑为她平淡的相貌加分,让她拥有大批的男性仰慕者。安妮•博林既与这些男士们交往,却又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这项“才能”后来被她运用到与亨利八世的关系中,大获成功。
历史上的安妮•博林的确称不上天姿国色
也许正是由于不够美貌,安妮•博林才在才艺和心机方面下足了工夫,最终比不少漂亮的女人都成功——至少在博取并维持国王的欢心方面如此。如果安妮仅仅是一个丰满白皙的金发尤物,那么她便与亨利八世之前的任何一位情妇,比如布伦特夫人(Lady Elizabeth Blount),比如她自己的亲姐姐玛丽•博林(Mary Boleyn),没有了任何区别,也就可能和她们一样,仅仅是情妇而已,做做国王的短期sexual partner,随后被新的情妇替代。
“仅仅是情妇而已”——这正是安妮•博林一直在努力避免的命运,她姐姐玛丽的命运。玛丽•博林比安妮•博林漂亮很多。两姐妹在法国宫廷时,玛丽•博林就很有已相当有名,被法国王公贵族们称为“the British Mare”;而回到英国后,玛丽很快又成为亨利八世的情妇,被老百姓称为“the Great Whore”(中国对玛丽这一绰号的通用译法是“御用婊子”)。
安妮的姐姐玛丽·博林
有人认为,是利欲熏心的博林家族为了向上爬而有意将玛丽“献给”亨利八世的,结果发现他们美艳绝伦的大女儿没享受几天恩宠就被冷落一旁,便只好再把不那么美却很媚的二女儿安妮献出去。电视剧《都铎王朝》中便采用了这个观点。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已不可考,不过的确,亨利八世对玛丽的热情没有持续太久,而很快安妮便在一次宫廷舞会上露脸,亨利八世为之倾倒,从此开始了狂热的追求。
亨利给安妮写了大量的情书,有不少保存至今。其中有一封中写道,“My love and I surrender into your hands.”真是显得情真意切。不过,以亨利八世的个性,此时不过是想找个新情人而已,并未打算休掉妻子凯瑟琳•阿拉贡,虽然他一直对生不出儿子的凯瑟琳心怀不满。
安妮•博林对国王的追求回应却很冷淡,她一次次拒绝了亨利八世的引诱。在吃准了亨利八世对自己的痴心之后,她开始不断向国王传达“除非你打算娶我为妻,否则我不会接受你的追求”的意愿。
对于不想重蹈姐姐覆辙,不甘心“仅仅是情妇而已”的安妮来说,这一着被证明是聪明的。为了得到安妮,亨利八世竟然坚持不懈地与罗马教廷、与国内外各种反对势力斗争了八年。亨利八世在安妮之前从没有,在安妮之后也再没有,为一个女人付出如此大的心血。
安妮•博林耗费了八年时间拿下了后位,当然极其珍惜。而她面临的困难却是巨大的——英国人民讨厌她,视她为第三者,一直以“the King’s bitch”称呼她。欧洲大陆的国家基本都不承认亨利八世的离婚,当然也不承认安妮的王后地位,最强烈的仇恨来自凯瑟琳的祖国西班牙,当时国力远在英国之上。罗马教廷更是对她恨之入骨,曾多次派人暗杀她。
安妮王后是聪明的女人,自然采取种种措施巩固后位。她设法排除异己,一直反对亨利八世离婚的托马斯•莫尔(写《乌托邦》的那位)便是在安妮•博林的怂恿下被亨利八世砍头的;她大力支持国王在全国推广新教,压制天主教势力;她充分运用个人与法国——她的第二故乡的联系,竭力推动英法结盟共同对抗西班牙……
托马斯•莫尔
但安妮•博林面临的最可怕的问题是,亨利八世开始冷落她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亨利八世开始不喜欢安妮的原因与他当初开始厌恶凯瑟琳的原因一样:没有生育男性后嗣。
在安妮•博林初次怀孕之时,她与国王两人还很相爱。安妮•博林曾向亨利八世保证腹中胎儿是个男孩,对此亨利八世深信不疑。在孩子尚未出生时,庆贺王子降生的诏书和各种典礼已经全部准备好。然而生下的却是个女儿。这件事对亨利八世打击很大,当然他不知道这名女婴将来会成为英国史上最著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后来安妮•博林多次怀孕,但全部流产,而且几次胎死腹中的都是男婴。这令亨利八世彻底绝望,他开始相信安妮•博林反反复复的流产是上苍对他的惩罚,是由于他选择了错误的女人,他甚至认为当初安妮是以巫术诱惑了他。好事的现代学者认为,造成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凯瑟琳以及后来的安妮•博林反复流产的原因是国王自己患有STD,推测是syphilis(梅毒)。但在那个年代,生育失败就是女人的错。
渐渐失宠的安妮•博林不甘心,她想尽了一切办法来维持国王对自己的爱,来实现“天长地久”。她为国事出谋划策,却被国王视为指手划脚,权利欲过重;她天天想着生孩子,却一次次流产。过去她身上那些让亨利八世爱得死去活来的特点现在成了缺点:她会讲多国语言的伶牙利齿,如今在亨利眼中变成了聒噪;她热烈奔放的性格,如今在亨利眼中变成了无理取闹;她对艺术的热爱,如今在亨利眼中变成了轻浮。
安妮•博林还是不甘心。直到她因为不择手段地维护后位而得罪了位高权重的国务秘书托马斯·克伦威尔(正是后世在英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克伦威尔的祖先),国王身边的红人。
托马斯•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联合了一群对安妮•博林不满的贵族,充分利用国王厌倦安妮的心理,开始了扳倒安妮的努力。他们找茬逮捕安妮的侍女,逮捕跟安妮接触频繁的男人(多半是艺术家、诗人),严刑拷打,最后所有人都承认,安妮王后有不忠行为。
比起贵为西班牙公主的凯瑟琳,安妮•博林没有太硬的背景。她出身小贵族,其家族三代以前是商人。于是她和她的家人很快被定上莫须有的罪名,无人为他们说话。亨利八世则默许了克伦威尔的所作所为,甚至有学者认为,整个扳倒安妮的过程就是亨利八世一手策划的。
于是,安妮•博林以通奸、叛国(王后通奸就是叛国)和乱伦罪被逮捕,关进伦敦塔。被判死刑,由国王选择以火刑或砍头的方式执行,而亨利八世选择了后者。
闹鬼的住所——布利克林庄园
英国信托基金会根据鬼魂出现的频率、鬼魂死前的声望以及是否经常发生改变确定了10大“鬼宅”。这个名单还得到了《信托基金会神秘故事》鬼魂作家香恩·埃文斯的帮助。她宣称,对公众开放的630个古迹,至少200个是闹鬼的,但是这些鬼魂是无害的,没有清除的必要。 所有“鬼宅”中,诺福克郡艾尔沙姆附近的布利克林庄园毫无疑问名列第一。据说,它是17世纪詹姆士一世时期全英最漂亮楼房之一,以精美挂毯装饰和珍贵藏书闻名于世。此外,这个庄园如此著名还因为它是可怜的无头王后安妮·博林的亡魂之家。这个庄园以前归威尔特郡伯爵托马斯·博林所有,他的女儿安妮王后就出生在这里。安妮·博林王后在1536年因背叛亨利八世国王被砍头,据称每到她被执行死刑的日子,总有人看到她在腋下夹着头颅,乘坐一辆由无头骑士驾驶的马车绕着塔走动。
除了安妮王后外,这个庄园还有两个著名的“鬼魂”经常出现。一个是托马斯伯爵,据说他因为看着女儿死亡而没有出手相救受到诅咒。每年,他的鬼魂在公鸡鸣晓前都试图翻越12座桥;另外一个鬼魂是约翰·法斯图尔夫爵士,他是15世纪的一名骑士,后来成为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福斯塔夫》中主角的原型。据说,他将这个庄园卖给托马斯爵士,他也经常访问自己这个家。
布利克林庄园经理让·布鲁克斯平静地说,很多访问者报告曾看到过这三个人的鬼魂,尤其是在5月19日前后,因为那是安妮皇后被砍头的日子。
众所周知,鬼屋会导致无人问津,从而使房价大跌。尽管如此,地产商仍然没有降低房价;作为名胜古迹,它仍然保持自己高昂的身价。游客们不愿意将它买下来作为住宅,但却愿意花几十欧元进去参观,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轶事典故
有人说“安·博林之死,有足够多的证据让历史学家进行各种猜测,但巨大的缺口总让他们无法获得最终真相。”
第一位被处决的英格兰王后。
亨利、托马斯·克伦威尔、安博林三方关系。尤其是后面两人争权。
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在安·博林垮台一事上,亨利或克伦威尔的精心策划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但对1536年事件,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解释,这个解释植根于在高度紧张的都铎王朝性与政治的关系。
1536年1月7日,亨利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去世。由于到死她都以王后自居,在这之后,安·博林的王后身份没人再与她争夺。1月29日,凯瑟琳被安葬的同一天,怀孕的安·博林流产,是个男婴。事件是否导致亨利开始谋划再娶另说。
同年4月2日,亨利、安·博林和宫廷在皇家礼拜堂听了一场由安·博林私人牧师约翰斯基普做的布道。布道内容暗指克伦威尔。
有说:这是一个设计好的陷阱,一出相当原始的戏剧,鲜血淋漓,充满恐怖和激情。
有说:这是一个极具政治色彩的故事,时间和地点都独具一格。但这个故事也普世存在。因为,说到底,它只是关乎一对男女。
有说:今天,安·博林失势的故事,已经成为传奇。这个爱情故事以轰轰烈烈和阴谋交织作为开始,却以血淋淋的惨剧收场。时至今日,故事的魅力未减分毫。
而战争最后是亨利七世通过联姻而和解,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由亨利八世继位(1509-1547),亨利八世他是一个相当暴戾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几乎耗尽了王朝所有的资产,留下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给他的后代。他一生有六个妻子,其中两个被强制离异,两个被他斩首。但他又是诗人、作曲家、翻译家、作家......
今天却先不说他,而是推荐讲亨利八世的第二个妻子:安·博林。
决定先说她是有原因的,小编本想讲都铎王朝时期的宗教改革,而在这段时期里亨利八世处在很重要的位置,而引发或说加速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就是安·博林了。
于是今天我们先去了解亨利八世与安·博林的恋情,同时讲些轻松的,以便让朋友们有更多的兴趣与小编一起读下去……
安妮·博林(Anne Boleyn,1501年/1507年-1536年5月19日),英格兰王后,英王亨利八世第二任妻子,伊丽莎白一世的生母,威尔特伯爵汤马斯·波林与伊丽莎白·波林(Elizabeth Boleyn)之女。
安妮·博林原本是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的侍从女官,但两人在暗中偷情。安妮·博林在1533年1月与亨利八世秘密结婚,5月被宣布为合法妻子。三个月后亨利八世对她的热情消退,直到1533年9月生下伊丽莎白一世后才稍和缓。但两人关系在1536年1月安妮·博林流产时恶化。
1536年5月2日被捕入狱,关进伦敦塔;5月19日以通奸罪被斩首。11天后,亨利八世迎娶第三任妻子——安妮生前的侍从女官珍·西摩(珍又称简,来自西摩家族,天主教信仰,西摩家族地位比博林家族更高,受到当时贵族的一致拥护,安妮·博林也是亨利第一任王后凯瑟琳的侍女)。
d
奥地利的玛格丽特(Margaret of Habsburg)非常欣赏安的父亲汤马斯·博林,遂邀请安到尼德兰宫廷中陪伴她。安·博林自1513年春天开始住在尼德兰宫廷,直到她父亲于1514年冬天安排她到法国接受完整教育。在法国,她是克劳德王后(Queen Claude of France)最宠爱的侍从女官之一,也在英国贵族前来拜访法国宫廷时担任翻译官。这段时间里,安学习法国文化与礼仪,完成了她的教育,另外也对时髦的法国时尚产生了兴趣。安·博林的父亲于1521年冬天召唤她回国,她于1522年1月起程返英。
1522年入宫成为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王后的侍从女官,在3月的一个化妆舞会中以优美熟练舞姿展露吸引力,并成为宫廷社交圈内公认的时髦仕女。她接受诺森伯兰伯爵之子亨利·珀西(Henry Percy)的追求,但在1523年诺森伯兰伯爵拒绝让儿子亨利·珀西与安·博林订婚,这段恋情就此中断。
1525年,亨利八世迷恋上安·博林并对她展开追求。安因为妹妹玛丽曾是亨利八世的情妇,所以拒绝亨利八世的追求,甚至离开宫廷回到肯特郡(但亦有说法认为安妮·博林是欲擒故纵,假意拒绝亨利八世的追求)。亨利八世不但没有因此减低对她的兴趣,反而对安更加倾心。1526年安再度入宫后虽然已接受亨利八世的追求,但仍坚持不与他性交,以避免生下私生子。
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王后一直未能生下都铎王朝的男性继承人,而安看起来是个能生下男性子嗣的优良人选,在这样的情况下,亨利八世开始办理与第一任妻子的离婚手续,1527年与大臣向梵蒂冈递交了婚姻无效申请。
结婚
这段情事刚开始时安妮表现得很低调,到了1528年,明眼人皆知亨利八世已决定要和她结婚。她的家族升官,在宫中获得许多朝臣支持,她的开销由亨利八世支付,拥有成柜的新衣与首饰、专属侍者与侍女,并住进新盖的豪宅。亨利八世虽然已向教廷提出与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的婚姻无效申请,但在凯瑟琳的侄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压力下,教宗克勉七世连着六年拒绝批准这个婚姻无效之诉。1530年亨利八世将第一任妻子凯瑟琳驱逐出宫廷,她在宫中的地位遂被安·博林接收。安此时已成为宫内最有权力的角色之一,她说服亨利八世推动宗教改革,以脱离教宗的管辖。1532年当任坎特伯里大主教过世,安推荐自家的牧师托马斯·克兰麦接任。安·博林在巩固英国与法国间国际关系上也大有所为。她与法国驻英大使交好,1532年冬促成两国在法国北部加莱召开会议,法国转而支持亨利八世的二次婚姻。同年9月1日,安被加冕为彭布洛克女侯爵。
在加莱会议赢得法国支持后,1533年1月25日亨利八世与安·博林秘密结婚,此时安已怀孕。 5月23日坎特伯里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宣布亨利八世与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的婚姻无效,5月28日宣布亨利八世与安的婚姻是完全合法的。6月1日安·博林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正式加冕为英格兰王后,接着她在宫中安顿下来准备生产。此时亨利八世对妮的热情渐渐消退,两人间不时发生争执,直到9月7日女儿伊丽莎白一世在格林威治普雷森希宫出生后才稍缓和。安将伊丽莎白送至赫特福德郡乡间成长,也常去探望她。
王后生活
安·博林的王后排场比前任王后凯瑟琳还大。她有超过250个仆人专职伺候,60个贵族侍女陪伴她。安添购许多奢华的礼服、珠宝首饰、羽毛扇、马车、家具等,也重新装潢了几个宫殿以符合她的品味。在此期间安妮曾残酷迫害许多反对她成为王后的人,包括亨利八世与凯萨琳王后的女儿玛丽(后来的玛丽一世)。1534年,在安的操控下,亨利八世强迫玛丽去做伊丽莎白的侍女,并促使议会通过了一件《继承法案》,将王位继承权全部归属给了安的孩子。安降低玛丽的身份,并从精神上折磨她,还扣减了玛丽公主身为国王长女的物质待遇。玛丽的服装和所获得的钱财,甚至比皇室仆人还差。这样的遭遇对任何处在青春期的少女来说,都是极度痛苦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玛丽拒绝承认《继承法案》,即使在写给亨利八世那措辞谦卑的信件里,她都坚持签上“玛丽公主”的署名。 亨利八世对长女不合作的态度十分恼怒。当年的心肝宝贝现在成了他的死敌。在安‧博琳的挑唆下,他毫不客气地开始策划怎样处死玛丽公主。当玛丽在惊恐中患上重病以后,身为继母的安王后,甚至下令医生不得医治玛丽公主的病,也不允许任何人前去看望。
被捕处决
生下女儿伊丽莎白后,安一直未能成功产下都铎王朝的男性继承人。安在1536年1月29日流产了一个男婴,这天同时也是前王后凯瑟琳的丧礼。安的小产让亨利八世耐性用尽,此时亨利八世已看上了她侍女珍·西摩,他宣称与妮的婚姻简直是受到上天的诅咒。1536年4月,安身旁的音乐家首先被指控与安通奸,接着两名朝臣和亨利八世的侍从也被指控同样罪名。并且又有人说妮长有六根手指。最后是妮的兄弟乔治·博林,被控与安近亲相奸和叛国罪遭逮捕。5月2日午餐时,妮被逮捕并关入伦敦塔,轻度精神崩溃。5月17日处决乔治·博林等被控告的几名男子,5月19日安·博林依叛国罪被斩首。国会没有通过让安·博林以合适的棺材安葬,安的头与身体被放入一个柜子,埋在伦敦塔的教堂中。后来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翻修时被发现确认,安上了一个大理石墓碑。
最后岁月
在她短暂的一生当中,从一个侍女变身为王后。她给都铎王朝和国王制造了一场风暴。她和亨利的婚姻,永远地改变了英国的历史。1536年5月19日,上午9点刚过,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女人之一,迎来了她悲惨的结局。六百年的争论由此开始。
史书上说,亨利八世苦苦追求了八年才到手的安妮•博林其实并不漂亮。据记载,她身材不高,瘦弱,肤色偏黑。按照十六世纪英国的标准,黑发黑眼的安妮绝对不如blond们美。不过,美貌并非女人魅力的唯一来源。妩媚,聪慧,懂得如何博取男人欢心的女人就会有种魅惑力,不管她是否天生丽质。安妮•博林就是这样一个魅惑的女人。据说她那双黑色的眸子非常动人,并且她很懂得如何运用眼神(也就是俗话说的“放电”了)。
在小说《提堂》中,关于安妮•博林有过这样一段描写:
“安妮•博林现在已经三十四岁,举止优雅,那种高贵的气质使得单纯的漂亮显得多余。一度曲线柔和的她变得棱角分明。她黝黑的光彩虽然减少了几分,但仍然存在,并时时闪烁。对自己那双明亮的黑眼睛,她能有效利用,往往是以如下方式:视线落在一个男人的脸上,然后迅速移开,似乎毫不在意,漫不经心。接着是片刻的停顿,似乎是吸了一口气。然后,她的目光又缓缓地、仿佛不由自主地回到他的身上。她凝视着他的面孔。她探究着这个男人。她探究着他,仿佛他是世界上唯一的男人。她仿佛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他,并在考虑他的各种用途,各种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可能性。对被她盯上的人而言,这一刻犹如一个世纪那么漫长,让他不由得全身颤栗。尽管这一招其实只是刹那之间,无需成本,立竿见影且可重复使用,但在那可怜的家伙看来,他似乎已经与众不同。他得意地笑了。他整理着自己的装束。他变得高大了几分,也更加愚蠢了几分。”
另外,由于父亲曾担任英国驻法公使,安妮•博林在法国长大并受教育,后来长期在法国宫廷中做侍女、当翻译,所以她很有文化艺术修养,精通多门语言,于穿着打扮上也很见功力,深得法国宫廷之道,回到英国后更是被视为时尚的代言人。她的优雅、聪慧、才华与时尚无疑为她平淡的相貌加分,让她拥有大批的男性仰慕者。安妮•博林既与这些男士们交往,却又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这项“才能”后来被她运用到与亨利八世的关系中,大获成功。
历史上的安妮•博林的确称不上天姿国色
也许正是由于不够美貌,安妮•博林才在才艺和心机方面下足了工夫,最终比不少漂亮的女人都成功——至少在博取并维持国王的欢心方面如此。如果安妮仅仅是一个丰满白皙的金发尤物,那么她便与亨利八世之前的任何一位情妇,比如布伦特夫人(Lady Elizabeth Blount),比如她自己的亲姐姐玛丽•博林(Mary Boleyn),没有了任何区别,也就可能和她们一样,仅仅是情妇而已,做做国王的短期sexual partner,随后被新的情妇替代。
“仅仅是情妇而已”——这正是安妮•博林一直在努力避免的命运,她姐姐玛丽的命运。玛丽•博林比安妮•博林漂亮很多。两姐妹在法国宫廷时,玛丽•博林就很有已相当有名,被法国王公贵族们称为“the British Mare”;而回到英国后,玛丽很快又成为亨利八世的情妇,被老百姓称为“the Great Whore”(中国对玛丽这一绰号的通用译法是“御用婊子”)。
安妮的姐姐玛丽·博林
有人认为,是利欲熏心的博林家族为了向上爬而有意将玛丽“献给”亨利八世的,结果发现他们美艳绝伦的大女儿没享受几天恩宠就被冷落一旁,便只好再把不那么美却很媚的二女儿安妮献出去。电视剧《都铎王朝》中便采用了这个观点。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已不可考,不过的确,亨利八世对玛丽的热情没有持续太久,而很快安妮便在一次宫廷舞会上露脸,亨利八世为之倾倒,从此开始了狂热的追求。
亨利给安妮写了大量的情书,有不少保存至今。其中有一封中写道,“My love and I surrender into your hands.”真是显得情真意切。不过,以亨利八世的个性,此时不过是想找个新情人而已,并未打算休掉妻子凯瑟琳•阿拉贡,虽然他一直对生不出儿子的凯瑟琳心怀不满。
安妮•博林对国王的追求回应却很冷淡,她一次次拒绝了亨利八世的引诱。在吃准了亨利八世对自己的痴心之后,她开始不断向国王传达“除非你打算娶我为妻,否则我不会接受你的追求”的意愿。
对于不想重蹈姐姐覆辙,不甘心“仅仅是情妇而已”的安妮来说,这一着被证明是聪明的。为了得到安妮,亨利八世竟然坚持不懈地与罗马教廷、与国内外各种反对势力斗争了八年。亨利八世在安妮之前从没有,在安妮之后也再没有,为一个女人付出如此大的心血。
安妮•博林耗费了八年时间拿下了后位,当然极其珍惜。而她面临的困难却是巨大的——英国人民讨厌她,视她为第三者,一直以“the King’s bitch”称呼她。欧洲大陆的国家基本都不承认亨利八世的离婚,当然也不承认安妮的王后地位,最强烈的仇恨来自凯瑟琳的祖国西班牙,当时国力远在英国之上。罗马教廷更是对她恨之入骨,曾多次派人暗杀她。
安妮王后是聪明的女人,自然采取种种措施巩固后位。她设法排除异己,一直反对亨利八世离婚的托马斯•莫尔(写《乌托邦》的那位)便是在安妮•博林的怂恿下被亨利八世砍头的;她大力支持国王在全国推广新教,压制天主教势力;她充分运用个人与法国——她的第二故乡的联系,竭力推动英法结盟共同对抗西班牙……
托马斯•莫尔
但安妮•博林面临的最可怕的问题是,亨利八世开始冷落她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亨利八世开始不喜欢安妮的原因与他当初开始厌恶凯瑟琳的原因一样:没有生育男性后嗣。
在安妮•博林初次怀孕之时,她与国王两人还很相爱。安妮•博林曾向亨利八世保证腹中胎儿是个男孩,对此亨利八世深信不疑。在孩子尚未出生时,庆贺王子降生的诏书和各种典礼已经全部准备好。然而生下的却是个女儿。这件事对亨利八世打击很大,当然他不知道这名女婴将来会成为英国史上最著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后来安妮•博林多次怀孕,但全部流产,而且几次胎死腹中的都是男婴。这令亨利八世彻底绝望,他开始相信安妮•博林反反复复的流产是上苍对他的惩罚,是由于他选择了错误的女人,他甚至认为当初安妮是以巫术诱惑了他。好事的现代学者认为,造成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凯瑟琳以及后来的安妮•博林反复流产的原因是国王自己患有STD,推测是syphilis(梅毒)。但在那个年代,生育失败就是女人的错。
渐渐失宠的安妮•博林不甘心,她想尽了一切办法来维持国王对自己的爱,来实现“天长地久”。她为国事出谋划策,却被国王视为指手划脚,权利欲过重;她天天想着生孩子,却一次次流产。过去她身上那些让亨利八世爱得死去活来的特点现在成了缺点:她会讲多国语言的伶牙利齿,如今在亨利眼中变成了聒噪;她热烈奔放的性格,如今在亨利眼中变成了无理取闹;她对艺术的热爱,如今在亨利眼中变成了轻浮。
安妮•博林还是不甘心。直到她因为不择手段地维护后位而得罪了位高权重的国务秘书托马斯·克伦威尔(正是后世在英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克伦威尔的祖先),国王身边的红人。
托马斯•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联合了一群对安妮•博林不满的贵族,充分利用国王厌倦安妮的心理,开始了扳倒安妮的努力。他们找茬逮捕安妮的侍女,逮捕跟安妮接触频繁的男人(多半是艺术家、诗人),严刑拷打,最后所有人都承认,安妮王后有不忠行为。
比起贵为西班牙公主的凯瑟琳,安妮•博林没有太硬的背景。她出身小贵族,其家族三代以前是商人。于是她和她的家人很快被定上莫须有的罪名,无人为他们说话。亨利八世则默许了克伦威尔的所作所为,甚至有学者认为,整个扳倒安妮的过程就是亨利八世一手策划的。
于是,安妮•博林以通奸、叛国(王后通奸就是叛国)和乱伦罪被逮捕,关进伦敦塔。被判死刑,由国王选择以火刑或砍头的方式执行,而亨利八世选择了后者。
闹鬼的住所——布利克林庄园
英国信托基金会根据鬼魂出现的频率、鬼魂死前的声望以及是否经常发生改变确定了10大“鬼宅”。这个名单还得到了《信托基金会神秘故事》鬼魂作家香恩·埃文斯的帮助。她宣称,对公众开放的630个古迹,至少200个是闹鬼的,但是这些鬼魂是无害的,没有清除的必要。 所有“鬼宅”中,诺福克郡艾尔沙姆附近的布利克林庄园毫无疑问名列第一。据说,它是17世纪詹姆士一世时期全英最漂亮楼房之一,以精美挂毯装饰和珍贵藏书闻名于世。此外,这个庄园如此著名还因为它是可怜的无头王后安妮·博林的亡魂之家。这个庄园以前归威尔特郡伯爵托马斯·博林所有,他的女儿安妮王后就出生在这里。安妮·博林王后在1536年因背叛亨利八世国王被砍头,据称每到她被执行死刑的日子,总有人看到她在腋下夹着头颅,乘坐一辆由无头骑士驾驶的马车绕着塔走动。
除了安妮王后外,这个庄园还有两个著名的“鬼魂”经常出现。一个是托马斯伯爵,据说他因为看着女儿死亡而没有出手相救受到诅咒。每年,他的鬼魂在公鸡鸣晓前都试图翻越12座桥;另外一个鬼魂是约翰·法斯图尔夫爵士,他是15世纪的一名骑士,后来成为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福斯塔夫》中主角的原型。据说,他将这个庄园卖给托马斯爵士,他也经常访问自己这个家。
布利克林庄园经理让·布鲁克斯平静地说,很多访问者报告曾看到过这三个人的鬼魂,尤其是在5月19日前后,因为那是安妮皇后被砍头的日子。
众所周知,鬼屋会导致无人问津,从而使房价大跌。尽管如此,地产商仍然没有降低房价;作为名胜古迹,它仍然保持自己高昂的身价。游客们不愿意将它买下来作为住宅,但却愿意花几十欧元进去参观,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轶事典故
有人说“安·博林之死,有足够多的证据让历史学家进行各种猜测,但巨大的缺口总让他们无法获得最终真相。”
第一位被处决的英格兰王后。
亨利、托马斯·克伦威尔、安博林三方关系。尤其是后面两人争权。
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在安·博林垮台一事上,亨利或克伦威尔的精心策划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但对1536年事件,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解释,这个解释植根于在高度紧张的都铎王朝性与政治的关系。
1536年1月7日,亨利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去世。由于到死她都以王后自居,在这之后,安·博林的王后身份没人再与她争夺。1月29日,凯瑟琳被安葬的同一天,怀孕的安·博林流产,是个男婴。事件是否导致亨利开始谋划再娶另说。
同年4月2日,亨利、安·博林和宫廷在皇家礼拜堂听了一场由安·博林私人牧师约翰斯基普做的布道。布道内容暗指克伦威尔。
有说:这是一个设计好的陷阱,一出相当原始的戏剧,鲜血淋漓,充满恐怖和激情。
有说:这是一个极具政治色彩的故事,时间和地点都独具一格。但这个故事也普世存在。因为,说到底,它只是关乎一对男女。
有说:今天,安·博林失势的故事,已经成为传奇。这个爱情故事以轰轰烈烈和阴谋交织作为开始,却以血淋淋的惨剧收场。时至今日,故事的魅力未减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