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這兩天靜下來重看《戀人絮語》,對於解構主義的符號系統從茫然不知到產生興趣,書的確要時時讀的,不然整個人都會退化。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我可以不聰明不漂亮,但絕對不能無知麻木。身為典型的雙子座,我喜歡吸收大量的資訊,魚龍混雜。以往看書講求速度和數量,只顧一時之快,科幻的、紀實的、歷史的、軍事的、懸疑的。科普的,小說、散文、詩詞、傳記,除了狗血的言情,我一股腦兒的全往腦袋裡塞,來不及消化,更別說是細細品味,往往無法申根究底。許是因為年紀大了的緣故,對於曾經不那麼喜歡或雲裡霧裡的書籍,突然就有了一番新體驗,就仿佛破解了某種暗號,真相終於在你面前得以展露。心中暗喜不已。如此這番,對待讀書這件事,也平添幾分耐性。慢慢體會到它真正的好——不止是知識的充實與擴展,更是讓你認清自己。
最近看過的好書是克裡希那穆提和博姆的對話集《超越時空》,看的過程中帶給我很大的震撼。所謂的“超出“我”這個概念,放棄時間感,和那個背景接上”,照lsshha的話來講,其實已經帶有某種宗教色彩,殊途同歸。但克氏摒棄宗教,教曉我們不要聽信任何權威,連知識都不需要。這種超前的理論讀來不覺得晦澀,反而有當頭一棒的感覺。這不是快餐式的小說,而是每一句每一字都要細細咀嚼感受。我希望lsshha能夠讀一下這本書,近期她在鑽研佛理,大有皈依佛門之勢,我很想知道,這和佛教里的“去執、無執”是不是同一個概念?
聽了朋友的推薦,順便看了梁文道的《我執》。裏面大量引用了羅蘭巴特,很有一些精妙的話語。
“可是或許有那麼一刻,我們會發現一個不能歸類的人,甚至與理想的類型完全沾不上邊,但他那點無法分類的東西卻吸引住了自己。就像巴特所說,那點東西是描述不了的,甚至連”東西“二字也難於應用。這就是驚人的純真了,意外而且突然的閃現,令人目眩神迷。無法描述,故此不可分類,因為語言總是類別。文字言語不可染,atopos乃不可分類的純真。”
只看了個開頭,就被這段話給迷倒。
於是喧雜的環境就突然清淨下來。哥斯拉也不那麼面目可憎了。
最近看過的好書是克裡希那穆提和博姆的對話集《超越時空》,看的過程中帶給我很大的震撼。所謂的“超出“我”這個概念,放棄時間感,和那個背景接上”,照lsshha的話來講,其實已經帶有某種宗教色彩,殊途同歸。但克氏摒棄宗教,教曉我們不要聽信任何權威,連知識都不需要。這種超前的理論讀來不覺得晦澀,反而有當頭一棒的感覺。這不是快餐式的小說,而是每一句每一字都要細細咀嚼感受。我希望lsshha能夠讀一下這本書,近期她在鑽研佛理,大有皈依佛門之勢,我很想知道,這和佛教里的“去執、無執”是不是同一個概念?
聽了朋友的推薦,順便看了梁文道的《我執》。裏面大量引用了羅蘭巴特,很有一些精妙的話語。
“可是或許有那麼一刻,我們會發現一個不能歸類的人,甚至與理想的類型完全沾不上邊,但他那點無法分類的東西卻吸引住了自己。就像巴特所說,那點東西是描述不了的,甚至連”東西“二字也難於應用。這就是驚人的純真了,意外而且突然的閃現,令人目眩神迷。無法描述,故此不可分類,因為語言總是類別。文字言語不可染,atopos乃不可分類的純真。”
只看了個開頭,就被這段話給迷倒。
於是喧雜的環境就突然清淨下來。哥斯拉也不那麼面目可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