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从前慢,在慢时光中追随你
![]() |
江城,从前慢,在慢时光中追随你 |
[文/桐寒]
[一]
归来的那个黄昏,夕阳柔和地挂在西边,散射出一抹抹金黄色的色彩,列车一会儿穿越过隧道,一会儿又在江面上急速前进,在高低起伏的山峦间,这列带着些许离愁的车,变得温暖起来。世界在诸多时候会让我觉得美好,此时此刻便是。我用镜头记录这座渐行渐远的城市,捕捉着悬挂在天空不久便会消失的暮光,定格住这些日子所发生的一切。
曾经很多次出行,都想要把这样的旅途故事记录下来。而真正有时间写下的时候,似乎更愿意把它安然停留在美丽的记忆中。事实上有很多话可以说,而我,啰嗦到可以将一件芝麻小事都长篇大论的人,为期几天的旅行倒是可以写成一本书了。
很幸运,再次来到了武汉。他说,这次来武汉会不会让你觉得难受。我报之一笑,原来,时间是可以让我看淡一些事情的。从汉口火车站出来的时候是晚上十点半,我一个人背着包,谁说女生把包背前面显得可爱,而我是前后各一个,在玻璃上看到自己的样子,真有“萌萌哒”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那么认真看一个火车站,从未去过青岛,却让我想起了青岛火车站,带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就像一个白皙干净的男孩不可亵玩地安静得不动声色,一副高冷的模样。
我穿过一条巷子,找到了住的地方。这个时候的汉口人并不好,应该说是夜市最热闹的时候吧,来往行走的人,地摊撸串的人,谈笑风生的人到处是。我是个名副其实的“路痴,这让别人觉得异常奇怪,毕竟我是可以一个人说走就走的。而我,跟着错误的第一感觉总是会迷路,时间就是在我寻路的过程中一点一滴过去的。
住宿还是熟悉的地方,这个被称作“家”的地方会让我觉得在他乡依然还有的温馨。同样的装饰,同样的空间,带着各式各样,充满美好的回忆侵袭而来。我似乎是在寻找什么,总之心里是期待与欣喜的。
[二]
清早便听到了工人用电钻装修的声音,有种扰人清梦的感觉。让我脑海里隐约觉得,郑州是个修路的城市,而汉口就是修房的城市。武汉的天气依然很热,当我刚从苏州的微凉里走出来,又再一次体会到了夏天的炎热。只是离公交站几百米的距离,热辣的太阳在头顶上空毫不留情地照射,一点儿都不怜惜这些从外地过来一睹城市芳容的游人们。
由于碰上节假日,因此住宿的地方很紧张,我们被拥挤的户部巷所“驱逐”了出来,在街道口安定。当天下去我们到达户部巷,这条早有耳闻的街道,今天终于来到。并无多大特色,有种潮流与古朴、行走与懒散、现代与单调相结合的风格,这里的人很多,多半是吃吃喝喝,走走看看,而我们,在四处游荡,不吃不喝,丝毫不像是游人的样子。后来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在吃着小吃摊上的炒面时说,要把自己培养成吃货。我表示同意,还记得那天,我们疯狂地点了一大堆的烧烤,准备开启吃货模式的时候,却愕然感觉到饱到撑的难受。
我们没去到一个城市都会去对比之前走过的地方,然后进行不同程度的排名。户部巷如成都的锦里,盘华林如成都的宽窄巷子,但是都没有那么强烈的文艺气息。后来回想,其实成都和西安真的算得上是宜居的城市。
无暇再欣赏这人潮涌动,充满了烧烤味的气息,街边一个宠物小摊吸引着我们,那个摊主用工具仔细地为贵妇犬修剪毛发的时候,发现其实每个城市都有温柔不易发现之处。我们在那里站了很久,忍俊不禁去摸那些小狗,吉娃娃,爱斯基摩犬、蝴蝶犬,他们就像是天性被洗涤了一般,不言不闹,不厌不悲,多么希望领养这些狗狗的人能够真心地爱它们。
遇见时不期而遇,分离时依依不舍。在离开户部巷的那一刻,之前所有的平淡之感都在这一刻升了温。我对他说,如果可以,以后也要养一只那样的狗,用心去爱它。我回到了那个活蹦乱跳的自己,果然,也只有这么一个人会让我显露出最真实的自己。如这灯火阑珊的街头,喧哗与沉闷,喜庆和低落,都是最真实的模样。
[三]
第一天坐公车经过长江大桥的时候,看到了车窗外一掠而过的黄鹤楼,还是在车底下横穿长江的长江大桥。这一天,就这样带着最初的憧憬去了。从桥头走到桥尾,有多少公里?我说:“3公里。”他说:“6公里。“最后百度出来的结果是1.6公里,让我捧腹大笑。
从小到大都有一种过桥的恐惧症,总觉得自己踩过的地方就会倾斜。在夜行长江大桥的时候,他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桥的结构和原理,一边讲解,一边嫌弃我的常识不足,而我假装随意,就当是刻意掩藏我那无法再低的智商和无法再短的见识。
走在桥中间时,看着长江水在霓虹灯地照耀下波光粼粼,五彩斑斓,我感到头晕。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恐高惧黑怕水。怕水源于小时候曾被淹过,在无人的小湖里,我自己栽了进去,又自己奋力游了出来。还有一次便是在在长大后,海边冲浪时,冲击力太大把我拖了起来,漂浮在海水间,又一次尝到了水呛鼻的滋味。
还好,每一次都那么幸运地躲过。身边有很美的风景,也有一些不容忽略的危险,需要我们爱惜好自己。我会尽情享受每一次的旅行,风平浪静也好,波澜壮阔也好,都将在我的生命中画下最炫彩的一笔。
![]() |
江城,从前慢,在慢时光中追随你 |
[四]
街道口,群光广场。东边是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边是武汉大学和东湖,南边是华中农业大学。在这里持续住了三天,感受最深的便是,每日不变的肯德基,薯条,炸鸡,还有反反复复的街道口地铁站,广阜屯公车站。这是个活力充满青春朝气的地域,来自各个大学的学生,有各式各样的美食汇。晚上还有各种烧烤摊,小吃摊,吸引着很多人的光临,管不住嘴巴,管不住大吃大喝。
去东湖的那天,我并未看攻略,在广阜屯坐上了一辆到梅园的公车,等到我们买了梅园风景区,并在里面逛了一大圈出来后,才发现,磨山就是磨山,文化旅游区,前面没有东湖,后面也没有东湖。最后,有点失落,走出景区蹲在东湖的小湾前,看着那些快艇在任性畅游,不免发笑。
突然想起,武汉人总是吃莲蓬。在坐公车回去的时候,找到一个乡村小卖部,看到一些人拿着莲蓬,拨开里面的莲子吃得津津有味,不禁想要说几句话。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每个人拿着一把莲蓬,如拨向日葵里的瓜子一样,感觉能吃出全世界。或许,等到哪一天,我的胃口大开,也会买一些来尝尝,吃吃全世界。
回到群光广场,想起了要请客吃大餐,在美团上搜索了很多家,都不知躲在哪个角落,我寻思要登上创意体验城看看美食集结的地方,却被他打击加嘲笑拉了下来。走进了美食汇,吃起了鸡翅,说到这里,我想要说声,这几天,是我吃土豆吃鸡翅最频繁的时候了。但是,武汉地摊上的烤翅真心好吃。
[五]
在旅行途中的最后一天,我们“搬”到了武昌站。下午,他随了我意去了昙华林。节假日已经过去,昙华林的游客很少,这是个文艺的地方,也是个旧时光保留的地方。他在饮品店的留言板写下了我的名字,我拿起相机,为这突如其来的欣喜感到措手不及。
还是喜欢在这样的街道上行走,可以一个人缓慢,两个人吵闹,三个人谈笑。他也是如此,自从去了成都,他始终心念着锦里和宽窄,而这一刻,走过了郑州洛阳这样缺乏温柔气息的地方,终于还是遇到了这样一个符合他心态的巷子。
这些日子,相机几乎没有派上用场,以前多么希望能够镜头记录这所有,现在发现,所有的都深刻地藏在心里。你情我愿便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