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100本书阅读计划的说明。
启动100本读书计划的原因
1、时间管理
刷社交软件、逛淘宝、打手机游戏、点开100个有用没用的APP……
时间的消耗,除了消耗本身,更容易让人“浑噩不知终日”。集中精力,断舍离无谓信息干扰,于我而言,是用一个具象的目标来强制时间管理。
2、架构思维
读书的好处无需多言。大量阅读可以提升反应速率,增强对信息的接受和分辨能力,丰富自有思维体系。
近来转换工作领域,接触新行业,略有焦虑。我的同事分享经验:文字工作者掌握和强化的应该是一种技能,包括信息获取、文字处理、用自有的思维体系去观察和解读。
珠玉在前,尤需努力。
3、缓解情绪
传统媒体的式微,新传播载体的迭出,传统从业者在中无所适从。对于自身技能匮乏的反思,学习新知识的渴望,职业转型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在漩涡中的“自怨自艾”需要一种良和的途径释放,譬如读书。
4、阅读榜样
我持续关注WARFALCON的公众号:read01,旨在“让你成为行动者”。他在2011年践行了每天一本书的阅读计划,对思路详尽说明,对执行过程逐日计划,并倡导用思维导图方式拆解读书。同时,他发起一个“100天行动”,帮助读者身体力行,坚持养成良好习惯。
(不得不说,坚持的快感对于摩羯座来说,十分迷人。)
又及,经济学家梁小民持续阅读分享,他说“无用读书是他幸福感的源泉”,心向往之。
5、其他
在我的朋友圈tag里,#爱读书#大概是最突出的项目。因为读书,我结识了一些好朋友,收获了有益交流,以及宽泛的爱与认可:一个爱读书的人怎么也都坏不到哪里去。
前几日,女友赠我新KINDLE,在她眼里我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小聪明了很多年,格外珍视“诚恳”“践行”的评价,是的,我想做一个用功努力的人。
执行100本读书计划的相关问题
* 借鉴WARFALCON的“每天一本书计划”的问题设置,详尽说明100本书阅读计划的可操方案。
(原文于此:http://www.write.org.cn/plan-a-book-a-day,关注read01微信公众号亦可获取。)
1、读书计划周期:
2015年9月7日始,2015年12月31日结束,周期115天。
2、如何安排读书时间:
公布读书计划后,最多的疑问是:哪来如此多时间读书?
刷微信、微博的时间,逛淘宝的时间,看综艺电视剧的时间,闲聊发呆的时间,其实你的可用时间比想象的多许多。
做计划的好处是,有一种达成的紧迫感,push你做一些改变,比如在时间的利用上:今日书需今日毕,何来时间无端忧虑?
基本上固定可读书的时间:每天往返的地铁约1小时,计划早起(7:00-8: 00)阅读1小时,晚上保持完整2小时(8:00-10:00);其余其余零碎时间:午休、工作空暇等等。
3、如何选择阅读书籍?
·从近期添置的书籍开始阅读,社科、小说、杂文、商业各类型兼有。
·根据阅读内容延伸书单。比如我最近读赤木明登的《造物有灵且美》,接下来就打算翻一下同讲日本手艺人的盐野米松《留住手艺》;在读《源氏风物集》,就重新翻一下《源氏物语》,收有丰子恺、林文月、叶渭渠三个译本,也会同时比照来看。
·关注了新京报、译文、理想国等图书资讯微信号,从新书和推荐书单中择选补缺。比如近期梁小民荐书,选买了《神在人间的时光:希腊神话欣赏》、张北海《一瓢纽约》、《疯狂经济学》这三册。
4、看完一本书需要多少时间吗?
不追求绝对速度。
读书速度是读书习惯、吸收能力、感知能力、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思维逻辑种种综合的结果。相对来说,你读得越多,会帮助你提升反应速率。
举昨日阅读阿兰德波顿《新闻的骚动》为例,全书238页,79000字数。
早晨搭乘地铁35分钟,进程40页,并用涂书笔记记录。理论估算:如果完整时间、静闭空间集中阅读,可加快信息获取速率和理解速率,30分钟可阅读50-60页。笔记时间另计,全书阅读时间大概在2-2.5小时。
实际:来回程地铁1小时,晚间花了1小时余,日内读完全书,记录了19条读书笔记。
根据类型不同,小说类、杂文类、畅销书的阅读速度更快,同等篇幅2小时内可读完;文史哲或专业书籍阅读速度较慢,需要更多时间思考和理解。
5、看得这么快,有什么意义?
启动100本书阅读计划是为集中时间,保持大量阅读,吸收各类资讯,纵深知识结构。
选择书目大部分匹配原有阅读习惯,有一定知识基础;计划读书过程中做读书笔记,每周固定时间对本周阅读书目整理和简评记录。
6、你看的书电子和纸书的比例是多少?
大量购买各种纸质书,每天至少随身携带一册;同时在kindle、Ipad、手机里下载电子版,以备零散时间、通勤时间的阅读跟进。
纸质书来源:网站、书店买买买。办了图书卡,甚少使用,一则借还不便,二则对于图书,需要拥有,方便随时取用、笔记。
电子书:网络万岁,可以在公共站点下到众多(免费)资源,新书在amazon购买也可,外文书和小众书籍可在taobao购买,大约5-10元。主要用kindle,mobi格式直接使用,用calibre则可以轻松转换其他格式。
7、最喜欢什么地方看书?
任何地方皆可读书。最喜欢搭乘航班的时候读书,速率奇快,如有神助。
8、想为阅读过的书写读书笔记,却发现写读书笔记的时间比读书的时间还要多,如何是好?
这也是我的问题,读得多,写得少,需要进一步锻炼。
以下是warfalcon的回答:
(1)我也是这样,只能多做,然后改进。当自己的归纳和分析的能力如果要强一点,速度就会变快一些。一本书如果不做笔记,想当于白读,等过了几个月之后,只留下简单的印象,别的都会忘掉的。
(2)这段时间我到是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刻意练习,而这个过程会经过时间由长变短,内容由多到少的过程。在做笔记就是一个精读的过程,对书中的内容从新归纳和整理,清晰自己的思想,开始进一步的吸收。在刚开始做笔记时,可能花的时候很长,归纳和整理也非常浪费时间。
(3)每天最少用半小时来做笔记。
9、如何看待读书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读书首先是一种兴趣,进而是一种习惯。
我的读书目的相对简单,保持大量阅读,纵深知识结构,崇尚梁小民的“无用读书”幸福感。
首先是读,大量读,各种读,才能逐渐辨别和吸收,才会在某时某刻,灵光一闪,启发妙想。
10、如何去选择你每天要阅读的书籍?
新购书籍会优先阅读(奈何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朋友推荐、书评推荐的会即买即读。
随身带一本纸质书,kindle里存了很多书,根据当日天气、心情、工作疏密度、状态决定阅读书目。但尽量在开始读以后,连续读完。
附加题、如何能让自己坚持不懈的完成一件事?
默念三遍:我是摩羯座、摩羯座、摩羯座。
100本读书计划的执行和监督
执行方案:
以周为单位,7-8本的总量为目标,在微信号定时发布书单和简评。
监督执行:
FLORA 小粒 希望两位积极主动摇晃我、鞭笞我。
好啦,超额打字,我去读书啦,白白各位。
1、时间管理
刷社交软件、逛淘宝、打手机游戏、点开100个有用没用的APP……
时间的消耗,除了消耗本身,更容易让人“浑噩不知终日”。集中精力,断舍离无谓信息干扰,于我而言,是用一个具象的目标来强制时间管理。
2、架构思维
读书的好处无需多言。大量阅读可以提升反应速率,增强对信息的接受和分辨能力,丰富自有思维体系。
近来转换工作领域,接触新行业,略有焦虑。我的同事分享经验:文字工作者掌握和强化的应该是一种技能,包括信息获取、文字处理、用自有的思维体系去观察和解读。
珠玉在前,尤需努力。
3、缓解情绪
传统媒体的式微,新传播载体的迭出,传统从业者在中无所适从。对于自身技能匮乏的反思,学习新知识的渴望,职业转型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在漩涡中的“自怨自艾”需要一种良和的途径释放,譬如读书。
4、阅读榜样
我持续关注WARFALCON的公众号:read01,旨在“让你成为行动者”。他在2011年践行了每天一本书的阅读计划,对思路详尽说明,对执行过程逐日计划,并倡导用思维导图方式拆解读书。同时,他发起一个“100天行动”,帮助读者身体力行,坚持养成良好习惯。
(不得不说,坚持的快感对于摩羯座来说,十分迷人。)
又及,经济学家梁小民持续阅读分享,他说“无用读书是他幸福感的源泉”,心向往之。
5、其他
在我的朋友圈tag里,#爱读书#大概是最突出的项目。因为读书,我结识了一些好朋友,收获了有益交流,以及宽泛的爱与认可:一个爱读书的人怎么也都坏不到哪里去。
前几日,女友赠我新KINDLE,在她眼里我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小聪明了很多年,格外珍视“诚恳”“践行”的评价,是的,我想做一个用功努力的人。
执行100本读书计划的相关问题
* 借鉴WARFALCON的“每天一本书计划”的问题设置,详尽说明100本书阅读计划的可操方案。
(原文于此:http://www.write.org.cn/plan-a-book-a-day,关注read01微信公众号亦可获取。)
1、读书计划周期:
2015年9月7日始,2015年12月31日结束,周期115天。
2、如何安排读书时间:
公布读书计划后,最多的疑问是:哪来如此多时间读书?
刷微信、微博的时间,逛淘宝的时间,看综艺电视剧的时间,闲聊发呆的时间,其实你的可用时间比想象的多许多。
做计划的好处是,有一种达成的紧迫感,push你做一些改变,比如在时间的利用上:今日书需今日毕,何来时间无端忧虑?
基本上固定可读书的时间:每天往返的地铁约1小时,计划早起(7:00-8: 00)阅读1小时,晚上保持完整2小时(8:00-10:00);其余其余零碎时间:午休、工作空暇等等。
3、如何选择阅读书籍?
·从近期添置的书籍开始阅读,社科、小说、杂文、商业各类型兼有。
·根据阅读内容延伸书单。比如我最近读赤木明登的《造物有灵且美》,接下来就打算翻一下同讲日本手艺人的盐野米松《留住手艺》;在读《源氏风物集》,就重新翻一下《源氏物语》,收有丰子恺、林文月、叶渭渠三个译本,也会同时比照来看。
·关注了新京报、译文、理想国等图书资讯微信号,从新书和推荐书单中择选补缺。比如近期梁小民荐书,选买了《神在人间的时光:希腊神话欣赏》、张北海《一瓢纽约》、《疯狂经济学》这三册。
4、看完一本书需要多少时间吗?
不追求绝对速度。
读书速度是读书习惯、吸收能力、感知能力、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思维逻辑种种综合的结果。相对来说,你读得越多,会帮助你提升反应速率。
举昨日阅读阿兰德波顿《新闻的骚动》为例,全书238页,79000字数。
早晨搭乘地铁35分钟,进程40页,并用涂书笔记记录。理论估算:如果完整时间、静闭空间集中阅读,可加快信息获取速率和理解速率,30分钟可阅读50-60页。笔记时间另计,全书阅读时间大概在2-2.5小时。
实际:来回程地铁1小时,晚间花了1小时余,日内读完全书,记录了19条读书笔记。
根据类型不同,小说类、杂文类、畅销书的阅读速度更快,同等篇幅2小时内可读完;文史哲或专业书籍阅读速度较慢,需要更多时间思考和理解。
5、看得这么快,有什么意义?
启动100本书阅读计划是为集中时间,保持大量阅读,吸收各类资讯,纵深知识结构。
选择书目大部分匹配原有阅读习惯,有一定知识基础;计划读书过程中做读书笔记,每周固定时间对本周阅读书目整理和简评记录。
6、你看的书电子和纸书的比例是多少?
大量购买各种纸质书,每天至少随身携带一册;同时在kindle、Ipad、手机里下载电子版,以备零散时间、通勤时间的阅读跟进。
纸质书来源:网站、书店买买买。办了图书卡,甚少使用,一则借还不便,二则对于图书,需要拥有,方便随时取用、笔记。
电子书:网络万岁,可以在公共站点下到众多(免费)资源,新书在amazon购买也可,外文书和小众书籍可在taobao购买,大约5-10元。主要用kindle,mobi格式直接使用,用calibre则可以轻松转换其他格式。
7、最喜欢什么地方看书?
任何地方皆可读书。最喜欢搭乘航班的时候读书,速率奇快,如有神助。
8、想为阅读过的书写读书笔记,却发现写读书笔记的时间比读书的时间还要多,如何是好?
这也是我的问题,读得多,写得少,需要进一步锻炼。
以下是warfalcon的回答:
(1)我也是这样,只能多做,然后改进。当自己的归纳和分析的能力如果要强一点,速度就会变快一些。一本书如果不做笔记,想当于白读,等过了几个月之后,只留下简单的印象,别的都会忘掉的。
(2)这段时间我到是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刻意练习,而这个过程会经过时间由长变短,内容由多到少的过程。在做笔记就是一个精读的过程,对书中的内容从新归纳和整理,清晰自己的思想,开始进一步的吸收。在刚开始做笔记时,可能花的时候很长,归纳和整理也非常浪费时间。
(3)每天最少用半小时来做笔记。
9、如何看待读书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读书首先是一种兴趣,进而是一种习惯。
我的读书目的相对简单,保持大量阅读,纵深知识结构,崇尚梁小民的“无用读书”幸福感。
首先是读,大量读,各种读,才能逐渐辨别和吸收,才会在某时某刻,灵光一闪,启发妙想。
10、如何去选择你每天要阅读的书籍?
新购书籍会优先阅读(奈何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朋友推荐、书评推荐的会即买即读。
随身带一本纸质书,kindle里存了很多书,根据当日天气、心情、工作疏密度、状态决定阅读书目。但尽量在开始读以后,连续读完。
附加题、如何能让自己坚持不懈的完成一件事?
默念三遍:我是摩羯座、摩羯座、摩羯座。
100本读书计划的执行和监督
执行方案:
以周为单位,7-8本的总量为目标,在微信号定时发布书单和简评。
监督执行:
FLORA 小粒 希望两位积极主动摇晃我、鞭笞我。
好啦,超额打字,我去读书啦,白白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