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天涯一个hk投行工作的姐姐的心得(儿女双全,生活幸福)
lz试试看写点自己的心得吧,不全面的地方欢迎补充。
1、理想和激情,这是成功的前提。
有后生向Lz请教的时候,lz一般会先问一个问题:你希望过什么样的人生?你对什么样的工作感兴趣?对自己的人生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的人,就没有向上的动力。中学阶段所谓读书好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较早开窍、对未来有想法、知道读书重要性的孩子。
楼主是个怕死鬼,小时候一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灰飞烟灭就能哭一晚上,后来想通了,大家横竖都得死,在世上每天都不能浪费,让自己进化得更好,活得精彩,到老了不后悔,呵呵楼主的动力就这么简单。
2、适时规划自己下一个人生阶段。
LZ是个喜欢规划的人赫赫,和咱伟大的dang一样,先定目标,然后再3、5年大规划,然后每年的细规划。定下目标来,LZ才觉得心里踏实,对未来才不会彷徨、畏惧。LZ高中阶段就定下目标要考B大,然后每个学期都有自己学习的重点,这里就不详述了。
大一的lz就非常向往投行工作,经常向师哥师姐们请教。想到4年后的去处,作为外地女孩的LZ又迷茫又害怕。大一LZ参加了各种团体活动和学生会工作,大二LZ的重点是学生会竞选和考英语四级、考托福,大三重点放在英语六级、GMAT、考研,大四是一边找工作一边考GMAT和申请学校。
LZ大学忙碌充实,没有一个假期是在玩,但读书期间又好像不误正业。LZ也逃课旷课,但专业课上课从不含糊非常认真,平时忙学校活动忙g托忙实习,到考试前三周就开始集中火力忙考试,做个详细到每小时的学习计划,每天睡5、6个小时、挑灯夜战,每个学期的奖学金就是这样来的。LZ并非爱好名利之人,各种大学的头衔就是为了让毕业简历更有竞争力,当然过程中也增长了阅历并锻炼了胆量。大家觉得LZ又考研又考g又找工作,太贪心了吧?LZ是有侧重点,考研最先放弃,MBA申请和找工作同时进行。全力考完GMAT后,MBA申请交给中介去做,然后自己全力准备找工作。当不知道该怎么抉择的时候,LZ会先尽可能多尝试。机会先抓到手里,你才有资格说yes or no。
工作以后的规划也重要,做几年能到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再读书进修,何时要孩子会尽量少的影响工作。如果工作不适合你,没有找到下家前,不要意气用事辞掉现在的工作。你的行业里如果资格证书比学历更重要,就尽早靠一些证书。条件允许的话,尽量边读书边工作,不要脱产读书,工作经验在求职中很重要。要孩子也要规划好,优生优育赫。先双方养好身体、体检好身体,在尽量少影响工作升迁的时候要孩子。
总之一句话,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3、抉择力和判断力尤为重要。
不管是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选择工作还是老公、投资,舍弃什么留下什么。一步不对,就会走弯路甚至越来越远。
LZ高考失误,与B大失之交臂,LZ咬牙报了另外一所排名靠前的重点大学,老师都劝LZ更加保守一点。LZ痛哭之后,还是冷静下来反复估分、力求客观准确,又仔细分析了这些学校的大年小年才决定的。事后证明lz的判断力还是正确的,冒险上B大也没有问题,但是就肯定选不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了。
关于专业,我们那个年代在我们当地,还流行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我一个高中同学,脑袋瓜比我聪明,保送上北大清华、专业随便挑,他就选了物理,之后去美国名校拿了全额奖学金读博。后来他常常跟我感慨,悔不该选择这样的专业,感觉自己的路子一步选错,越走越窄。
大四后,到底是考研还是出国读书还是工作?这个需要权衡,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工作,不要为读书而读书、为学历而读书。如果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机会,就没有必要读。好的时机能读到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大四的时候,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就去读研吧、国内国外都可。工作和读研的offer都拿到了,就权衡,读完国内/国外的研究生,我是否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不能,就去工作好了。在金融、经济、工商管理类的行业里,几年的工作经验能帮助你申请到一份更好Master offer,而名校毕业的研又能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每一步都要有飞跃,才值得,要好好规划。
找男友、找老公,当然需要慧眼。漂亮女孩子更容易眼花缭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呵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并且修炼出慧眼,这是个漫长的过程,lz从初恋到遇到老公用了8年。LZ只能说,如果更早遇到他,也许我们会擦身而过,因为我不会真正欣赏他,而我自身还没有完全修炼到那样的成熟度去吸引住他。虽然这八年lz痛苦过极度失落彷徨过,最后发现,遇到的时间却是刚刚好。
lz妈妈经常会说:“想当年,恢复高考我考了xx分,如果不是xx原因,我都能去xx大学”或者“想当年,xx追我多真诚,我要是选了他不是选你爸,我少受多少罪”。LZ是相当反感这种马后炮。
没有正确的选择、哪来的成功。
4、保持有智慧的学习态度。
有智慧的学习态度,应该是保持谦虚开放的态度,把学习当做最重要的、伴随终生的习惯。子女的教育最重要之一就是从小让孩子养成读书和学习的习惯,释放出他们的悟性和灵性,让他们成为自主吸收知识的智慧之人。
然而,阻碍我们提升学习和智慧的界限就是“我执”(固执),轻率的否定,执著于我、以及我的习惯、思维、经验等等,这个确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视的。刚出生的婴儿就具有惊人的吸收能力、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因为他心灵纯洁,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开放的心态。随着我们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也开始慢慢局限于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尤其是很多成功的人,更容易执著于己见,更容易局限在个人的思维和习惯中,难免对一些事物和观念轻率的否定,也难免主观,有时候会陷入选择性学习和吸收的误区。
因此,要想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最需要抛弃的就是“我执”。我们应该空下心来,让心回归到婴儿的状态,以初学者的心态,以一种对一切未知保持敬畏和尊重的心态,以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态度,来破除“我执”。在智慧的修行道路上,我们应该时常扪心自问:“我执否?”“心空否?”
优秀是一种习惯,读书是一种优秀的习惯。我最尊敬的一位大佬,出身农村,以少年天才考上大学,现在富可敌国,他的书不夸张说有几十万本了,几乎每本书他都看过,他每本书都像图书馆一样编号,外出都有保镖专门给他拎一箱书跟着。
保持读书和学习的习惯,心灵的开放程度决定你得到多少智慧。
5、向上,向善。
老祖宗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前面提的都是向上,下面聊下向善。
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网上好像也可以查到,这是个关于励志和劝善的故事,也是一个命运与修德的故事。人们常说“命中注定”,事业、财运、婚姻等等,天命不可违,原本的命运不可更改,就像袁了凡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一样无所作为。而之后,他机缘巧合下拜访了云谷禅师,领悟“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开始积功累德,自求福报,改变了原来预测的命运。
我们都喜欢算命,如何对待算命的结果,却能起到不同的效果。LZ的做法是,对于算命中好的部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不顺的时候给自己打气,对于算命中不好的部分、时刻提醒自己如何做得更好。了凡四训除了启示我们要勇于去改变命运以外,也提示我们要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日行一善来积累福报,这也是自利且利他之道。
说到利他,想起一事。刚认识LG的时候,他跟我讲做人的道理,说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时刻为他人着想、多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这话太朴实了,又莫名其妙,导致LZ记忆犹新。其实换成深奥一点的解释来说就是,向善的最低层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向善的最高层次就是利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其实是职场中非常重要的道理。与人为善、利他,能让我们获得同事、上司和客户的尊重和信任。领导会提拔自己信得过的人,而不是能力多高的人。还有一句俗话送给大家,学会做孙子,才有机会做老子,做好下属才能做老板。有些高管都是司机出身(包括鼎鼎大名的马明哲),司机是个领导信得过的会做孙子的岗位。
总之,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摆正位置,做该做的,说该说的。最后一点职场建议就是管住嘴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管住嘴巴对健康、容貌、人际关系和升迁都很重要。
6、关于自制力。
自制力,这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但这是人和动物很重要的区别之一。婴儿、儿童是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这是后天不断培养、自身不断克服的一个过程。育儿书上说可以从3岁开始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如何保持安静、如何控制住手脚不乱动、如何专心看书,等等,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从做“我们都是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不准笑”的游戏慢慢来训练。所以觉得自己自制力差的MM就慢慢来吧,先每天安心学习1小时,一周后每天安心学习2小时,慢慢累加。
还有一点就是圈子的影响。俗话说,物以类聚,近朱者赤。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努力给自己找一个好氛围的环境吧。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处,在周围人当中找一个role model来鞭策自己吧。
还有一个提高自己自制力的方法,就是”Enjoy”,善于寻找每个角色里的乐趣。无论工作还是学习还是考试,如果不能摆脱它,就去发现它的优点和乐趣来爱上他。有兴趣并真正享受其中,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妻子做妈妈,同样的道理。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日久是可以生情的,一定要enjoy。
7、没有人生来就内心强大。
LZ在时尚看到过有帖子教大家如何做个内心强大的女人,内容详尽写的挺好。LZ想说的是,看帖子是学不会内心强大的。真正的成长要来自刻骨铭心的挫折、失败和打击后,如重生般痛苦的成熟,内心才会强大。如果没有自己工作和经济上的独立,也很难做到真正内心强大。
人生谁不遇到几次挫折,谁不遇到几个人渣呢赫赫。LZ最喜欢用一个词语“沉没成本”来分析。度娘说,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面对我们已经付出3年青春但前途无望的工作,面对嚼如鸡肋毫无结婚意愿的男友,我们能做的就是stop,及时止损。如果损失不可避免、继续下去只会损失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就不要再心疼自己的投入付出和那几年青春了,那些都是沉没成本,继续下去只会成本越高。学会遗忘吧。
说到这里,lz非常喜欢管理学,管理学真是一门充满人生智慧的学科。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书,是lz的最爱,没有之一。他的书大多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引人入胜。影响最深的书是大学的时候看的他的第一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LZ看过4、5遍,读书笔记基本上成了抄书,很多话反复看反复琢磨。他的书真的教会我很多人生道理和做事方法。
Lz仿佛回到了坐完月子写论文的状态,好久没写过长文乐哈。其实时尚里有很多好帖子和JM们分享如何从内到外提升自己的,写得都很棒,LZ向这些美眉们致敬。
1、理想和激情,这是成功的前提。
有后生向Lz请教的时候,lz一般会先问一个问题:你希望过什么样的人生?你对什么样的工作感兴趣?对自己的人生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的人,就没有向上的动力。中学阶段所谓读书好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较早开窍、对未来有想法、知道读书重要性的孩子。
楼主是个怕死鬼,小时候一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灰飞烟灭就能哭一晚上,后来想通了,大家横竖都得死,在世上每天都不能浪费,让自己进化得更好,活得精彩,到老了不后悔,呵呵楼主的动力就这么简单。
2、适时规划自己下一个人生阶段。
LZ是个喜欢规划的人赫赫,和咱伟大的dang一样,先定目标,然后再3、5年大规划,然后每年的细规划。定下目标来,LZ才觉得心里踏实,对未来才不会彷徨、畏惧。LZ高中阶段就定下目标要考B大,然后每个学期都有自己学习的重点,这里就不详述了。
大一的lz就非常向往投行工作,经常向师哥师姐们请教。想到4年后的去处,作为外地女孩的LZ又迷茫又害怕。大一LZ参加了各种团体活动和学生会工作,大二LZ的重点是学生会竞选和考英语四级、考托福,大三重点放在英语六级、GMAT、考研,大四是一边找工作一边考GMAT和申请学校。
LZ大学忙碌充实,没有一个假期是在玩,但读书期间又好像不误正业。LZ也逃课旷课,但专业课上课从不含糊非常认真,平时忙学校活动忙g托忙实习,到考试前三周就开始集中火力忙考试,做个详细到每小时的学习计划,每天睡5、6个小时、挑灯夜战,每个学期的奖学金就是这样来的。LZ并非爱好名利之人,各种大学的头衔就是为了让毕业简历更有竞争力,当然过程中也增长了阅历并锻炼了胆量。大家觉得LZ又考研又考g又找工作,太贪心了吧?LZ是有侧重点,考研最先放弃,MBA申请和找工作同时进行。全力考完GMAT后,MBA申请交给中介去做,然后自己全力准备找工作。当不知道该怎么抉择的时候,LZ会先尽可能多尝试。机会先抓到手里,你才有资格说yes or no。
工作以后的规划也重要,做几年能到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再读书进修,何时要孩子会尽量少的影响工作。如果工作不适合你,没有找到下家前,不要意气用事辞掉现在的工作。你的行业里如果资格证书比学历更重要,就尽早靠一些证书。条件允许的话,尽量边读书边工作,不要脱产读书,工作经验在求职中很重要。要孩子也要规划好,优生优育赫。先双方养好身体、体检好身体,在尽量少影响工作升迁的时候要孩子。
总之一句话,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3、抉择力和判断力尤为重要。
不管是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选择工作还是老公、投资,舍弃什么留下什么。一步不对,就会走弯路甚至越来越远。
LZ高考失误,与B大失之交臂,LZ咬牙报了另外一所排名靠前的重点大学,老师都劝LZ更加保守一点。LZ痛哭之后,还是冷静下来反复估分、力求客观准确,又仔细分析了这些学校的大年小年才决定的。事后证明lz的判断力还是正确的,冒险上B大也没有问题,但是就肯定选不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了。
关于专业,我们那个年代在我们当地,还流行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我一个高中同学,脑袋瓜比我聪明,保送上北大清华、专业随便挑,他就选了物理,之后去美国名校拿了全额奖学金读博。后来他常常跟我感慨,悔不该选择这样的专业,感觉自己的路子一步选错,越走越窄。
大四后,到底是考研还是出国读书还是工作?这个需要权衡,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工作,不要为读书而读书、为学历而读书。如果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机会,就没有必要读。好的时机能读到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大四的时候,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就去读研吧、国内国外都可。工作和读研的offer都拿到了,就权衡,读完国内/国外的研究生,我是否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不能,就去工作好了。在金融、经济、工商管理类的行业里,几年的工作经验能帮助你申请到一份更好Master offer,而名校毕业的研又能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每一步都要有飞跃,才值得,要好好规划。
找男友、找老公,当然需要慧眼。漂亮女孩子更容易眼花缭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呵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并且修炼出慧眼,这是个漫长的过程,lz从初恋到遇到老公用了8年。LZ只能说,如果更早遇到他,也许我们会擦身而过,因为我不会真正欣赏他,而我自身还没有完全修炼到那样的成熟度去吸引住他。虽然这八年lz痛苦过极度失落彷徨过,最后发现,遇到的时间却是刚刚好。
lz妈妈经常会说:“想当年,恢复高考我考了xx分,如果不是xx原因,我都能去xx大学”或者“想当年,xx追我多真诚,我要是选了他不是选你爸,我少受多少罪”。LZ是相当反感这种马后炮。
没有正确的选择、哪来的成功。
4、保持有智慧的学习态度。
有智慧的学习态度,应该是保持谦虚开放的态度,把学习当做最重要的、伴随终生的习惯。子女的教育最重要之一就是从小让孩子养成读书和学习的习惯,释放出他们的悟性和灵性,让他们成为自主吸收知识的智慧之人。
然而,阻碍我们提升学习和智慧的界限就是“我执”(固执),轻率的否定,执著于我、以及我的习惯、思维、经验等等,这个确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视的。刚出生的婴儿就具有惊人的吸收能力、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因为他心灵纯洁,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开放的心态。随着我们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也开始慢慢局限于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尤其是很多成功的人,更容易执著于己见,更容易局限在个人的思维和习惯中,难免对一些事物和观念轻率的否定,也难免主观,有时候会陷入选择性学习和吸收的误区。
因此,要想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最需要抛弃的就是“我执”。我们应该空下心来,让心回归到婴儿的状态,以初学者的心态,以一种对一切未知保持敬畏和尊重的心态,以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态度,来破除“我执”。在智慧的修行道路上,我们应该时常扪心自问:“我执否?”“心空否?”
优秀是一种习惯,读书是一种优秀的习惯。我最尊敬的一位大佬,出身农村,以少年天才考上大学,现在富可敌国,他的书不夸张说有几十万本了,几乎每本书他都看过,他每本书都像图书馆一样编号,外出都有保镖专门给他拎一箱书跟着。
保持读书和学习的习惯,心灵的开放程度决定你得到多少智慧。
5、向上,向善。
老祖宗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前面提的都是向上,下面聊下向善。
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网上好像也可以查到,这是个关于励志和劝善的故事,也是一个命运与修德的故事。人们常说“命中注定”,事业、财运、婚姻等等,天命不可违,原本的命运不可更改,就像袁了凡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一样无所作为。而之后,他机缘巧合下拜访了云谷禅师,领悟“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开始积功累德,自求福报,改变了原来预测的命运。
我们都喜欢算命,如何对待算命的结果,却能起到不同的效果。LZ的做法是,对于算命中好的部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不顺的时候给自己打气,对于算命中不好的部分、时刻提醒自己如何做得更好。了凡四训除了启示我们要勇于去改变命运以外,也提示我们要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日行一善来积累福报,这也是自利且利他之道。
说到利他,想起一事。刚认识LG的时候,他跟我讲做人的道理,说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时刻为他人着想、多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这话太朴实了,又莫名其妙,导致LZ记忆犹新。其实换成深奥一点的解释来说就是,向善的最低层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向善的最高层次就是利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其实是职场中非常重要的道理。与人为善、利他,能让我们获得同事、上司和客户的尊重和信任。领导会提拔自己信得过的人,而不是能力多高的人。还有一句俗话送给大家,学会做孙子,才有机会做老子,做好下属才能做老板。有些高管都是司机出身(包括鼎鼎大名的马明哲),司机是个领导信得过的会做孙子的岗位。
总之,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摆正位置,做该做的,说该说的。最后一点职场建议就是管住嘴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管住嘴巴对健康、容貌、人际关系和升迁都很重要。
6、关于自制力。
自制力,这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但这是人和动物很重要的区别之一。婴儿、儿童是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这是后天不断培养、自身不断克服的一个过程。育儿书上说可以从3岁开始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如何保持安静、如何控制住手脚不乱动、如何专心看书,等等,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从做“我们都是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不准笑”的游戏慢慢来训练。所以觉得自己自制力差的MM就慢慢来吧,先每天安心学习1小时,一周后每天安心学习2小时,慢慢累加。
还有一点就是圈子的影响。俗话说,物以类聚,近朱者赤。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努力给自己找一个好氛围的环境吧。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处,在周围人当中找一个role model来鞭策自己吧。
还有一个提高自己自制力的方法,就是”Enjoy”,善于寻找每个角色里的乐趣。无论工作还是学习还是考试,如果不能摆脱它,就去发现它的优点和乐趣来爱上他。有兴趣并真正享受其中,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妻子做妈妈,同样的道理。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日久是可以生情的,一定要enjoy。
7、没有人生来就内心强大。
LZ在时尚看到过有帖子教大家如何做个内心强大的女人,内容详尽写的挺好。LZ想说的是,看帖子是学不会内心强大的。真正的成长要来自刻骨铭心的挫折、失败和打击后,如重生般痛苦的成熟,内心才会强大。如果没有自己工作和经济上的独立,也很难做到真正内心强大。
人生谁不遇到几次挫折,谁不遇到几个人渣呢赫赫。LZ最喜欢用一个词语“沉没成本”来分析。度娘说,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面对我们已经付出3年青春但前途无望的工作,面对嚼如鸡肋毫无结婚意愿的男友,我们能做的就是stop,及时止损。如果损失不可避免、继续下去只会损失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就不要再心疼自己的投入付出和那几年青春了,那些都是沉没成本,继续下去只会成本越高。学会遗忘吧。
说到这里,lz非常喜欢管理学,管理学真是一门充满人生智慧的学科。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书,是lz的最爱,没有之一。他的书大多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引人入胜。影响最深的书是大学的时候看的他的第一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LZ看过4、5遍,读书笔记基本上成了抄书,很多话反复看反复琢磨。他的书真的教会我很多人生道理和做事方法。
Lz仿佛回到了坐完月子写论文的状态,好久没写过长文乐哈。其实时尚里有很多好帖子和JM们分享如何从内到外提升自己的,写得都很棒,LZ向这些美眉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