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诗:未婚年纪能够给予的疼爱
善良的人
手绢在风里
像你苍白的脸颊微微颤抖
路过田园,路过跑马
心是粉红美人
心外的一切是此时最好的情人
四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四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台灯开了关,关了开
内心通红的人对爱情咬牙切齿
沿着酒的方向
河流干涸 秘密荒芜
四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时光的影子像你日渐增长的腰围
整夜的落花揭穿我
过于潦草的月末总结
嘘。我的沉默是我的客观
与人无关
四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与其等繁华落尽,不如提前退场
喜欢这句话
恰如其分地印证了我的害怕
明天到来,即将五月
崭新的小草会撒丫子跑满整个春天
越夏
一小撮盐进入杯底深处
我的心便冲向谦逊的荷花池塘
它已载不动任何一首轻薄的诗
和廉价的热情
整条街都是丧失盐分的人
谁敢为了炎热闹一场革命
举起双手投降,天空也无法盛起
他们的焦灼和干涸
静夜思
在这样的夜晚
有99公里的疼痛和一条被子的厚度。
把手交与眼泪,风声以及一个失去颜色的爱人。
爱情没有名字,
清嘘耳边的语言,悲伤的情欲
正在空中逃散、落入人间。
窗外开始下雨的时候,你把我抱得更紧了。
一种深深的疼惜,
让我们打落牙齿和血吞。
似乎有一片灯光亮起
欲爱无声。
太湖,在春的大道上
油菜花与春天解除婚约。自由
如大片暖风迎面而来
太湖水茫然起伏,一阵阵温柔
像我的未来
暗合今日矛盾的气温
芦苇荡露出水面的部分
摇曳出历史里故事粉末
底下的那部分
留给我的想象和抒情
子母桥上,单车背包客
拿岁月不当时光 风声呼啸
小外甥被戴上线帽
湖水般的眼睛越发闪亮
倒映出我在未婚年纪
能够给予的疼爱
清明,已无从到达
和一只蝴蝶迎面相撞 飞花
溅了一身 贴住胸膛
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
诗无达诂 春寒飞流直下
小肠滞留着犹豫、沉默以及疑虑
那是对季节还未消化
图书馆的顶端设计、沉闷大道
在自行车的轱辘里旋转
出行是一种放逐 但必须小心
矜持窨井盖的尖叫
老人孩子 漂亮女人
对生活挑三炼四
百货在县志里完成长兴世态
吴越路1号
不,更名为植物园路了
那也不是真的只有高墙、花脸
没有战戟、铁马
每一朵微笑都被攥在手中
挡住危险的坚盾
不要幻想这几株花也活了26年
跟你深深相怜
几十公里之外它们有自己的命运
老牧人扬了扬长鞭
清明无处逃离 笛声暗地里
夸张了村庄的静谧
不以上坟的名义,躲避北方空气
踏遍长江中下游平原
慢慢数你走过的草地
每一寸都充满慈悲,不意声张
没人记得你的姓氏
以及残茶里放过几个 隔夜的问题
春始相忆
这一筷子下去
是丹琳爱吃的平菇
记忆总在一瞬间
奉献给一个人
今日狂风奉献给清明
香气,一路竞走
直达西区五楼 菌类植物通往你
高傲的嗅觉
青春的午后,饥饿贴住心口
汗液粘着长发
黝黑肌肤已辗转成星空
往日学校食堂,我冷嘲你的美丽
像一堆烧坏的柴
在缤纷菜色下是否自惭形秽?
你夹起平菇细细咀嚼
决心要吃掉那个夏天最后的鲜美
读后记
典雅、高挑,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是八年前在飞来峰文学社见到晴儿的第一印象。那时我还是体重只有六十公斤的小文青,而晴儿则是文学社结识的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虽然多年未见,看晴儿照片还是青春靓丽,而我已是七十多公斤的怪蜀黍了。诚如晴儿诗中所言:“时光的影子像你日渐增长的腰围。”
同样未变的,还有晴儿对诗歌、对文学、国学的热爱和执着。
浙大毕业不久,晴儿就汇集以前所作诗歌,出版诗集《晴诗》。而这次《诗青年》刊发的主要是其后所作。虽然当代诗坛不少令人敬佩的诗人都有长达几十年的写诗经历,晴儿的执着并不特殊,我依然指出这一点,是想告诉大家,尤其是爱美的女同胞们,诗歌确实有永葆青春的特殊功效。
当然,时光的流逝不能不在诗歌上留痕。
跟晴儿以前的诗歌相比,最近的创作多出一份洞察。她虽然还是相信善良的人,“心是粉红美人/心外的一切是此时最好的情人”,却与此同时,不能不担忧青春的离散:“四月的最后一个晚上/与其等繁华落尽,不如提前退场/喜欢这句话/恰如其分地印证了我的害怕。”而这种害怕也恰如其分地见证了岁月的迁延。
在岁月的迁延中,女性最易感时伤怀。晴儿也不例外,也会“把手交与眼泪,风声以及一个失去颜色的爱人”而“欲爱无声”了,也会在某个特殊的场景唤醒一场记忆,从而在面对平菇时咽下那个跟爱吃平菇的好友有关的情愫:“你夹起平菇细细咀嚼,决心要吃掉那个夏天最后的鲜美。”而这“最后”两个字,让“鲜美”变得如此短暂,似乎吃下去不在了,不吃下去也不会继续存在。说到底,不仅“我的沉默是我的客观/与人无关”,就是与人有关的记忆也终究跟客观流逝的时光无关。
但晴儿不止于此。
时光的流逝让原本的模糊渐渐清晰。她的小我在诗歌语言的媒介下放大到身边的世界,于是就看到“举起双手投降”的“丧失盐分的人”,“天空也无法盛起/他们的焦灼和干涸”;能够看见花的时候,“不要幻想这几株花也活了26年/跟你深深相怜”,而是能够跳出自我,看见“几十公里之外它们有自己的命运”;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没人记得你的姓氏/以及残茶里放过几个隔夜的问题”的现实中,依然能够感受到“每一寸都充满慈悲,不意声张”的博爱情怀。
这样的成长,或许才是对青春最好的纪念。
于是就不得不涉及到这首我最喜欢的诗:《太湖,在春的大道上》。解除婚约的春天,迎来的不是伤心难过,而是自由,“如大片暖风迎面而来”!这是何等的惬意,连“我的未来”也变成“一阵阵温柔”了。而那些“矛盾的气温”,历史里没有讲出的部分所“留给我的想象和抒情”,让我自觉地承担起历史的传递:“小外甥被戴上线帽/湖水般的眼睛越发闪亮//倒映出我在未婚年纪/能够给予的疼爱。”一己的喜怒哀乐被全部融化,取而代之的是对以“小外甥”为代表的纯洁事物的呵护与关爱。这已经超越爱情、母性,达到人性的高度,是对时光流逝后美好理想的回应和坚持。这样一种坚持,对女性而言尤其可贵。
我想,未婚年纪能够给予的最好疼爱,或许就是诗歌。
它是最坚定的爱人。
(文/关小七)
手绢在风里
像你苍白的脸颊微微颤抖
路过田园,路过跑马
心是粉红美人
心外的一切是此时最好的情人
四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四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台灯开了关,关了开
内心通红的人对爱情咬牙切齿
沿着酒的方向
河流干涸 秘密荒芜
四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时光的影子像你日渐增长的腰围
整夜的落花揭穿我
过于潦草的月末总结
嘘。我的沉默是我的客观
与人无关
四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与其等繁华落尽,不如提前退场
喜欢这句话
恰如其分地印证了我的害怕
明天到来,即将五月
崭新的小草会撒丫子跑满整个春天
越夏
一小撮盐进入杯底深处
我的心便冲向谦逊的荷花池塘
它已载不动任何一首轻薄的诗
和廉价的热情
整条街都是丧失盐分的人
谁敢为了炎热闹一场革命
举起双手投降,天空也无法盛起
他们的焦灼和干涸
静夜思
在这样的夜晚
有99公里的疼痛和一条被子的厚度。
把手交与眼泪,风声以及一个失去颜色的爱人。
爱情没有名字,
清嘘耳边的语言,悲伤的情欲
正在空中逃散、落入人间。
窗外开始下雨的时候,你把我抱得更紧了。
一种深深的疼惜,
让我们打落牙齿和血吞。
似乎有一片灯光亮起
欲爱无声。
太湖,在春的大道上
油菜花与春天解除婚约。自由
如大片暖风迎面而来
太湖水茫然起伏,一阵阵温柔
像我的未来
暗合今日矛盾的气温
芦苇荡露出水面的部分
摇曳出历史里故事粉末
底下的那部分
留给我的想象和抒情
子母桥上,单车背包客
拿岁月不当时光 风声呼啸
小外甥被戴上线帽
湖水般的眼睛越发闪亮
倒映出我在未婚年纪
能够给予的疼爱
清明,已无从到达
和一只蝴蝶迎面相撞 飞花
溅了一身 贴住胸膛
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
诗无达诂 春寒飞流直下
小肠滞留着犹豫、沉默以及疑虑
那是对季节还未消化
图书馆的顶端设计、沉闷大道
在自行车的轱辘里旋转
出行是一种放逐 但必须小心
矜持窨井盖的尖叫
老人孩子 漂亮女人
对生活挑三炼四
百货在县志里完成长兴世态
吴越路1号
不,更名为植物园路了
那也不是真的只有高墙、花脸
没有战戟、铁马
每一朵微笑都被攥在手中
挡住危险的坚盾
不要幻想这几株花也活了26年
跟你深深相怜
几十公里之外它们有自己的命运
老牧人扬了扬长鞭
清明无处逃离 笛声暗地里
夸张了村庄的静谧
不以上坟的名义,躲避北方空气
踏遍长江中下游平原
慢慢数你走过的草地
每一寸都充满慈悲,不意声张
没人记得你的姓氏
以及残茶里放过几个 隔夜的问题
春始相忆
这一筷子下去
是丹琳爱吃的平菇
记忆总在一瞬间
奉献给一个人
今日狂风奉献给清明
香气,一路竞走
直达西区五楼 菌类植物通往你
高傲的嗅觉
青春的午后,饥饿贴住心口
汗液粘着长发
黝黑肌肤已辗转成星空
往日学校食堂,我冷嘲你的美丽
像一堆烧坏的柴
在缤纷菜色下是否自惭形秽?
你夹起平菇细细咀嚼
决心要吃掉那个夏天最后的鲜美
读后记
典雅、高挑,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是八年前在飞来峰文学社见到晴儿的第一印象。那时我还是体重只有六十公斤的小文青,而晴儿则是文学社结识的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虽然多年未见,看晴儿照片还是青春靓丽,而我已是七十多公斤的怪蜀黍了。诚如晴儿诗中所言:“时光的影子像你日渐增长的腰围。”
同样未变的,还有晴儿对诗歌、对文学、国学的热爱和执着。
浙大毕业不久,晴儿就汇集以前所作诗歌,出版诗集《晴诗》。而这次《诗青年》刊发的主要是其后所作。虽然当代诗坛不少令人敬佩的诗人都有长达几十年的写诗经历,晴儿的执着并不特殊,我依然指出这一点,是想告诉大家,尤其是爱美的女同胞们,诗歌确实有永葆青春的特殊功效。
当然,时光的流逝不能不在诗歌上留痕。
跟晴儿以前的诗歌相比,最近的创作多出一份洞察。她虽然还是相信善良的人,“心是粉红美人/心外的一切是此时最好的情人”,却与此同时,不能不担忧青春的离散:“四月的最后一个晚上/与其等繁华落尽,不如提前退场/喜欢这句话/恰如其分地印证了我的害怕。”而这种害怕也恰如其分地见证了岁月的迁延。
在岁月的迁延中,女性最易感时伤怀。晴儿也不例外,也会“把手交与眼泪,风声以及一个失去颜色的爱人”而“欲爱无声”了,也会在某个特殊的场景唤醒一场记忆,从而在面对平菇时咽下那个跟爱吃平菇的好友有关的情愫:“你夹起平菇细细咀嚼,决心要吃掉那个夏天最后的鲜美。”而这“最后”两个字,让“鲜美”变得如此短暂,似乎吃下去不在了,不吃下去也不会继续存在。说到底,不仅“我的沉默是我的客观/与人无关”,就是与人有关的记忆也终究跟客观流逝的时光无关。
但晴儿不止于此。
时光的流逝让原本的模糊渐渐清晰。她的小我在诗歌语言的媒介下放大到身边的世界,于是就看到“举起双手投降”的“丧失盐分的人”,“天空也无法盛起/他们的焦灼和干涸”;能够看见花的时候,“不要幻想这几株花也活了26年/跟你深深相怜”,而是能够跳出自我,看见“几十公里之外它们有自己的命运”;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没人记得你的姓氏/以及残茶里放过几个隔夜的问题”的现实中,依然能够感受到“每一寸都充满慈悲,不意声张”的博爱情怀。
这样的成长,或许才是对青春最好的纪念。
于是就不得不涉及到这首我最喜欢的诗:《太湖,在春的大道上》。解除婚约的春天,迎来的不是伤心难过,而是自由,“如大片暖风迎面而来”!这是何等的惬意,连“我的未来”也变成“一阵阵温柔”了。而那些“矛盾的气温”,历史里没有讲出的部分所“留给我的想象和抒情”,让我自觉地承担起历史的传递:“小外甥被戴上线帽/湖水般的眼睛越发闪亮//倒映出我在未婚年纪/能够给予的疼爱。”一己的喜怒哀乐被全部融化,取而代之的是对以“小外甥”为代表的纯洁事物的呵护与关爱。这已经超越爱情、母性,达到人性的高度,是对时光流逝后美好理想的回应和坚持。这样一种坚持,对女性而言尤其可贵。
我想,未婚年纪能够给予的最好疼爱,或许就是诗歌。
它是最坚定的爱人。
(文/关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