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19 死亡的故事
我想讲一个死亡的故事。
故事的开端并不来自死亡,而是一本书,他唤起了我对生命中死亡的记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爸爸。因此这个故事的开端也许也来自于今天下午的一个电话。我比较着电话里父亲的形象与在爷爷葬礼上的那个形象,他一直很自持与乐观。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他刚刚送走了一个朋友,从清华,因此他一个人在清华园里逛逛。他有点执拗的问我上次是坐几号线来的,我几乎忘记了,拼命回忆下我说:从西边来的吧,啊,对,上次是住在公主坟,坐地铁,对,走了挺长的一段路,应该跟你今天是一样的。这样的对话时我们长期相处的模式,他并不把我当做是一个精心呵护的孩子,他询问我关于家里的一些事情,他工作上的去留。从很小就开始,我强势的能够决定家里的一些事情。我有时会怀疑是不是他尊敬我胜过对他的父亲。
爷爷生病后他比较经常的回到老家,我也跟着回去。老家的房子搬过一次,从六街到五街,还是从五街到六街。似乎是家里还没人生病前做过一阵子假烟,长长的烟纸卷起稀少的烟草,从左边到右边,慢慢晃动的手,姜黄的肤色,二楼狭窄的空间。我的记忆遗存这幅画面。我看到小时候的我有点生气的对我妈妈说:造假呢,我要报警。也许做假烟的是有点胖的二婶而不是爷爷,我记得妈妈向爸爸抱怨过那个女人又来向家里要钱。妈妈听完我的豪言捏着我的手笑着说:这孩子。我们慢慢走下同样狭窄的木制楼梯。那段记忆里还有说不清味道的圆子汤,透明的五颜六色的圆子沉在水底,我不知道是谁做的,似乎只给我吃过一次。
五街(搬去的那个地方)离县医院很近,爷爷应该在那里待了很长的时间。他那时已经常常陷入昏迷状态,爸爸和姑姑要帮他换尿袋与擦拭不能活动的身体。我在县医院并不长的走道里走着,很少安坐着陪着爷爷,妈妈有时会驱赶我回家去,有时会让我开口呼唤爷爷。我不大愿意开口,总显得忸怩,其实身边只有固定待着的几个亲人。我后来回想那时一种嘴前有灰色蛾子覆住的感觉,挣脱不能。我的睡梦中总会出现类似的覆在嘴上的蛛网,丝线与我的嘴缠绵,我惊恐的掉泪而未出声。
漫长的病与炎热的夏季并置,父亲总是等我放暑假才会一齐回去,那时一座安稳的停留在福建省边陲的小县城,我曾跨越省道,到邻省去吃蛇肉。爸爸在他父亲死后继而母亲又得病的某个夏天带着我与妈妈登上大巴,在夜里向深圳行进。颠沛而安静的旅程漫长的延续着。爸爸后来开始开车回去,当时他的车技并不好。车子犹豫地在破旧的小巷子里行驶找寻一个安身之地。我看到临街的小男生在车旁肆意的扔石子。爸爸和妈妈从车里拿出行李,我站在一旁很有兴趣的找寻着小巷的变化之处。
病床上的爷爷很少讲话,为了躲避我必须自说自话以颐解爷爷也许会感到无聊的可能,我跑到院子里看大的香樟树与小的灌丛,蝉鸣很盛。爸爸偶尔出来,他捡起掉在地上的蝉壳说回去给我炖药喝。
后来爷爷好起来一次,他跑来厦门参加小叔叔的婚礼。我在家里弹琴,他走进来跟我说话,我惊慌的抬头看他,他很高大,眉目英挺,我想到对关羽的评价:面如重枣,就是那样。他说:你弹的好。
现在的我在回忆到这个场景时忍不住想哭。
后来爷爷又病倒了。爸爸跟妈妈说:看来这次不行了。他们在房里谈着,爸爸很是持重的说:他就是要强,妹妹说要他别去,他偏偏以为他的身体可以。
应该也是一个夏天,爷爷过世。那个晚上,爸爸和小叔叔接到姑姑的电话说快不行了,连夜赶回去。只是,并没有见到最后一面。
清晨我被妈妈的声音吵醒,她朝电话里讲着,我躺在一旁睁着眼听。我听到“死”字了吗?我不记得了,也许是无以抑制的沉重吧。
我在老家看到了忙乱的父亲,他见到我用家乡话跟我说了句什么,我听不懂他那里的话,只得呆呆的站着。我有点生气,他在老家会不觉的用家乡话跟我对话,我不答,他又快步走开,那次真的很忙乱。他作为长子披麻戴孝在送葬队伍的最前方举着灵牌。那次他哭的很凶。我夹在队伍的中间和妹妹在一起。那时走一段路要跪下来叩叩头,我埋着头,等待着队伍重新站起。火葬场没让我去。再后来我看到他回来,我有些担心的看着他。
他偶尔会跟妈妈谈到自己的父亲,在餐桌上,我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他说他自己的父亲一生骄傲,退休下来没有准备好过冷清的日子,酗酒,于是生了大病。
再后来因为一点琐事我开始让爸爸给我讲他父亲的故事。那是平凡的一生。
爷爷去世后的三年奶奶离世,妈妈从老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来。放下电话我哭了有一夜之久,像是为了弥补三年前我没有为爷爷哭泣。
故事的开端并不来自死亡,而是一本书,他唤起了我对生命中死亡的记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爸爸。因此这个故事的开端也许也来自于今天下午的一个电话。我比较着电话里父亲的形象与在爷爷葬礼上的那个形象,他一直很自持与乐观。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他刚刚送走了一个朋友,从清华,因此他一个人在清华园里逛逛。他有点执拗的问我上次是坐几号线来的,我几乎忘记了,拼命回忆下我说:从西边来的吧,啊,对,上次是住在公主坟,坐地铁,对,走了挺长的一段路,应该跟你今天是一样的。这样的对话时我们长期相处的模式,他并不把我当做是一个精心呵护的孩子,他询问我关于家里的一些事情,他工作上的去留。从很小就开始,我强势的能够决定家里的一些事情。我有时会怀疑是不是他尊敬我胜过对他的父亲。
爷爷生病后他比较经常的回到老家,我也跟着回去。老家的房子搬过一次,从六街到五街,还是从五街到六街。似乎是家里还没人生病前做过一阵子假烟,长长的烟纸卷起稀少的烟草,从左边到右边,慢慢晃动的手,姜黄的肤色,二楼狭窄的空间。我的记忆遗存这幅画面。我看到小时候的我有点生气的对我妈妈说:造假呢,我要报警。也许做假烟的是有点胖的二婶而不是爷爷,我记得妈妈向爸爸抱怨过那个女人又来向家里要钱。妈妈听完我的豪言捏着我的手笑着说:这孩子。我们慢慢走下同样狭窄的木制楼梯。那段记忆里还有说不清味道的圆子汤,透明的五颜六色的圆子沉在水底,我不知道是谁做的,似乎只给我吃过一次。
五街(搬去的那个地方)离县医院很近,爷爷应该在那里待了很长的时间。他那时已经常常陷入昏迷状态,爸爸和姑姑要帮他换尿袋与擦拭不能活动的身体。我在县医院并不长的走道里走着,很少安坐着陪着爷爷,妈妈有时会驱赶我回家去,有时会让我开口呼唤爷爷。我不大愿意开口,总显得忸怩,其实身边只有固定待着的几个亲人。我后来回想那时一种嘴前有灰色蛾子覆住的感觉,挣脱不能。我的睡梦中总会出现类似的覆在嘴上的蛛网,丝线与我的嘴缠绵,我惊恐的掉泪而未出声。
漫长的病与炎热的夏季并置,父亲总是等我放暑假才会一齐回去,那时一座安稳的停留在福建省边陲的小县城,我曾跨越省道,到邻省去吃蛇肉。爸爸在他父亲死后继而母亲又得病的某个夏天带着我与妈妈登上大巴,在夜里向深圳行进。颠沛而安静的旅程漫长的延续着。爸爸后来开始开车回去,当时他的车技并不好。车子犹豫地在破旧的小巷子里行驶找寻一个安身之地。我看到临街的小男生在车旁肆意的扔石子。爸爸和妈妈从车里拿出行李,我站在一旁很有兴趣的找寻着小巷的变化之处。
病床上的爷爷很少讲话,为了躲避我必须自说自话以颐解爷爷也许会感到无聊的可能,我跑到院子里看大的香樟树与小的灌丛,蝉鸣很盛。爸爸偶尔出来,他捡起掉在地上的蝉壳说回去给我炖药喝。
后来爷爷好起来一次,他跑来厦门参加小叔叔的婚礼。我在家里弹琴,他走进来跟我说话,我惊慌的抬头看他,他很高大,眉目英挺,我想到对关羽的评价:面如重枣,就是那样。他说:你弹的好。
现在的我在回忆到这个场景时忍不住想哭。
后来爷爷又病倒了。爸爸跟妈妈说:看来这次不行了。他们在房里谈着,爸爸很是持重的说:他就是要强,妹妹说要他别去,他偏偏以为他的身体可以。
应该也是一个夏天,爷爷过世。那个晚上,爸爸和小叔叔接到姑姑的电话说快不行了,连夜赶回去。只是,并没有见到最后一面。
清晨我被妈妈的声音吵醒,她朝电话里讲着,我躺在一旁睁着眼听。我听到“死”字了吗?我不记得了,也许是无以抑制的沉重吧。
我在老家看到了忙乱的父亲,他见到我用家乡话跟我说了句什么,我听不懂他那里的话,只得呆呆的站着。我有点生气,他在老家会不觉的用家乡话跟我对话,我不答,他又快步走开,那次真的很忙乱。他作为长子披麻戴孝在送葬队伍的最前方举着灵牌。那次他哭的很凶。我夹在队伍的中间和妹妹在一起。那时走一段路要跪下来叩叩头,我埋着头,等待着队伍重新站起。火葬场没让我去。再后来我看到他回来,我有些担心的看着他。
他偶尔会跟妈妈谈到自己的父亲,在餐桌上,我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他说他自己的父亲一生骄傲,退休下来没有准备好过冷清的日子,酗酒,于是生了大病。
再后来因为一点琐事我开始让爸爸给我讲他父亲的故事。那是平凡的一生。
爷爷去世后的三年奶奶离世,妈妈从老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来。放下电话我哭了有一夜之久,像是为了弥补三年前我没有为爷爷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