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译】格奥尔格诗三首
一、乱世的诗人
——怀念伯恩哈德•乌克斯库尔伯爵(Bernhard Graf Uxkull-Gyllenband)
时光偶尔迈着沉静的步子,诗人称之为
有翼的天使,演奏出不自觉的温柔梦
经营着无尽的日常中的美。
然而当积恶酿成雷雨
命运抡起不知宽恕的铁锤之时,
唯有他的声音如生铁般响起,见闻于众人……
人皆盲目时,亦唯有他能预见
并徒劳地告以逐渐接近的危机……昔者
卡珊德拉悲泣,以示警城中
而迷狂中的多数人除了那之外什么也看不到,
马!马!交替不绝的欢呼,向着灭亡交相竞走。
昔者,预言家忧惧于祖神高扬的愤怒,
和被选中的民族成为奴隶的境遇
将亚述的军势与远来之马蹄声如实相告,
而贤明的枢密院对此
竟嘲笑着那警告者,并陷之囹圄。
待到圣都被围,
兵民乱走,
外则坚壁金汤,无救笼城之厄
内则贵人僧侣,犹争一帚之权
以至攘臂流血。彼时的诗人唯有叹息、沉默。
那之后,征服者们带着劫掠与纵火之行
蜂拥而至,为亡国男女套上桎梏,
亡国之人,有的口沫横飞,将自身之罪
嫁祸他人,有的
则穷乏困苦,为了争夺那无耻的胜利者
掷出的面包屑而彼此攻讦,
在靡靡歌舞中麻醉着自己的心,只留残忍与国人
却舔着异邦人的手腕。诗人独自远游、流亡
为种种凄惨与屈辱而感伤。
升彼高山,为访精灵,
也应该从这悲叹中解脱了吧
请带去抚慰人心的告谕吧……一位老翁如是说道
而当通常的道理、也难觅倾听之耳
那么天上的声音、又复能如何呢?只剩下饲料桶的欲望
遍布在这世上之时,就算倡言精神、亦是无用。
彼处的党派互相诽谤,
各自向人们引荐着他们那注定沉没的漏底之舟,
各私己之私物
而未谋救亡之道。至于被称为贤者的那些人
不过将那些对应着老朽的手段与罪恶的建设之空谈
反复申说罢了,如蝼蚁般蜷缩着身子,
为了闪避天雷地火的怒击,而最终……
无非使那些漫长的歧路尽头的生还者们
徒然蒙尘诟辱
偶像口吐虚言
身前香烟供奉不绝,
他们早已将自己生存的最高准则
以及使自己真正存在之物忘却。
不信任引路者,也无求于救济者
从悲苦的宿命中逃离,需要的只是奸计。
得用更坚硬的犁头敲碎土块不可
得用更浓密的雾霾遮蔽大气层不可……
而冲破这黑云的阳光——尽管或许只是薄日穷途之光,
终将为这个时代的生者们注入
可供那些宣扬这唯一言语之人携手齐心而使用的
对抗破灭的武装,
是时候了。是时候舍弃那些无论是红、蓝或是黑的
褪色磨损、已成布条的党旗
时刻谨记那个傍晚的屈辱了。
所谓歌人,最染于光阴流易之悲哀
不得不碾碎其心,以免骨髓之腐朽、萌芽之死灭。
燃起神圣的火焰,于火花中
照见种种俊美的肉体之形成,抑或从先人的著作中
发掘那不容见欺的约定。
一旦为最高的目标所选中
必先涉足荒原,而有朝一日
必实现那约定,献上这大陆的心脏、以拯救世界。
而当绝对的苦难来临,最后的希望
似已消失之时,唯有他的眼睛能立即
发现灿烂未来之所在。而又不为
猥杂的市场、稀薄的妄想,
以及有毒的虚饰所蛊惑。
于无赖的平日依然经受锤炼
从此,年轻的世代必将挺立。这世代将再次
划清人与物的真正尺度,优雅而直率地
为无比之艰难而欣喜,“异种”临门、亦不能损我之倨傲,
并一齐绝缘于那无知的暗礁,和虚伪的友爱
所招致的浮薄沼泽,
掷去那些腐朽之物、脆弱之物、优柔不断之物
无垢的幻梦、伟大的行为和隐忍
从中必将诞生那唯一可救世之人,那个“人”……
那个人必将破除锁链、扫荡废墟
振兴秩序,以鞭扑自甘四散之人,
让伟大回归伟大,主人再次成为主人
化育再次回归化育,向着那永远的正道
回归。他那真正的灵修将作为民众的旗号
穿透了暴风雨和曙色渐明时那凄冷的烽火
而终将使忠于他的信徒们,觉醒
引导他们走向那白日的事业、建立新的帝国。
二、舞者
孩子们在庭院里轮舞不绝,
在黄昏柔软的空气中歌唱,
孩子们围成圆圈跳着,
彼此和着同一首歌跳着,
他们手牵着手的样子,是多么令人愉悦!
然而制定着拍子和步调的,不过那“一人”而已。
彼人之足旋转轻举、继而摇曳,是多么地轻柔,
彼人弯腰的样子是多么地婉转而灵巧,
暮光之下,彼人的头发若现出幽微之光、微微颤动,
彼人是一片辉煌中的明星,
是梦中所见的青春,
是高声歌颂的青春。
三、你就像是升腾的火焰
你就像是升腾的火焰,纤细而澄明,
如清晨那样温柔、明亮,
你是高贵家族的玉树上、娇艳的一叶青枝,
又似泉水深澈,直接映出瞳眸。
你在正午的原野里与我共同漫步,
又在黄昏的雾霭里拥着我消摇,
在阴翳里照亮了我的道路,
你是凉风,又是炽热的吐息。
你是我的希望、我的思念,
我呼吸着你,每当风吹起。
我啜饮着你,每当饮水。
幻想着与你的接吻,每当闻到那芳香。
你是高贵家族的玉树上、娇艳的一叶青枝,
又似泉水深澈,直接映出瞳眸。
你就像是升腾的火焰,纤细而澄明,
如清晨那样温柔、明亮。
译后
以上三首格奥尔格诗,是从日译本转译的。所据之本为岩波文库的「ゲオルゲ詩集」,手塚富雄译。而此三首、也正是岩波文库本中选自格奥尔格生前最后一部诗集《新帝国》(Das Neue Reich)的三首诗。德语的原题分别为:Der Dichter in Zeiten der Wirren, Der Tänzer, Du schlank und rein wie eine flamme。格奥尔格诗的中译,我所读过的只有莫光华先生的译本。这三首诗中的后两首都见录于莫译本,以之相校,中日译本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大概而言莫译本似乎显得非常简洁清通,有似道路讴歌之语。我不识德文,转译则尽量遵循了日译本的语序和用词。其中第一首“可供那些宣扬这唯一言语之人携手齐心而使用的”一句,日译本于“唯一”下有着重号。“必实现那约定,献上这大陆的心脏、以拯救世界”一句,日译本注出此句用了荷尔德林《为德意志心灵而歌》的典故。第三首诗,据日译本题注,本是《新帝国》诗集的最后一首;而据莫先生的中译本,则与第一首《乱世的诗人》一样,是为了怀念Bernhard Graf Uxkull-Gyllenband而作的。
上周N1放榜,有幸及第,欣喜之下,便想着自日语译一些东西出来。格奥尔格的诗向以晦涩深沉著称,更何况译其晚期之作,更何况重重转译。日译本因为日语的习惯常常省略主语,所以我的译文离格奥尔格的原文差距之大,也是可想而知了。然而之所以译这三首诗,除了绍介之外,还有些应时的意思。我向来不甚解于宗教、抑或非宗教的迷狂。世尊拈取梵花,聊供一嘲;圣子身成三位,定为一体。每为人论及此,只好瞠目无言,所幸虽无蹈海鲁连之勇,亦免于小人怀土之讥。格奥尔格期待的“新帝国”、寄情的“那个唯一的人”,或许在利用他的人看来,不过是种若者的文学亦未可知。然而《蒂迈欧》假他人之口言及“你们希腊人总是少年”(22B),又孰知不是一种自慢呢?
——怀念伯恩哈德•乌克斯库尔伯爵(Bernhard Graf Uxkull-Gyllenband)
时光偶尔迈着沉静的步子,诗人称之为
有翼的天使,演奏出不自觉的温柔梦
经营着无尽的日常中的美。
然而当积恶酿成雷雨
命运抡起不知宽恕的铁锤之时,
唯有他的声音如生铁般响起,见闻于众人……
人皆盲目时,亦唯有他能预见
并徒劳地告以逐渐接近的危机……昔者
卡珊德拉悲泣,以示警城中
而迷狂中的多数人除了那之外什么也看不到,
马!马!交替不绝的欢呼,向着灭亡交相竞走。
昔者,预言家忧惧于祖神高扬的愤怒,
和被选中的民族成为奴隶的境遇
将亚述的军势与远来之马蹄声如实相告,
而贤明的枢密院对此
竟嘲笑着那警告者,并陷之囹圄。
待到圣都被围,
兵民乱走,
外则坚壁金汤,无救笼城之厄
内则贵人僧侣,犹争一帚之权
以至攘臂流血。彼时的诗人唯有叹息、沉默。
那之后,征服者们带着劫掠与纵火之行
蜂拥而至,为亡国男女套上桎梏,
亡国之人,有的口沫横飞,将自身之罪
嫁祸他人,有的
则穷乏困苦,为了争夺那无耻的胜利者
掷出的面包屑而彼此攻讦,
在靡靡歌舞中麻醉着自己的心,只留残忍与国人
却舔着异邦人的手腕。诗人独自远游、流亡
为种种凄惨与屈辱而感伤。
升彼高山,为访精灵,
也应该从这悲叹中解脱了吧
请带去抚慰人心的告谕吧……一位老翁如是说道
而当通常的道理、也难觅倾听之耳
那么天上的声音、又复能如何呢?只剩下饲料桶的欲望
遍布在这世上之时,就算倡言精神、亦是无用。
彼处的党派互相诽谤,
各自向人们引荐着他们那注定沉没的漏底之舟,
各私己之私物
而未谋救亡之道。至于被称为贤者的那些人
不过将那些对应着老朽的手段与罪恶的建设之空谈
反复申说罢了,如蝼蚁般蜷缩着身子,
为了闪避天雷地火的怒击,而最终……
无非使那些漫长的歧路尽头的生还者们
徒然蒙尘诟辱
偶像口吐虚言
身前香烟供奉不绝,
他们早已将自己生存的最高准则
以及使自己真正存在之物忘却。
不信任引路者,也无求于救济者
从悲苦的宿命中逃离,需要的只是奸计。
得用更坚硬的犁头敲碎土块不可
得用更浓密的雾霾遮蔽大气层不可……
而冲破这黑云的阳光——尽管或许只是薄日穷途之光,
终将为这个时代的生者们注入
可供那些宣扬这唯一言语之人携手齐心而使用的
对抗破灭的武装,
是时候了。是时候舍弃那些无论是红、蓝或是黑的
褪色磨损、已成布条的党旗
时刻谨记那个傍晚的屈辱了。
所谓歌人,最染于光阴流易之悲哀
不得不碾碎其心,以免骨髓之腐朽、萌芽之死灭。
燃起神圣的火焰,于火花中
照见种种俊美的肉体之形成,抑或从先人的著作中
发掘那不容见欺的约定。
一旦为最高的目标所选中
必先涉足荒原,而有朝一日
必实现那约定,献上这大陆的心脏、以拯救世界。
而当绝对的苦难来临,最后的希望
似已消失之时,唯有他的眼睛能立即
发现灿烂未来之所在。而又不为
猥杂的市场、稀薄的妄想,
以及有毒的虚饰所蛊惑。
于无赖的平日依然经受锤炼
从此,年轻的世代必将挺立。这世代将再次
划清人与物的真正尺度,优雅而直率地
为无比之艰难而欣喜,“异种”临门、亦不能损我之倨傲,
并一齐绝缘于那无知的暗礁,和虚伪的友爱
所招致的浮薄沼泽,
掷去那些腐朽之物、脆弱之物、优柔不断之物
无垢的幻梦、伟大的行为和隐忍
从中必将诞生那唯一可救世之人,那个“人”……
那个人必将破除锁链、扫荡废墟
振兴秩序,以鞭扑自甘四散之人,
让伟大回归伟大,主人再次成为主人
化育再次回归化育,向着那永远的正道
回归。他那真正的灵修将作为民众的旗号
穿透了暴风雨和曙色渐明时那凄冷的烽火
而终将使忠于他的信徒们,觉醒
引导他们走向那白日的事业、建立新的帝国。
二、舞者
孩子们在庭院里轮舞不绝,
在黄昏柔软的空气中歌唱,
孩子们围成圆圈跳着,
彼此和着同一首歌跳着,
他们手牵着手的样子,是多么令人愉悦!
然而制定着拍子和步调的,不过那“一人”而已。
彼人之足旋转轻举、继而摇曳,是多么地轻柔,
彼人弯腰的样子是多么地婉转而灵巧,
暮光之下,彼人的头发若现出幽微之光、微微颤动,
彼人是一片辉煌中的明星,
是梦中所见的青春,
是高声歌颂的青春。
三、你就像是升腾的火焰
你就像是升腾的火焰,纤细而澄明,
如清晨那样温柔、明亮,
你是高贵家族的玉树上、娇艳的一叶青枝,
又似泉水深澈,直接映出瞳眸。
你在正午的原野里与我共同漫步,
又在黄昏的雾霭里拥着我消摇,
在阴翳里照亮了我的道路,
你是凉风,又是炽热的吐息。
你是我的希望、我的思念,
我呼吸着你,每当风吹起。
我啜饮着你,每当饮水。
幻想着与你的接吻,每当闻到那芳香。
你是高贵家族的玉树上、娇艳的一叶青枝,
又似泉水深澈,直接映出瞳眸。
你就像是升腾的火焰,纤细而澄明,
如清晨那样温柔、明亮。
译后
以上三首格奥尔格诗,是从日译本转译的。所据之本为岩波文库的「ゲオルゲ詩集」,手塚富雄译。而此三首、也正是岩波文库本中选自格奥尔格生前最后一部诗集《新帝国》(Das Neue Reich)的三首诗。德语的原题分别为:Der Dichter in Zeiten der Wirren, Der Tänzer, Du schlank und rein wie eine flamme。格奥尔格诗的中译,我所读过的只有莫光华先生的译本。这三首诗中的后两首都见录于莫译本,以之相校,中日译本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大概而言莫译本似乎显得非常简洁清通,有似道路讴歌之语。我不识德文,转译则尽量遵循了日译本的语序和用词。其中第一首“可供那些宣扬这唯一言语之人携手齐心而使用的”一句,日译本于“唯一”下有着重号。“必实现那约定,献上这大陆的心脏、以拯救世界”一句,日译本注出此句用了荷尔德林《为德意志心灵而歌》的典故。第三首诗,据日译本题注,本是《新帝国》诗集的最后一首;而据莫先生的中译本,则与第一首《乱世的诗人》一样,是为了怀念Bernhard Graf Uxkull-Gyllenband而作的。
上周N1放榜,有幸及第,欣喜之下,便想着自日语译一些东西出来。格奥尔格的诗向以晦涩深沉著称,更何况译其晚期之作,更何况重重转译。日译本因为日语的习惯常常省略主语,所以我的译文离格奥尔格的原文差距之大,也是可想而知了。然而之所以译这三首诗,除了绍介之外,还有些应时的意思。我向来不甚解于宗教、抑或非宗教的迷狂。世尊拈取梵花,聊供一嘲;圣子身成三位,定为一体。每为人论及此,只好瞠目无言,所幸虽无蹈海鲁连之勇,亦免于小人怀土之讥。格奥尔格期待的“新帝国”、寄情的“那个唯一的人”,或许在利用他的人看来,不过是种若者的文学亦未可知。然而《蒂迈欧》假他人之口言及“你们希腊人总是少年”(22B),又孰知不是一种自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