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之前 情动以后
舞台右侧墨绿色的巨大幕布里,叶雨森和即将上场的演员们都被震惊了。他们的目光无一不落在舞台中央那台架子鼓上,几个表演新疆舞的候场女生甚至踩着激昂的鼓点使劲摇摆着双臂,台下的尖叫声和呼喊声铺天盖地,热烈到几乎覆盖了乐队动感的旋律。灯光师恰逢其时,将追光灯打在鼓手的脸上,大屏幕上即刻闪现出瘦小女生的画面。罗佳是这个乐队的鼓手,也是唯一的女生,此刻她齐肩的头发披散下来,头上戴着一副巨大耳机。瘦小的身体藏在宽大的黑色T恤里,两根握在手里的鼓棒有力地击打着鼓面。难以想象,如此瘦弱的女孩身体里究竟藏着多么巨大的力量,才能让她在这一刻如此爆发。
叶雨森傻了,这简直让他意外。他一直以为,自己才是整个舞台的焦点。在这场万众瞩目的的校庆晚会上,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忙碌,同时担任主持人、小品演员、舞蹈演员以及男生女生小合唱成员。毋庸置疑,叶雨森是典型的文艺积极分子,从校广播电台、校刊杂志、学生会甚至校园的角角落落,哪哪都有他的身影。晚自习前,他经常出现在篮球场,天蓝色的宽大队服随着他奔跑的节奏上下跳动,这时总有一群女生双手压着嘴巴,发出好帅啊之类的惊呼。叶雨森当然知道他在女生眼中的魅力,这时他通常会一边奔跑一边自豪的朝着女生拥集的方向一挥手,并露出一个灿烂张扬的笑。然而此刻,距他三米之遥的这个瘦弱女生,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席卷起整场晚会的最高浪潮。她的身体随着节奏分明的鼓点奋力晃动,清秀的侧脸并没有太多表情,尽管她的头发披散到肩,叶雨森还是惊诧的发现,她右侧的耳朵上一排银色耳钉闪闪发光。他完全困惑了,他丝毫没有想到,在这所省级重点高中,竟有如此叛逆的姑娘,好一个有个性的姑娘。
那天夜里,叶雨森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的眼睛直直盯着天花板,大脑里却一直浮现舞台中央坐在架子鼓后的瘦小女孩。窗外的雨不知从何时起便饶有兴味的下着,雨水在玻璃上层层更新。叶雨森坐起身来,打开电脑,头脑中挥之不去的画面化作指尖舞动的精灵,三十秒后,屏幕上出现了一行标题:追光灯下那一抹永恒的光。。。。。。
三天后,叶雨森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传遍校园,成为整个学校最热门的话题。语文老师们看了后纷纷点头,无一不称赞他展露锋芒的写作才华。其他老师则纷纷表示惋惜,在他们看来,偏科是冲刺高考的致命伤,语文成绩即使考到满分,只要其他科目拉分,那也一样完蛋。叶雨森就属于这一类,他的各门功课中,语文成绩永远遥遥领先,特别是作文,近乎完美,无懈可击。而其他科目的分数近乎惨不忍睹,加上他忙碌于各种校园活动,每次模拟考试的排名中,只能从最后面开始寻找他的名字。叶雨森没有想到,自从那篇文章发表后,自己居然深陷一片舆论风波中。女生们开始叽叽喳喳的小声议论着,时不时发出诡异的笑声,搞得神秘兮兮。而跟他平日厮混在一起的男生们则搂着他的脖子坏笑着来一句,动作够快的呀,连罗佳的主意都敢打啊。
叶雨森觉得奇怪,这个高三二班的女生越发让他困惑。这天下晚自习,他骑着单车,耳朵里塞着耳机,边听那天罗佳和其他乐手演奏的《巴比伦河》,边摇头晃脑的打着节拍。忽然他感觉背部被人猛击一掌,一回头看到哥们儿赵晖正骑着单车哈哈大笑。
“听什么歌呢这么投入,嗓子都快喊破了也不见你回头。”赵晖猛蹬一脚踏板,跟叶雨森保持同步。叶雨森摘下耳机,眉眼里迅速闪过一丝微笑,什么也没说,继续蹬着踏板。赵晖转过脸看着他说:“你该不会真喜欢上罗佳了吧。”叶雨森捏了把刹车,停下来,赵晖也随即停下。叶雨森脸上又泛起不解的神情问道:“罗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生,怎么这两天大家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赵晖睁大眼睛说道:“你居然不知道罗佳?回家上校网看看吧。”
刚进家门,叶雨森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进入校网。作为省级重点中学的百年名校,其网站内容更是丰富,功能完备。页面上最显眼的板块是该校每个年级每次考试的成绩排名。叶雨森打开高三一栏,顷刻间他果真被惊呆了。在这里,他看到了罗佳从高一到高三的期中期末以及每次模拟考试的成绩排名。他无法相信,那个坐在架子鼓前瘦小的女孩,那个身体里藏着巨大爆发力的女孩,那个右耳上戴着一排银色耳钉的叛逆女孩,居然就是眼前稳坐第一名宝座的女孩。他一页一页地翻动着表格,每一页的第一个名字居然都是罗佳。更令他惊讶的是,她的成绩总能甩出第二名四五十分。她霸气的学习成绩跟她霸气的舞台表演如出一辙,简直是一匹黑马,女中豪杰。叶雨森关上电脑,重重的躺在床上。此刻他完全领会了同学们窃窃私语的含义,但他无暇顾及这些。他努力把头脑中关于罗佳的画面集中起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最后,他被折服了,在折服的叹息声中,他跌入了沉沉的睡眠。
接下来的一周,叶雨森每次路过高三二班的教室,都由不得向里面看。教室里的罗佳看起来异常安静,有时候一整天都说不了几句话。她坐在第三排靠墙壁的位置,由于太过瘦小,加上桌上堆积如山的书本,她几乎被遮挡的无影无踪。她做题的姿势很有趣,总是左胳膊弯成一个直角支撑着头,整个身体向左侧倾斜,时不时用左手捋出一缕头发,在手指上缠成圈然后松开,再挑出另一缕头发缠圈。左手如此闲适,丝毫不影响右手奋笔疾书。叶雨森每次看到她做题的样子,总觉得既好笑又钦佩,想不到她以如此仪态万千的姿势竟然取得那么高的成绩。校刊上的文章被罗佳看到了,她隐约的知道作者是一个叫叶雨森的男生,在高三六班。至于文章的内容,她看了后轻轻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在如此繁忙的高三,她的心思除了学习,从来没有别的。
叶雨森每天都想着怎么跟罗佳搭讪。一天晚上,他推着单车从校门口出来,忽然看到公交车站点罗佳背着大大的书包在等车。她看起来依然那么瘦,五官是那么清秀,头发依旧披着,她的书包很时尚很个性。叶雨森急忙跑过去:“同学,罗佳同学。”罗佳转过身看到他,略带一丝疑惑:“你是?”叶雨森傻了,罗佳竟然不认识他,他慌忙说道:“我叫叶雨森,在高三六班,那天在校庆晚会上看到你打鼓简直太棒了,你学打鼓多久了?”罗佳迟疑的停顿了几秒钟,轻声说道“没多久,就是偶尔学一下。”“那你太牛了,偶尔学一下都能打的这么棒?你能教教我吗?”“啊?”罗佳觉得不可思议,如此繁忙的高三,眼前这位同学居然还要学打鼓。正当她迟疑的时候,一辆公交车缓缓驶来。她说,车来了,我先走了。然后上了公交车。叶雨森扶着单车目送女孩消失在霓虹灯的海洋里,嘴角浮上微微的笑。
接下来的几天,每次他在楼道,在校园里,在饭堂,在任何地方碰到罗佳,他都会深深的看着她,如果她也看到了他,那么他慌忙的抱之以微笑。每天下晚自习,当他推着单车路过那个公交站点的时候,总是渴望看见罗佳的身影,然而,一连几个星期,他都没有再看见她。
在逼近高考的日子,每个人都在夜以继日的奋斗,叶雨森也在隐隐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晚自习上,老师声嘶力竭的讲着复习题,所有同学都努力将意识锁定在老师的习题上,唯有叶雨森,思绪飘忽不定。一个雨夜,他趴在桌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教室早已空无一人,他收拾了书包关了灯准备下楼。忽然发现高三二班教室的灯还亮着,他走过去想看个究竟。空旷的教室里,只有罗佳一个人正在做一套数学模拟题。她做题的速度很快,很多题目几乎不用稿纸,二十分钟后,罗佳收拾了书包走出教室的门,她看到了站在楼道的叶雨森。
雨下的很大,街道上几乎没有了行人。罗佳错过最后一班公交车,叶雨森说:“我送你回家吧,这么晚你一个人不安全。”他把车推出来,在书包里掏出一件叠的很小的塑料雨衣,披在罗佳身上,然后拍了拍自行车后座,笑着对罗佳说:“上车吧”。
霓虹灯星星点点映照着雨夜的城市,叶雨森的自行车稳稳的行走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曾几何时,他发现头顶上方出现了一小块避雨之地,那是罗佳从书包里掏出的印着花瓣的透明小伞。一路上,罗佳为他撑着伞,他的心里简直暖意融融。
“罗佳,你学习成绩那么棒,打算考哪所大学?”沉默了半响,叶雨森终于开口。
“北京大学。”罗佳声音不高,却很坚定。
“以你的实力,一定没问题。咱们学校每年都有人考上北大,你又是最拔尖的,一定能如愿以偿。”
“你呢?你想考哪所大学?”罗佳问。
“我。。。我早对自己不抱希望了,我偏科严重,只有语文还可以,老师说我的实力能考个专科就不错了。”
“你不能这么想,要对自己有信心。我认识一个学长,他和你情况差不多,结果他努力学习了一年,成绩提高了两百多分。”这是罗佳对叶雨森说的最长的一句话,并且充满了鼓励的意味。
车子停到了罗佳家楼下。罗佳跳下车,她发现尽管一路为他撑伞,可他还是被淋的狼狈不堪,头发像刚刚洗过一样滴着水珠。“你浑身都湿透了”罗佳愧疚的说着并把雨衣脱下披在他身上。叶雨森傻了,他被一股浓浓的暖流包围,脸上露出傻傻的笑容:“没事,一点小雨不要紧的。”罗佳看着他说:“谢谢你送我回家,希望你能答应我一件事。”“什么事?”叶雨森疑惑的问。“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试着开始努力,看看有没有奇迹发生。”罗佳说完便露出一个询问式笑容。叶雨森也笑了,但他坚定的点了点头。
回家的路上,叶雨森把自行车骑的飞快,他的双腿使劲蹬着踏板,汗水和雨水顺着额头流下。但他的血液在剧烈的翻滚着。他在想着罗佳的笑容和她的鼓励,他的嘴里在喃喃自语:尝试、努力、自信、奇迹、北京大学。。。。。。
回到家,迅速冲了个热水澡,他一头钻进自己的房间。他开始翻箱倒柜,把高一到高三甚至初中课本通通翻出来,足足可以摞成一座小山。他在校网上找到了罗佳打鼓的照片,打印了一张贴在书桌前。坐在灯下,他开始思索他的计划:距离高考还剩整整十个月,他要在这最后的十个月狠狠逼自己一把,看看有没有奇迹发生。。。
凌晨四点,闹钟开始唱歌。叶雨森艰难的睁开双眼,在心里默数五、四、三、二、一然后一跃而起。坐在灯下,他拿起高一上册的英语课本,开始读课文、背单词。他的理解能力并不差,扎实的语文基础在间接帮助他对其他科目的理解。特别是文史类的课程,学习起来并不费力。
尽管如此,但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叶雨森还是遇到不少困境,每次泄气的时候,他总是抬头看看舞台上的罗佳,顿时觉得如虎添翼,动力十足。为了弥补过去遗漏的知识点,他特意购买了一套网络教程,教程非常细致,他也由此陷入了对学习的热情。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昏暗的灯光下总能看到奋斗的少年,他耳朵里插着耳机,打开电脑争分夺秒的听课,陶瓷杯里滚烫的咖啡让整个屋子布满浓浓的醇香。他渐渐发现,头脑中那些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在逐渐互相连接,直到织成一张脉络清晰的巨大的网。
每月一次的模拟考试到了,叶雨森的成绩让自己吃了一惊,他从名次表的末尾跳到了中间位置,进步了两百多名,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席卷了全身。他依然不动声色的学着,而此时此刻,他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一个月,学习似乎变得有趣了许多。查漏补缺,不停的查漏补缺,第二遍学习网络课程,背诵,做题,他一刻也没有停息。。。。。。
大多时候,人的潜力总是无穷无尽的,特别是对于卯足了劲不断冲刺的少年。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叶雨森的成绩冲进年级前十,令全校师生咋舌。叶雨森盯着排名,眼泪唰的涌上眼眶,他和罗佳的距离终于不远了。
高考那一天阳光灿烂,考场上的叶雨森气定神闲,他发现题目的难度远不及模拟考试的难度,做完最后一题他居然还有充足的时间思绪云游一番。他在想罗佳一定又以她从容闲适的、仪态万千的姿势做题,叶雨森不禁笑了出来。
成绩在一个月后终于公布出来,罗佳不负众望,以666的高分轻松摘得桂冠成为全市文科状元。然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不是状元,而是榜眼。叶雨森以665分的成绩成为全市第二,刹那间全校师生一片轰动。报志愿那天,叶雨森拿着表格看到了人群中的罗佳,她穿着一件白色短裙,头发扎成马尾,一排亮闪闪的银色耳钉暴露无遗。他走过去拿起罗佳的志愿表,掏出笔,照着罗佳的高考志愿一字不差的抄了下来。罗佳定定的望着身边这个穿着白蓝相间T恤的男孩,她第一次发现,他是那么帅,那么迷人。。。 。。。
夕阳的余晖倾洒大地,罗佳坐在叶雨森自行车的后座上,双脚愉悦的上下晃动,微风从他们耳边呼呼吹过。不知从哪里传来王菲的《流年》:懂事之前,情动以后,长不过一天。那一年,让一生,改变。
叶雨森傻了,这简直让他意外。他一直以为,自己才是整个舞台的焦点。在这场万众瞩目的的校庆晚会上,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忙碌,同时担任主持人、小品演员、舞蹈演员以及男生女生小合唱成员。毋庸置疑,叶雨森是典型的文艺积极分子,从校广播电台、校刊杂志、学生会甚至校园的角角落落,哪哪都有他的身影。晚自习前,他经常出现在篮球场,天蓝色的宽大队服随着他奔跑的节奏上下跳动,这时总有一群女生双手压着嘴巴,发出好帅啊之类的惊呼。叶雨森当然知道他在女生眼中的魅力,这时他通常会一边奔跑一边自豪的朝着女生拥集的方向一挥手,并露出一个灿烂张扬的笑。然而此刻,距他三米之遥的这个瘦弱女生,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席卷起整场晚会的最高浪潮。她的身体随着节奏分明的鼓点奋力晃动,清秀的侧脸并没有太多表情,尽管她的头发披散到肩,叶雨森还是惊诧的发现,她右侧的耳朵上一排银色耳钉闪闪发光。他完全困惑了,他丝毫没有想到,在这所省级重点高中,竟有如此叛逆的姑娘,好一个有个性的姑娘。
那天夜里,叶雨森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的眼睛直直盯着天花板,大脑里却一直浮现舞台中央坐在架子鼓后的瘦小女孩。窗外的雨不知从何时起便饶有兴味的下着,雨水在玻璃上层层更新。叶雨森坐起身来,打开电脑,头脑中挥之不去的画面化作指尖舞动的精灵,三十秒后,屏幕上出现了一行标题:追光灯下那一抹永恒的光。。。。。。
三天后,叶雨森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传遍校园,成为整个学校最热门的话题。语文老师们看了后纷纷点头,无一不称赞他展露锋芒的写作才华。其他老师则纷纷表示惋惜,在他们看来,偏科是冲刺高考的致命伤,语文成绩即使考到满分,只要其他科目拉分,那也一样完蛋。叶雨森就属于这一类,他的各门功课中,语文成绩永远遥遥领先,特别是作文,近乎完美,无懈可击。而其他科目的分数近乎惨不忍睹,加上他忙碌于各种校园活动,每次模拟考试的排名中,只能从最后面开始寻找他的名字。叶雨森没有想到,自从那篇文章发表后,自己居然深陷一片舆论风波中。女生们开始叽叽喳喳的小声议论着,时不时发出诡异的笑声,搞得神秘兮兮。而跟他平日厮混在一起的男生们则搂着他的脖子坏笑着来一句,动作够快的呀,连罗佳的主意都敢打啊。
叶雨森觉得奇怪,这个高三二班的女生越发让他困惑。这天下晚自习,他骑着单车,耳朵里塞着耳机,边听那天罗佳和其他乐手演奏的《巴比伦河》,边摇头晃脑的打着节拍。忽然他感觉背部被人猛击一掌,一回头看到哥们儿赵晖正骑着单车哈哈大笑。
“听什么歌呢这么投入,嗓子都快喊破了也不见你回头。”赵晖猛蹬一脚踏板,跟叶雨森保持同步。叶雨森摘下耳机,眉眼里迅速闪过一丝微笑,什么也没说,继续蹬着踏板。赵晖转过脸看着他说:“你该不会真喜欢上罗佳了吧。”叶雨森捏了把刹车,停下来,赵晖也随即停下。叶雨森脸上又泛起不解的神情问道:“罗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生,怎么这两天大家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赵晖睁大眼睛说道:“你居然不知道罗佳?回家上校网看看吧。”
刚进家门,叶雨森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进入校网。作为省级重点中学的百年名校,其网站内容更是丰富,功能完备。页面上最显眼的板块是该校每个年级每次考试的成绩排名。叶雨森打开高三一栏,顷刻间他果真被惊呆了。在这里,他看到了罗佳从高一到高三的期中期末以及每次模拟考试的成绩排名。他无法相信,那个坐在架子鼓前瘦小的女孩,那个身体里藏着巨大爆发力的女孩,那个右耳上戴着一排银色耳钉的叛逆女孩,居然就是眼前稳坐第一名宝座的女孩。他一页一页地翻动着表格,每一页的第一个名字居然都是罗佳。更令他惊讶的是,她的成绩总能甩出第二名四五十分。她霸气的学习成绩跟她霸气的舞台表演如出一辙,简直是一匹黑马,女中豪杰。叶雨森关上电脑,重重的躺在床上。此刻他完全领会了同学们窃窃私语的含义,但他无暇顾及这些。他努力把头脑中关于罗佳的画面集中起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最后,他被折服了,在折服的叹息声中,他跌入了沉沉的睡眠。
接下来的一周,叶雨森每次路过高三二班的教室,都由不得向里面看。教室里的罗佳看起来异常安静,有时候一整天都说不了几句话。她坐在第三排靠墙壁的位置,由于太过瘦小,加上桌上堆积如山的书本,她几乎被遮挡的无影无踪。她做题的姿势很有趣,总是左胳膊弯成一个直角支撑着头,整个身体向左侧倾斜,时不时用左手捋出一缕头发,在手指上缠成圈然后松开,再挑出另一缕头发缠圈。左手如此闲适,丝毫不影响右手奋笔疾书。叶雨森每次看到她做题的样子,总觉得既好笑又钦佩,想不到她以如此仪态万千的姿势竟然取得那么高的成绩。校刊上的文章被罗佳看到了,她隐约的知道作者是一个叫叶雨森的男生,在高三六班。至于文章的内容,她看了后轻轻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在如此繁忙的高三,她的心思除了学习,从来没有别的。
叶雨森每天都想着怎么跟罗佳搭讪。一天晚上,他推着单车从校门口出来,忽然看到公交车站点罗佳背着大大的书包在等车。她看起来依然那么瘦,五官是那么清秀,头发依旧披着,她的书包很时尚很个性。叶雨森急忙跑过去:“同学,罗佳同学。”罗佳转过身看到他,略带一丝疑惑:“你是?”叶雨森傻了,罗佳竟然不认识他,他慌忙说道:“我叫叶雨森,在高三六班,那天在校庆晚会上看到你打鼓简直太棒了,你学打鼓多久了?”罗佳迟疑的停顿了几秒钟,轻声说道“没多久,就是偶尔学一下。”“那你太牛了,偶尔学一下都能打的这么棒?你能教教我吗?”“啊?”罗佳觉得不可思议,如此繁忙的高三,眼前这位同学居然还要学打鼓。正当她迟疑的时候,一辆公交车缓缓驶来。她说,车来了,我先走了。然后上了公交车。叶雨森扶着单车目送女孩消失在霓虹灯的海洋里,嘴角浮上微微的笑。
接下来的几天,每次他在楼道,在校园里,在饭堂,在任何地方碰到罗佳,他都会深深的看着她,如果她也看到了他,那么他慌忙的抱之以微笑。每天下晚自习,当他推着单车路过那个公交站点的时候,总是渴望看见罗佳的身影,然而,一连几个星期,他都没有再看见她。
在逼近高考的日子,每个人都在夜以继日的奋斗,叶雨森也在隐隐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晚自习上,老师声嘶力竭的讲着复习题,所有同学都努力将意识锁定在老师的习题上,唯有叶雨森,思绪飘忽不定。一个雨夜,他趴在桌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教室早已空无一人,他收拾了书包关了灯准备下楼。忽然发现高三二班教室的灯还亮着,他走过去想看个究竟。空旷的教室里,只有罗佳一个人正在做一套数学模拟题。她做题的速度很快,很多题目几乎不用稿纸,二十分钟后,罗佳收拾了书包走出教室的门,她看到了站在楼道的叶雨森。
雨下的很大,街道上几乎没有了行人。罗佳错过最后一班公交车,叶雨森说:“我送你回家吧,这么晚你一个人不安全。”他把车推出来,在书包里掏出一件叠的很小的塑料雨衣,披在罗佳身上,然后拍了拍自行车后座,笑着对罗佳说:“上车吧”。
霓虹灯星星点点映照着雨夜的城市,叶雨森的自行车稳稳的行走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曾几何时,他发现头顶上方出现了一小块避雨之地,那是罗佳从书包里掏出的印着花瓣的透明小伞。一路上,罗佳为他撑着伞,他的心里简直暖意融融。
“罗佳,你学习成绩那么棒,打算考哪所大学?”沉默了半响,叶雨森终于开口。
“北京大学。”罗佳声音不高,却很坚定。
“以你的实力,一定没问题。咱们学校每年都有人考上北大,你又是最拔尖的,一定能如愿以偿。”
“你呢?你想考哪所大学?”罗佳问。
“我。。。我早对自己不抱希望了,我偏科严重,只有语文还可以,老师说我的实力能考个专科就不错了。”
“你不能这么想,要对自己有信心。我认识一个学长,他和你情况差不多,结果他努力学习了一年,成绩提高了两百多分。”这是罗佳对叶雨森说的最长的一句话,并且充满了鼓励的意味。
车子停到了罗佳家楼下。罗佳跳下车,她发现尽管一路为他撑伞,可他还是被淋的狼狈不堪,头发像刚刚洗过一样滴着水珠。“你浑身都湿透了”罗佳愧疚的说着并把雨衣脱下披在他身上。叶雨森傻了,他被一股浓浓的暖流包围,脸上露出傻傻的笑容:“没事,一点小雨不要紧的。”罗佳看着他说:“谢谢你送我回家,希望你能答应我一件事。”“什么事?”叶雨森疑惑的问。“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试着开始努力,看看有没有奇迹发生。”罗佳说完便露出一个询问式笑容。叶雨森也笑了,但他坚定的点了点头。
回家的路上,叶雨森把自行车骑的飞快,他的双腿使劲蹬着踏板,汗水和雨水顺着额头流下。但他的血液在剧烈的翻滚着。他在想着罗佳的笑容和她的鼓励,他的嘴里在喃喃自语:尝试、努力、自信、奇迹、北京大学。。。。。。
回到家,迅速冲了个热水澡,他一头钻进自己的房间。他开始翻箱倒柜,把高一到高三甚至初中课本通通翻出来,足足可以摞成一座小山。他在校网上找到了罗佳打鼓的照片,打印了一张贴在书桌前。坐在灯下,他开始思索他的计划:距离高考还剩整整十个月,他要在这最后的十个月狠狠逼自己一把,看看有没有奇迹发生。。。
凌晨四点,闹钟开始唱歌。叶雨森艰难的睁开双眼,在心里默数五、四、三、二、一然后一跃而起。坐在灯下,他拿起高一上册的英语课本,开始读课文、背单词。他的理解能力并不差,扎实的语文基础在间接帮助他对其他科目的理解。特别是文史类的课程,学习起来并不费力。
尽管如此,但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叶雨森还是遇到不少困境,每次泄气的时候,他总是抬头看看舞台上的罗佳,顿时觉得如虎添翼,动力十足。为了弥补过去遗漏的知识点,他特意购买了一套网络教程,教程非常细致,他也由此陷入了对学习的热情。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昏暗的灯光下总能看到奋斗的少年,他耳朵里插着耳机,打开电脑争分夺秒的听课,陶瓷杯里滚烫的咖啡让整个屋子布满浓浓的醇香。他渐渐发现,头脑中那些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在逐渐互相连接,直到织成一张脉络清晰的巨大的网。
每月一次的模拟考试到了,叶雨森的成绩让自己吃了一惊,他从名次表的末尾跳到了中间位置,进步了两百多名,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席卷了全身。他依然不动声色的学着,而此时此刻,他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一个月,学习似乎变得有趣了许多。查漏补缺,不停的查漏补缺,第二遍学习网络课程,背诵,做题,他一刻也没有停息。。。。。。
大多时候,人的潜力总是无穷无尽的,特别是对于卯足了劲不断冲刺的少年。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叶雨森的成绩冲进年级前十,令全校师生咋舌。叶雨森盯着排名,眼泪唰的涌上眼眶,他和罗佳的距离终于不远了。
高考那一天阳光灿烂,考场上的叶雨森气定神闲,他发现题目的难度远不及模拟考试的难度,做完最后一题他居然还有充足的时间思绪云游一番。他在想罗佳一定又以她从容闲适的、仪态万千的姿势做题,叶雨森不禁笑了出来。
成绩在一个月后终于公布出来,罗佳不负众望,以666的高分轻松摘得桂冠成为全市文科状元。然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不是状元,而是榜眼。叶雨森以665分的成绩成为全市第二,刹那间全校师生一片轰动。报志愿那天,叶雨森拿着表格看到了人群中的罗佳,她穿着一件白色短裙,头发扎成马尾,一排亮闪闪的银色耳钉暴露无遗。他走过去拿起罗佳的志愿表,掏出笔,照着罗佳的高考志愿一字不差的抄了下来。罗佳定定的望着身边这个穿着白蓝相间T恤的男孩,她第一次发现,他是那么帅,那么迷人。。。 。。。
夕阳的余晖倾洒大地,罗佳坐在叶雨森自行车的后座上,双脚愉悦的上下晃动,微风从他们耳边呼呼吹过。不知从哪里传来王菲的《流年》:懂事之前,情动以后,长不过一天。那一年,让一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