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年前看的天龙八部的一些想法和总结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爱竞逐镜花那美丽。怕幸运会转眼迭逝,为念嗔喜怒恶着迷。责你我太贪功恋势,怪大地众生太美丽。悔旧日太执信约誓,为悲欢哀怨妒着迷。”这是天龙八部所描绘的世界,所书写的芸芸众生。它明明白白地写着:这个大千世界,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当初只是因为林志颖在电视版天龙八部中饰演的段誉一袭白衣的潇洒形象太过美好,便不禁好奇这部书。虽然这并非因此成为我的第一本金庸书,但却是我看这些金庸以来最喜爱的一本。以及我心中取代了段誉位置的乔峰。【现在的我不禁庆幸并没有看多少电视剧,结局也并非清楚多少,以致阅读时依然抱着极大的好奇与乐趣】到现在也有半年多了吧,但那些侠客纵横,江湖风雨,天下刀剑相抗,四海拳脚相向,硬是牢牢地刻在心上。又觉得不写些什么实在愧对于我口口声声说的喜爱。就码些字,也算是纪念我那些“废寝忘食”看书的日子了。
按道理来说第一本本应印象深刻,我的第一本金庸是神雕。可私认为这个结局——对于读者当然是皆大欢喜,可从文学的角度上却是大大败笔,故事应在小龙女一跃入谷中就戛然而止。大概是身边并无多少这样完美的爱情吧。但我自然是热爱happy ending的,所以换个角度想想,也许大多数我们一生都没有机会遇到这样的爱情,也许有的人甚至因为一生结束得太早以致没了爱的机会。他们无法生活在爱的乌托邦里,只能在低沉的现实里徘徊。而有一天,他们偶然翻开书读到这样的故事,能够从这样的故事里得到些许启示,些许安慰,些许笑容,些许幸福。大胆揣测大概这也是查老先生的意思之一吧。
天龙八部是个多主线的故事。同时写三个人,三段故事,然而每个人之间,每个故事之间,却又环环相扣,情节紧凑,绝无孤立之态。三个人的人生在某个奇妙的时刻连载了一起,三段故事也在某个点合并汇成巨大的主线。当然不可否认,我也觉得这本书的另一个名字叫《段誉找你妹》...但这只令读者啼笑皆非,却并未为人所诟病。这也是其神奇之处。
生也很难,死也很难。经历过,伤害过,流血过,痛饮过,长叹过,狂歌过,哭过,笑过,爱过,恨过,完整的人生亦不过如此。
可能去选择轮回。
但是,无论轮回多少次,也只是无尽的循环罢了。总要遇上,相识,饮酒,背叛,仇视,厮杀,流泪,消失,那已是摆脱不了的宿命了。人生,如此的悲怆,难以言喻的忧伤隐在其中,最后 只有留在书上的故事 一行。
但它又确切地让我感动,喜悦,羡慕,以及感受到人世种种。原来去体验,方知人世是如此美丽。
据说天龙八部的名字是来自佛教用语,指的是八种非人的神道怪物。金庸以此命名,是用以泛指这世间的芸芸众生,亦如他在书中描绘的那样。“天龙”亦因此透着一股佛教的意味,一种参透般的大彻大悟,一种对人世悲喜的超脱达观。
章回目录也从书剑恩仇录的一联一联式到碧血剑的五言古诗,射雕的四字短语到倚天的七言古诗,到天龙八部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直接以一阕诗为题。挑一首我最喜欢的。
苏幕遮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时义。胡汉恩仇 ,须倾英雄泪。虽万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在这个英雄没落,美人无聊的时代,没有披星戴月的使者,没有倾国倾城的长歌,那些刀光剑影,武林奇侠,都已经深埋在历史的尘埃里。然而在许多人的心中,仍有一个不灭的武侠梦,这梦便是来自于那些身在红尘,心在江湖的造梦人的笔下。
时至今日,仍能看到不少人在询问查老人家封笔的原因。
可我觉得,金庸只是像一位离去的侠客,跨上马背,对我们道声:后会有期。
好的,谢谢你带来的,后会有期。
2015.8.21晚
当初只是因为林志颖在电视版天龙八部中饰演的段誉一袭白衣的潇洒形象太过美好,便不禁好奇这部书。虽然这并非因此成为我的第一本金庸书,但却是我看这些金庸以来最喜爱的一本。以及我心中取代了段誉位置的乔峰。【现在的我不禁庆幸并没有看多少电视剧,结局也并非清楚多少,以致阅读时依然抱着极大的好奇与乐趣】到现在也有半年多了吧,但那些侠客纵横,江湖风雨,天下刀剑相抗,四海拳脚相向,硬是牢牢地刻在心上。又觉得不写些什么实在愧对于我口口声声说的喜爱。就码些字,也算是纪念我那些“废寝忘食”看书的日子了。
按道理来说第一本本应印象深刻,我的第一本金庸是神雕。可私认为这个结局——对于读者当然是皆大欢喜,可从文学的角度上却是大大败笔,故事应在小龙女一跃入谷中就戛然而止。大概是身边并无多少这样完美的爱情吧。但我自然是热爱happy ending的,所以换个角度想想,也许大多数我们一生都没有机会遇到这样的爱情,也许有的人甚至因为一生结束得太早以致没了爱的机会。他们无法生活在爱的乌托邦里,只能在低沉的现实里徘徊。而有一天,他们偶然翻开书读到这样的故事,能够从这样的故事里得到些许启示,些许安慰,些许笑容,些许幸福。大胆揣测大概这也是查老先生的意思之一吧。
天龙八部是个多主线的故事。同时写三个人,三段故事,然而每个人之间,每个故事之间,却又环环相扣,情节紧凑,绝无孤立之态。三个人的人生在某个奇妙的时刻连载了一起,三段故事也在某个点合并汇成巨大的主线。当然不可否认,我也觉得这本书的另一个名字叫《段誉找你妹》...但这只令读者啼笑皆非,却并未为人所诟病。这也是其神奇之处。
生也很难,死也很难。经历过,伤害过,流血过,痛饮过,长叹过,狂歌过,哭过,笑过,爱过,恨过,完整的人生亦不过如此。
可能去选择轮回。
但是,无论轮回多少次,也只是无尽的循环罢了。总要遇上,相识,饮酒,背叛,仇视,厮杀,流泪,消失,那已是摆脱不了的宿命了。人生,如此的悲怆,难以言喻的忧伤隐在其中,最后 只有留在书上的故事 一行。
但它又确切地让我感动,喜悦,羡慕,以及感受到人世种种。原来去体验,方知人世是如此美丽。
据说天龙八部的名字是来自佛教用语,指的是八种非人的神道怪物。金庸以此命名,是用以泛指这世间的芸芸众生,亦如他在书中描绘的那样。“天龙”亦因此透着一股佛教的意味,一种参透般的大彻大悟,一种对人世悲喜的超脱达观。
章回目录也从书剑恩仇录的一联一联式到碧血剑的五言古诗,射雕的四字短语到倚天的七言古诗,到天龙八部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直接以一阕诗为题。挑一首我最喜欢的。
苏幕遮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时义。胡汉恩仇 ,须倾英雄泪。虽万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在这个英雄没落,美人无聊的时代,没有披星戴月的使者,没有倾国倾城的长歌,那些刀光剑影,武林奇侠,都已经深埋在历史的尘埃里。然而在许多人的心中,仍有一个不灭的武侠梦,这梦便是来自于那些身在红尘,心在江湖的造梦人的笔下。
时至今日,仍能看到不少人在询问查老人家封笔的原因。
可我觉得,金庸只是像一位离去的侠客,跨上马背,对我们道声:后会有期。
好的,谢谢你带来的,后会有期。
2015.8.21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