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老月饼——记忆里的味道
▍过去的中秋节,为了节俭,农家大都自己动手打月饼,并亲切地把自打的月饼称作“土月饼”,以区别于从商店里买来的现成的月饼。那时、乡亲们打月饼,除了红糖和咸盐之外,其他原料都是自家地里产的,自家树上结的。乡亲们打得最多的,是豆沙月饼和枣泥月饼。
▍为了打月饼,乡亲们前几天就开始筹备了。那时候、基本上家家都有一两株枣树,临近中秋节时,农人就把去年收获的大红枣从瓦罐里取出来,预备做枣泥。这时,地里的红豆也已收打好,人们把饱满的成色好的拣出来,预备做豆沙。当然,还有新收获的芝麻、山核桃、花生、葵花籽等等也可以做配料。
▍在打月饼的头一天晚上,全家人都忙上了。男人劈干柴,小儿边砸核桃边偷吃一两颗,老奶奶炒芝麻满屋飘香,主妇则忙着和面、做豆沙和枣泥,还不忘望着忙活的全家人傻笑 。做豆沙是颇费事的,要先把红豆在清水里泡上一两个时辰,再放入锅里煮熟焖软,捞出后控去水分,倒入盆子捣成泥状,再把它们放在干净的纱布上滤去皮,然后拌上红糖,晾凉待用。
▍到了中秋节这天一大早,农妇把昨夜发上的面盆子端到面板上,把面扯出来淋上少许棉油,揉上几遍,把面的劲道揉出来后,搓成一根长条子,然后揪成馒头般大小的面剂子,一块面、一块酥,包裹起来重叠、擀制、再重叠,这道工序便被称作“小包酥”,经过这道工序之后,苏式月饼的皮便具备了人们印象中那种“一口嘎蹦响、渣渣落满桌”的酥脆。此时,把预备好的馅儿放在面皮中间,把面皮捏拢,在手中团成圆球形,拍成饼状,一个月饼就做好了。有的人家还会在月饼中间位置点上一个红点儿,看上去喜庆吉祥。
▍月饼做成后,就开始烤了。烤月饼一般在院子里,用砖石架一口已有裂纹废弃的铁锅,锅里不放水只放小石子,等把石子烧成暗红色后,再往石子上面撒一点儿红糖,这样烤出来的月饼颜色发红,这叫着色。还要不失时机地赶紧在锅里架上铁箅子,把月饼放在上面慢慢烤,要掌握好火候,免得烤糊了或没有烤透烤熟。此时,烤月饼的香气从家家户户飘出来,弥漫在街头,整个村庄香气浮动,中秋的味道愈来愈浓了。
▍月饼出锅后,香喷喷儿的,但一家男女老少谁都不会动,他们要等晚饭后和月亮一起吃。因此,心急的娃子们晚饭后上到屋顶上,盼着圆圆的金盘子一样的月亮早早升上来。当月亮一露头,他们就朝院子里喊:“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院子里的桌子上,摆着月饼及苹果、梨、葡萄、栗子、石榴等自家产的水果。在皎洁的月光下,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品食月饼和水果。正所谓:天上月圆,地上饼圆,人间团圆。整个村庄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
▍而如今、每年中秋节前,超市里的各式精美的月饼盒子就跟T台上的模特儿一样闪亮登场了。靓则靓矣,无奈望之总是少些情味,我们还是惦记小时候咬一口渣儿直掉的酥壳月饼的味道啊。为了寻找记忆中苏式老月饼的味道,我们来到了位于临安於潜的绍鲁糕点厂。这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厂,身在临安甚和杭州的人一定不陌生,因为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是吃着绍鲁糕点长大的。还好,如今它依然屹立不倒;还好、直到现在,他们还秉持着传统工艺,坚持为人们提供最最正宗、健康、温暖的手作食物;坚持还原记忆中的味道。
▍为了打月饼,乡亲们前几天就开始筹备了。那时候、基本上家家都有一两株枣树,临近中秋节时,农人就把去年收获的大红枣从瓦罐里取出来,预备做枣泥。这时,地里的红豆也已收打好,人们把饱满的成色好的拣出来,预备做豆沙。当然,还有新收获的芝麻、山核桃、花生、葵花籽等等也可以做配料。
▍在打月饼的头一天晚上,全家人都忙上了。男人劈干柴,小儿边砸核桃边偷吃一两颗,老奶奶炒芝麻满屋飘香,主妇则忙着和面、做豆沙和枣泥,还不忘望着忙活的全家人傻笑 。做豆沙是颇费事的,要先把红豆在清水里泡上一两个时辰,再放入锅里煮熟焖软,捞出后控去水分,倒入盆子捣成泥状,再把它们放在干净的纱布上滤去皮,然后拌上红糖,晾凉待用。
▍到了中秋节这天一大早,农妇把昨夜发上的面盆子端到面板上,把面扯出来淋上少许棉油,揉上几遍,把面的劲道揉出来后,搓成一根长条子,然后揪成馒头般大小的面剂子,一块面、一块酥,包裹起来重叠、擀制、再重叠,这道工序便被称作“小包酥”,经过这道工序之后,苏式月饼的皮便具备了人们印象中那种“一口嘎蹦响、渣渣落满桌”的酥脆。此时,把预备好的馅儿放在面皮中间,把面皮捏拢,在手中团成圆球形,拍成饼状,一个月饼就做好了。有的人家还会在月饼中间位置点上一个红点儿,看上去喜庆吉祥。
![]() |
![]() |
![]() |
▍月饼做成后,就开始烤了。烤月饼一般在院子里,用砖石架一口已有裂纹废弃的铁锅,锅里不放水只放小石子,等把石子烧成暗红色后,再往石子上面撒一点儿红糖,这样烤出来的月饼颜色发红,这叫着色。还要不失时机地赶紧在锅里架上铁箅子,把月饼放在上面慢慢烤,要掌握好火候,免得烤糊了或没有烤透烤熟。此时,烤月饼的香气从家家户户飘出来,弥漫在街头,整个村庄香气浮动,中秋的味道愈来愈浓了。
▍月饼出锅后,香喷喷儿的,但一家男女老少谁都不会动,他们要等晚饭后和月亮一起吃。因此,心急的娃子们晚饭后上到屋顶上,盼着圆圆的金盘子一样的月亮早早升上来。当月亮一露头,他们就朝院子里喊:“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院子里的桌子上,摆着月饼及苹果、梨、葡萄、栗子、石榴等自家产的水果。在皎洁的月光下,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品食月饼和水果。正所谓:天上月圆,地上饼圆,人间团圆。整个村庄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
▍而如今、每年中秋节前,超市里的各式精美的月饼盒子就跟T台上的模特儿一样闪亮登场了。靓则靓矣,无奈望之总是少些情味,我们还是惦记小时候咬一口渣儿直掉的酥壳月饼的味道啊。为了寻找记忆中苏式老月饼的味道,我们来到了位于临安於潜的绍鲁糕点厂。这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厂,身在临安甚和杭州的人一定不陌生,因为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是吃着绍鲁糕点长大的。还好,如今它依然屹立不倒;还好、直到现在,他们还秉持着传统工艺,坚持为人们提供最最正宗、健康、温暖的手作食物;坚持还原记忆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