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时以外
整个高中像是在监狱里度过的,不同的是“狱友们”可以天天坐在一起听老师叨逼叨,偶尔还会被请出教室到楼道里单独玩会儿。当然,除了一个月一次的两天假期回家拿点生活费,几乎没有机会走出学校的大门,没错,这就是我的高中,每个月总有那么两天……
终于,2006年的夏天我成功进入了县一中,开始了高四生涯,比高三高了一级,因此,老师不再逼着写作业了,想复习什么更自由了一些,喜欢什么书也可以自己去买了。
学校门口附近有一家书店,几乎所有的复习资料都是出自这校园里唯一一家书店,好在书店里没有被规定只能卖习题,各类“闲书”不少。当时我心想,大胆,这家书店居然敢在校园里面卖资料以外的书,有人告诉我,这家书店是学校领导的亲戚。
我曾在书店里看到过一本杂志,名字叫《8小时以外》,随手翻过但是已经忘了内容,大概印象里面写的是上班族8小时以外的故事,我不知道书中的人物过着怎样的业余生活,当时在我对未来的想象中,等我毕业工作了,8小时以外应该是和我的后桌姑娘牵手在城市温暖的路灯下散步,晚风轻轻吹过她的头发,我们牵着手聊着梦想,说着未来,还有坐在秋千上数星星,总之,很美好。
9年过去了,8小时以外却跟曾经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灯光下的后桌姑娘毕业后在另一座城市读大学,直到今天也没再见过,北京的路灯除了比别处更孤独以外一点也不温暖,可以数星星的秋千不知在哪家土豪别墅后院里托着半裸的小三摇荡,北京的天空里能数的也根本不是星星,而是雾霾颗粒。
真正的8小时以外生活是这样的:早8点出门,晚8点到家,整整12个小时里,有4个小时是在等公交挤地铁和走向公交地铁站的路上,赶上加俩小时的班,到家直接夜里10点了,晚饭就别指望做了,在外面随便买点路边摊,照顾下黑心小商贩的生意,大半夜看他们也不容易,每一个晚归的地铁站外我几乎都能看见,白炽灯光下几个晚归的上班族围着小商贩的奔驰三轮车满脸疲惫的等饭吃,无所谓是不是地沟油做出来的,至少大家感觉很美味,闻起来香,解饿。每当我看见这样的场景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感觉心里憋闷的慌。
这就是北漂的生活啊,不管你是哪家大学毕业的,只要不是名牌在北京这鸟地方就不要指望体面的生活了,大家都在这里用青春用时间交换生活的必须品,在漫长又黑暗的夜里,做着一个遥远的梦。
梦想,梦想是什么?
北漂一词最早起源于在北京追梦的文艺青年,他们为了各自的理想在北京漂泊,他们希望的是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如今,它已经成了所有外来人口头顶的上的帽子。大家都是在北京谋生的,梦想,要从发展走起。
“白天求生存,晚上谋发展”,这句话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我相信有很多人在夜里拼命的努力,为了未来为了梦想,哪怕是为了一个小小的想法, 可是我知道,有更多人晚上没时间谋发展,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回到那一套房子被隔成十几间小隔断的小格子里蒙头一觉,醒来还要继续奔走在工作的路上,拿着微薄的薪水,过着非人的生活。没错,大学毕业,这就是祖国给予我们大学毕业生的环境和礼物。
8小时以外,你在北京做什么?我想替广大北漂一族问一问,到底怎样才能在北京过上体面的生活?在拥挤的人群里,你除了还有一点点可怜的自尊之外,到底还剩下什么?
终于,2006年的夏天我成功进入了县一中,开始了高四生涯,比高三高了一级,因此,老师不再逼着写作业了,想复习什么更自由了一些,喜欢什么书也可以自己去买了。
学校门口附近有一家书店,几乎所有的复习资料都是出自这校园里唯一一家书店,好在书店里没有被规定只能卖习题,各类“闲书”不少。当时我心想,大胆,这家书店居然敢在校园里面卖资料以外的书,有人告诉我,这家书店是学校领导的亲戚。
我曾在书店里看到过一本杂志,名字叫《8小时以外》,随手翻过但是已经忘了内容,大概印象里面写的是上班族8小时以外的故事,我不知道书中的人物过着怎样的业余生活,当时在我对未来的想象中,等我毕业工作了,8小时以外应该是和我的后桌姑娘牵手在城市温暖的路灯下散步,晚风轻轻吹过她的头发,我们牵着手聊着梦想,说着未来,还有坐在秋千上数星星,总之,很美好。
9年过去了,8小时以外却跟曾经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灯光下的后桌姑娘毕业后在另一座城市读大学,直到今天也没再见过,北京的路灯除了比别处更孤独以外一点也不温暖,可以数星星的秋千不知在哪家土豪别墅后院里托着半裸的小三摇荡,北京的天空里能数的也根本不是星星,而是雾霾颗粒。
真正的8小时以外生活是这样的:早8点出门,晚8点到家,整整12个小时里,有4个小时是在等公交挤地铁和走向公交地铁站的路上,赶上加俩小时的班,到家直接夜里10点了,晚饭就别指望做了,在外面随便买点路边摊,照顾下黑心小商贩的生意,大半夜看他们也不容易,每一个晚归的地铁站外我几乎都能看见,白炽灯光下几个晚归的上班族围着小商贩的奔驰三轮车满脸疲惫的等饭吃,无所谓是不是地沟油做出来的,至少大家感觉很美味,闻起来香,解饿。每当我看见这样的场景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感觉心里憋闷的慌。
这就是北漂的生活啊,不管你是哪家大学毕业的,只要不是名牌在北京这鸟地方就不要指望体面的生活了,大家都在这里用青春用时间交换生活的必须品,在漫长又黑暗的夜里,做着一个遥远的梦。
梦想,梦想是什么?
北漂一词最早起源于在北京追梦的文艺青年,他们为了各自的理想在北京漂泊,他们希望的是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如今,它已经成了所有外来人口头顶的上的帽子。大家都是在北京谋生的,梦想,要从发展走起。
“白天求生存,晚上谋发展”,这句话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我相信有很多人在夜里拼命的努力,为了未来为了梦想,哪怕是为了一个小小的想法, 可是我知道,有更多人晚上没时间谋发展,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回到那一套房子被隔成十几间小隔断的小格子里蒙头一觉,醒来还要继续奔走在工作的路上,拿着微薄的薪水,过着非人的生活。没错,大学毕业,这就是祖国给予我们大学毕业生的环境和礼物。
8小时以外,你在北京做什么?我想替广大北漂一族问一问,到底怎样才能在北京过上体面的生活?在拥挤的人群里,你除了还有一点点可怜的自尊之外,到底还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