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之路
自从上了大学以后,就几乎没有写过作文。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文是高考。高考的作文题目我记不清楚了,大概是萧伯纳什么的,我感觉应该写的还好。虽然才过了两年,可是好像过了很久,只记得语文考了111分,平时我的语文成绩都在100到106分徘徊,只有一两次达到110,一般般的样子。所以我看到语文成绩的时候还是惊讶了一下的,其实那份卷子我没什么把握的,貌似默写题有一题我还不会写空着。高考前的每次语文考试,老师都要求我们把默写题全拿到分,不然就要抄书。可惜我到考前,《离骚》《赤壁赋》《师说》什么的长一点的文言文我都还是不会背。所以考到《离骚》的时候我还是不会写。当年中考语文的时候我也是有一道很基础的题目不会写空着。但是最后我还是考了130多分,成绩都很满意,所以我觉得我这人考运一直都挺好。不过我现在还挺后悔那时候为什么没有好好背书,偷懒,确实,我高三的时候吊儿郎当,和同桌几个人经常上课看小说睡觉,成绩也不差,过的轻松自在。经常会听人说,某某家的小咳平时成绩很好,甚至在理科实验班,最后高考考得不好,甚至只有二本。我虽然不是尖子生,也几乎不在班上前十名,但是成绩一向比较平稳,不会有太大的起伏,高考也还算稳定。
所以说,你说平时成绩很好,高考的时候却考得不好,这是什么呢?命吗?我不能说我的学习之路一帆风顺,但是一直都在父母和我的期待之中。我还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初一初二的时候成绩平平,班级二十多名吧,数学一直不好,大概是因为我我比较笨吧,高考数学也不好。初二第一个学期数学56分,哈哈,历史新低,我还记得那时候学的是一次函数,我连公式都不记得,更不记得什么斜率什么的,反正就是很烂,现状觉得哇,那时候的内容很简单啊怎么会不会,因为你那时候傻呗。然后我就去补课。对,我主动要求去的,那时候我们那的补课风气还没现在这么盛,很多都是老师或者家长要求去的,哈哈,我自己和我爸说,我要去补数学,眼神充满了坚定。我那时候的成绩只能进我们那的二流高中,但是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进重点高中,因为那时候一直都是进了那所高中就是一只脚迈进了大学。那时候我成绩不行啊,然后觉得很羞愧,对,很羞愧,因为我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能好好读书,出人头地。那时候对于读书可以出人头地这句话,其实我不能完全理解。因为在我们初中,好学生也有,差学生也很多,我那时候喜欢一个我们班的差生,我看他们过的真心逍遥自在,所以也不懂什么好差,理解不了大人眼里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只是我那时候考得不好,觉得我应该好好学习。于是我就去补课,过程不说了,那老师对我还是不错的。初二下学期的时候,我数学考了96分,我超级激动,把卷子炫耀了一遍。这真的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从那时起,我体会到了考试考90分是什么滋味,体会到了当一个好学生的无限光荣,体会到了老师把你的作为调到中间和班里一向优异的同学一起坐是什么滋味。那一次,我是班里第五名。初三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第一个学期末,我考了班里第二名,和别人并列第二,但是如果每门课划等级,只有我和第一名是全A,年级第九名。所以在下一次考试时,我在考场看到了小学以来一直都是尖子生的同学,我还记得当时他们看到我的表情,有一些诧异吧,毕竟我以前一直默默无闻。一直持续到中考,我顺利以高分进入了重点高中。我爸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开心的事情。
高中的我又变得默默无闻,我好像一直是这样,那时候不爱学习,其实我觉得我真的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于是一直很平凡。高二快结束的时候,马上进入高三了。不知道为什么,我那时突然觉醒了,羞心又开始作祟了。于是我在高三来临前自己一个人默默把几本生物书看了一遍,做了一本题目,因为我生物课几乎没听过。高三成绩慢慢好起来,不过达不到初中那时候了,因为大家都是成绩优秀的人。不过那时候考试基本在高出一本线五十分左右,不差也不算很好。我的父母很知足了。真的,我觉得人要学会知足,如果那时候我的父母不知足,逼我要考进多少名,高出多少分,我可能还不如这样。所以,学习本身其实是孩子自己的,父母老师只是外力,越逼越没用。只有让他意识到他应该要去好好学习,然后尽力而为就行了,一般来说结果也不会太差的。自从我进了高中我父母对我的要求就送了很多,本来在他们眼里只有一本才算大学,后来松口说如果考二本也会让我读。不过我怎么会考二本呢,一本妥妥的。
上了大学,吼吼,又是和以前一样,大一成绩超烂,还挂了一科,我是学医的,第一个学期学的都不是专业课,都是数学物理什么的,我最头疼这些了,于是大学自由了,我也放松了,最后考得很烂。不过再一次羞愧心作祟了,于是第二个学期我们开始接触解剖等专业课,期末的时候挑灯夜战,终于比第一学期进步了一百多名。我觉得我真是神奇,哈哈。大二下,也就是这个学期,我寒假的时候跟我妈说,我下学期要每门考八十分以上。不过我平时课真的上的很水啊,一学期下来书是白的,也不听课。期末的时候,羞愧心又来了,我想,我不能总让别人看低吧,于是我开始预习,我印象最深的是病理,只有四天的时间复习,中间还插着一个毛概,我两天把一本病理书将近四百页看完了,四天内书看了三遍,题目两本刷完了,以至于室友在提问的时候我几乎都能回答出来,我还记得他们惊奇的目光,你知道我们学医的就是要背书,特别是每门课考试都有名词解释,背哭。因此那时候脑子里全是肉芽组织假小叶肉芽肿什么的,我记得很清楚,每天七点起床出门,中午叫外卖,吃完在教室睡一觉,晚上十一点回寝室,很晚才睡。每天如此,以至于每天到晚上十点钟那个点的时候我就一阵犯恶心,真的,看着书想吐。但是最后我基本实现了我跟我妈说的那句话,而我最高兴的是病理总评91分,事实上卷面成绩92。我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写完了卷子,那一刻超级自信。然后就和我男朋友去上海玩了,哈哈哈。插一句,我有一个对我超级好的男朋友哦。
说实话,学医以来,我学到最多的就是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在期末的时候真的能感受到这种浓烈的氛围。我想加入我能把这几年医学认真读下来,我收获的绝对不是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教我怎么去治病救人,而我得到更多的是如何在生活和工作的逆境中保持逆流而上的态度。
所以说,你说平时成绩很好,高考的时候却考得不好,这是什么呢?命吗?我不能说我的学习之路一帆风顺,但是一直都在父母和我的期待之中。我还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初一初二的时候成绩平平,班级二十多名吧,数学一直不好,大概是因为我我比较笨吧,高考数学也不好。初二第一个学期数学56分,哈哈,历史新低,我还记得那时候学的是一次函数,我连公式都不记得,更不记得什么斜率什么的,反正就是很烂,现状觉得哇,那时候的内容很简单啊怎么会不会,因为你那时候傻呗。然后我就去补课。对,我主动要求去的,那时候我们那的补课风气还没现在这么盛,很多都是老师或者家长要求去的,哈哈,我自己和我爸说,我要去补数学,眼神充满了坚定。我那时候的成绩只能进我们那的二流高中,但是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进重点高中,因为那时候一直都是进了那所高中就是一只脚迈进了大学。那时候我成绩不行啊,然后觉得很羞愧,对,很羞愧,因为我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能好好读书,出人头地。那时候对于读书可以出人头地这句话,其实我不能完全理解。因为在我们初中,好学生也有,差学生也很多,我那时候喜欢一个我们班的差生,我看他们过的真心逍遥自在,所以也不懂什么好差,理解不了大人眼里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只是我那时候考得不好,觉得我应该好好学习。于是我就去补课,过程不说了,那老师对我还是不错的。初二下学期的时候,我数学考了96分,我超级激动,把卷子炫耀了一遍。这真的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从那时起,我体会到了考试考90分是什么滋味,体会到了当一个好学生的无限光荣,体会到了老师把你的作为调到中间和班里一向优异的同学一起坐是什么滋味。那一次,我是班里第五名。初三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第一个学期末,我考了班里第二名,和别人并列第二,但是如果每门课划等级,只有我和第一名是全A,年级第九名。所以在下一次考试时,我在考场看到了小学以来一直都是尖子生的同学,我还记得当时他们看到我的表情,有一些诧异吧,毕竟我以前一直默默无闻。一直持续到中考,我顺利以高分进入了重点高中。我爸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开心的事情。
高中的我又变得默默无闻,我好像一直是这样,那时候不爱学习,其实我觉得我真的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于是一直很平凡。高二快结束的时候,马上进入高三了。不知道为什么,我那时突然觉醒了,羞心又开始作祟了。于是我在高三来临前自己一个人默默把几本生物书看了一遍,做了一本题目,因为我生物课几乎没听过。高三成绩慢慢好起来,不过达不到初中那时候了,因为大家都是成绩优秀的人。不过那时候考试基本在高出一本线五十分左右,不差也不算很好。我的父母很知足了。真的,我觉得人要学会知足,如果那时候我的父母不知足,逼我要考进多少名,高出多少分,我可能还不如这样。所以,学习本身其实是孩子自己的,父母老师只是外力,越逼越没用。只有让他意识到他应该要去好好学习,然后尽力而为就行了,一般来说结果也不会太差的。自从我进了高中我父母对我的要求就送了很多,本来在他们眼里只有一本才算大学,后来松口说如果考二本也会让我读。不过我怎么会考二本呢,一本妥妥的。
上了大学,吼吼,又是和以前一样,大一成绩超烂,还挂了一科,我是学医的,第一个学期学的都不是专业课,都是数学物理什么的,我最头疼这些了,于是大学自由了,我也放松了,最后考得很烂。不过再一次羞愧心作祟了,于是第二个学期我们开始接触解剖等专业课,期末的时候挑灯夜战,终于比第一学期进步了一百多名。我觉得我真是神奇,哈哈。大二下,也就是这个学期,我寒假的时候跟我妈说,我下学期要每门考八十分以上。不过我平时课真的上的很水啊,一学期下来书是白的,也不听课。期末的时候,羞愧心又来了,我想,我不能总让别人看低吧,于是我开始预习,我印象最深的是病理,只有四天的时间复习,中间还插着一个毛概,我两天把一本病理书将近四百页看完了,四天内书看了三遍,题目两本刷完了,以至于室友在提问的时候我几乎都能回答出来,我还记得他们惊奇的目光,你知道我们学医的就是要背书,特别是每门课考试都有名词解释,背哭。因此那时候脑子里全是肉芽组织假小叶肉芽肿什么的,我记得很清楚,每天七点起床出门,中午叫外卖,吃完在教室睡一觉,晚上十一点回寝室,很晚才睡。每天如此,以至于每天到晚上十点钟那个点的时候我就一阵犯恶心,真的,看着书想吐。但是最后我基本实现了我跟我妈说的那句话,而我最高兴的是病理总评91分,事实上卷面成绩92。我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写完了卷子,那一刻超级自信。然后就和我男朋友去上海玩了,哈哈哈。插一句,我有一个对我超级好的男朋友哦。
说实话,学医以来,我学到最多的就是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在期末的时候真的能感受到这种浓烈的氛围。我想加入我能把这几年医学认真读下来,我收获的绝对不是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教我怎么去治病救人,而我得到更多的是如何在生活和工作的逆境中保持逆流而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