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很长的文章
一,关于孤独与温暖的争执
在我还没完全抹掉伤春悲秋的写作风格之前,听王晓灵的学生在领奖台上讲过这么一段话:「早先我是一个典型的叛逆少年,留长发,翘课,写黑暗系的文字,像个浪人。能走到今天,我非常感谢王老师,他说,文字的价值是带给人温暖,而不是一口暗井,深邃无光……」说那话的时候,他已经是中文系最优秀的毕业生。
那时我并不认同,我以为文字可以有不同的性格,而我偏好「孤独」和「赵勤式的严肃」。我坚信刘青云说的「作家是孤独的」,并且把「孤独」认定为「黑暗」。
像所有爱情故事一样,我们大学时期的爱情会为了对方各种修改自己的原始属性,那个过程叫做「性格塑造」,这也是为何毕业之后的感情很容易谈崩的理由——性格已经塑造好了,重塑太麻烦,不如换掉。文字也是,那时我处于文字的「性格塑造期」。
我已经不太记得要感谢谁,大概是时间吧。在我现在的世界观中,已经完全同意王晓灵的那句话「文字的价值是带给人温暖」。
文字是有不同的性格,刘青云的话也完全对,错的是当时的我——「孤独」是「形态属性」,而不是「内容属性」。写作的人需要感性之中的欲望,又需要无欲无求(你可以举手说我逻辑不通,然并卵),总的来说,写作的状态是要孤独的,而他写出来的东西,应该传递正面的、温暖的内涵,也就是人性的光辉。
二,和光同尘 与 返璞归真
印象中有两个词,一作 同尘和光,二作 和光同尘。
事实上,和光同尘才是真实意义上的成语,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而我并不总是能分辨出来它们的区别。
六年前,在小说期刊里看到的那句“直到我们把死亡分开”大概是“同尘和光”的先驱,我总不甘于咬着先人剩下的词语,组装成一篇鲁迅体,或是杨绛体,那都塞不进我的灵魂,是我所避而不见的东西。
大概八年前开始写东西,那时候沉迷于青春文学的浮夸,辞藻空洞而华丽,看过去什么东西都没有。后来回想,倒也可以理解。一群没有生活阅历的人,去描写生活,哪里有什么内容,无非就是编一个故事,套一个花枝招展的壳,弥补内核缺失的洞。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是一句很糙的真话。
记得有一年结束的时候,我发了一条状态,说那一年的关键词是 Liar。
后来历史再次重演,不同的是关键词变了,更偏向自己。
现在越来越喜欢返璞归真这个词,前几天朋友说,下地铁的时候看到一对母子在等一个父亲,一家人见面会很自然地拉手往前走,觉得特别感动。
我最开始来北京的时候,第一个把自己感动到的画面是十号线换一号线的过道里,大家的脚步——太快了。而现在感动我的,比如《星际穿越》最后那段,老年的墨菲在床上,中年老爹去探望她。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15年初夏的一个深夜,看到这儿我感动地不行,但你猜我感动的是什么?
三,好事成双
中午吃饭的时候,发现食材甚是有趣:
两只松花蛋,两条茄子,两根青椒,两百克猪肉,两百克意面。
而为了吃掉这些东西,我用了两个炊具来做,用了两个餐具来盛,还用了两根筷子来吃。
四,关于阅读
昨天晚上,有位老朋友发我一段话,用词比较书面化,才想起她以前也是饱读诗书的。然后想起台湾诚品书店找奥美做的一段广告《我害怕阅读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害怕阅读的人。
不知何时开始,我害怕阅读的人。就像我们不知道冬天从哪天开始,只会感觉夜的黑越来越漫长。
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我所拥有的内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脱口而出,游荡在空气中最通俗的认知吗?像心脏在身体的左边。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但阅读的人在知识里遨游,能从食谱论及管理学,八卦周刊讲到社会趋势,甚至空中跃下的猫,都能让他们对建筑防震理论侃侃而谈。相较之下,我只是一台在MP3世代的录音机;过气、无法调整。我最引以为傲的论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书架上某本书里的某段文字,而且,还是不被荧光笔画线注记的那一段。
……
我害怕阅读的人。我祈祷他们永远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们会更轻易击垮我,甚至连打败我的意愿都没有。我如此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的榜样是伟人,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还是一个,我远不及的成功者。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知道「无知」在小孩身上才可爱,而我已经是一个成年的人。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大家都喜欢有智慧人。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能避免我要经历的失败。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懂得生命太短,人总是聪明得太迟。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
尤其是,还在阅读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虽然我像个文艺青年一样在这哔哔叭叭说这么多,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广泛阅读的人,也算不上什么文艺青年。工作性质,从目前的阶段跃升至今另一个阶段,不管是做事的能力,还是看事物的格局,都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来完成。
从现在到明年夏季的这段时间,我的主要的功能大概是阅读。到明年这个时候,可能会看看是否找一个看起来高大上的地方去实践。
所以,我总是需要不断延续着一些大家都懂的事情,来提醒自己去做。比如跑步,比如阅读,比如喝水,比如药不能停,哈哈。
越来越多的时间在网络中浪费,再不珍惜,我将老得更干瘪。
五,关键词进阶之路
大多时候,我们主动写下的独白都会有一个潜在的读者(可能是自己),而写下来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某一天她能看到。
12年的夏天,我在Bolg里写:
有时候会突然记起来谁的腮红,
或者多年前一起拥抱过的好朋友。
不过也许根本就没有谁涂过腮红,
那个好朋友也早已不在我身边。
三年之后的这个夏天,我已经完全忘记了这段话里的人指的是谁,但我应该确信,这里在当时是有一个人的。你瞧,时间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裹着风沙,把她带走了,于是我再也不会想起她的腮红了。
不久之后我来到BJ,亲眼见证了来自至亲之人的荒谬和谎言。那段时间,我被灌了铁,慢慢开始习惯快速的脚步,习惯北四环汹涌黑夜里的一排排黄色的灯,习惯九点钟一个人吃夜宵,习惯最后一个下班,习惯闭上嘴巴,不吐负能量的嘈。
我身上的关键词逐渐开始变化,失望,恐慌,疑惑,冷靜,自信,笃定,乐观。我想它们是我从愚蠢A到愚蠢B的痕迹,也是从失望的原点到乐观的彼端的证据。
六,关于不确定性。
前几年组里有一个机灵的实习生,相比而言,她比组里其他同业务线的年轻人更聪明,那时候我就没事帮她。
带她参加公司的比赛,拿了第一名;在VP面前有一嘴没一嘴的说某某项目是她做的(其实主要是我咯)等等。后来公司外出TB,有个游戏环节,她输了,就亲了大VP的脸一口,似乎还隔着一张A4纸的。这本是无心,那时候我还跟同性接了吻,但有心的人看待这种事肯定就带有了别的色彩。
之后,这个年轻的同事,因为那件事情,被干掉了,离开了这家看起来很棒的公司,但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又去了另一家很棒的公司。
前几天她跟我说BOSS给她加了薪,差不多double,想了想这一年她的进步,其实还是蛮好的。反过来看了看我,吃着老本,做自己擅长且简单的事情,似乎有点目光短浅了。那么,明年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去一片红海当中,去冲浪哈哈哈。
不同的时间,需要做不同的事情。一件事情在当时来看,或许好,或许不好。倘若放到一个人的一生中来看,也许又不算什么。
七,关于随心所欲
我朋友的gf是处女座,之前一块工作一块玩过,刚刚她发了个朋友圈我回了一下,朋友跟我说她不高兴,要我删掉。
我迅速删掉之后,又迅速想了一下,这已经好好几次了,遂决定以后不对这个人表达任何带有观点的态度。
前几天有文章说,你没权利评判我。当然观点是开放式的,只是觉得,工作之后的人,大多心气已成,大多不必理会任何与自己气场不合的事情。活得潇洒就足够别人羡慕,而追逐只会让人觉得,呵呵。
刚刚拖延症了78分钟,运动去了。
八,关于满足。
我很少看国产片,三天前有一晚上闲来无事,想看一集《琅琊榜》打发时间,之后就迷上了。夸赞之辞不多表述,说一个关于满足的话题。
我们忽略开林帅从赤焰军里九死一生活下来。
我们忽略林爹恰好认识蔺老阁主,从而能解火寒毒。
我们忽略林帅又完美掌握一大江湖帮派。
忽略一切猪队友和猪对手。
……
单单讲一个,他跟郡主的感情。
两个人青梅竹马,门当户对,此为一。
因为战争一人死亡,另一人自当心如死灰,此为二。
十余年后再次重逢,此为三。
相逢之后林身体糟糕透顶,不知能活多久,为四。
所做之事,错一步就玩完,过程九死一生,五。
大功告成之时,又要分别出战,一南一北,不知能否再见,可能就是生所一别,六。
那时候没有电话和网络,只能飞鸽或快马,七。
二人尚且能彼此挂念。
林说,我(的生命)还有十年。
她说,够了。
其实可能还有半年。
幸好,他没有死。哈哈哈。
所以,我有时候也想提醒自己满足。
九,关于遥远的未来
以前在总结工作内容的时候,关于内容营销的三种类型,我写了借势营销、创造热点、基于情感的内容,现在来看,一言以蔽之——“与我有关”。
今晚8点半觉得头痛,睡了一觉,醒来时已是午夜12点。等的东西没有如约收到,可能不如意的事情有点堆积吧,负能量爆发了,直接后果就是不想睡。
是啊,还有什么比不睡觉更能痛定思痛的。
成年人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跟头可以栽一次,两次,如果三次之后还栽,那就是智力问题。我最无法容忍的,就是我的智商低。
世界从来就不是公平的,真相一直都在我面前。有时候看到傻白甜热情地追星,觉得好傻逼。有时候又觉得真好,难得她们有钱有闲还有这么纯粹的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生活是非常自私的一件事情。我向来厌恶任何人操心我感情的事,提一嘴都让我无比恶心。
小时候因为父亲跟错了人,有一段时间家里很差,那时候我开始打游戏,他就训斥我,说我学习不好,但其实学习还挺好的,因为青春期叛逆,开始厌恶父亲。
今年过年把他接到北京,他天天戴着眼镜打游戏,像我少年时候的样子。觉得好傻,哈哈,我不会说他可爱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前一阵写了一篇文章,核心是说“生命会有怎样的奇遇”,多希望我能一步一步成为千万富翁啊。然后呢,然后攒着?可是要成为千万富翁的话,对我这个个体来说,要放弃的太多了,我觉得我会成为老光棍。我不要。还是做一个吃肉喝奶的俗人吧。
当然,今天的主题是负能量。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是会抱怨,为什么这么倒霉?!然而即便我们摔破全世界所有的佛像,倒霉也不会转好一点的。所以,应该寻找解决方案,怎么办能度过此劫?
可我还是要吐槽,我实在是太倒霉了。妈的。我想我五十五岁之后的人生理想,大概是造福社会吧,用笔,和手。把我了解到的人生告诉那些愚蠢的青少年,毕竟大多年轻人都太蠢了。
我这么活生生一个人。
在我还没完全抹掉伤春悲秋的写作风格之前,听王晓灵的学生在领奖台上讲过这么一段话:「早先我是一个典型的叛逆少年,留长发,翘课,写黑暗系的文字,像个浪人。能走到今天,我非常感谢王老师,他说,文字的价值是带给人温暖,而不是一口暗井,深邃无光……」说那话的时候,他已经是中文系最优秀的毕业生。
那时我并不认同,我以为文字可以有不同的性格,而我偏好「孤独」和「赵勤式的严肃」。我坚信刘青云说的「作家是孤独的」,并且把「孤独」认定为「黑暗」。
像所有爱情故事一样,我们大学时期的爱情会为了对方各种修改自己的原始属性,那个过程叫做「性格塑造」,这也是为何毕业之后的感情很容易谈崩的理由——性格已经塑造好了,重塑太麻烦,不如换掉。文字也是,那时我处于文字的「性格塑造期」。
我已经不太记得要感谢谁,大概是时间吧。在我现在的世界观中,已经完全同意王晓灵的那句话「文字的价值是带给人温暖」。
文字是有不同的性格,刘青云的话也完全对,错的是当时的我——「孤独」是「形态属性」,而不是「内容属性」。写作的人需要感性之中的欲望,又需要无欲无求(你可以举手说我逻辑不通,然并卵),总的来说,写作的状态是要孤独的,而他写出来的东西,应该传递正面的、温暖的内涵,也就是人性的光辉。
二,和光同尘 与 返璞归真
印象中有两个词,一作 同尘和光,二作 和光同尘。
事实上,和光同尘才是真实意义上的成语,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而我并不总是能分辨出来它们的区别。
六年前,在小说期刊里看到的那句“直到我们把死亡分开”大概是“同尘和光”的先驱,我总不甘于咬着先人剩下的词语,组装成一篇鲁迅体,或是杨绛体,那都塞不进我的灵魂,是我所避而不见的东西。
大概八年前开始写东西,那时候沉迷于青春文学的浮夸,辞藻空洞而华丽,看过去什么东西都没有。后来回想,倒也可以理解。一群没有生活阅历的人,去描写生活,哪里有什么内容,无非就是编一个故事,套一个花枝招展的壳,弥补内核缺失的洞。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是一句很糙的真话。
记得有一年结束的时候,我发了一条状态,说那一年的关键词是 Liar。
后来历史再次重演,不同的是关键词变了,更偏向自己。
现在越来越喜欢返璞归真这个词,前几天朋友说,下地铁的时候看到一对母子在等一个父亲,一家人见面会很自然地拉手往前走,觉得特别感动。
我最开始来北京的时候,第一个把自己感动到的画面是十号线换一号线的过道里,大家的脚步——太快了。而现在感动我的,比如《星际穿越》最后那段,老年的墨菲在床上,中年老爹去探望她。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15年初夏的一个深夜,看到这儿我感动地不行,但你猜我感动的是什么?
三,好事成双
中午吃饭的时候,发现食材甚是有趣:
两只松花蛋,两条茄子,两根青椒,两百克猪肉,两百克意面。
而为了吃掉这些东西,我用了两个炊具来做,用了两个餐具来盛,还用了两根筷子来吃。
四,关于阅读
昨天晚上,有位老朋友发我一段话,用词比较书面化,才想起她以前也是饱读诗书的。然后想起台湾诚品书店找奥美做的一段广告《我害怕阅读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害怕阅读的人。
不知何时开始,我害怕阅读的人。就像我们不知道冬天从哪天开始,只会感觉夜的黑越来越漫长。
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我所拥有的内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脱口而出,游荡在空气中最通俗的认知吗?像心脏在身体的左边。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但阅读的人在知识里遨游,能从食谱论及管理学,八卦周刊讲到社会趋势,甚至空中跃下的猫,都能让他们对建筑防震理论侃侃而谈。相较之下,我只是一台在MP3世代的录音机;过气、无法调整。我最引以为傲的论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书架上某本书里的某段文字,而且,还是不被荧光笔画线注记的那一段。
……
我害怕阅读的人。我祈祷他们永远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们会更轻易击垮我,甚至连打败我的意愿都没有。我如此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的榜样是伟人,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还是一个,我远不及的成功者。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知道「无知」在小孩身上才可爱,而我已经是一个成年的人。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大家都喜欢有智慧人。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能避免我要经历的失败。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懂得生命太短,人总是聪明得太迟。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
尤其是,还在阅读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虽然我像个文艺青年一样在这哔哔叭叭说这么多,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广泛阅读的人,也算不上什么文艺青年。工作性质,从目前的阶段跃升至今另一个阶段,不管是做事的能力,还是看事物的格局,都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来完成。
从现在到明年夏季的这段时间,我的主要的功能大概是阅读。到明年这个时候,可能会看看是否找一个看起来高大上的地方去实践。
所以,我总是需要不断延续着一些大家都懂的事情,来提醒自己去做。比如跑步,比如阅读,比如喝水,比如药不能停,哈哈。
越来越多的时间在网络中浪费,再不珍惜,我将老得更干瘪。
五,关键词进阶之路
大多时候,我们主动写下的独白都会有一个潜在的读者(可能是自己),而写下来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某一天她能看到。
12年的夏天,我在Bolg里写:
有时候会突然记起来谁的腮红,
或者多年前一起拥抱过的好朋友。
不过也许根本就没有谁涂过腮红,
那个好朋友也早已不在我身边。
三年之后的这个夏天,我已经完全忘记了这段话里的人指的是谁,但我应该确信,这里在当时是有一个人的。你瞧,时间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裹着风沙,把她带走了,于是我再也不会想起她的腮红了。
不久之后我来到BJ,亲眼见证了来自至亲之人的荒谬和谎言。那段时间,我被灌了铁,慢慢开始习惯快速的脚步,习惯北四环汹涌黑夜里的一排排黄色的灯,习惯九点钟一个人吃夜宵,习惯最后一个下班,习惯闭上嘴巴,不吐负能量的嘈。
我身上的关键词逐渐开始变化,失望,恐慌,疑惑,冷靜,自信,笃定,乐观。我想它们是我从愚蠢A到愚蠢B的痕迹,也是从失望的原点到乐观的彼端的证据。
六,关于不确定性。
前几年组里有一个机灵的实习生,相比而言,她比组里其他同业务线的年轻人更聪明,那时候我就没事帮她。
带她参加公司的比赛,拿了第一名;在VP面前有一嘴没一嘴的说某某项目是她做的(其实主要是我咯)等等。后来公司外出TB,有个游戏环节,她输了,就亲了大VP的脸一口,似乎还隔着一张A4纸的。这本是无心,那时候我还跟同性接了吻,但有心的人看待这种事肯定就带有了别的色彩。
之后,这个年轻的同事,因为那件事情,被干掉了,离开了这家看起来很棒的公司,但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又去了另一家很棒的公司。
前几天她跟我说BOSS给她加了薪,差不多double,想了想这一年她的进步,其实还是蛮好的。反过来看了看我,吃着老本,做自己擅长且简单的事情,似乎有点目光短浅了。那么,明年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去一片红海当中,去冲浪哈哈哈。
不同的时间,需要做不同的事情。一件事情在当时来看,或许好,或许不好。倘若放到一个人的一生中来看,也许又不算什么。
七,关于随心所欲
我朋友的gf是处女座,之前一块工作一块玩过,刚刚她发了个朋友圈我回了一下,朋友跟我说她不高兴,要我删掉。
我迅速删掉之后,又迅速想了一下,这已经好好几次了,遂决定以后不对这个人表达任何带有观点的态度。
前几天有文章说,你没权利评判我。当然观点是开放式的,只是觉得,工作之后的人,大多心气已成,大多不必理会任何与自己气场不合的事情。活得潇洒就足够别人羡慕,而追逐只会让人觉得,呵呵。
刚刚拖延症了78分钟,运动去了。
八,关于满足。
我很少看国产片,三天前有一晚上闲来无事,想看一集《琅琊榜》打发时间,之后就迷上了。夸赞之辞不多表述,说一个关于满足的话题。
我们忽略开林帅从赤焰军里九死一生活下来。
我们忽略林爹恰好认识蔺老阁主,从而能解火寒毒。
我们忽略林帅又完美掌握一大江湖帮派。
忽略一切猪队友和猪对手。
……
单单讲一个,他跟郡主的感情。
两个人青梅竹马,门当户对,此为一。
因为战争一人死亡,另一人自当心如死灰,此为二。
十余年后再次重逢,此为三。
相逢之后林身体糟糕透顶,不知能活多久,为四。
所做之事,错一步就玩完,过程九死一生,五。
大功告成之时,又要分别出战,一南一北,不知能否再见,可能就是生所一别,六。
那时候没有电话和网络,只能飞鸽或快马,七。
二人尚且能彼此挂念。
林说,我(的生命)还有十年。
她说,够了。
其实可能还有半年。
幸好,他没有死。哈哈哈。
所以,我有时候也想提醒自己满足。
九,关于遥远的未来
以前在总结工作内容的时候,关于内容营销的三种类型,我写了借势营销、创造热点、基于情感的内容,现在来看,一言以蔽之——“与我有关”。
今晚8点半觉得头痛,睡了一觉,醒来时已是午夜12点。等的东西没有如约收到,可能不如意的事情有点堆积吧,负能量爆发了,直接后果就是不想睡。
是啊,还有什么比不睡觉更能痛定思痛的。
成年人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跟头可以栽一次,两次,如果三次之后还栽,那就是智力问题。我最无法容忍的,就是我的智商低。
世界从来就不是公平的,真相一直都在我面前。有时候看到傻白甜热情地追星,觉得好傻逼。有时候又觉得真好,难得她们有钱有闲还有这么纯粹的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生活是非常自私的一件事情。我向来厌恶任何人操心我感情的事,提一嘴都让我无比恶心。
小时候因为父亲跟错了人,有一段时间家里很差,那时候我开始打游戏,他就训斥我,说我学习不好,但其实学习还挺好的,因为青春期叛逆,开始厌恶父亲。
今年过年把他接到北京,他天天戴着眼镜打游戏,像我少年时候的样子。觉得好傻,哈哈,我不会说他可爱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前一阵写了一篇文章,核心是说“生命会有怎样的奇遇”,多希望我能一步一步成为千万富翁啊。然后呢,然后攒着?可是要成为千万富翁的话,对我这个个体来说,要放弃的太多了,我觉得我会成为老光棍。我不要。还是做一个吃肉喝奶的俗人吧。
当然,今天的主题是负能量。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是会抱怨,为什么这么倒霉?!然而即便我们摔破全世界所有的佛像,倒霉也不会转好一点的。所以,应该寻找解决方案,怎么办能度过此劫?
可我还是要吐槽,我实在是太倒霉了。妈的。我想我五十五岁之后的人生理想,大概是造福社会吧,用笔,和手。把我了解到的人生告诉那些愚蠢的青少年,毕竟大多年轻人都太蠢了。
我这么活生生一个人。